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论文

时间:2024-07-08 13:19:35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农业推广论文(优选)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推广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推广论文(优选)

农业推广论文1

  摘 要:乡镇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农推广任务落实到位,因此,农技推广任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三农”服务,还把科学运用于平时的农业生活中。基于此,就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加速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议;“三农”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完成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主要介质,在加快农业生产力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方面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年来,由于农村经济改革与产业机构的调整优化,基层农机化产品由简单机械化向全自动、信息化方向发展,故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变成历史[1]。所以怎样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十分迅速的时候,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到没有漏洞,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与重要。

  1 充分认识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需要做好农业新科的推广工作,对农业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农村生产力、完善基层农业环境;同时,还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有的一切都表明,充分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如今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还不到全部农业劳动力的20%。在中国,平均农业劳动力只有1/20xx。而在发达国家,平均农业劳动力高达1/400。如荷兰受过中等教育有90%,其中12%都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种植业劳力老龄化、收种方式总是倾向于机械化会导致发生“少数人的农业”和“季节农业”以及“粗放农业”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20xx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使许多地方出现了各种除经济以外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吃粮大国,粮食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2]。

  须知,人口与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里,从来都不缺少人口,而真正缺少的是人才,特别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不愿意继续呆在农村,而更希望走向城市生活,因此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根据上述的一些原因可以得知,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及发展农民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营造农技推广工作良好环境

  2.1 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通常都只重视大型项目的建设,或是财政收入,有的领导认为“农业生产要靠经验”“实用技术农民都会”,导致不法分子打着科技的名义,出售劣质的农业商品,久而久之对农业科技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且还降低了农民使用新科技的信心。

  对回归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来说,其专业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农技推广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工作实绩上,对职称评定应当坚持重业绩,重实际操作能力,重效益、重贡献的原则,切实改变以往以论文或其它非专业学科水平作为职称评定硬性标准的做法,将他们的工作业绩,专业技术水平作为主要主评价依据,切实提高待遇,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3]。

  2.2 改善推广环境

  要不断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舍得使用政府的财政,为基层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做好准备,试验示范,名、特、优品种引进筛选工作,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农业推广经费真正用在点子上,要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拓宽种子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比较集中稳定的种子基地。加大农业服务范围,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变效率,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经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的'吸引力,让农业可持续发展。

  深入田间,根据农民需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支新的,向农业方向发展的人才队伍,并且巩固市场监管和增加执法检查力度,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理顺关系,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3.1 乡镇政府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行政领导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监督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做好上级业务组织所给的每项业务工作;调节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和一些相关组织间的各个关系;监督并鼓励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根据标准规定明确使用自主权,避免他们合法权益受到损伤。

  3.2 县级业务行政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

  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人事管理、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招聘体系;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工作考评;改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工资福利的待遇。

  3.3 乡镇政府和县级业务行政组织完成相关协调工作

  主要是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工作范围、考评及录取工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违纪处理手段,加强管理有关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4]。

农业推广论文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建设投入,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建立了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仍然没有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国家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含义,制定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法律法规上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提升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农业科技实际应用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条件,促进农业科技普及,达到节约农业资源、缓解水资源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整体农业生产经营向着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为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保证。

  一、农业科技推广意义

  农业科技的应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降低人力物力,是农民提高农业收入的有效措施与手段。推广农业科技能够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发挥,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农业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是实现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农业推广通过示范、宣传、培训等手段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辅助农民了解并熟练应用农业技术。我国现阶段农业推广将重点放在实用农业技术手段,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推广一部分,与农村推广相区别,不仅要求提高农业生产力,也要求促进农业整体科技水平提高,提升农业科研成果实际应用能力,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减少其对生态环境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1.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小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户

  积极探索参与式的农技推广路径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尤为重要,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农民技术精英的角色与功能,通过“由点到面”的.技术扩散效应,来带动更多的农民采用新技术。小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户是在以往“科技示范户”的基础上,选取部分进取心强,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农户,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下,造就一批小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户,并把他们纳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通过区域辐射和推广作用,产生社会幅面扩散效应,引导和帮助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2.农业科技合作社

  农业科技合作社是一种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以科技成果和技术力量作为股份,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共同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最显著的不同点。从实践上看,农村科技合作社有两类典型组织模式,一类是综合性科技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向农户提供涉及多个产业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另一类是产业型科技合作社,这类合作制是提供某一产业领域的科技服务。

  3.农业科技园

  农业科技园区,就是在农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郊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民或外商投资兴建,以企业化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为一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进行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试验示范,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种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

  4.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以大学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的新型推广体制,是对现行农业推广体制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三、结语

  随着现代化农业科技不断出现,如何推动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成为一个需要进行重点探究的问题,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因此要与农业实际状况相结合,提高推广模式应用能力,加强与农业相关部门之间联系,确保推广新模式的落实,为农业科技化水平提高提供有利条件,为农民与社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农业推广论文3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持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行业,所以保证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一些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不佳,致使小型农业机械在当地的普及率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进而探究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措施,希望对于促进山区快速普及小型农业机械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可持续性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命脉,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不断推动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尤其是在山区,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有效的利用小型农业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由此可以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持续进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为相对于原始劳动力来说,小型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可以快速的且合理的进行农耕农作,进而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良好的生活。

  1.2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积极落实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使农村地区小型农业机械逐渐普及,被广大农民群众所应用,如此可以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而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作物在栽种、管理、培育,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进而收获优质高产的粮食,这必然能够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消耗,可以使农民在进行农耕农作的同时,进行其他经营活动,贴补家用,改变自家经济现状。

