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时间:2025-03-15 18:20:02 晶敏 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1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点彩画法的独特美(细腻、丰富等)。

  2、喜欢修拉的点彩画,愿意尝试和表达。

  活动准备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作品3幅(其中一幅与原作大小相同 ,即为207cm×308cm,其他两幅同比例缩小)、修拉及其作品介绍课件、欣赏用的配乐、点彩透明软插片、画纸、颜料、棉签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发现点彩的独特性

  1、回忆作品。

  (1)大家还记得这幅画吗?这幅画什么地方比较独特?

  (幼儿回答:它的颜色很特别,色彩很鲜艳;充满阳光,给人暖暖的感觉:这幅画是我看到的人最多的一幅画,而且每个人的样子、衣服、动作都不一样:这幅画上有很多颜料点,其他的画里没有这样的点……)

  (2)真是这样吗?《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整幅画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点构成的吗?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一看,整个画面是不是都布满了小色点?

  (播放配乐,幼儿自由更换各种角度欣赏作品,交流自己的想法。)

  2、幼儿赏画。

  (1)那些小色点在哪里?

  (幼儿回答:在裙子里,在草地里,在树叶中……)

  (2)画面上白色的裙子和波光粼粼的湖面都是由小色点构成的吗?

  (3)教师小结:这些小色点无处不在,整幅画都是由小色点构成的。

  二、观察尝试 ,感受点彩之美

  1、发现点彩用色的丰富。

  (1)(出示色块图)这是什么?上面布满了哪些颜色的点?

  (幼儿回答:白色的、粉红色的、褐色的、蓝色的、紫色的、黑色的……)

  (2)这是《大碗岛星期天下午》的某个区域(放大),我们来找找看,这到底是哪一区域的颜色呢?

  (幼儿拿着放大镜观察作品,并将色块图放在作品的不同部位比对。幼儿发现这与作品中女士的蓬蓬裙和叼烟斗人的裤子颜色最接近。)

  (3)幼儿和教师一起从远处看,发现裤子是蓝紫色的,可走近一看,上面布满了数十种颜色的小色点。小结:“远远的望去,裤子是很有立体感的蓝紫色,可走近一看会发现,裤子上还有红色、白色、粉红色……这么多颜色被很合理、有秩序地安排在裤子里,远看时它们就综合成一种颜色,这就是奇妙的点彩。”

  2、感受点彩的美。

  (1)这条裤子是由五彩缤纷的小色点构成的,那么这一大片树叶呢?修拉画这些树的时候用了哪些颜色的点呢?

  (幼儿大声表达自己的发现:墨绿、深绿、翠绿、黄绿……)

  (2)(出示点彩透明软插片)教师先出示没画好绿叶的树干,并根据幼儿说的颜色依次重叠上不同的点彩透明软插片,最后,形成一棵接近于原画效果的树。提问:这样的树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震撼于教具呈现的过程与结果 ,拍手惊叹并说道:很立体,就像真的树一样;感觉很柔和,蒙蒙咙咙的很舒服……)

  (3)这些蒙咙、柔和而立体的小色点组成了《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它们让“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看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儿回答:快乐的、明亮的、放松的、休闲的……)

  (4)小结:一种独特的画法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美。

  3、体会点彩的趣和难。

  (1)(出示与原作一样大小的撑伞女士,但伞面是空白的)既然点彩这么有趣,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老师这里有一把和《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原作一样大小的伞。我们一起用点彩的方法来为它上色好吗?

  (幼儿尝试点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画面上点上1O个颜色的点。一段时候后,幼儿发现:这样不行,点不够,点起来太慢,还是涂色快。)

  (2)每个人点1O个点,我们就只点了120个点,伞上还是白白的,看样子这些点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把伞画满,要点多少个点?

  (幼儿大声猜测:500个、800个、1000个……)

  (3)大家说的数字越来越大,那到底要点多少个点呢?教师演示课件(课件中的伞面逐步添加不同颜色的点,同时,显示颜色点的数量)。

  (幼儿睁大眼睛,目不转晴地看着数字的变化,并大声朗读。当伞面布满小色点时 ,数字停留在了20xx,幼儿惊呼不已!)

