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增强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律意识。
2.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公民人身权方面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增强识别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权的行为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能力。
3.知识: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学内容分析】
第八课属于第四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的教学内容,第八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包括两个项目内容。第一个项目“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给予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教学重点】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2.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
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启发法、情景剧表演等
【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侵犯的行为屡有发生,但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了解不足,不能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本领十分必要。
【教学过程】
原理诵读
环节一:新闻播报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
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一板块:走进生活
环节一:生活中学法律
多媒体出示视频材料:5.26“顺义小学生被撞案”
思考:
1.顺义小学生案中小学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顺义区人民法院对张庆余做出的处罚及审判结果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学生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答案及知识点:
1.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
2.审判结果说明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环节二:畅所欲言
大家说一说自己身边或社会上有哪些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更容易受到伤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展示知识点: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环节三:法制在线
多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规定。
教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保护呢?
第二板块:感悟生活
环节一:小品表演
教师:从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待小郑这件事上有三种观点:
(屏幕显示):
各抒己见:
你同意哪些观点?不同意哪些观点?并分别说明理由。
学生:(相互讨论)
学生:
1.同意第一种。(理由)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人身权。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这样做既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可以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不同意第二种。(理由)这是一种忍气吞声,懦弱的表现。这样做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险,所以不可取。
3.不同意第三种。(理由)这是一种以牙还牙、以恶制恶的做法。这样做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所以不可取。
师:由此我们可看出来,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屏幕显示):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教师:那么假如你是受伤的小郑,你会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
1.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
2.采取合法手段
环节二:新闻延伸
教师多媒体出示材料:
上海火灾中绝大多数伤者因为惊慌呼叫而吸入了很多烟雾、化学物质,导致了“吸入性损伤”。只有少部分伤者是被火烧伤。由此反映出居民防火急救知识仍然匮乏。
据专家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死亡。火灾造成人类死亡的原因是火焰烟雾中毒所致的窒息。
思考:上述材料对你保护生命健康权有什么启示?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出示: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多一份防范,多一份安全。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知识点:
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人身权利,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
2.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3.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青少年不仅要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而且要加强自我保护,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就可以置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呢?
环节三:案例分析
教师多媒体出示案例:
中学生王明、李帅在课间休息时,相互追逐打闹,王明一不小心将李帅推下了楼梯,造成李帅手臂骨折。为此,李帅的父母找到王明的父母,要求其赔偿医药费等费用,可是王明的父母拒不赔偿。于是李帅的父母一纸诉状将王明告上法庭。经过法院审理后做出判决:王明赔偿李帅各项费用共计7234元,由其监护人支付。
问题: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示?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并展示:人人享有生命健康权。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环节三:归航拾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环节四:拓展延伸:
环节五:布置作业
1.查一查:为配合我市正在开展的“消防安全检查”活动,请你调查我们学校和你所在的社区有哪些安全隐患,并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2.做一做: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险情,应如何应对?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我们要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让我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使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一生平安,一生幸福!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为作斗争。
(3)思想觉悟目标:增强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自觉履行消费者的法定义务。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既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
(2)“消费者要依法维权,以及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设计构思
1、基本设想: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既要挖掘出教材内容的内在涵义和各个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充分利用教材小字部分的案例、辅助图片和小资料栏目。
(2)积极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运用课前搜集案例、课中自学、讨论、思考回答、课后踪迹、练习等多种方式,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学以致用,培养探究意识。在教材知识学习完了以后,利用最近发生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
(4)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2、教学用具:多媒体
3、课前准备:学生搜集1-2则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案例,教师进行分类评议,并选取3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进入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协助我进行一个调查。
(投影)假如你购买了一本《智慧背囊》,回家后发现里面缺页,也就是一部分内容没有。当你去要求书店老板更换时,书店老板拒绝更换,你会选择以下哪种处理方式?
A、自认倒霉,下次不到这里来买书了
B、同他讲道理,坚决要求更换
c、向工商局举报
D、找几个朋友把老板打一顿,然后要求更换
E、
(分别统计选择各项的人数,并指几名代表说明理由。)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说,哪些处理方式是可取的、合法的?又有哪些相关理由是符合法律要求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课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学习新课】
1、自读、思考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思考题”预习本框内容。
(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⑴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⑵我国建立了哪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⑶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⑷公民作为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哪些法定的义务?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请大家观察课本第41页的漫画。漫画中的“你”指谁?(消费者)“毁你”、“宰你”、“蒙你”、“害你”、“骗你”、“坑你”,所表明的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我来保护你”中的“我”是谁?(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
(师)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专门制定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那么,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生)略
(多媒体展示: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师)请看消费者享有的第(1)项权利:保障安全权。它的含义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例如:“我来保护你”的漫画中,这位女士本来希望美容,结果却被经营者弄得毁了容,经营者的`行为就侵犯了这位女士的保障安全权。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了“保障安全权”的含义,再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权利。下面,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同学针对一项权利,讨论它的含义,并举例子说明。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说明该项权利的含义,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学生讨论)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允许其他学生补充;个别组没有代表发言的,由教师说明。)
(师)对于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用2分钟时间,请大家快速记忆这九项权利。
(指名背诵)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漫画,大家区分一下漫画中的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多媒体展示漫画,学生自由作答,教师引导评价。)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师)在商品服务市场上,经营者往往处于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而消费者则往往处于劣势,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经营者的侵害。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依法建立了哪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
(生)略
(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把这些组织机构概括出来。
(生)略
(师)课本第42页和43页的图片,分别体现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哪一机构?
(生)略
4、消费者要依法维权以及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
(师)有了上述组织机构的保障,消费者并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除了上述组织机构保障以外,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生)略
(师)对此,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生)略
(师)现在,我读几则大家搜集的比较好的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分析略)
(师)在上述案例中,许多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了消费争议。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了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生)略
(师)(指名读第44页两则小字案例)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则案例中的消费争议,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5、消费者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
(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国家建立组织机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也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消费者有哪些必须履行的义务?
(生)略
6、案例深化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课前我们进行的调查,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为了加深对刚才所学知识的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关注今年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多媒体展示)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一)“空壳奶粉”喂死婴儿
在安徽阜阳的农村,从去年开始,有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了一种怪病。本来健康出生的孩子,在喂养期间,开始变得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现在阜阳已经有8名婴儿,因为这种怪病而夭折。而令人意外的是,导致这些婴儿身患重病甚至夺去他们生命的竟然是他们每天都必须食用的食品——奶粉。
根据阜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所出示的检验报告,这些婴儿平日所食用的奶粉蛋白质含量仅为1%,而根据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蛋白质含量应为12-18%。这些奶粉被人们称为“空壳奶粉”。
(二)“黑心”商家制售假冒奶粉
阜阳市疾控部门收到13位患儿家长送检的13种奶粉,经检验全部不合格。
【七年级思想品德《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反思12-15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总结04-15
关于管理中如何善用团队战略12-15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分析02-27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中期考试12-16
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受法律保护历史优秀教案12-13
怎样善用天赋的应届生职业规划12-14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考试后的教学反思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