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评课稿1
初老师讲的这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本单元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启发学生珍惜幸福家庭,以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同时关心那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最终达到珍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父母的单元总目标。本课为第一课时。
听了初老师执教的《可爱的家》一课,我的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亲切自然的教态,弹唱自如的音乐,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唱歌课教学课例。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设定合理,注重使用了电教手段,知识传授准确无误,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爱的家》这节课直指心灵,音乐以情动人,歌曲以理服人。听音乐含泪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长,看图片震撼心灵。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初老师的教学整体设计做到:前有蕴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伏延千里。在唱歌课教学上我认为初老师的课优点如下:
1.音乐容量大。本课以音乐为本位,以情为核心,以听唱为重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从看和谐家庭的图片——对词曲作者简介——听范唱——读歌词——再次聆听——讲解读谱知识——学唱歌曲——歌曲处理——拓展延伸等几个部分的精彩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2教学内容有弹性。教学中,难的地方“潜出”,简单的地方“深入”,德育渗透点到即止。难的地方,如对四四拍的讲解,就是化繁为简的典例;他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四四拍强弱规律开始,让学生用拍手表示强弱拍子,仅仅用了几分钟,就自然的讲出读谱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简单的地方,如欣赏《再见,警察》的情景创设,撞击心灵,点燃爱心之火。音乐教学有张力,学生学习有动力。
3课件制作新颖,运用恰到好处。音乐课的多媒体运用不能“抢戏”:音乐是听觉艺术,看辅助听,艺术修养才会提高。多媒体引领学生直观思维,突破难点。这就是多媒体合理运用的好处——高效。新课开始时初老师采用出示课件——《甜蜜的家》的图片,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家是和谐、温馨、甜蜜、幸福的。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以饱满的声音、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其次,在了解作曲家时,课件讲述更直观形象。另外,欣赏背景音乐选用比较伤感的《再见了,警察》时,不足几分钟的情景创设,多媒体引领学生从欢快的天真嬉笑走到无声的冷静沉思。这就是多媒体恰当呈现的力量——无声胜有声。再次,学唱歌曲时,让学生反复聆听,聆听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记忆歌词,有感情演唱歌曲都很有帮助。
4教学方法运用大胆。鼓励学生走在学习的前面,激发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音乐。初老师关注教学细节,教学语言明确,具有启发性。充分体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新课开始时谈话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对“家”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音乐,以饱满的声音、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学唱新歌时通过教师深情的范唱,多次的聆听课件,让学生感受歌曲音乐,进而激发学生对家的喜爱。最后学生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歌曲处理时,从演唱形式上方法多样,领唱、齐唱、男女混合唱等等。拓展延伸部分通过创设情境观看背景音乐选用比较伤感的《再见,警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不完整的家庭,缺少关爱和生活困难的孩子,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思想。更触动了学生要关爱身边的人,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得到温暖。
教学建议:
1学唱歌曲时,如果把旋律分析一下,找出相同的乐句和相似乐句,(第一二乐句旋律相同,第三四乐句旋律相似)学生学习时会更省时,省力。
2如果把弱起这一读谱知识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我认为会更好。
最后让我以“设计精彩,回味无穷’’来总结我对这堂课的印象。从这节课中,让我们到了音乐教学的无穷魅力。
音乐评课稿2
老师执教的《小茶壶》,是中班的一节音乐活动。这节课姜老师在活动设计上充分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活动的知识点巧妙的融入到各个环节中,以教唱歌曲为主,注重了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知识的渗透。整个活动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楚,环环相扣,老师的语言丰富生动,活动中能面向全体幼儿,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幼儿始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的良好学习情绪和氛围, 提高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下面我就对该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教师基本功过硬、活动效果好。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为幼儿上好音乐课。在本次活动中,姜老师以自然亲切的教态,传神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儿童语言深深感染着孩子、影响着孩子。从问题的设计到提问,从知识的讲解到歌曲的范唱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幼儿很快进入状态,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处于兴奋状态,活动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2、新课导入设计巧妙,衔接自如。
在活动导入时,姜老师首先利用《变变变》的游戏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情绪。然后把本次活动的主角放在游戏中自然地引出来。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童趣,导入非常自然,瞬间就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
3、活动目标合理,准备充分:
(1)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目标方向明确、全面;目标内容关注“情感、技能、知识”。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环环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标。
(2)教师自身准备: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3)物质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小茶壶、图谱,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
4、面向全体幼儿, 以“动”为主。
姜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始终能面向全体幼儿, 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能真正扮演好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从有认识茶壶,突破难点乐句到演唱歌曲,从个别演唱到集体练唱,从师幼互动到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听课老师间的互动,都充分体现了全体参与的设计理念,简言之,幼儿在活动中都“动”起来了。随着钢琴弹奏和歌曲的流动,调动了幼儿听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孩子们在动中感受到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例如:
1、《小茶壶》这个题材来自于生活,但又离幼儿的生活太远,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喝水都是简单的茶杯,几乎无人会悠闲地用茶壶去泡茶喝,所以幼儿对茶壶的认识很少,教师应该做一些前期的铺垫,让幼儿对茶壶的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这个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2、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让幼儿展开想像进行自由的创造,但是由于教师在前帮助幼儿认识茶壶的时候做了太多的动作,已经框住了幼儿的思维,所以在主个环节中幼儿没能很好地打开思路进行创造。
3、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时候,教师出示了几幅图谱,意图很好,但是没能很好地发挥图谱的作用,使这图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音乐评课稿3
19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红旗小学陈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受益匪浅。