  1.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推广小型农业机械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将小型农业机械积极引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一方面能够促进主要农作物良好栽种和生产,同时还能带动相关配套服务,进而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所消耗的劳动力,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涌入工业或服务业等,为其他行业提供劳动力,如此势必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所以,说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无可厚非。

  2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分析,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不佳。通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是以下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阻碍了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2.1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缺乏针对性

  山区农业生产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土地分布零散、单块面积小、地势和地貌复杂、交通薄弱、基础设施少等。要想将小型农业机械有效的应用于山区农业生产之中,就要考虑以上特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如此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大多数小型农业机械并不适用于山区。这是因为设计师及生产商并未考虑山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而是满足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为准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的设计与生产,这就造成了小型农业机械不适用于山区,相应的山区农业机械普及率较低。

  2.2小型农业机械推广难度较大

  通过对我国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确定目前行业内大型农业机械企业较少,都是一些小型的农业机械企业,其机械研发能力有限、生产规模有限、社会影响力较低,致使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难以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让农业机械备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如此将会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小型农业机械的有效性、适用性产生质疑,如此势必会影响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2]。

  2.3农民对小型农业机械认识不足

  山区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致使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加之常年与农耕农作打交道,思想已经固化。此种情况下,农民难以改变思想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小型农业机械。因此,在山区进行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农户往往持观望态度,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业机械采购和使用中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3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可持续性分析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都不尽相同,对农机具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同。基于此,为了满足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机械企业在进行小型农业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生产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以此来满足山区、平原、山丘等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这对于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2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

  因山区农民经济水平有限,对当地农民来说小型农业机械购置成本较高,进而对农业机械的采购望而却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存在,影响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也就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和规模,以此来刺激农民消费心理,并且也可以使农民具有购买能力,如此可以促进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3]。

  3.3健全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

  处于持续推广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考虑,建立健全的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农业机械服务保障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机械推广效果。正因上文所说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的应用原理及技术内容不甚了解,因此很多农户都会考虑农业机械操作问题和农业机械维修问题。建立健全山区农业服务保障体系,则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保障,使农民可以好无后顾之忧,大胆的采购和使用农业机械。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确定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不佳,致使农业机械在山区普及率较低,不利于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现状。对此,应当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机制、健全山区农机服务保障体系等措施,来促进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持续进行,为改善山区农业生产现状,为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夏向尧.推广山区小型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xx(2):54-55.

  [2]吴冬荣.小型农业机械在大石山区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xx(20):32-33.

  [3]曾嵩.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现状与创新思路[J].农技服务,20xx,33(5):178.

农业推广论文4

  一、论文的选题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推广项目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指导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选题过程中力求做到与本人所学专业及在岗工作性质紧密结合,选题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论文选题依据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1、要写明立题背景,即国内外趋势及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为什么要立此题,通过你所做的研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有何种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1、要求查询相关领域国内外近5年有代表性,能反映学科前沿水平的研究文献(主要是研究论文)不少于25篇;

  2、通过阅读文献对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掌握,并做出评述。

  3、在综述文献基础上,结合本人所在区域的实际,提出目前你所研究的问题。对于前人的成果可以借鉴也可以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不能重复他人的工作。

  (三)文献引用。

  开题报告中凡引用他人的资料要按要求加以注释,并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献综述之后,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最好不少于25篇。

  三、论文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目标要明确,一般是通过什么方法探讨哪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你要研究的目的,目标不易多,文字要精练。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应与研究目标一致,紧紧围绕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内容,内容一定要写的具体。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要科学,应与内容相对应,紧紧围绕每项内容列出采取什么方法,方法要写的具体。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是反映研究的整体思路,可用方框图表示,也可用文字叙述。

  (三)预期进展。

  要求写明在规定期限内实施和完成论文写作的具体计划,为保证论文按期完成,把整个论文的研究工作划分为几个部分,按工作顺序排列,写出进度时间表。

  四、研究基础

  按照括号内要求逐项写出,阐明论文研究相关的背景资料,主要写您在做论文之前参与包括获得的奖励、著作及发表论文等;研究条件一栏要求讲清目前在做论文论文之前已具备哪些条件,如仪器设备、试验基地及经费来源等;存在问题一项,重点写明论文研究中的难点,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农业推广论文5

  摘要:将农业科技管理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探究,总结了科技管理工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化的推广实践策略,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推广实践工作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农业推广

  在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对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分析,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中发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需要采用先进的项目实践创新整合机制,营造生态化的农业项目发展机制,并为网络工作的项目革新提供支持。同时,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需要建立科学化的农业推广工作,根据农业的发展现状,建立科技化的网络系统建立方式,规范产业化的推广机制,从而形成规范性的网络体系运行机制,为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产品推广提供支持。

  1农业科技管理在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推广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

  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由于历史原因的限制,政府对农业化的推广工作并不重视,一些农业推广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是乡镇的技术人员,但他们多为编外人员,专业的`推广能力较弱。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垂直的管理体系,导致行政效率的整合机制偏低。统计中发现,有60%的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30%以上的人员年龄在40~50岁,而且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推广工作的创新。

  1.2农业科技信息意识相对较弱

  通过对农业科技信息整合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农业科技推广及工作创新中,需要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核心,但在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薄弱的背景下,农业的地位逐渐降低,而且,农村发展中也没有将农业作为主导,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地区整体的产业推广能力降低。同时,在农业科技意识分析中,相关技术人员对农业生产的新信息技术以及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1]。

