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好了歌及注解有感范文
《好了歌》,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跛足道人所作的七言古诗,作者借此诗来表达,人们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而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从而宣扬了一种冷静观照人生的现实主义思想,亦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了歌及注解有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破杂念,言一切皆是虚妄,解注明无常,世事如转烛,变化覆手间。
名利,钱财,爱情,亲情,只是枷锁,只是迷梦,是好实坏,到头是空,终归于梦。这是对向死而生的一种极端表述。
人死如灯灭,赤条条的来,一丝无挂的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人都相信这点,但所有人也都留有一点期待,所有人也在乎那种过程,过程中的一点悲欢,这是人活下来的根本。
解注也是从几个方面来说,只是讲的更文雅,讲的更无情。前几句说时光无情,什么荣华富贵,青春红颜,不过终成黄土。
后几句说所得并不是所愿所想。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请承望流落烟花巷,这话很伤父母心啊,也很伤人,对于将来,谁都是一无所知。
最后讲,人失去本心,再也无所谓得或者失,因为他们只是在戏中活着吧,他并不是作为一个人活,并不是为自己活着。
从现代人来谈好了歌及解注显得很无味,大家都为衣食奔波,为家人劳累,都是红尘中的辛苦人,讲这些话有点假,有点极端。
其实我想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说让所有的人看了这首歌后就抛妻弃子,看破名利,只是劝人面对本心,莫要痴迷于外物。
向死而生,人人恒如此,帝王将相不得免,所求再多,终不过一日三餐,三尺之地安眠。终有一死,那么活着的意义便是对生的体验,而不是在物质上占有多少,因为那终成空。所以孔子会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生你没有什么深刻或者说具体的认识,对你再讲什么虚无缥缈的死,你更不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你离人生的真正幸福也相当遥远。
也许从这个角度理解好了歌,对我们,还会有点积极的意义吧。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世事如转烛,看到这两句,只觉的满心的苍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红楼梦》里第一回出现的。当时,晚年落魄的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来散散心,听一位跛足道人唱的。跛足道人对这首《好了歌》的诠释是:“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曹雪芹在此回中借跛足道人写《好了歌》是为隐射小说情节,借此表达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传递其对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作品鉴赏
这首诗,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可以说是曹雪芹看破红尘之作。这首《好了歌》有曹家自身败落的缩影,亦有警示世人不要为功名利禄再鱼死网破地去争斗,得放手时且放手之意,这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
而《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早年生活富足,晚年依靠岳丈生活,十分困窘。他经历这番生活磨难后,可谓大彻大悟了。跛足道人的一番念念有词,既是对士隐人生的总结,又是对士隐晚年的劝诫。全诗都是大白话,朗朗上口,每句都用“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跛足道人借神仙来寓意时下世风,接下来的释意,却与开头这句相反。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一种大彻大悟。
这首诗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看。上半部分是说升官发财,意思是说,那些追求功名的人,被一堆荒草埋没了;那些追求财富的人,最后没有享受就死去了。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本真的。就算一无所有,无可遗憾的。下半部分是说人的伦理道德。意思是说,那些生前恩爱的娇妻,随后又成了别人的妻子;那些生前为了儿孙辛勤劳动的父母,到头来,有几个儿孙孝顺。
在这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虽然有着消极的思想,但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脂砚斋: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清代东观主人:醒世语,却以禅机出之,令人猛省。
清代姚燮:天下事无好而不了者,此言大有禅意。
当代作家李岁虎:《好了歌》从个体生命角度,感慨人生匆匆,变幻无常,看破红尘,是对的。孔圣人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古老命题,换成了“好了歌”的打油诗形式。
【好了歌及注解有感】相关文章:
孔子名言名句的注解07-04
中考作文赏析加注解06-24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注解06-24
小石潭记原文及注解07-03
花都开好了07-02
听屠洪刚的歌有感06-27
听《水乡歌》有感12-17
延迟退休好了谁07-02
道路交通标志_干路先行注解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