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节相互窜门的礼仪
过年拜年串门有很多讲究,这些习俗和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讲究:
一、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
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现在大多人在春节期间会互相串串门,过节时的走亲访友,既是沿用传统的习俗,又能把平时因为忙工作而疏远了的亲情重新织补起来。不过记得不要因为自己拜访别人,而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
二、穿新衣,带年货,吉利话。
衣着上一定要干净利落,不管贵重与否手上都要提着礼物,当然进门就说的拜年话儿是必不可少的。
三、拜访要提前确认。
拜访前一定要确认主人是否在家。在出发前,或者头天晚上打个电话确认一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扑空的情况。所以过年过节这件事是需要注意的,在有约在先的前提下也要提前确认。
四、注意拜访时适可而止。
礼节性拜访,逢年过节这个时间是越短越好,在客人家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宜;亲朋好友的拜访,一般性情况下半小时左右为宜,不是什么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宜停留一小时以上,一般情况下,不是至亲、故交就不要留下来吃饭,因为对方负担会很重。
五、注意鞋袜的卫生。
现在城市人家里装修都比较豪华,进了门是要脱鞋的,有些人不太注意这个,所以一个有经验的人到别人家里登门拜访的话,鞋袜的卫生非常重要,这是细节,而教养体现于细节。
六、活动的范围要有限制。
到别人家里拜访的话,一定要注意,在对方指定的活动范围之内活动,指定的范围就是客厅。如果随意走动可能会造成主人家的尴尬,所以到别人家里做客,活动有度很重要即便是家人、朋友也要注意。
拜年的顺序
长辈优先:拜年首先要从长辈开始,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等。这是对长辈的尊重,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比如,大年初一早上,孩子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先给家中的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会给晚辈们发红包,寓意着把好运和祝福传递给下一代。
亲戚邻里其次:在拜完长辈之后,接着就要去走亲戚、串邻居。一般先从血缘关系较近的亲戚开始,如叔叔阿姨、舅舅舅妈等,然后再去拜访邻里街坊。这有助于增进亲情和邻里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比如,初二回娘家,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回娘家拜年,这是对娘家父母的尊敬,也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方式。
朋友同事最后:在走完亲戚和邻里之后,再去看望朋友和同事。朋友之间的拜年更多是一种情感交流和友谊的延续。比如,一些老朋友会在过年期间聚在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春节相互窜门的礼仪】相关文章:
关于相互关爱的作文 关于相互关爱的作文 关于相互关爱的作文12-21
礼仪知识春节餐桌礼仪01-07
相互关爱作文05-11
教孩子春节礼仪-礼仪知识03-07
饮食礼仪春节拜年敬酒礼仪知识01-18
关于春节的礼仪03-10
关于春节的礼仪10-16
关于春节礼仪03-27
幼儿礼仪春节教案03-01
春节拜年的基本礼仪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