  1.3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不对称

  在现阶段的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存在着工作不对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制度设计中,上层制度的设置与下层需求呈现出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农业群体出现了特殊性以及复杂性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相对较低,对信息化的技术需求不足,导致专业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第二,组织工作难以构建。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其信息技术的构建以及推广无法满足项目的推广需求,而且组织的观念意识相对较差,导致人才缺少专业性的培训,同时,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缺少针对性的品牌推广意识,从而对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构建造成影响。

  2农业科技管理在农业推广实践

  2.1构建专业化的农业推广实践机制

  在现阶段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需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构建,全面提升科技项目的推广力度。农业发展中,需要将提升农产品质量作为核心,提高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的过程中,若产品的整体质量相对较低,会使产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渐丧失市场份额,导致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因此,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整合中,需要制定专业性的农业自主管理办法,改进种养模式,构建特色化的农业项目发展机制,满足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特色化创新需求,提高农业产品项目推广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专业化农业推广实践中,也需要建立科技的研发及整合机制,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开发,实现农业产品项目的自主产权,保证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科技的稳定开发,从而实现农业产业推广实践工作的稳定创新[2]。

  2.2构建可持续化的农业发展机制

  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将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作为基础,并在可持续发展农业整合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长足性的农业产业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农业产品项目的服务机制,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合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而为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在农业产业结构整合中,需要实现农业与农业非农产品的协调性发展,满足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需求;第三,在农业产业建设中,需要构建特色化的产业建设机制,实现农业项目生产的服务化以及节约化的发展目标;第四,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带动农户发展,以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促进农业科技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3构建特色化的品牌服务推广机制

  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构建中,需要强化产品的宣传整合机制,构建特色化的项目服务品牌,重视产品品牌以及农业标准化的项目建设,因此,在农业特色化资源转化中,为了提升品牌的优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大力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积极推广并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从而实现特色化的农业产品生产机制,在农业产品加工及包装中,需要构建环保标志,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化创新;第二,全面增强品牌的广泛性及文化性特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的集群化、品牌的集体化,并明确地理表示,满足产品品牌形象构建的核心需求;第三,在农产品项目设计中,需要建立可持续性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农业产品发展的可持续性需求,避免农产品资源运用的过度消耗,促进农产品的生态化创新,提高产业的经济价值[3]。

  3结语

  在现阶段农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将农业产业的科技发展作为核心,通过对农业产业科技化的管理,进行农业产品的项目实践以及品牌推广,构建专业化的农业推广机制、产品项目创新机制以及特色化的品牌服务推广机制,从而为产业的资源优化以及项目发展提供良好依据,实现农业产业的经济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霞,王新迎,亢志华,等.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市场化”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xx(6):61-64.

  [2]汤国辉,刘晓光,董艳,等.协同创新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在农业园区创建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为例[J].科技与经济,20xx(5):62-66.

  [3]吴学军.农业高职学院多元文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xx(6):85-89.

农业推广论文6

  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与这些现象有很大关系,相应也会引起土壤板结及有机含量减少等现象。而现代物理农业较化学农业不仅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全面有效防治生长作物的虫害与病害,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特指物理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综合应用对农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影响。现代物理农业能提高农民收入及农业产出率进一步提高该部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并为促进农业较先进的生产力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服务。部分地区依靠一些先进实用的装备建造了高新农业示范区和以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使得农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开始全面的改造传统农业产业。

  辽宁省现代物理农业发展中存在总体科技水平低,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等现象,故当今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其发展体系里主要问题有如下4点:

  1、技术研究基础不扎实例如植物声波助长技术,从理论上没有得到严格的论证,需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一步的.突破。现在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技术越来越多,可是没有着眼于农业生产的需求去解决实际环节中的急需重点,去攻关一些技术,而是就技术谈技术,纸上谈兵出现多对一的现象。例:种植业的的物理技术许多,而畜牧业,水产等技术很少。

  2、企业在装备研究的科研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的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生产科研能力弱,产品质量不稳定,这制约省内线代物理农业的发展。

  3、各项技术推广应用不平衡比如说电子杀虫、种子磁化等技术已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应用,但是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尚在试验,这一项项不利于现代物理农业的技术的推广。总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国内部分省市推广应用,天津、大连等整体推广应用较好,其它就发展较慢。

  4、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各层次的认识不一在省内发展时间很短,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人员与农民对其应用的认识需要提高,同时大多技术是以‘着不到,摸不着”的作用方式用作业对象,无法如同化肥、农药直接作用于农作物,这也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由实际证明,现代物理农业适合辽宁省省情,是一种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新模式,通过研究在促进其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以下4点应对的方法;

  1、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它涉及磁学、声学、光学、电学、热力学等物理学和环境学、农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部分技术机理研究缺少的技术,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证明其有效性。

  2、装备生产能力提升技术实现的载体是装备,它的可靠质量与完备性能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相关生产企业应由客户反映的问题与情况对现有装备改进,积极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尽可能的提高其性能和质量同时提高其技术含量及企业生产力,提供给客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先进的装备。装备开发和应用需要技术依据,应加快制定一些现代物理农业装备的生产技术标准,更好的指导技术应用。

  3、示范推广力度加大扩大产、学、研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提升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相关装备技术企业的技术输入及应用能力。设立全国性的技术示范工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其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支持其技术转化用以解决技术实用化的问题。各级农机部门应申请设立其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结合现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应用体系,提速技术普及进度,增强技术培训,减小技术转化成本,加快技术的转化速度。

  4、装备应用扶持制度的建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装备纳入国家及地方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目录,以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对农民购置相关装备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购置于使用这些装备。用以加快其推广和应用。

农业推广论文7

  摘要: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太谷县以省级战略山西“农谷”建设为契机,开创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对此发展新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产业融合;模式

