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路》读后感 1
在忙碌的工作中,于平淡的生活里,总有一束光通往另一个世界。
于我而言,上班围着工作转,下班围着孩子转,日子乏善可陈、平平淡淡。而点缀这乏味生活的便是书籍。忙里偷闲,我便翻开书看看,在故事中品百味人生,在诗词中寻找共鸣,跟随作者的笔触经历我没有过的经历,走出现实生活去往另一个世界。
浏览报纸,我偶然看见宁夏农民作家马慧娟的介绍,好奇她的经历,于是上网搜了她的作品。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我遇见了《出路》。让我惊喜的是,一读就停不下来,每一个文字都向我诉说着作者的故事。我也曾看过像驴脊梁一样的屋顶,见到过像无边的布一样的平川,当读到太阳像个红色的火球在布上滚动,我惊叹于她的才华,高干梁上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马慧娟兄弟姐妹多,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精心照顾、细心培养,上学是跟着家里年长的哥哥姐姐,或村庄上同龄的小伙伴翻山越岭去离家几里远的学校。马慧娟读到初中升高中时,因父亲病倒,家里没有劳动力而放弃去高中报到。马慧娟时常对着书本默默流泪,那种无助又无奈感瞬间涌上心头。
幸运的是生活的路上有读书写作这个爱好陪着她,像一束光照亮她黯然无光的生活,马慧娟用文字记录着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写务农、写打工、写过去、写现在、写未来,只要闲下来,她就用手机去写作。慢慢地,她有了自己的粉丝,读者的喜欢激励着她一直写下去,在网友的建议下她将四篇小文章发表在了《黄河文学》上,收到编辑部寄来的稿费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写作的力量。我喜欢她写的:“西北女人如同西北随处可见的杨树一样,倔强地生活,倔强地和所有压力对抗,倔强地活成了一片风景。一旦给她们一片沃土,有了足够丰沛的雨水和适合的温度,她们就会迎风成长,郁郁葱葱。”
从她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许多西北女人的坚韧,也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高考时,我未能考取自己最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每每想起错失了聆听教授指导的机会,就会懊悔不已。读了马慧娟的故事,我终于明白,原来爱好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原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书籍像一束光,带领我们通往另一个世界,可以穿越古今、贯通异地。读书后的我忙而内心空着,忙是有空就去读书,也尝试着写作,笔触虽不成熟,但在很多年后回头看,生活至少是充实的;空是心中再无杂念,学会了淡泊、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蛰伏。
《出路》读后感 2
读完《出路》一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书中所描绘的诸多场景、人物故事,都像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我对生活、对未来、对人生出路新的认知之门。
书中以细腻且真实的笔触,刻画了不同人物在困境中挣扎求存、寻觅出路的历程。那些为了学业拼搏,却被家庭条件、教育资源局限的孩子;那些在职场中摸爬滚打,面临中年危机,不知何去何从的成年人;还有那些即便身处暮年,依然怀揣未竟梦想,试图打破常规的老者,他们的故事无一不让人动容。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少年,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简陋的学习环境下,挑灯夜读,只为能走出大山,拥抱不一样的人生。他在求学路上遭遇的种种挫折,资金短缺、师资匮乏、家人不理解,都未曾磨灭他眼中的光,这份坚毅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生活琐碎困难时的轻易妥协。
从宏观层面看,《出路》不仅仅是个体故事的堆砌,更是对社会结构、阶层固化现象的深刻剖析。它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出身或许无法选择,但追求出路的'脚步绝不能停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这并非是放弃努力的借口。书中的故事启示我,出路,有时候不仅仅是功成名就、飞黄腾达,更是在困境中坚守内心的安宁,在平凡中找寻自我价值的实现。
回到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探寻出路?或许此刻的我正为职业晋升瓶颈而烦恼,或是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迷茫,但与书中人物相比,这些困难又显得渺小了许多。它提醒我,要珍惜当下拥有的资源,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打破困境的枷锁。
《出路》这本书,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路上隐匿在黑暗中的荆棘与坎坷,更给予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力量,让我笃信,只要心怀希望,脚下便总有出路。
《出路》读后感 3
《出路》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由马慧娟创作,于2021年2月首次出版。这部作品以宁夏农村一位少数民族女青年的视角,讲述了在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她自强不息、寻找生活出路的感人故事。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我们得以窥见扶贫政策如何深刻改变了西海固这片苦瘠之地,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全面小康的崭新出路。
读完《出路》,我深受触动。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个人奋斗和成长的励志故事,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的宏大叙事。书中,马慧娟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从出生、上学、农田劳作、移民红寺堡、打工挣钱到文学创作,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然而,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有文化的农村女性,并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
书中对西海固贫困农民在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生动描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扶贫政策的实际效果,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和对贫困群众的殷切期望。
此外,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深受感动。马慧娟笔下的西海固,虽然广袤、荒凉,但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与动物、与土地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依赖,更是精神上的寄托。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坚韧与乐观。
《出路》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无数像马慧娟这样的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这部作品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总之,《出路》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贫困地区人民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美好前景。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作品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出路》读后感】相关文章:
《思路决定出路》读后感02-13
思路决定出路读后感08-10
思路决定出路读书笔记10-01
(热)《思路决定出路》读后感08-08
思路决定出路心得体会01-02
读《思路决定出路》有感优秀11-22
应用化学专业最好的出路 就业前景怎么样10-06
《童年》读后感-读后感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