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浅谈论文

时间:2022-06-27 07:21:52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浅谈论文

  一、音乐教育的不断革新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浅谈论文

  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而言,作为一位音乐教育者,不能把音乐教育看做是一种单独的音乐教学,仅教会学生简单地唱或者完成教学内容就了事。作为音乐教育者,不仅要去研究音乐这个领域,还要去挖掘其它领域中可以相容的元素,加以融会贯通,集百家之所长于一身。这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被其无穷的魅力感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喜欢,并为之陶醉。在笔者看来音乐教育与文学方面有着莫大的联系。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多么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的唐诗、宋词、元曲更是一种培养人修养和德行的最好体现的一个方面。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些文学知识很多通过音乐的说、唱、朗诵等形式表现出来别具一番的滋味。例如一首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让同学们就这样不加修饰的,干巴巴的背诵下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那肯定是非常难的。然而如果加上音乐,给这首诗谱上曲再放给同学们听,效果则会很好。音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是很受重视,我们更应该反思音乐教育模式上的问题,要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融入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让音乐教育不断升华,适于广大学生。

  二、音乐教育的共鸣之音

  音乐也如同书法、绘画,讲究耳濡目染。但笔者更倾向于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作为音乐教育者,如果自己的音乐教育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谈何让学生喜欢音乐、欣赏音乐?笔者觉得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共奏和旋。特别是现在社会流行音乐的盛行,如果在教学课堂上教授古典音乐,就必须要先清楚地讲解其时代背景,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在听的时候才会有共鸣之音。才会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所领悟。在音乐上要有共鸣之音,不仅是音乐教育者单方面的教学即可。同时也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出他们的心声,根据学生的想法,老师才能更好地用适合的音乐去表达教学。教育者与学生的琴瑟共鸣才能谱出更好的乐章。

  三、音乐文化的博采众长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一句话:“你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个空白的深处。”然而在笔者看来也许音乐真的能填满生命的那一部分空白。音乐不仅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与文学也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诗、很多词都需要音乐的演唱才能有那种绵长、低回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许用民族唱法最能体现这种感觉。而民族唱法则起源于奴隶社会,诞生于春秋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反映了当时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当时所唱的很多诗歌很大程度上都有体现。也许是从最开始的阳春白雪,到后来的雅俗共赏。谁能说音乐文化没有汲取百家之长?谁又能说音乐文化没有推陈出新,是一脉相承且一层不变的呢?古今往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有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的一个民族,从未摈弃过自己本国的文化,同时又不断地汲取外来的各种文化,其中也许有好有坏。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不断地学习,不停地进步。中国音乐不断博采众长,加速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人们常提中西合璧,在中国音乐中不时地有西洋音乐的元素融入进来。使得我们的音乐不断更新、不断博采众长,更适合现代生活的欣赏视角。

  四、音乐文化的源远长流

  即使音乐千变万化,曲风、曲调各具特色。但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不管怎样的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形式、格调可以随兴表达然而其精髓却是不会改变的。音乐本身就是美好的事,当然不能让它变得大家都不喜欢甚至厌恶。美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都会欣赏。也只有让大家都会欣赏都喜欢了才会有流传下去的可能。例如描绘我国楚汉之争的《霸王别姬》,几乎是家喻户晓。通过这些音乐的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如此灿烂炫丽的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在不断地涌现。例如山歌,山歌高亢、嘹亮,令人身心愉悦。中国的音乐文化经过历史的长河洗礼,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动人音乐,无论是哪种旋律总有一种会紧扣你的脉搏,总有一种旋律是演绎着你的生活的旋律。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学校音乐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定。并且伴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育也更是受到各种重视。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充分积极的准备好充实自己。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用。而新课标的颁布,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为音乐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课标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检中。”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就要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把培养审美观作为核心。因而,音乐教育“育人”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教育也是要不断地发展的。所以音乐教育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浅谈论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传承音乐教育地位关于文化传承的论文07-03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5

初中音乐教育的论文07-03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探究06-29

中俄音乐教育对比研究的论文07-02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思考论文06-25

浅谈企业文化毕业论文07-01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方案06-22

浅谈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06-23

浅谈心理学知识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