  1太谷县农业发展背景与顶层设计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中部,是传统农业大县,总面积1050km2,辖3镇3区6乡198个行政村,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2.9万hm2,先后成为首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山西省唯一省部共建新农村示范村联系村所在县、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绿化县及全国武术之乡。作为拥有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等驻地院校(所)的传统农业大县,太谷县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太谷县以省级战略山西“农谷”建设为契机,规划“一城、三园、五区”发展框架。“一城”即农谷科技创新城,“三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和北方林果科技园,“五区”即红枣苗木特色产业推广示范区、绿色养殖产业推广示范区、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区、生物技术推广示范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农谷”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南山休闲农业旅游区,形成百里三产融合发展带,打造全域性产业升级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2太谷县农业科技推广与产业融合创新模式

  2.1庄园经济模式

  依托南山百里林果带旅游线路开发,充分利用充足的生态资源和撂荒耕地、闲置“四荒”资源,以南山生态公园、乌马河湿地公园为基础,引导民营资本集中流转土地进行生态开发,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结合、农业与生态的结合、资源与产业的结合、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一二三产的融合。目前,全县南山一带已形成美宝、梅苑等各类功能庄园共12个,社会投资20亿元,实现年收益1亿元,解决就业岗位近千个,以庄园辐射带动周围23个山村改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

  2.2“康养+休闲”模式

  依据地理、人文、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文化。以广誉远为代表的南山医药食品园区,将康养文化、保健产品与休闲旅游相互融合,开辟了一条健康保健之旅。龟龄集酒、定坤丹、牛黄安宫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溶栓胶囊、葡力胶囊等保健品蜚声国内,形意拳传播世界,影响深远。梅苑山庄滑雪场、棋盘山漂流、凤凰山登高,已成为健康休闲旅游必选活动。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23.5hm2的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以孟母孝道文化为底蕴,致力于打造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孟母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和母亲文化展示中心。

  2.3“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模式

  挖掘太谷历史,将璀璨的晋商文化、名人轶事、古宅院落等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旅游融合,打造积聚传统文化内涵的历史之旅。依托晋商文化、孟母文化、近代名人(孔祥熙、杜润生、赵铁山)等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孟母文化广场、孟母祠堂、孟母书院,挖掘整理了上安古村落、杜润生故居、青龙寨等一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已建成占地面积600m2的太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示了戏曲音乐、中医中药、武术游艺等国家、省、市、县非遗项目10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项)。

  2.4“经营主体+园区+旅游”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特色园区,拓展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怡园酒庄依托200余hm2葡萄种植园,形成“企业+园区+旅游”的发展模式,开展品酒、观光等休闲业态,实现了一产的接二连三发展。兴谷枣业公司拥有红枣种植基地667hm2,形成了集农家乐、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区,通过微商、淘宝、金合网等平台,年实现网络销售500余万元,极大地增加了产业附加值。

  2.5“企业+品牌文化”模式

  依托优势产品资源,全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已分获“国家地理标志”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太谷饼、壶瓶枣等为延伸的企业文化逐步建立,鑫炳记、荣欣堂、鼓楼等太谷饼企业建立了太谷饼文化园,集中展示了从手工到现代化的太谷饼制作工艺,通宝醋业文化园将醋的功能价值体现到极致,黄河中药建设的中医药博物馆将中医药发展过程进行了集中展现。

  2.6城乡一体化模式

  以产业为依托,以乡村小镇为亮点,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实现城乡一体化旅游格局。“一线六乡二十点”旅游线路涵盖了9个特色园区、300个农家乐、13个山寨、7个小镇,拉开了城乡休闲旅游框架。绿美园林苗木园区拥有种植基地266.7hm2,是华北最大的白皮松种植基地,在其带动下,白燕村、王村等4个村实现了以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小白乡成了名副其实的苗木花卉和红枣之乡;杏林生态庄园QQ农场深受市民喜爱,认领供不应求。总之,太谷县坚持把农村产业融合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农村新经济、培育农村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优化融合发展环境,激发资源要素活力,实现农村产业相融发展大格局。

农业推广论文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更是进一步增加我国的人口数量,因此人民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变革,发展新农业机械技术以实现对农业的增产。近些年来农业科技人员一直进行农业增产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农业机械技术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且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对技术的基本论述

  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是通过拖拉机等机械机具对土壤耕作进行机械化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翻耕技术,而且这项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广。首先实施农业机械技术不仅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而且降低了土壤的密度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其次,由于农业机械技术的农作物作业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使得土壤能够更好地保留雨水,让土壤的表层更加松软使得农作物存活率大大提高。通过对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能够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而且大面积的应用农业机械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油料费用和生产成本从而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有利于农业的良好发展[1]。

  2针对技术推广过程中问题的探讨

  2.1机械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领域的机械设备设施研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因此相关的设备设施一直在更新换代。相关部门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落后使得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效果不明显,得不到农民的认可,阻碍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

  2.2农民对机械技术的认知度不高。由于当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以及年龄偏大使得接受新机械技术的能力不高,对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更加依赖,因此不利于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3]。

  3对策与处理措施

  3.1提高对机械机具的使用和维护培训。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作业要使用拖拉机和整地机等机械作业机具,因此必须提高相关农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机械机具,做好机械机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更好地发挥机械机具的作用,保证农业机械技术作业的效果从而让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让农业机械技术得到农民的认可。相关部门可以在农闲时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工作,向农民发放相关的技术资料,指导农民进行田间机械作业保证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操作水平进而提升农业机械技术作业的效果,增加农民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自然有利于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4]。

  3.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宣传和培训力度,投入更多的补贴资金,指导和补贴以及扶持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等机械机具。并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的效率,增强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认识,加快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从而促进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5]。3.3加强监督和管理。要想提高农民对于农业机械技术的认可程,必须提高农业机械技术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效果进而增加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因此做好农业机械技术作业的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农机部门和农机合作组织以及农机大户要明确机械化作业形式,从而保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的深度和田面的平整度以及土壤的通透性,对农业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机械作业的质量[6]。

  4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及机械设备等都制约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加大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查干巴拉,张民.当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11):17.

