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1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意义非常重要,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重要基础,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本单元的难点。因此教材还是借助于画格涂色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例4教学在乘的过程中的简捷的书写格式。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学生可能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时会有一些困难,教师需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4:工人叔叔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画、涂)理解要求小时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
进一步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活动二: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教师提出:小时粉刷多少呢?
再一次动手折、画、涂,来理解小时粉刷多少。并写出计算的过程,从而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全班同学进行观察,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即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分母。
2、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
让学生独立试做。
集体订正,说怎样计算更简便?
教师强调: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教师: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强调分数乘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1页中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中部分练习题。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2
教学目标 :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 )
2. 如果取这 的 ,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 )
3. 如果再取这 的 ,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
【设计意图:讲课一开始采用了看图说分数的方式引入,既是对分数意义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 公顷,再把 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公顷。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计算下面各题
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3.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技能,为学习分数乘小数埋下伏笔。同时,简明扼要地导入新课,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一)阅读理解
1.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设计意图:由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知识引出例5,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1.自主解答
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
(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
2.1×=2.1×0.75=1.575(dm)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交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小组内交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使交流活动不至于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场展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二是全班交流,使全体学生在理解自己算法的同时,知道解决同一道题目还有不同的思路,享受不同算法带来的快乐,并掌握自己未考虑到的计算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的这段简单小结以旧引新,促进知识迁移,巩固掌握新知识,实现了有意识的学法指导。】
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自主解答
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交流反馈
(1)可以把2.4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
(dm)
(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4相乘,结果是1.8。
2.4×=2.4×0.75=1.8(dm)
3.自学课本
(1)除了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这道题还有另一种算法。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页,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自学。)
(2)这种算法你看懂了吗?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逐步出示第三种算法。)
小数2.4和分数的分母先约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结果是1.8。
4.对比思考。
为什么可以这样约分?你觉得这样约分计算简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例5第(2)题,既复习了分数乘小数的两种计算方法,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又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学习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计算方法,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分数乘小数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四、回顾反思
1.既然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这么简便,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
2.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虽然简便,但只在小数与分数分母有共同因数的情况下适用,如果小数与分数分母没有共同的因数,就不能直接约分,只能采用把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算式中小数与分数分母的特征,明确小数与分数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思考“为什么第(1)题没用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呢?”,让学生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的局限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
五、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一)对比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计算时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了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性,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这种算法不仅在分数乘整数中可以让计算更简便,在分数乘小数中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
(二)基本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1.学生先观察每一道题的特征,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时提问:哪几题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四道题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不仅先约分再计算有局限性,分数化小数这种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与合理性。最终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出结论,以丰富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加深记忆。】
(三)提高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并适时补充我国的水资源知识,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练习(多余条件)(机动)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4题: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以上。有一种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占蜂蜜总质量的。如果有2.5kg的这种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教师点拨:在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楚题意,看问题所需的条件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这道题隐含了一个多余条件,增加了学生的审题难度,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准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掌握解决含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小数)分数乘小数怎么计算?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学习重难点,又巩固新知识、强化记忆。】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4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标签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出示题目:
(1)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3)画示意图分析。
(4)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教学例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3、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②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③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完成例题后“做一做”
四、课后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二第3、4题?课后习题完成练习二第3、4题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练习一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计算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 表示求3个 相加的和。
(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 的和。板书: + +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是用分数 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 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三、全课小结。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6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 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 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 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习
1、完成p46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2/11 ×3=
4×5/6 =
请同学们先完成p46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46
2、练习
完成p46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习九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习九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习九的第2、5题
教后记: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倍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121/4=3(L) 答:3桶共36L。 桶是6L。 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 6= 1234 = 310 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练习一第2、3题。
五、全课小结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8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几何直观、知识的迁移、类推,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中采用以下两点:
1.数量与分数的意义相结合,突破重点。
教学初始,在引入例2题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分析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计算出桶、桶水的容量,结合分数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求桶、桶是多少升,就是求一桶水的和分别是多少,从具体的图中理解题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观察比较,推导转化。
通过例3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并理解:求种土豆的面积和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的和分别是多少,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一个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接着引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示以及直观的操作演示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每人两张长方形纸两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7=×3=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板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
(2)汇报从例2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已知1桶水有12L,求3桶、桶、桶各是多少升)
(3)讨论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总量=单量×数量)
(4)组织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5)理解桶、桶的意义,感知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桶表示一桶水的一半,12×就是求12L的是多少。桶表示一桶水的,12×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6)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探究,你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3,学生阅读,汇报从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获取的数学信息)
(2)探究问题(1)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①探究列式方法。
师:想一想,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
(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用×表示)
②探究×的计算方法。
a.按要求操作。
拿一张纸表示1公顷,画出它的,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表示出其中的1份。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9
教学基本
内容第45-46页的例4、5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4、5
一、探究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12的几分之几?
追问:12的14、12的34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思考:求12的'1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12的34呢?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二)验证猜想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3×15=()()
23×45=()()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23×15和23×45分别表示23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23的15和23的45,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教师巡视。
教学环节设计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四)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 10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乘分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算理,为今天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这一课主要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推导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迁移,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和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应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进一步使学生感知数学的美,让学生更加爱数学,学数学。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推理过程。
五、教学方法
为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多种教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本课,新课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法的选择上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设置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大胆的创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从学生的主体出发,遵循了学中玩,玩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理念,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复习引入新课:在黑板上列一些分数乘整数的式子,叫学生进行计算,逐步引入分数乘分数的式子,引导学生思考,并板书这一节课的课题《分数乘分数》,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诱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自主探究。
在学习分数乘整数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和算理,为此,这一节课我同样采取相同的方法,叫学生用一张白纸折叠后的面积来表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并反复进行填涂,这样做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又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分数=分子×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此时,我就在黑板上板书计算法则。这样做使学生有成就感,对以后的探究更加感兴趣。同时,我在黑板上演示几组分数乘分数,叫同学们观察,有什么特点,经过学生的小组交流得出:
1.分数乘分数所得的结果有分数,也有整数。
2.计算后的结果要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分数。
【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03-07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06-01
分数乘整数教学实录08-15
《整数乘分数》评课稿03-26
《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04-23
《整数乘分数》评课稿【必备】07-14
比较分数大小的课案分析04-03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2-12
一个数乘分数的教学设计03-06
分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