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题承接上一框题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重大作用的了解基础上,来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的辉煌特点,从而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
教学目标:
结合高二同学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鉴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还处在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我确定本框题的教学目标如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他们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晓之以理——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识记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难点:动之以情——通过感悟,让同学们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
关键点: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以此激发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情怀。
教材处理:
我把本框题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来讲授,第一部分是情感体验,领略中行华文化;第二部分是情感升华,传承民族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引导法、情感体验法、讨论归纳法。
学法:自学品味、合作探究、活动感悟。
(依据:教法服务于学法,学法又丰富教法。学生在品味、体验、感悟中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格局。)
三、说教学流程: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文学艺术
①作用:
②风格:
③地位:
2、科学技术
①地位:
②特点:
③意义:
1、阅读P66—68,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2、举例(或是从所给出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各国的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生活。
3、从科技的角度举例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成因:
2、关系:
3、表现:
4、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形式举例分析其地域差异,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5、阅读P68—69的材料,比较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①雕刻建筑艺术:
②民族文学:
2、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①关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②地位:
③关系(民族文化之间):
④意义:
6、“忆一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其本质上有怎样的特点?
7、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者给大家介绍民族文化的特色。
四、教学设计理念
(以上教学环节,巧用教材资源营造了“情意融融”的课堂氛围,在学生、教师、课本的对话中,落实了“三维目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励行”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2
各位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这节课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第三单元是前两个单元的逻辑延伸,也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本框题与前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起分别介绍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在“文化共性”的基础上过渡到“中华文化”的个性,因此本框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框题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学习本框题有助于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课程标准】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根据课程标准和参照考纲考点,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并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其特有的包容性。
2.能力目标:通过阐释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初步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确立依据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确立依据:考纲要求基本知识点,学习以后知识的基础。
2.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确立依据:因为对该问题的理解需要相当的文化素养,而对高二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起点大多是历史书本,要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跳跃,确有一定障碍。
关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呈现。
二、学情分析
中华文化所涉及范围甚为宽广,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他们对其他地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基本是来自书本,没有亲身体验,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三)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导入:
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中。中华文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通过问题情境进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多媒体展示图片:京剧、唐诗、园林建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性。
探究一:自主阅读课本66-67页的有关内容,请从我国的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来谈谈是如何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
此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列举我国在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来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一面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总结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最后多媒体展示典型的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图片,再次感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此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历史文化知识来来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环节: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
探究二:广西山歌、采茶戏和广东粤剧的对比
我把搜集到的广西山歌、采茶戏和广东粤剧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设计问题:你能说说广西山歌、采茶戏和广东粤剧的特点及差异的成因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去考虑,说出戏种的差异;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充分挖掘学生相对熟悉的乡土资源,以小见大,折射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说出各地戏种的相似点;探究其原因。
【设计意图】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对不同戏种差异成因的分析来总结它们的相似性,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最后得出结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同时,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区域性)
第三环节: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通过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民族乐器和民族节日,让学生感悟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在此基础上学生探讨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设计意图】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性和自信心。
经过前面的铺垫,在此时引出最后一个知识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学生调动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可尝试交流:历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诸家学说所采取的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文化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哪些优秀文明;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是否敞开博大胸怀扬弃吸收。(或者由教师来展示)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是教学的难点,我除了要讲清教材知识外,还要进一步解释与阐明,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及包容性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乃至续写辉煌的作用与意义。
(三)本课小结
一句话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欣赏京剧《贵妃醉酒》片段升华情感。
五、板书设计
独特性
表现
区域性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民族性
原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六、课堂练习(略)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课的构思,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提出修改的意见,谢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它与本框一起分别介绍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它在第一、二单元介绍“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过渡到三、四单元“中华文化”的个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本框至关重要,它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少的文化生活。但由于其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文化生活的参与还比较盲目,缺少理性思考,本课的重点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学生的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所以,在本课中需要充分运用图片、视频、诗歌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现。
【难点】
各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电子白板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同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凸显生本理念。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所以我导入新课时精选了多领域的代表性图片(北京故宫、徽派建筑、针灸、瓷器、《红楼梦》、《淮南子》、戏曲、少数民族舞蹈等等),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初步印象,走进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1.由于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已掌握了较多这方面的实例,所以教师只需注意引导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为重点,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一面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总结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最后多媒体显示国外著名学者的一些评价,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播放《吴越文化》及《滇黔文化》的相关视频,指导学生对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合作探究,领悟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最终彻底解决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做了铺垫。
3.多媒体继续展示石窟艺术、民族文学等,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文化成就的过程中不难得出结论: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此进入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合作探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学生调动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分组交流:历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诸家学说所采取的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文化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哪些优秀文明;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是否敞开博大胸怀扬弃吸收。
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从现代找出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开放心态和中华文化非凡融合力的例子。这样可增添几分时代气息,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实践。其次,在双向互动中,引导学生在知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将以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及包容性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乃至续写辉煌的作用与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根据板书回忆本科所学知识,并再次强调重难点知识。
《红对勾》相应的练习。
七、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具体设计如板书所示。
板书设计: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说课稿06-25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1-0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04-01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1-02
文化博大精深作文01-11
中华文化经典04-25
中华文化的诗歌04-06
中华文化作文08-30
传承中华文化征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