  [2]董育新.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xx(19):20-21.

  [3]卢建兴.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xx(12):48.

  [4]宋斌.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xx.

  [5]潘荣翠.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分析与对策[J].福建农机,20xx(3):30-31.

  [6]王勇.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的重难点及策略[J].南方农机,20xx(12):10-11.

农业推广论文9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员匮乏,农民交互机制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的需求与农业科技的需要,切实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表达机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培养工作,准确判断和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共同体机制,从根本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农业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供给的基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发挥作用来实现有效供给,导致农民需求表达缺乏,很难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解决好农业科技在推广、服务与应用方面的难题,这需要“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科技需求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科技有效推广为导向,摸清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真正需求,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型,因为农业科技服务和应用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农民接受,积极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作用,以政府推广为基本目标,深入农民与村庄进行调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摸清农村农民的底细,以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动态为基础,以村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方向等进行普遍调查和非正式访谈,并集中村集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集中小组讨论,搜集整理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料,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理清思路把握好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意义,从评价、应用效果出发,以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并将信息反馈到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汇总和整理各种信息,传递到农业科研部门,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村里研究人员与农业科研部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商品化、市场化为基础及时传递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瞄准时机有效地整合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资源。总之,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以农民需求为基础,以农业科研、推广与应用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保障农业科技供给效率的基础上,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率,从而切实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2建立健全表达机制

  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推广与农民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从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出发,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为基础建立健全表达机制,从而准确表达农业科技需求,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双向沟通机制。实际上,受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不高,农业农业科技需求缺乏一定的表达渠道。因此,必须建立畅通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进行互动,在保证农民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农业科技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培育相关组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为我国农民普遍呈现分散的、小规模的生活活动经营,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位农民的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与村情相符合的村民自治组织,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激发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以农民代表会议为基础动员农民和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对农民科技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判断、整理、分析和整合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到达,再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员和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达农业科技政策方针,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将其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另一方面,要拓宽农民需求表达和诉求的渠道,增强农民参与和表达意识,结合村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培训,激发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与在科技需求表达机制中的作用。

  3结语

  要把握好农民需求,以政府推广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表达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员承担起项目推广、下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责任,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来激励、约束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员的行为,从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出发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全面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

农业推广论文10

  摘要: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农业技术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关于技术的推广工作水平并不理想。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思考

  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农业生产工作的着重点已经转移到了调整与优化农业结构,以此提升农产品的效益以及质量,还可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经济收入。想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经营水平,需要高度重视技术方面的创新与推广。

  1、强化市场指导

  在农副产品商品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环境之下,农户增收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地提高。但是,农民对于市场经济的表现存在比较突出的盲从与畏惧心态,一方面是害怕,对于一些新的品种不敢尝试,缺乏对于市场的开拓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存在严重的畏惧心态,大面积的土地用于传统作物种植,同时连年减产,导致更不敢参与市场指导。另一方面在于项目选择的盲从,经常出现别人种什么我就种什么,例如前两年河南省固始县大量种植月苋草,许多农民都盲目跟从,导致严重亏损问题,从而对市场形成明显畏惧心理。农民对于市场的畏惧以及盲从,从根本上来看是市场信息以及反馈机制的不成熟,也就是农民无法获得相关的市场信息。农业服务部门需要积极承担起农民信息服务这一基础职责,并将其纳入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县乡层面上,从农经站基于依托,配备专业人员构建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二是从市级到县级需要适当增加投入,构建计算机网络并为农民提供种植与养殖等市场供应支持,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指导帮助。

  2、强化专业农业技术推广

  产业化经营属于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各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化支柱产业并不相同,所以在经营中需要注重核心技术的推广。例如,生产无公害蔬菜、药材。强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首先需要积极转变生产理念,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各种技术的研究、示范以及推广支持,拓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其次,便是做好人才培养,鼓励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投入到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借助试验示范以及知识更新等途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最后是注重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配套综合性的种植技术,涉及品种选择、耕作制度以及栽培模式等组合,构建技术标准,促使生产规程更加完善,提高技术推广效益。

  3、强化资金支持

  基于国情与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需要突出公益性元素,此时只能借助政府的扶持与资金的支持,并基于政府的监督管理,强化投入资源的利用合理性。另外,还可以借助专项资金的设置,提升农业技术服务的相关占比配额,并借助补贴奖励资金的方式提供支持,引入社会资金,借助招标的方式实现人才的吸引,尤其是短期内无法收效的一些环节需要借助政府资金的支持保持工作的持续与稳定,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等。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来看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今后需要针对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度,并基于重视度、资金支持以及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完善体制强化、培训教育、科技素养提升等工作,从而确保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性,为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推广论文11

  1农民应用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加大了农民应用科技成果的风险。一方面人多地少,生产不成规模,而且农户的土地一般零星分散,大型农业机械和先进科学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能够采用农业机械,也因生产规模小而效益不高;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设施较差,部分新技术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2)经济实力不足,难以承担应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业新技术应用所需要的高投入和运用新技术所获得的收益,受自然、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不敢采用新技术。

