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时间:2024-10-24 21:25:36 智聪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导语: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电流(I)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1A = 1库仑/秒。例如,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就像水管中的水流一样,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分类:分为直流(DC)和交流(AC)。直流电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如电池提供的电流;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常见的市电是频率为50Hz(我国)的交流电。

  电压(U)

  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它表示单位正电荷从高电位点移动到低电位点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例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这意味着它能在电路两端提供1.5V的电势差,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电阻(R)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单位是欧姆(Ω)。不同的材料电阻不同,例如铜的电阻较小,而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根据公式\(R=\rho\frac{l}{S}\)(\(\rho\)是电阻率,\(l\)是长度,\(S\)是横截面积),当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二、电子器件

  二极管

  特性:具有单向导电性。它主要由PN结组成,当正向偏置(P区接正电压,N区接负电压)时,二极管导通,电阻很小;当反向偏置时,二极管截止,电阻很大。例如,在简单的整流电路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三极管

  分类:有NPN型和PNP型。三极管可以用于放大信号或作为电子开关。以NPN型三极管为例,当基极电流有微小变化时,集电极电流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实现电流放大。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合理设置偏置电阻,可以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工作状态:包括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在截止区,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几乎为零;在放大区,可以实现信号放大;在饱和区,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短路,三极管可作为开关使用。

  三、电子电路基础

  串联电路

  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例如,将几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源上,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相同的,而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相加。

  并联电路

  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例如,家庭中的电器一般是并联在市电上的,每个电器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而总电流是各个电器电流之和。

  电子基础知识—电阻

  电阻定义:

  电阻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长度可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有时温度也同样可以影响其大小。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有阻流和分压的作用。电阻R在数值上等于加在电阻上的电压U与通过的电流I的比值,即R=U/I。

  电阻的分类:

  A按制作材料可分----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水泥电阻等。其中常用的为碳膜电阻,而水泥电阻则常用于大功率电器中或用作负载。

  B、按功率大小可分为----1/8w以下(chip)、1/8W、1/4W、1/2W、1W、2W等

  C、按阻值表示法又可分为----数字表示法及色环表示法。

  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电阻的单位----欧姆、千欧(KΩ)、兆欧(MΩ),电阻最基本的单位为欧姆(Ω)。

  电阻单位的换算----1MΩ= KΩ= Ω

  电阻的阻值辨认:

  a.数字表示法----此表示法常用于CHIP元件中。辨认时数字之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倍率。

  b.色环表示法----第一、二环为有效数字,第三环为倍率,第四环为误差。

  电子基础知识—电容和电感

  电容----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电容也是电容器的俗称。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用于贮存电荷的组件,贮存电量充电放电、滤波、耦合、旁路。

  种类----电容按极性可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有极性电容包括铝电解电容和钽质电解电容;无极性电容包括陶瓷电容和塑料电容。

  电感----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电感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电子基础知识—二三极管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常用的二极管有整流、稳压、发光二极管等。

  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三极管分为NPN型和PNP型的三极管两种。

  电子基础知识—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就是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电子基础知识—静电放电

  静电----就是静止不动的电荷。一般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

  静电放电----通常也叫ESD,是英文Electric Static Discharg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静电的放电。是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

  静电来源----人体静电、仪器和设备的静电、器件本身的静电和其它静电来源。

  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基础的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9-2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2-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1-29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内容02-2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09-06

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7-1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考点12-3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06-09

电子技术论文12-02

电子技术论文07-15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导语: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电流(I)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A),1A = 1库仑/秒。例如,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的。就像水管中的水流一样,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分类:分为直流(DC)和交流(AC)。直流电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如电池提供的电流;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常见的市电是频率为50Hz(我国)的交流电。

  电压(U)

  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它表示单位正电荷从高电位点移动到低电位点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例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这意味着它能在电路两端提供1.5V的电势差,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电阻(R)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单位是欧姆(Ω)。不同的材料电阻不同,例如铜的电阻较小,而镍铬合金的电阻较大。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根据公式\(R=\rho\frac{l}{S}\)(\(\rho\)是电阻率,\(l\)是长度,\(S\)是横截面积),当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二、电子器件

  二极管

  特性:具有单向导电性。它主要由PN结组成,当正向偏置(P区接正电压,N区接负电压)时,二极管导通,电阻很小;当反向偏置时,二极管截止,电阻很大。例如,在简单的整流电路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三极管

  分类:有NPN型和PNP型。三极管可以用于放大信号或作为电子开关。以NPN型三极管为例,当基极电流有微小变化时,集电极电流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实现电流放大。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合理设置偏置电阻,可以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工作状态:包括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在截止区,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几乎为零;在放大区,可以实现信号放大;在饱和区,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短路,三极管可作为开关使用。

  三、电子电路基础

  串联电路

  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例如,将几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源上,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相同的,而电源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相加。

  并联电路

  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例如,家庭中的电器一般是并联在市电上的,每个电器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而总电流是各个电器电流之和。

  电子基础知识—电阻

  电阻定义:

  电阻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长度可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有时温度也同样可以影响其大小。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有阻流和分压的作用。电阻R在数值上等于加在电阻上的电压U与通过的电流I的比值,即R=U/I。

  电阻的分类:

  A按制作材料可分----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水泥电阻等。其中常用的为碳膜电阻,而水泥电阻则常用于大功率电器中或用作负载。

  B、按功率大小可分为----1/8w以下(chip)、1/8W、1/4W、1/2W、1W、2W等

  C、按阻值表示法又可分为----数字表示法及色环表示法。

  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电阻的单位----欧姆、千欧(KΩ)、兆欧(MΩ),电阻最基本的单位为欧姆(Ω)。

  电阻单位的换算----1MΩ= KΩ= Ω

  电阻的阻值辨认:

  a.数字表示法----此表示法常用于CHIP元件中。辨认时数字之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倍率。

  b.色环表示法----第一、二环为有效数字,第三环为倍率,第四环为误差。

  电子基础知识—电容和电感

  电容----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电容也是电容器的俗称。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用于贮存电荷的组件,贮存电量充电放电、滤波、耦合、旁路。

  种类----电容按极性可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有极性电容包括铝电解电容和钽质电解电容;无极性电容包括陶瓷电容和塑料电容。

  电感----是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电磁感应元件,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电感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电子基础知识—二三极管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常用的二极管有整流、稳压、发光二极管等。

  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三极管分为NPN型和PNP型的三极管两种。

  电子基础知识—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就是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电子基础知识—静电放电

  静电----就是静止不动的电荷。一般存在于物体的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

  静电放电----通常也叫ESD,是英文Electric Static Discharg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静电的放电。是处于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

  静电来源----人体静电、仪器和设备的静电、器件本身的静电和其它静电来源。

  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基础的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9-2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2-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1-29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内容02-2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09-06

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07-1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考点12-3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06-09

电子技术论文12-02

电子技术论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