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时间:2024-11-21 09:04:07 海洁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教学实可以通过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以下是《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欢迎阅览!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1

  师:中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

  生:是长城……故宫……不知道。

  师:它叫“明轩”。想看看吗?

  生:想。

  师:就是这个(图)。但它的原名不叫“明轩”,叫“殿春簃”,“簃”是书房。这是它的内景(图)。它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网师园”中的一个庭院。这是它的庭院(图)。美不美?

  生:美。

  师:可是,张老师几次游览苏州园林,发现像“殿春簃”这样美的园林建筑好多好多哦,有些甚至比“殿春簃”更美!不信咱们再看一些图片。

  (背景音乐:笛子独奏《姑苏行》)这是网师园……

  生:哇!

  师:这是留园……这是狮子林……这是拙政园……这是沧浪亭……这两幅图片是张老师拍摄的……(每看一幅,都会有一声“哇!”)

  师:咱们再看一个网页:中国学生网新闻:27座苏州古典式园林落户五大洲。

  生:哇!

  师:哎,老师以上的介绍,包括图片和网页,主题是什么?——注意,人们说话,都是有主题的,主题就是他的目的。理解主题,就像咱们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一样。

  生:是不是说苏州园林特好?……

  师:咱们做一道选择题吧,在下面4项中选择:

  ①:“殿春簃”其实并不算好。

  ②“殿春簃”在苏州园林里不是最好的,不该获奖,该获奖的是别的园林;

  ③“殿春簃”这样美的园林建筑多得很,有些甚至比它更美。

  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实在是太高了!

  生:是第三……是第四……

  师:我也说是第四。那么,想去苏州园林游览吗?那可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

  生:想……老师,咱们现在就去!

  师:你老爸给掏钱不?

  生:唉……

  师:去不了,怎么办?

  生:先学习《苏州园林》这课。

  师:你真聪明!那么咱们打开课本106页——《苏州园林》,咱们“神游”苏州园林,不花钱的。而且咱们在文中“游”一段,在画中“游”一段。

  师:作者是谁?

  生:叶圣陶。

  师:他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世,就是苏州人,所以他很有资格写苏州园林。你们学过他的文章吗?

  生:小学学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师:对。叶圣陶很了不起啊!他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大学……

  生:哇!

  师:写过童话、小说,做过编辑,办过刊物,编过教材。(哇!)解放后,担任过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是我国现代首屈一指的语文教育家。(哇!)这是苏州的叶圣陶纪念馆和叶圣陶墓(图),这是苏州一中的叶圣陶塑像(图),看看底座上写的什么?

  生:一代师表。

  师:什么叫“师表”。

  生:老师的代表……老师的表率。

  师:“是,老师的表率,只有伟大的老师才配得上这个称号,例如孔子被称为什么?

  生:万世师表。

  阅读第一自然段

  师:咱们齐读这一段。

  生:(读)

  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什么叫“标本”?

  生:就是植物标本的标本……不是……

  师:它和植物标本的“标本”相同吗?

  生:不同……典范、代表……学习、仿效的典范……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师:哪儿这样说?

  生:现代汉语词典。

  师:你查得真快!这是一种能力啊——终生受用的能力!

  下面哪一句话呼应“标本”?

  生: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这说明苏州园林影响很大啊!——下面将要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有一段话也提到苏州园林,是——

  生:……《故宫博物院》……写御花园的一段:“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师:连皇家园林都受苏州园林影响,可见苏州园林影响之大,地位之高!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改为“欣赏”“观赏”可以吗?

  生:不可以……“鉴赏”除了有“欣赏”“观赏”的意思外,还有“鉴别”的意思。

  师:对。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如果归纳一下这一段的段意,这句话可以做段意吗?

  生:可以……不可以……可以,但不好。

  师:怎样才好?

  生: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师:对喽。

  阅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朗读,略)

  师:这一段有几个生字词:因地制宜、自出新裁、轩榭。

  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照。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关于论文、美术、建筑等的)。

  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师:这样解释有点抽象,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轩”和“谢”吗?

  生:没有……见过……许多书房都叫什么什么轩……建在水里的就是水榭……丛台顶上那个房子就是榭……

  师:看看我提供的“轩”和“榭”的图片——

  这个临水的就是水榭……这个是拙政园内的“与谁同坐轩”。“殿春簃”其实也是“轩”,它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叫什么?

