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混联电路实验步骤

时间:2023-11-15 11:05:47 炜玲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阻混联电路实验步骤

  电阻元器件供应链,今天为大家讲讲如何利用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及实验步骤。有关电阻测量的教程,怎么来测量出一个电阻的大小,可以用伏安法来测量电阻的阻值大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阻混联电路实验步骤,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阻混联电路实验步骤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二、串并联电路特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字母: I=I1+I2+I3+……In

  2、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字母:U=U1=U2=U3=……Un

  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

  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④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基本公式、串并联特征规律、欧姆定律等进行求解。(方程法、比例法等)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1、 讨论: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五、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1、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2、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

  伏安法测电阻方法

  1、实验原理

  使用公式:R=U/I 计算出电阻值的大小。

  2、实验方法

  对一个未知电阻,用电压表测出两端的电压 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 I,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式 R=U/I,即可以求出电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3、实验器材

  电源(学生电源、蓄电池、干电池均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 Rx,导线等。

  4、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原理画出电路图,连好实物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先连接串联的主电路,后连接电压表),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3) 检查电路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阻值最大处(这样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4) 闭合开关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分别填入表格中。

  (5) 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计算出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接线要有序进行,按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把干路上的各元件串联起来,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

  2、连接实物电路时,需要将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3、电流表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

  4、使用试触法选择电表量程。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在满刻度的1/3以上。

  5、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滑动变阻器要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

  回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实验步骤:

  一、把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电键、导线、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实验电路。

  二、接通电源,从电压读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从电流表读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三、根据欧姆定律I=U/R,得到所测电阻为:R=∪/I。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

  伏安法(又称伏特测量法、安培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U/I来测出电阻值。用电流表测出在此电压下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然后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伏安法测电阻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直接测量导体电阻的常见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

  欧姆定理或由I=U/R,得R=U/I

  电阻=电压除以电流

  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欧姆Ω)

  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V)

  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安培A)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3)检回查无误后答,再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对应的电流表读数 I1、电压表的示数U1,,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次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电流表记录U2 I2,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5)重复第4步,记录出第三组数据 U3 I3。

  6)断开开关,先拆除电源两极导线,再拆除其它部分实验线路

  7)整理好实验器材。

  8)计算定值电阻R阻值 ,并算出三次阻值的平均值填入表格书写实验报告。

【电阻混联电路实验步骤】相关文章:

电阻及电路考试要点07-02

电路实验总结07-03

电路实验的报告要求07-02

电路实验报告11-09

中职电子电工 电阻串联电路评课稿05-31

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小结11-26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07-03

电路实验的报告要求范文07-02

电路实验报告的要求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