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树之歌评课稿优缺点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树之歌评课稿优缺点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杨树之歌》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首杨树的赞歌。课文在这个季节里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题,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时令性。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与树林之间的生生共息的关系,懂得爱护树木,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一、整体把握单元主题,灵活处理单元内的各项学生活动
我先讲述《邓爷爷植树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知道植树是造福万代的事情,再读诗歌《记住》,让学生知道树木和人类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初步懂得要爱护树木。接着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大樟树,让学生看看树的外形,摸摸树的枝干,闻闻树的味道,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和树说说话,从而走进树,亲近树,由此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用几句话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树。”有了这些近距离的观察和接触,学生的日记自然有话可写。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对树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学生日记的交流也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杨树之歌》的教学情境。
二、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读中生情,读中想象
《杨树之歌》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课堂上,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学生入情入境的个人读,集体读,师生接读,同桌互读等等不同读法,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眼前仿佛有了一幅安宁、美好、幸福祥和的图画。画中还有谁呢?大叶杨会唱歌给谁听呢?水到渠成,此时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想象的翅膀已经插上,孩子们一个个按耐不住地表达,一句句贴近生活、描述生活的儿歌很快就被孩子们吟诵出来。
三、自主识字、灵活运用看拼音识字、看上下文猜字,利用声旁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我结合上一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当中,引导学生发现声旁表音的规律,利用声旁识字,比如“蝴、蝶、陪、棋”等字,孩子们识字后,还让他们集体交流识字方法,交流思维的过程既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又让他们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开心地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树之歌评课树之歌评课稿优缺点: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改进措施:
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杨树之歌》是北师大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写了大西北最常见的一种树,借杨树之口,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了杨树默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
李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整个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教学如一汩缓缓流动的泉水,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悄无声息的走进学生的心田,滋润了学生求知的心灵,学得轻松、快乐,挺得意犹未尽,教得了无痕迹。
回顾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识字方法多样化。
教到二三年的老师都会明显感觉到识字方法交流会留于形式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却使识字、认词更扎实。如“之,盘上路上一个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原料,将其溶于水,把衣物放进去浸泡九次就是染”、字谜“咸吃萝卜淡操心”,或字理识字,或想象识字,或组词或造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一次次与生字乐此不疲的游戏,一次次咀嚼生字。高效课堂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2、较好的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导得了无痕迹、学习水到渠成,教学互相推进,课堂轻松和谐。
由小组合作读课文到识认生词、生字,再到指导朗读,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螺旋上升,直到由“手拉手”是学生感悟杨树的高贵品质,学生一路欢歌,学习在愉悦中一步步推进。课间活动使学习活动戛然而止,但优美的曲调、动听的歌声却将学生再次引向深远,享受中再次将学习所得内化。
3、对学生的评价具体、准确,真诚的赞美、和蔼的态度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课堂有了温度、知识有了情感,即使是批评,也那么富有诗意。
4、指导朗读方法有效
语文学习读是根本。朗读时有层次的,初读要读正确、流利,再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带上感情读,低年级课文最终达到背诵。
李老师在初读时大胆尝试小组内阅读课文,要求课文读通读顺。学生带着明确的要求在小组中读。小组合作是学生分作习惯好,参与合作积极主动,从检查效果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效果很好。
再读时为了启发学生的个性化解教师采用图片展示、抓重点词语、想想拓展说话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读、推荐高手读、评价读、齐读等,学生的朗读诗意盎然,一步步的读,让杨树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最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注重通过品析重点词语来帮助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如“陪、伴、和、手拉手”,如果低年级一直坚持这样做,等到中高年级,语文课就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了,学生也才会更多的在文字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商榷之处:
1、课文需要至少一遍的整体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2、结束部分的处理:应该通过抓重点词语“手拉手”到看图体会“手拉手”再回归课文,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体悟杨树的精神。
【树之歌评课稿优缺点】相关文章:
贝壳之歌评课稿06-02
牧童之歌评课稿06-03
长江之歌评课稿02-14
牧童之歌评课稿04-04
《给予树》评课稿07-26
给予树评课稿06-02
《去年的树》评课稿04-10
给予树评课稿04-17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