  生:明轩。

  师:对,明代风格的轩。

  这一段有个中心句,是那句?或者: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把“务必”二字删去,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务必”加强肯定语气……突出苏州园林的艺术标准高。

  师:(故意说错话)“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可以删除,而且删除后句子更简洁。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一时说不好)

  师:不会说了吧?我告诉你一点关于复句的知识就会了:“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把这几个字记下来——它强调苏州园林每个地点都是美的,没有不美的地方。删除了,对苏州园林的美的表达就不到位。

  把苏州园林说成“图画”,是什么说明方法?

  生:打比方。

  师:这段几次提到“图画”或“画图”?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四次。

  师:其实应是四次半——还有一处没有用“图画”或“画图”,却也是在说图画,这就是——

  生:……败笔。

  师:“败笔”的意思是——查查词典。

  生: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师:那么园林中的败笔指什么?

  生:建得不好的地方……不合图画美的设计……欠美伤美的设计。

  师:“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是什么句式?

  生:双重否定句式。

  师:可不可以改为肯定句式——都心里想着口头说着……

  生:不可以……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更肯定。

  师:下面张老师给大家提供刘国正先生的一首诗,印证苏州园林的特点——知道刘国正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翻开课本最后一页的“后记”,就知道了。

  生:哦,编我们这套课本的顾问。

  师:下面看他的诗,齐读——

  闲步网师园

  寒花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

  我欲踱桥还却步,一池倒影怕人惊。

  诗中哪一句说明苏州园林是“图画”?

  生:第二句……小阁回廊叠画屏。

  师:苏州园林实在是太美了,近十几年张老师先后三次游览苏州园林,觉得苏州园林比图画还美——图画是画的,而苏州园林是真的。

  这段再一个问题:匠师们怎样实现“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目标?……大声朗读!

  生:(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生:排比。

  师:这四个“讲究”分别领起下文一段,看看各领起哪段。

  生:分别领起3、4、5、6段。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用我们本册学过的一句话来说,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就是——

  生:欲界之仙都!

  师: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而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

  生:园——林。

  师:对,就是园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苏州园林,当然,是在教室里通过课文的视频朗读神游。现在,我只要点击大屏幕上的按钮,同学们就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风光了。可是,进园之前,大家必须得拿到一张门票。如果你会读会写并且能解释课文后面的生字词,就能拿到这张门票,试试看!

  投影:

  注音:

  池沼()轩榭()

  丘壑()嶙峋()

  镂空()蔓延()

  着眼()蔷薇()

  败笔()斟酌()

  释义:

  重峦叠嶂自出心裁因地制宜俯仰生姿别具匠心

  指明学生回答,相机点拨,例如“自出心裁”和“别具匠心”同义,由“因地自宜”延伸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经“重峦叠嶂”复习“重岩叠嶂”。

  二、图说苏州园林——藉苏州园林赏天堂风光

  字词过关,播放《苏州园林》视频朗读。

  师:我看见大家在听和看视频朗读的时候,表情都很陶醉,来,说说你对于苏州园林的感受。

  生:我的感觉是“如在画图中”。

  师:这正是苏州园林的建造者们的一致追求。

  生:苏州园林带给我复古、优雅、神秘、静谧、随意而高雅的独特感受,它是一件技艺高超的艺术品,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生:苏州园林因为朴素而显得优雅,因不对称而显得有个性。

  生:此地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你的仿句能力不错。

  生:从各个角度去看,都是一幅画。如果一个画家来画的话,拿把凳子随便拣个地方坐着,都会画出一幅杰作。

  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那就是“简约而不简单”。

  生:心向往之,很想去。

  师:我也是心向往之啊,如果你将来钱够多,顺便给我也买一张票。

  生:明星写歌词要灵感,作家写文章要灵感,我看短片也要灵感。我用一句很现代的话来说:一个字,美;两个字,很美;三个字,特别美;四个字,美不胜收!