陈老师自然的教态、清晰的教学思路、浑然一体的过渡语、精美的课件、独特的板书设计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尤为突出。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言优美;2、层次清晰;3、文化底蕴丰厚。根据以上所述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李老师设计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构想,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后自愿组合,小组内阅读、交流、补充、评议,然后分段、分组在班级内交流,教师相应的指导、补充。
我们都知道,传统式备课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只要老师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等即可,而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需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中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愿和不同的.兴趣取向,需要教师更大的知识或资源储备,需要教师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李老师的这节课应该说在备课程、备设计、备课件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语则将整堂课衔接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不能不让人颔首。
教学实施中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停留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层面,关注了整体的感悟和人文性的感悟,没有深层次的引导学生体味语言,使得这节课有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建议在教学中,适当改变一下教学设计:在教师指点某一重点段落后,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段落合作探究。重点段落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我相信,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李老师和各位老师指正!
音乐评课稿4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时间段,新的教学方法还刚刚起步,老的教学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尤其是对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徐炜老师上的课是四年级的一节音乐课——《牧童》。这节课一开始,徐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较轻松,学得愉快。今天的教学效果很好。
一、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快乐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通过“听一听”环节充分地感受到了歌曲的旋律美;“唱一唱”环节充分地感受到快乐美。
三、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对新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郭老师这节课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郭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加出色。
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几点:
1、歌词小黑板应抄大一点。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唱歌曲难点时应注意听歌曲的前奏与间奏掌握节拍。
总体来说在听完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音乐评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十送红军》。我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教材第十四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本单元主要是学习长江两岸的民歌,这是第一课时唱歌课。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课程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包括演奏和演唱两方面,其中对于演唱的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也是我们音乐探求的'目的。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他们特别喜欢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够大声的演唱歌曲。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知、能力目标:能够用深情怀念的情绪演唱《十送红军》;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级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音乐评课稿6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完整的把本节课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很失误之处,现者结合这节课做一下反思总结,以便于以后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首歌本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很简单,整体效果不错。课前老师播放了一段新疆地方特色比较浓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氛围当中,让后结合图片和欣赏这首歌曲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以便于更好的更快捷的学好歌曲。其次介绍阿肯,和注意旋律相似的乐句的区别,这首歌曲中有许多乐句的旋律是相同的,所以学生掌握歌曲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老师还注重感情的表达,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就是抓住了歌曲的灵魂。
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第一是语言组织非常的欠缺,没有很好的用自己的语言把整节课连贯好。第二是学生的激情没有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是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的不够好,不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第四是只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没有注意到个体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音乐知识的教学,并且要顾虑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真正的学会学懂。除此以外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音乐评课稿7
19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x小学xx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受益匪浅。
xx老师自然的教态、清晰的教学思路、浑然一体的过渡语、精美的课件、独特的板书设计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尤为突出。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优美;
2、层次清晰;
3、文化底蕴丰厚。
根据以上所述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李老师设计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构想,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后自愿组合,小组内阅读、交流、补充、评议,然后分段、分组在班级内交流,教师相应的指导、补充。
我们都知道,传统式备课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只要老师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等即可,而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需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中更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愿和不同的兴趣取向,需要教师更大的知识或资源储备,需要教师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和组织能力。李老师的这节课应该说在备课程、备设计、备课件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语则将整堂课衔接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不能不让人颔首。
教学实施中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停留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层面,关注了整体的感悟和人文性的感悟,没有深层次的引导学生体味语言,使得这节课有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建议在教学中,适当改变一下教学设计:在教师指点某一重点段落后,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段落合作探究。重点段落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我相信,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拙见,不当之处敬请李老师和各位老师指正!