  (3)群众嫌“麻烦”,不愿采用新技术。通江县是有名的银耳之乡,采用新技术种植银耳的效益是大田作物的5~10倍,各级党政和农技部门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广,同时给予相应的奖补政策,但还是有相当部分农户不习惯、怕麻烦,不愿种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4)农民不能及时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和优质配套的技术服务。一是基层科技推广部门由于“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方式,出现了“该管的管不了,能管的不知情”的局面,在完成基层政府制定的科技兴农计划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受编制限制,专业人才引进困难,难以满足农民对日益扩大的农业科学知识、科技信息和科技服务需要。三是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了解不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知之甚少。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为农民应用先进科技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一是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针,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提高固定资产、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比重,积极吸引外资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二是要建立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储备、技术推广的财政补贴制度,支持农民引用新品种、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统筹安排推广经费,确保科技投入落到实处,增加科研、试验、示范、引进推广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二是建立并完善农技推广网络,实现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重视和引导农民组建民间技术推广组织。三是建立一支思想、业务、作风过硬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是要以成人教育为突破口,结合生产实际,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手,要经常组织农民进行学习、交流、参观等活动,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二是要搞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科技信息、科技知识以及科技成果,逐步引导农民增加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投入。三是农技推广部门应搞好咨询服务、送科技下乡,培养科技推广示范户,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实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

  (4)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帮助农民化解应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一要充分利用“农网入乡”工程,为农户提供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技术项目和有较高价值的科技信息。二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承包,让农民与科技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安全感。三要抓好经纪人队伍建设,帮助农民把生产的东西卖出去,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四要抓好龙头企业,有效地利用“公司+农户”模式,较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减少市场和科技风险。

农业推广论文12

  一当代农业推广教育

  始于19世纪中叶,其内涵最初被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界定为“大学的延伸”,即把大学教育的工作延伸到校园之外。到20世纪初,农业推广教育开始传入美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随后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教育陆续传入世界很多国家,并以不同名称和形式出现。虽然农业推广教育在不同时期被不同国家定义为不同名称或不同形式,但其中心涵义一直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把农业技术和知识传授到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农业推广人才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即农业推广教育是培养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有能力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所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的人才[1]。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实际上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农业技术长期趋于停滞的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则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伴生的,除了农业内部内生机制有限的技术创新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农业外部科技发展从而对于农业内部有效地技术注入。因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抑或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现代科技、信息、管理以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推广已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职称、学历偏低,农业技术技能比较单一而且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等问题依旧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推广作用和有效性的发挥。调研显示,我国现有农技、兽医、农机、水产、经营管理等五大推广系统,形成中央、省、地、县、乡五级推广体系,全国共有农业推广机构189502个,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885021人,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仅占3%、中级职称人员仅占18%;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42%。省级农业推广系统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4%[2]。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相关比例,特别是知识、学历层次则要高得多,比如美国州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53.7%具有博士学位、37.3%具有硕士学位、9%具有学士学位。县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1.3%具有博士学位、43.3%具有硕士学位、55.4%具有学士学位[3]。相比之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培养农业推广系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自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设置和开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相比,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加侧重于应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其内容基本涵盖作物等农业各个门类十五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全国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000人,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人才的涌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随着农业推广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比例不平衡。

  从整个农业推广硕士十五大领域报考、录取看,各领域间差异较大,一些传统技术性的农业推广领域,报考人员较少,而一些对农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经营管理科学等领域报考人员相对较多。据统计,20xx年全国总共有403个领域点,平均每个领域点录取人数为18人,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平均录取65人,林业领域平均录取27人,最少的草业领域仅平均录取4人。仅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录取人数就占总录取人数的45.8%以上[4]。目前,这一趋势仍然在延续和扩大。

  2.农业推广硕士人员结构的不平衡,农业推广一线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比例偏低。

  从近几年招收的农业推广硕士生的来源看,真正来自农业和农村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不足1/6。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现代农业推广过程中如何实现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和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有效结合,影响现代农业推广的前瞻性、时效性、引领性、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农业推广各个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单一的传统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需要。农业推广也开始更多的集中在非物质形态的技术和知识的推广上,因而,在农业推广各个领域中,一些“软科学”领域的报考、学习人员相对较多基本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其次,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领域宽泛,职业背景要求不具体,因而,近年来农业推广硕士报考生源中非涉农类的人员相对增多,其中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行政干部比例较高,真正工作在农业推广一线的报考人员少。因此,一部分培养出来的学员难以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学员无意于农业推广一线工作,仅仅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作为改变自己学历结构、进入涉农及非农行政管理机构、晋级增资的渠道和砝码。再次,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功利化、学术化、培训化倾向,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物化技术领域,囿于传统的物质技术的传承模式,缺乏现代农业面向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所必须的市场分析、信息处理、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术;而农业推广硕士中的一些软科学领域,则缺乏必要的农业物质生产技术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于部分非农专业背景的学员来讲,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农业推广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国家政策优惠对于吸引基层农技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的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经济压力大,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仅仅依靠基层农技人员个人的力量难以承受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成本,使得部分希望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面的广大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望而却步,导致基层生产经营一线高层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偏低。

  三按照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原则

  结合现代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非均衡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但是就农业推广的功能以及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有鉴于此,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应该逐步改变目前的非均衡发展格局,适应现代农业对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推广人才的需要。