  师:你太有灵感了!我突然也来了灵感,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一个成语来评价你的发言。

  生:自出心裁。别具匠心。

  生:我到过北京的园林,颜色斑斑驳驳,觉得一点都不好看。所以电影导演拍摄古装剧里面的御花园时,都选择在苏州园林拍摄,就是因为苏州园林别具匠心,更加美丽。

  师:为什么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因为阅历是一笔财富。你如果没有到过北京园林,就绝对没有这样的识见。大家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出去走走,还是那句话,钱够多,就带上我!其实,苏州园林之所以这样美不胜收为设计者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结果。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五分钟,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开头,但是也可能在中间;有时候很明确,有时候又要求自己适当概括,总之,是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三、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布局谋篇

  投影:

  且行且思:

  用笔在书上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师:今天老师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教学,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相应的图片,完整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据大家的回答,现场删减文字,让同学们看到,一段丰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浓缩为一个中心句的。从第一段开始。

  生: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师:你还能表述得更简洁吗?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标本就是典范和榜样的意思。这个典范和榜样到底有什么特征呢,第二段!

  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大家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述有什么问题?

  生:缺少主语,应该这样表达“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第三段。

  生: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

  师:完美的概括。第四段。

  生: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师:关于这一段还有更好的表述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只说了有假山和池沼,而没有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句和“至于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师:还可以省去两个字。

  生:至于

  ……

  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生:必须简洁。

  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课文主要内容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

  师:到这里为止,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明了了,说明文这个“三明治”我们吃了第一口,我们接着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们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说,茅以升是个好人,特别理解我们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当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他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也是个好人,而且他还当过很多年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他的《苏州园林》可以说是说明文里边的“标本”。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

  生: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十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分—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

  生:第二段为一层,其余第二层。因为第二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

  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分”结构,那么,第二段的第二层七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

  生:3到7段可以为一层,8和9段是一层,因为我觉得前面好像是说的外面,8和9段是说的里面。

  师: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

  生:3到5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好像前面说的是……

  师:答不上来吧?我知道大家的犹豫,同学们试图找到一个分层或者分类的标准,但是找不到。其实这个标准,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要依据游览的角度来看,游览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大家再试试。

  生:3、4、5、6为一段,7、8、9为一段。

  师:同学们的犹豫还因为没有在第二段中找到一个和下面几个段落一一对应的句子。

  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语文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始终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细究文本。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这篇文章的思路非常明晰了,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

  投影:

  师:跟叶圣陶学说明文的布局谋篇,你学到了什么?假如明天我们写一篇说明文,该如何安排。

  生:我学到了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写,先写说明对象的总体特点,然后再分写。

  生:我学多到了写说明文一定要注意层次,如果说写记叙文还可以不打草稿临场发挥的话,那写说明文是万万不可能的,一定要列提纲。

  师:而且还要对提纲进行论证,调整。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大家仔细看看本文的结尾,你有什么感觉?

  投影:

  你对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有什么看法吗?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生(大笑):老师,好像我们写作文时打下课铃就要收本子了,于是就匆匆忙忙结尾了!

  师:是哦,大家看大屏幕,这个叶圣陶也是一个语文老师,而且还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呢,怎么能这么草率地结尾呢。

  投影:

  叶圣陶,现代作家。中学毕业后,因无力继续升学,开始在小学任教达十年之久。以后,曾在中学、大学教书,还担任过编辑。

  “五四”前夕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颇受文坛好评。作者在创作短篇小说方面造诣甚深。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语言精练,被赞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代表作有《夜》《多收了三五斗》等。作者在童话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先后出版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生:老师,我认为叶圣陶的结尾不草率,这样结尾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提高读者的欣赏兴趣,达到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师:你真是叶圣陶的知音啊!请看大屏幕——

  投影:

  原来如此:

  这是作者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可是那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好在作者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借助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作参考,亲手写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不知何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的编辑部知道了,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作者就以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几句话,“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也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师:看完这则资料,大家说叶圣陶结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这是一本摄影集,还想知道什么,自己去看呗!

  师:自己去看呗,作为一篇序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非常成功的。大家还同意叶圣陶的“优秀的语言艺术家”的称号么?

  生:同意。

  师:那我们接下来就跟着叶圣陶去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吧,“三明治”最后一道工序,语言明确。

  四、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师:在《中国石拱桥》里,我们主要学习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在文章中间的表达作用。

  投影:

  且学且用:

  分析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讲究做事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老师给大家一个分析说明文方法的方向——三步跨栏法。

  投影: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三步跨栏法”

  1、指出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效果3、概说对象特征

  这句段话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分有力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试着用“三步跨栏法”分析其作用。

  师: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请看大屏幕:

  投影:

  “三步跨栏法”分析范例:

  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这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师:(投影北京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为了说明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不同,老师给大家找了两张图片来说明,这相当于列图表;而且,我们还可以打比方,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北京园林就是——

  生:大家闺秀!