音乐评课稿8
王洁老师的《电影音乐展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想去总结评价一下,给自己的教学增加一点新的信息。
一、评教态:
王洁老师年轻而富有朝气,教态自然,言行举止也落落大方,在对待学生的答题中,她总能怀着教师的宽容、耐心、亲切帮助学生,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心情的愉悦。
二、评教材
教材的选材接近生活,独特而新颖,用学生喜欢的电影作为背景,把优美、形象的电影音乐提炼出来,深化、剖析、解释,更加科学的教给学生每一段电影音乐的创作目的,音乐形象、氛围烘托,全面而细致的告诉学生电影音乐的作用。课件的制作也是精致,又很吸引学生的目光,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接近生活,画面动人,音乐优美,让人仿佛真正置身于电影展厅之中。
三、评完成情况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课的完成是十分成功的,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积极参与,每一个欣赏时目不转睛的`投入,每一次举手发言的踊跃之态,看出他们的喜悦和满足、好奇和汲取,在老师环环相扣提问中,潜移默化的掌握了老师所给予的新知识。
从听课教师的角度来看,大家觉的仿佛一阵清风吹过,创新的理念,独特的取材,也被王老师一步一步带入电影展厅,针对王老师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对照,完成的十分到位。
四、评拓展环节
拓展环节中,王老师用了根据声音做出动作,表现音乐场景,十分精彩,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音乐和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人们生活和电影欣赏的联系,从而也感受到电影和音乐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评不足之处
整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在一些细微处还应该再仔细定夺。比如,在欣赏《卧虎藏龙》的片段时,鼓点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十分重要,王老师让学生练习了鼓点,却没有学以致用,是在可惜,也让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体验机会。
一堂有质量的课,就像一杯清香的绿茶,给人回味,给人回忆,给人品赏。其中,肯定包含了上课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共同智慧和付出的努力,作为听着,认真的欣赏,客观的评价,才是这堂课真正的意义所在!
音乐评课稿9
听了柳老师的《音乐中的强与弱》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律动为核心,以游戏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乐曲为主线,直击重点
1、柳芳老师播放两首歌曲《摇篮曲》《命运》,两首乐曲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乐曲的'强弱,把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2、告诉学生:强F 弱P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做游戏“小蜜蜂采蜜”;自己选乐器演奏分辨强弱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
4、利用《山谷回音真好听》来巩固强弱关系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小蜜蜂”采蜜的游,打击乐器的演奏的戏为顺序。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音乐课中学生除了唱,学生自己动手体现音乐创造性,例如:在掌握强弱关系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找一种喜欢的打击乐器来表现声音的强弱。体现了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成就感。
然这节节课在构思上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了奥尔夫教学特点,但我提几点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如:1、知识面可以多一点,在前一个游戏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拉可以在扩张一下。2、游戏环节的时候同样的游戏次数不要太多两次就可以还要变些花样更好,3、击打乐器环节学生有点失去乐趣拉,两边后面一排的学生开始拉讲话。
音乐评课稿10
这次教研活动,听了金铃老师讲的《小乌鸦爱妈妈》,在学生进入课堂时,金铃老师使用《蓝精灵》这首歌曲,学生们一边演唱一遍做舞蹈动作,使学生们很快的就进入了音乐课的状态中。
在新课导入中,金老师使用猜谜语的方式来进入课题并进行情景教学,提出“乌鸦邀请小动物们去家里做客”使学生们都能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并在黑板上出示了XX、XXXX、X—的节奏,分别指出节奏表示的是我们和小兔子、乌龟在前往乌龟家时走路的步伐,让学生们在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了本节课的节奏型。“走着走着到了大森林里,乌鸦妈妈每天给小乌鸦喂虫子,有一天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大家看看小乌鸦去哪了?”(播放flash)通过教师的情景导入为学生分析了歌曲的大概意思,使学生们懂得小乌鸦很孝顺。紧接着教师在学生学习歌曲环节中,教会了学生2/4拍子的强弱规律并用手势来表示,这种方法新颖并且学生很容易接受。接下来在划分乐句时学生看着老师制作的新颖的课件很容易就把乐句划分了出来,课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分小组按节奏读歌词的时,教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轮着读歌词,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了知识拓展,使学生们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表现。
这节课是一节非常优秀的课,生动的情景设计很吸引人,整节课层次清晰,并能利用情境导入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的来完成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所作的课件也很新颖,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特别好。这节课的亮点很多,很值得让人来回味。
《小乌鸦爱妈妈》看课反思:这次教研活动,听了金铃老师讲的《小乌鸦爱妈妈》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体现了新颖的音乐教学方式。