  1.适当调整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的内容结构。

  具体来讲,对于一些传统农业领域,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的推广领域,适当增加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分析、农业信息处理等相关内容,拓展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视野,使得他们从单一的农业技术研究、指导、服务与咨询向农业科技与信息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进步;而对于一些侧重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推广的“软科学”领域,尤其是一些非农学校、非农专业生源相对集中的领域,除了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内容外,也应该适当增加基本的农业应用技术、知识等相关内容。这样,既突出和体现了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的特色,又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内容的结构调整,使得所有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学员在知识结构上能了解和把握相关农业推广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硕士各领域特点。

  2.克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功利化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功利化问题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克服这一问题必须要多方面通力合作,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培养机构来看,切忌急功近利。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和完善办学机构各方面的设施和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合作,实实在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切忌盲目扩张;从学员方面来看,应该尽可能招收那些有志于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既能够也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来看,必须严格按照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制度和规范,从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加强对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办学机构、办学过程、办学效益的监管,杜绝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形式化、功利化。

  3.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具有较强的弱质性、外部性(尤其是正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等特征,因而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尤其是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市场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还不够,必须综合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国家政策应该加大对于一线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学历、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的人员待遇,使得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既能够又愿意通过报考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和规范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运营过程中合理的经济利益的分享,提高广大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市场参与程度,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技术推广成为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的职业,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农业推广论文13

  摘要: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新时期下,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对农业生产积极创新和改革。在现今的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使农民减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负担,促进我国农业事业更好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推广;有效途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新时期下,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提升,所以大力推广农机应用,是新时期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1使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主要表现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以最大减少劳动力和获得最多劳动成果为前提,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节省了生产时间,使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生产靠拢。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之间没有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如节能和节省耕地和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化肥和种子农药的使用量,更加保障了农业产品的质量。另外,我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产品生产提供了重要优势,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些经济条件可以为其他的农业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林业、畜牧业等都得到全面更好地发展。

  2目前我国对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推广人员缺乏职业素质

  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农业机械推广不够重视,农业机械不断地更新换代,推广和宣传人员所具备的农机知识储量不足,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技术不够科学全面的了解[1]。

  2.2经费方面的因素

  在推广农业机械中,多采用口头的单一方式,使农民不能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加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使农民难以在购买方面达成意愿。虽然农机发展能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但是农民依然无法在初期投入。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都有增长,但是离农机设备的价格还是有差距的,农民无法拥有较多的资金去购买设备。虽然农机推广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大多数农技部门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在农机推广中进行投入,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然而由于推广不到位,使农业机械出现品种不全和设备落后的'情况。

  2.3农民耕地面积因素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家庭联产责任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这种人口平均分配的形式,使农民的土地比较零散,致使部分地区还是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种地,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提高,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2.4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当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时,农业机械化才能得到有效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参与到其他产业中。现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存在“过剩”的情况,这必将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

  2.5不具备健全的农机社会服务

  农业机械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缺少科学健全的推广模式,加之农机的维修、供应和技术培训是农业机械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现在缺乏完善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如农业机械手缺乏专业操作知识,农机出现故障无法及时维修,农民自身缺乏对产品的维护知识,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和使用。

  3关于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建议

  3.1加强农业机械推广的人才队伍

  在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程度对推广效果产生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在现代化先进的理念指导下进行。

  3.2合理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

  由于地域的不同,使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差距,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工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适合使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推广,使农业机械更加科学和合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对农机的教育培训可以采取示范试验的形式,通过在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推广,使农民了解到科技的作用,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了解关于农机使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可以在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视以及多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3]。

  3.3完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要建立专门以农业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社,开展服务合作的组织发展,要创立农机的新服务方式,加强农机的销售和售后管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机销售网络,有效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

  4结语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农民共同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待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述萍.新形势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xx(3):186.

  [2]郭志显.创新农业机械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J].吉林农业,20xx(15):42.

  [3]赵淑玲.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乡村科技,20xx(2):90-91.

农业推广论文14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要想进一步做好农业发展工作,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而农机推广工作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必须常抓不懈。本文从农机推广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乃至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努力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使用农业器具开展农业生产的历史也很悠久,农业机械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当中,农机推广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

  1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保证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向现代农业进军的不竭动力。农机推广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加快农业发展进程,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手工到农业机械的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化实现的是机械替代人力的全过程。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发展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1.2 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加快农业发展进程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但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规避农业风险,保证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环境和谐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进程都十分有益。

  1.3 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整合,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抢抓了农时,保证了农业生产效率,符合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推进。

  2 做好農机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

  要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首先要从农机推广上下功夫。尽管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此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是当前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机推广地位

  很多地区的农机推广工作效果不好,主要与当地的重视程度有关。部分地区对于农机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部分地区农民的不配合,直接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提高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地位,农机推广人员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对待农机推广工作,要积极探索如何做好农机推广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家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争取农民的积极配合。

  同时建议农机推广部门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农户家中,了解农户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农户解决在使用农业机械乃至一些农机技术上的难题,与农户做朋友,帮助农户认识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2.2 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积极做好创新农机推广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农机推广体系的工作。基层农机推广部门需要逐步建立起科、工、户一体化农机新产品研发以及多元化的推广机制,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

  2.3 不断壮大农机维修业,辅助农机推广事业健康发展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化部门不能忽视农机维修的重要性。针对农机维修行业要致力于农机维修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和服务能力,同时还要与其他农业机械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同合作,共同为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作贡献。

  2.4培养农机推广人才,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农机推广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业务能力强是基本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农机推广人才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具备创新思路,不能墨守陈规,知识结构也要不断更新,关注农机推广新变化。建议相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培训和学习,帮助农机推广人才进步。

  3 结语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努力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现实需求。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农机推广水平,单靠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农机推广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才可以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宏汉.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xx,(15).