  师:对!老师为了让大家更好体会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的区别,又采用了列图表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大家开始吧。

  ……(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整地表述,其中有一个叫王博基础相当差的学生也举手答问了。)

  生:“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这个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窗子很多的特点。

  师:王博,当你选择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担心,因为我知道,这个句子并不是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也不能鲜明地表现说明对象的特征,但是,你随机应变,把说明对象的特征调整为“窗子很多”,你不仅有积极回答问题的勇气,而且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凡事只要用心,没有做不好的。请大家给王博鼓掌。

  师:叶圣陶不愧是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不仅写得既准确,又生动;既严谨,又优美,那么,借用叶圣陶文章中间的表述,我们可以说,《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

  生:标本,谁如果要学习说明文,《苏州园林》就不可以错过!

  师:苏州园林是我各地园林的标本,是因为苏州园林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的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如在画图中”,园林就是一幅立体的画卷,美不胜收。

  五、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

  投影:

  且行且远:

  试找出文章中把苏州园林和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想想,苏州园林体现了古人怎样的审美观。

  学习结果如下:

  投影: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3、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师:这其中的画是指什么画?

  生:美术画!

  生:中国画!

  生:中国写意画!

  生: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画,这幅画是中国画,而不是西洋画,我们学习过《竹影》,中国画讲究的是什么?

  生:神似!

  生:神韵!

  生:课文里说了讲究自然之趣,也就是不讲究对称,没有人工的痕迹。

  师:是的,建筑或者艺术,所有人工作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浑然天成”,古人讲究浑然天成,是因为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课文里说的那样,身在城市的人们,不能时常游山玩水,不能肆意亲近自然,于是设计了一座座园林,使人在游玩的时候忘却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中国古代建筑,很多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技术和艺术完美协调”的审美观,请同学们从我们学过的课文和诗句里找到相应例证。

  学生讨论,最后总结。

  投影:

  圆明园: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赵州桥: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是“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破山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生:中国古代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生: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师,同时也是诗人,既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

  ……

  师:破山寺,苏州园林曲曲折折的回廊,以及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都体现中国古人的“曲径通幽”的审美观。而这种审美观,也慢慢地积淀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就是文化,所以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中国人,都能产生深深的共鸣。

  投影:

  园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感受。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不仅仅是把它当做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来学习,也要把它当做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来学习。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地方,更是提高文人素养的地方。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更美的生活。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

  投影:

  我们为什么需要建造一座座园林?

  生:城市的生活是喧嚣的,而人的内心是向往宁静的,所以才会建造一座座宁静的园林。

  生:如果一直呆在喧嚣的城市,我们会越来越紧张,只有呆在安静的环境里,我们才会感到舒适悠闲安逸和快乐。

  生:美丽清幽的园林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置身于此,人们常会放松,会置身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之中,忘记一切烦心之事,这便是建造园林最初的目的。

  师:我查过资料,园林建造的最初目的,是反应了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愿望,后来园林渐渐向普通人开放,满足了大家休闲散心怡情养性的愿望。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苏州园林的资料,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园林美和昆曲美》作者就是刚才投影里面提到过的陈从周。我记得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过:“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花儿怎么开的。”我们要记得,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座座园林,因为——

  投影:

  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3

  一、导入新课

  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 “园林” 二字)同学们,一提到园林,你们会想到什么呀?

  生 1:我会想到有很多漂亮的花花草草,还有小桥流水。

  生 2:亭台楼阁吧,感觉园林里应该有这些很有韵味的建筑。

  师:大家说得都很不错呀,园林确实有着独特的景致和韵味呢。那今天咱们要走进的是享有盛名的苏州园林,(在 “园林” 前补充写上 “苏州” 二字)去领略一下它独特的美。(板书课题)苏州园林可是咱们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闻名中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文字,开启这趟美妙的园林之旅吧。(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的一些精美图片,稍作停留,让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首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之后呀,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关于苏州园林的哪些内容呢?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查看学生朗读情况,适时指导读音等问题)

  师:好啦,同学们,刚才看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这篇文章里有几个字词可能有点容易读错,咱们先来一起巩固一下。(课件出示重点字词,如 “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 kōng)” 等,带领学生认读,正音)

  师:字音咱们解决了,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呀?