在律动环节中教师播放《蓝精灵》,学生跟随音乐边唱边跳进入教室,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固定的歌曲让学生们来演唱和表演,每次上课前我只是播放一些关于这节课内容的音乐让学生拍手进入教室,没有设计其它的内容,这是我所欠缺的,在组织教学中还应多多设计内容。
在导入新课中教师以给学生们猜谜语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们紧紧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并且这种情景设计一直贯穿着整节课当中。例如:“乌鸦请大家去他家里做客,小兔子乌龟是怎么走的?”之后教师出示相应的节奏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们学会了相关的节奏型;“走着走着到了大森林里,乌鸦妈妈每天给小乌鸦喂虫子,有一天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大家看看小乌鸦去哪了?”(播放课件)通过情景导入为学生分析了歌曲的大概意思。在情景设计中我每次都是有头无尾,要不就是中间环节就把设计的情景给丢下了,不能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这一点我还应该增进。金老师所设计的情景独特新颖,这一点应该多多努力和动脑筋。
在学习歌曲中,教师的层次非常清晰,先是学习2/4拍的强弱规律、进行乐句划分、按节奏读歌词、全体演唱歌曲及换形式演唱、以及为歌曲伴奏。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很模糊,不知道先上哪一环节,并且不能及时纠正学生们演唱过程中出错的地方,没法有效的完成环节中的教学目标,在这一点上我要多多努力,每次备课的时候把环节的顺序弄清楚,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的时候不要过于着急要把目标达成后在进行下一环节。
教师在拓展知识环节中,让学生们理解乌鸦反哺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从小尊老爱幼,孝顺自己的父母。在这一环节中使我明白知识的拓展性在音乐课中也很重要。
这节课听过后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那么在日后我要多看一些关于音乐教学的材料和理论知识,多听课多让有经验的老师帮我评课,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而努力。
音乐评课稿11
听了张老师给大家献上了一堂精彩的音乐优质课——《小黄鹂鸟》。张老师投入的表演、极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学生们美妙的歌声让在场的听课老师仿佛置身于蒙古大草原之中,让大家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美丽,蒙古人民待客的`热情,聆听到了原滋原味的蒙古助酒歌。
这节音乐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过渡太自然了,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上,对教材的深度挖掘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记肢体语言,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专家的点评更是给我们以后的教学之路点亮了明灯。
在此次活动中,真是收获颇丰,感想颇多!以前我只是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不能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但听了张老师的《小黄鹂鸟》后,我改变了看法,张老师把欢快、轻松的氛围还给了学生,整堂课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对歌曲掌握的也很好,学生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音乐评课稿12
优点:
1、节奏游戏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锣和鼓,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声音,
3、老师自身很投入,范唱的很到位,
4、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性比较强,一层接一层。
我有几个个人意见:
1、在导入的童谣欣赏时教师的问题问的太抽象,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回答(师:你听到了什么-----改成“录音里是谁在念童谣,他们在干什么”)
2、在念节奏时,不要一直让学生念后半句,前半句也要让学生念一念,达到完整的.读两遍,这样后面教唱时出错的概率会比较小,
3、二年级学生歌谱不需要一句句教唱,在几个重点的重复音处唱唱再加入柯尔文手势更好。但总的来说,史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音乐评课稿13
首先肯定这是一节比较好的音乐课,具有课改意识,无论从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握,教具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神态,都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美感。总的感觉是王老师把这首乐曲挖的很细,不管从乐器的认识、乐器的声音特点、民族乐器的.分类,还是乐曲片段欣赏,都能时时刻刻以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在第一部分的聆听鼓声,这个片段上,可能王老师说了一句误导的话:“敲击的乐器”,所以同学们千猜万猜,猜不到大提琴上去。我们学生与市里学校的差距,其实也就在这里,知识面不够宽,关于民族乐器、管弦乐等的介绍,四年级的时候,为了迎接市里的检查,我特意对这些孩子进行过整理和讲解,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却还是说不出大部分的乐器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孩子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多让他们观看各种乐器的演奏视频,多了解著名的大型的舞剧、歌剧,多欣赏一些海外名家的作品。
第二部分的设计,老师设计的非常精细,有打击乐器节奏的配合、有舞曲性的配合,这些设计非常的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音乐评课稿14
4月8日下午我们集团校艺术组又举行第二次教研活动,这次我们前往娄桥校区,有倪爱双老师执教。
《可爱的小象》是一首傣家风格的歌曲,以傣族吉祥物“象”为主题,创作了由四个乐句构成的结构规整的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旋律柔美流畅,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