  (4)点彩的画法虽然有趣,但画起来很累,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猜猜修拉画这幅画用了多长时间?

  (幼儿推测:2个星期、3个月、1年、2年……)

  (5)修拉画这幅画用了整整两年。既然用点彩的方法画画又慢又累,为什么修拉还要用点彩的画法来画画?

  (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他想和别人画得不一样;他不怕苦和累,想画出最美的画……)

  【设计意图:点彩的效果很美而且很有趣,使用点彩的方法画画很难也很吃力。这个环节让幼儿更为理性地了解点彩的画法和画家修拉。数画同步的课件将点彩画法的难度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幼儿在惊叹之余发现画家修拉的坚持和点彩画法的独特美,以及作品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每一位大师都有着坚韧的个性。】

  4、了解修拉,喜欢“点彩”。

  正因为大家说的这些理由,让我们在100多年之后,看到“点彩”就想起了一位伟大的画家——修拉!教师按课件介绍修拉和点彩作品。

  (教师讲述时,幼儿不断地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与教师互动。幼儿对点彩的模仿很感兴趣。其他幼儿的点彩作品《山花》和《野菊》也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尝试和表达愿望。)

  三、习作表达 ,积累“点彩”的感性体验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大家也来试试“点彩”,做一回小修拉。

  幼儿按自己的选择进入不同组玩“点彩”:颜料点彩(添画、临摹和自创);撕纸点彩;玩点彩透明软插片(衣服和裤子);放大镜观察画面。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2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名画的美,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体验作品中悠闲、恬静的情感与氛围。

  3、初步了解点彩画的特点,尝试运用手指作画。

  活动准备:

  1、图片《大碗岛的星期天》

  2、水粉颜料,幼儿事先画好的外出游玩的黑白图画人手一张,抹布

  3、抒情音乐

  活动过程

  1、启发与讨论

  星期天对于小朋友来说是很开心的日子,你们星期天过得快乐吗?你们是怎么过的?(在公园里放风筝,玩碰碰车、电动船、滑滑梯)

  2、感知与讲述

  出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并提问

  (1)感受画面人物的不同

  A: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让你们看看画里的人是怎样过星期天的。他们在做些什么?(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晒太阳……)

  B:这些是怎么样的人(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C:他们的姿态怎样?(学一学)

  D:这些人的远近看上去一样吗,为什么?(近处大而清晰,远处小而模糊)

  E:画面上除了人还有什么?

  (2)感受画面优美景色

  A:这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秋季)为什么?(小草有些发黄)

  B:天气怎样?(很好,因为有太阳)你怎么知道有太阳?(因为草地上有人的影子……)太阳照在草地上,影子的颜色和草地的颜色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影子颜色深,草地颜色浅)

  (3)感受人们悠闲、恬静的心情

  A: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什么?假如你也到这样的公园来玩,你的心情会怎样?

  B:欣赏配乐朗诵:《大碗岛的星期天》,体验作品悠闲、恬静的氛围

  2、了解点彩的创作方法,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给自己的画涂色

  A:观察画面:画家的涂色方法和我们平时的涂色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画)

  B:介绍点彩画的方法:画家用笔一点一点点出来的,很多很多的黄点挤在一起就成了草地,很多很多的黑点挤在一起就成了衣服。

  C: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画家点彩的本领,用手指来给自己的画涂色。

  D:幼儿想象创造。

  E: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活动延伸:

  欣赏其他点彩作品,把幼儿创作的点彩画装饰活动室。

  散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大班艺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艺术教案06-12

艺术教案大班[经典]01-05

艺术教案大班01-18

大班艺术领域教案12-31

大班美术艺术教案08-27

大班艺术教育教案03-07

大班艺术教案【荐】02-21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03-03

大班插花艺术教案11-08

大班艺术教案(优选)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