  生 3: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还讲了园林里的很多景致,像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这些都是怎么布置的。

  生 4:我觉得还写了苏州园林在栽种植物、安排门窗这些方面的讲究,反正就是介绍了苏州园林各个方面的独特之处吧。

  师:嗯,大家概括得挺好的。这篇文章先是给我们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也就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围绕这个总特征,从多个方面,像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美。(板书:总体特征 —— 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精读课文,分析园林之美

  师:那接下来呀,咱们就深入课文,去具体找找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 “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一总体特征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好标记,然后咱们一起交流讨论哦。(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已完成,微笑示意)好,哪位同学先来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内容呀?

  生 5:我找到写园林布局的这部分了,文中说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还说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我觉得这样不对称的布局就让园林看起来很自然,像一幅随意又很美的画。

  师:非常好啊,这位同学找得很准确,分析得也很到位。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这确实是它独特的美呢,就像一幅天然绘就的画,没有那种刻意为之的呆板感。(板书:布局 —— 不对称,追求自然)

  生 6:老师,我找到写假山池沼的部分了,“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还有池沼里 “大多引用活水”,并且配上一些桥梁、石头、花草什么的,就显得很有景致,特别像一幅山水画卷呢。

  师:对呀,假山池沼可是园林里很重要的景观元素呢。假山讲究艺术美感,池沼引入活水,再搭配上周边的点缀,就营造出了一种灵动、有韵味的画面感,仿佛把山水之美浓缩到了园林之中呀。(板书:假山池沼 —— 艺术美感,灵动有韵)

  生 7:我觉得写花草树木栽种的部分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文中说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它们高低错落,四季有不同的.景致,而且修剪的时候也不是那种很规整的形状,就跟自然生长的一样,也让园林像一幅不断变换的风景画。

  师:很棒哦,花草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于画意,它们自然而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各处,每个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让游览者无论何时走进园林,都仿佛置身于一幅活的、会变换的美丽图画里呢。(板书:花草树木 —— 着眼画意,错落有致)

  (学生继续分享关于园林中其他方面体现 “完美图画” 特征的语句,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探讨,逐步完善板书内容,如 “近景远景的层次 —— 错落有层次,增加景致深度”“门窗的雕琢 —— 别具匠心,增添艺术感” 等)

  四、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咱们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独特的美。那叶圣陶先生在介绍这些美景的时候,语言也是很有特点的哦。大家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者生动性呀,咱们来品一品。

  生 8:我觉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里的 “据说” 这个词就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因为作者不确定到底是不是正好一百多处,用 “据说” 就更严谨了。

  师:非常敏锐呀,“据说” 一词确实体现了作者用词的严谨,没有绝对肯定,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呢。还有吗?

  生 9:“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这句很生动,把树拟人化了,好像它们在抬头低头一样,很形象地写出了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的样子,让我们能想象出那种画面,很有画面感。

  师:说得太好了,这句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文字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把园林里树木的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这就是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体现呀。(引导学生继续找出更多体现语言特点的语句进行品味,强化对说明文语言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对比讨论

  师:咱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也品味了课文的语言。现在呀,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其他地方园林的图片(课件展示颐和园、拙政园、西式园林等不同风格园林的图片),大家对比一下,说说苏州园林和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可以从整体风格、布局、景观元素等方面来谈谈哦。

  (学生观察图片,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引导)

  师:(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呀?

  组代表 1:我们觉得苏州园林整体风格比较小巧玲珑、精致典雅,讲究自然之美,像那些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都是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而颐和园规模更大,风格更显得大气磅礴一些,建筑也更加宏伟庄重。

  组代表 2:我们小组发现西式园林一般比较规整,很多都是对称式的布局,像那种修剪得很整齐的草坪、形状规则的花坛之类的。但苏州园林就像课文里说的,不讲究对称,更追求那种自然随意又充满韵味的感觉。

  师:大家对比得很细致呀,不同地方的园林确实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也体现了园林艺术的丰富多样呢。苏州园林独特的自然、精致之美,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咱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瑰宝呀。

  六、课堂小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这节课咱们一起跟着叶圣陶先生的文字畅游了苏州园林,了解了它的总体特征,欣赏了它各个方面的美,还品味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且对比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深入了解一下苏州园林,或者有机会亲自去实地游览一番,去亲身感受它的独特韵味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啦,下课!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 4

  一、导入新课

  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 “园林” 二字)同学们,提到园林,你们会想到什么呀?