活动中,让我颇为疑惑的是针对艺术类学校该如何进行常规音乐学科的教学,只因为他们有着“艺术”这顶小帽扣着,所以给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与我们普通班级有所区别。因此对于这堂的音乐活动我们有着不一样的观点。首先值得大家肯定的:倪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对教材也进行有效解读,上课时也充满激情,乐此不疲地带领着孩子们游戏。
课堂上,倪老师从一开始聆听歌曲时,她就先从歌词入手,对歌词进行理解分析而不是从音乐本身能给我们带来的音乐感受入手。如歌曲唱了什么?歌曲中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等。其次,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在学唱歌曲中,对音乐知识点的掌握和落实有一定程度的拔高,如节奏后十六分音符,及低音6和低音5等掌握等,这在普通班级是无需掌握和落实的再次,在整个音乐活动过程中,学生还没真正体验歌曲的音乐特点,在表演时总是未能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导致师生反复的`律动,歌唱的美感还没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课后,我们就针对艺术学校,对综合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有所差异,他们侧重知识点的教学和掌握,这也许是我们这次活动疑惑的焦点。
音乐评课稿15
整节课关注了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幽默和风趣,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意境。
在教授歌曲重点句时,重点进行练唱,注意音准。将一些小知识点都融入到重点乐句的练唱中。在歌曲的处理中,教师从歌曲中小乐手的心理出发,引导学生用声音正确的表现歌曲,表现自豪的情绪,衬词“得儿喂”的作用,比较两个“得儿喂”的不同,从而注意0和0的时值区别,还有三个道白“咦,嗯,哎”,引导学生正确的表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结束句的唱法运用手势教学,引导学生注意音高的变化。为了丰富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熟练掌握新授歌曲,教师通过各种演唱形式,如集体演唱,表演唱,分组分段表演唱,来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将这堂音乐课设置在了一个小动物们开的音乐会中,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充满快乐、童趣的情境里,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用小动物们开音乐会,这条线贯穿于整个数学过程之中。
歌词较以往所学歌曲内容繁多,不宜于低年级学生的掌握,由于三段歌词说的是三种不同的乐器,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形象的了解了这三种乐器。在这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以此来引出新歌中模仿乐器声音部分的歌词。同时通过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帮助学生形象的记忆歌词,理解歌词。
但是导入环节教师没有激情,没有进入状态,预想的效果没有达到,还有就是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出课堂灵活性不够,最后的成果展示老师也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这节课的气氛也没到达最好。以后平日里教学要做到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做到活而不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到最佳状态。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通过“我来模仿”的`环节也了解了唢呐、小鼓的声音及演奏方法,歌曲的节奏难点也基本掌握。在课程环节的安排上也比较清楚,过渡自然,重难点突出。从模仿声音的环节开始,学生会很容易在课上随意发出乐器声音,甚至怪声不断。所以,教师应提前将要求讲明,告诉学生不要随便模仿乐器声音,在组织教学的调控能力,这一点教师还应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多加强。由于这首歌曲有几处衬词——“得儿喂”的地方,读出来会很别扭,也不好听。所以在让学生读歌词时,教师会尽量让他们不读出来。教师先读,给他们一个感受。在教授歌曲重点句时,教师还需多仔细观察了解学生到底学会没有,不能只停留在形式教学上。在课堂上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情况。歌曲的前两句都是学生不易掌握的乐句,还要重点进行练唱,注意音准。多将一些小知识点融入到重点乐句的练唱中。例如:一字对双音,两字对一音的地方要唱好,还要注意咬字与吐字,以及八分休止符处要唱准。
“快乐的音乐会”
1 、课堂教学设计完整,教师讲解清晰,重点解决得很好,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 、难点找得很到位,解决的时候方法很科学,讲解清晰,讲解和模唱能够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能努力创造机会和学生互动,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建议:歌曲巩固阶段的方法要多样化,以免孩子声带太累,可以用分组唱,分男女生唱,分段唱,接龙唱等,相信这样的课堂效率会更高,也更科学。
教师动情的范唱,生动的讲解,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 ”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这节课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
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学生能通过有序的音乐活动,理解歌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积极参与歌唱,表现比较活跃。
贴近学生生活,师生互动频繁,符合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师生在同一个平台上活动,体现平等互助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对情感的处理还不够细腻,要加强。
【音乐评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评课稿08-03
音乐评课稿【精选】06-09
音乐的评课稿04-08
音乐课评课稿04-02
音乐课的评课稿07-18
小学音乐评课稿02-10
音乐评课稿【优秀】07-13
音乐评课稿(优选)07-14
(荐)音乐评课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