  [2]张广东,刘玉琴,李晓燕.对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xx,(05).

  [3]刘国林,杨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耕作与栽培,20xx,(06).

  [4]王涛.浅谈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技服务,20xx,(18).

农业推广论文15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三农问题被关注和重视之后,农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在农村的本身生产模式上,还是受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制约,很多新型的技术理论都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延缓了种业的发展。改善这项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推广新型的农业理论,提升农业种植的技术,以促进种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新型农业推广的内涵

  1.1推广方式上的转变

  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农业推广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推广工作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不同的时期所具有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主要推广方式和推广方式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不同需求。以往的推广方式属于单纯的上传下达,也就是国家发布项目之后,传到到省级,然后再到市县乡,逐级向下推广传达,在以前的农业发展中,这种推广方式比较适用;以前的通信设备还没有普及发展,信息比较闭塞,也没有过多的新成果和新技术产生,再加上农民的自身素质也比较低,在一些重要的发展决策上并不能自己做主,只能通过这种逐级传达的推广形式来开展农业生产。这种传统的推广方式存在很多缺陷,灵活性比较差,推广的方式也很单一,推广的速度相对慢一些。而现在,社会在不断进步,农民的素质要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新技术和新成果更是研发的很快,相应的传统观推广方式就已经不再使用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中。在国外,有一种新型的参与式推广理论,在农业的建设中也比较适用,这个理论的主要宗旨就是让农民参与到推广部门的推广项目中,一起探究推广的研究工作。这项推广理论有一定的好处,它能调到农民在农业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也能有针对性的实施推广工作,创造出一种双向的推广氛围,将传统的接受推广项目,转变成现在的主动去选择合适的推广项目,利于推广工作的发展。此外,在推广的过程中,要将这种新型的推广理论的作用合理发挥出来,以促进农业推广工作的进行。

  1.2工作态度上的转变

  新型的农业推广理论是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改善不足的问题,使推广理论更加完备。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没有级别上的主次之分,企业、农民和推广人员之间都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所以,在推广的时候,推广人员要将以前那种高居人上的态度给彻底扔下,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明确推广工作的宗旨,只有在态度上有所转变,才能使推广理论工作更加灵活,才能真正融入到农业推广中,更好地完成推广工作。

  1.3推广目标多样化

  在新型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的内容也不再是单一的',更具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的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打开自己的视野,不停留在传统的推广理论之中,要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管理经验要有所创新等。在推广内容更加丰富的推广工作中,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项基本保障,只有自身对新技术有所了解,还能更好地去开展推广工作。

  所谓的推广目标多样化,主要说的是推广的对象使谁,受益者又是谁等问题。我们在这里说到的农业推广,那么主要的群体指定是农民,推广的最终目标也显而易见。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企业等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的存在都能对农民的利益也有影响,个别企业在管理经验和政策法规的实施上有一定的缺陷,这对推广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要以服务为主要的宗旨,利用新型的推广理论帮助企业走向正规,使企业在农业发展更上一层。

  1.4多种推广方法综合的运用

  目前我们有许多种推广方法,例如:试验示范、专题会议、培训、科普刊物、现场参观、科技下乡等等。随着互连网的普及,在网上宣传资料、获取信息已被许多人认同,但个人建立网站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农业方面,作为农业推广部门应该作好农业网络服务工作,这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广方法。将新、老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案,使推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新型推广理论促进种业经济发展

  2.1实施推广新策略

  现在我们面临的推广工作,应该是以参与式推广理论为基础,以服务于种子企业和农民为准绳,以加快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种子产业为目标的新型推广工作。在此方针指导下,我们应该在推广策略上突破更新。包括为企业服务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与企业联合建立相关网站,增加新品种的推广广度和力度,在新品种介绍上作到述无不详、详无不尽;实时建立作物供求分析图表、品种发展趋势分析表、农产品加工现状等方面的信息,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经营框架合理构建,并能及时修正;在新品种推广方面,可以利用主产区示范带头作用的优势,建立新品种展示园,通过组织现场会等方式,以点带面,吸引当地农民参与到新品种引进试种的活动中来,从而使农民增进认识,消除顾虑,切身体验新品种带来的利益,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特优品种。

  2.2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建立相应推广方针

  目标群体是指我们推广的对象、推广的受益者。目前,我们推广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农民和经营种子的企业。对于农民来说,我们主要遵循直观、简便易行、真诚有效的推广方针。如现场参观、科技下乡等方法,这适于我国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一些复杂的推广方法对他们来说不易接受,效果不佳。对企业来讲,既全面推动,又有所侧重,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推广方针。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加以扶持,抓大助强,使其加强竞争机制,增强实力,刺激发展。可以配合农业部提出的评比种业50强号召,进行省内评比,颁发奖状、证书,鼓励先进企业;还可以利用种业信息网为企业宣传,包括新品种简介、公司先进事迹,利用我们收集资料比较方便的优势,提供良种产销分析图等等。对拥有新特优品种的省内外和国外企业,采取联合推广策略,利用他们的品种优势和我们的推广网络优势,加强对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力度,共建良种推广新体系。

  结束语

  在农业的推广工作中,有效地运用新型的推广理论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合理地制定推广方案,并采取科学的推广方法,能将农民的积极性提升上来,使农民对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认识更深刻,还能实现多赢的农业发展目标,促进种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推广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推广论文05-22

[经典]农业推广论文05-24

农业推广论文11-14

(优选)农业推广论文07-07

[合集]农业推广论文05-23

农业推广论文[通用]05-25

(精华)农业推广论文07-06

农业推广论文【优选】06-19

农业推广论文【集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