  生:(纷纷举手)有很多漂亮的花草树木,还有亭子、假山之类的。

  生:是那种很美的园子,供人们游玩欣赏的地方。

  师:大家说得都很不错呀!园林确实是充满美感、让人赏心悦目的地方。那在咱们国家呀,有一处园林特别出名,它就是苏州园林。(在 “园林” 前补上 “苏州” 二字)今天呢,咱们就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文字,去领略一下苏州园林独特的美。(板书作者 “叶圣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苏州园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倾听学生朗读情况)

  师:(几分钟后)好啦,同学们,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呀?(不少同学举手,教师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一会儿咱们来评一评哦。(该生朗读完毕)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呀,声音也很响亮。大家来说说,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呀?(同学们纷纷发言指出一些字音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强调,如 “轩榭(xuān xiè)”“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等词的读音)

  师:那现在咱们来说说,课文围绕苏州园林都写了些啥呀?

  生:写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还有很多具体的设计,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这些。

  师:非常好,概括得很准确。这篇文章就是先给我们介绍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从多个方面具体说明了它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那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生:(举手回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就是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师:太棒了,找得很准确呀!那接下来咱们就深入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具体展现苏州园林这幅 “完美的图画” 的。

  三、研读课文,分析内容

  师:作者在文中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苏州园林,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的,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哦,一会儿咱们来交流交流。(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段时间后)好啦,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内容呀?

  生:我找到了 “亭台轩榭的布局” 这一方面,文中说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说明它的布局是不讲究对称的,追求自然之美。

  师:分析得很到位呀!不讲究对称,就是为了符合那幅 “完美的图画” 的要求,营造自然随意的美感。还有呢,其他方面谁来说说?

  生:还有 “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呢,大多引用活水,还会有桥梁、石头等搭配,看起来特别有意境。

  师:对呀,这一配合让园林有了灵动的韵味呢。(继续引导学生,依次找出并分析 “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门窗的雕琢”“色彩的使用” 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结合课文语句进行分析探讨,教师适时点评、补充,引导学生理解各方面设计与整体特点之间的关系)

  四、品味语言,体会美感

  师:同学们,咱们通过刚才的分析,了解了苏州园林在各个方面独特的设计,那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吸引人,除了内容精彩,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哦。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描写很精妙、很能体现苏州园林之美的语句,品一品它好在哪里,可以同桌之间先交流交流呀。(学生读课文,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到部分小组中倾听指导)

  师:(过了一会儿)好啦,谁先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语句和感受呀?

  生:我觉得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句话很好,作者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把讲究对称的建筑比作图案画,把园林比作美术画,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美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呀,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园林的独特之处了。还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发现呀?

  生:“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句也很棒,“俯仰生姿” 这个词把树写活了,好像它们有了生命、在互相呼应一样,而且写出了花草树木搭配得错落有致,很有美感。

  师:非常精彩的赏析呀!一个词语就展现出了那种生动的画面感。同学们看,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精妙啊,用简单的文字就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苏州园林之中,感受到它四季不同的美。(继续引导学生品味其他语句,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生动、简洁等特点)

  五、拓展延伸,总结课堂

  师:同学们,咱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深入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美,那你们知道吗,苏州园林不仅在咱们国内闻名,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誉的呀,它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咱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借鉴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或者体现了类似的园林之美呢?(学生思考片刻后举手发言)

  生:我觉得有些公园的设计有点像,里面有假山、亭子,还有各种花草树木搭配得很好看,走在里面就感觉像在园林里一样。

  生:对呀,还有一些小区的绿化景观,也会有那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感觉,应该也是借鉴了园林的风格吧。

  师:大家观察得很细致呀,确实如此,苏州园林的美影响着很多地方的景观设计呢。那这节课咱们学习了《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了解了它的特点、领略了它的语言美,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读一读这篇文章,进一步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也可以找一找关于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看看真实的园林是不是和咱们从文字中想象的一样美哦。

  师:好啦,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啦,下课!

【《苏州园林名师》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苏州园林》的课堂实录12-19

晏子使楚名师课堂实录01-28

荷花名师课堂实录01-28

芦花荡的名师课堂实录01-28

鸟的天堂名师课堂实录03-02

谈生命名师课堂实录01-28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01-24

名师将相和课堂实录03-03

名师鸡兔同笼课堂实录01-31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