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语文评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评课稿1
4月17号,在陆老师的组织下,有幸连听了由我们新教师中两位优秀的同仁叶芙芳老师和陈凤妩老师分别执教的《桥》、《四个太阳》。两位老师,一个是执教5年级,一个执教一年级,高低年级的课堂集中呈现,两位老师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却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有收获。这里我想着重来谈谈听了叶芙芳老师执教的《桥》后的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叶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虽然是新教师,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她成熟、老练的一面,完全不见生涩,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叶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导课之前,叶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录象,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都拉入了这种氛围中。同时叶老师让学生在滋生情感之后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再如叶老师在后来教学中,两次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乐,一是山洪爆发时的声音,二是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
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叶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比如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个环节中,叶老师请学生划出句子后指名交流后谈对洪水的感受,学生说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来叶老师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接触这些文字,在练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并通过个别展示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交流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文本。这时我想学生对这洪水的认识以不仅是开始时那段录象所带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在与文本的次次对话中所带来的体验,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滋育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读的入情。同时教师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导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师生配合读中,再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三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叶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叶老师抓住“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大问题,让学生划出句子,读读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
语文评课稿2
今天我听了《孙权劝学》,感觉大有收获。新课标下的目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并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到质疑、合作探究法,再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和理解、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段老师本课目标的确立体现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目标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段老师积极发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本完成了预设目标。个人觉得段老师本堂课的有点基本体现如下:
一、简语导入新课,导入语的设计妙用名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激趣效应。板书课题有意识的将“劝”和”学”分开,也是一种独特的板书形式。
二、朗读的层次把握得很好,指导到位,从学生发言情况看,学生掌握得也不错,每个环节落实到位。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所以整堂课贯穿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并且由读通到读出语气停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第一个层面的朗读,目的在于读通。段老师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再合作学习;接下来老师指导,起到引领作用。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二读)读懂课文。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疏通文意,接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部分疑难;再质疑并全班互助解决。在这一步后面又有当堂训练,形成知识反馈。这样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的内容紧扣大纲的要求“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减少了学生自学的盲目性,有明显的针对性,扣住了目标教学的要求。
三、由语气评析到人物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个亮点。
本环节的设计是整堂课的亮点。整体教学流程进行的比较流畅,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体会说话者语气来把握人物形象。同时通过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发现。每一次的诵读都能看到学生对人物形象把握的深入。环节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对话整合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自评自译又是一次字词句翻译的课堂检测,是学与练的有效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但也有问题和不足,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读的不够,学生思考的不深,分析问题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当然本堂课有还存在不足,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没能尽情地展示学习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
教学目标中中直接用“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形象?”这样一个问题来完成教学目标,是否显得单薄了些,前面是否应该加上“抓住对话中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征”这样一个环节。我想“品味人物对话”应该就是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征,没有对人物的把握,恐怕“评价人物”也是空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就文章而文章,缺少延伸和提升
更应该具备延伸课堂内容的欲望。从导入到介绍课文的出处,到最后的人物评价,始终没有感受到大语文思想,总是局限于课文,虽然段老师设置了一个品读的情境,却因为缺少详实的例证而显得突兀而不自然。虽然有关于人物的介绍,却只是简单的出示,而没有能跳出文本高于文本。语文教学应有赖于提升学生的素质,要有大语文观,不能为了指向而指向,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也指向不了什么。
为此,若能有效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应进行必要的延伸与提高。总之,我的感受是一节课成功的教学设计课,应是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围绕教学中精心设计主问题,在师生有效的教学对话中,品出文章个性化语言与内涵,在严密而流畅的主线中不露痕迹地推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语文评课稿3
翁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以初步感知课文、识记生字为主。课堂上翁老师那清新自然的教态,柔软而甜美的语言引领孩子走进了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下面我就翁老师的这堂课做一下简要的点评:
一、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翁老师对孩子识字教学的把握细致而扎实,读课文圈生字,分类读生字,结合课文记生字,组词记生字,采用了孩子喜闻乐见的识字形式,教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兴趣盎然。邢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十分注重,逐字教学让孩子准确把握字音,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把生字宝宝放入文中既让孩子熟悉课文又避免了单独识字的枯燥,还对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二、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整堂课翁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如:先听老师要求,再读课文;有如,写字时提醒学生的姿势等等。显然,翁老师已经意识到课堂上的.常规训练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对于整堂课我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如:对于大量的生字,该如何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完全掌握呢,就像翁老师这堂课,因为注重了生字教学,而使后面的朗读课文与写字环节的时间就显的仓促了。
语文评课稿4
一、教学策略运用得当,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许老师教学的第三个策略“对比辩证,领悟寓意”,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让学生选择愿意当“井底之蛙”还是“东海之鳖”,老师尊重学生的想法,认为选择没有高低之分,“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快乐。许老师还延伸拓展,渗透辨证思想,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是井底之蛙还是东海之鳖呢?”继而又问“那老师和孔子比,谁是井底之蛙?”通过师生对答让学生领悟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对比结果不同。许老师最后也揭示了本寓言的寓意,井底之蛙是用来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用“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这个对子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应尽职尽责做好每件事,有机会应该向伟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目标把握准确,符合年段学情
许老师采用古今对照,渗透学习古文的方法。在学词的时候,老师先出示词语,并告诉学生有些词语是从文中提炼出来的`,再相机让学生去找古今对应的词句。在学习第二自然段这个环节中,老师先出示白话文,让学生去找对应的古文,还询问如何找到的,学生说是从页脚的注释找到的。这在无形中渗透学习古文的方法。文言文较枯燥,四年级的学生又是初步接触,可能会觉得很难,学起来很吃力,甚至会有厌烦情绪。但在许老师的教授下,相信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就懂得如何运用古今对照学习文言文,足以可见方法比知识重要。
三、困惑(整合教学目标?适时引导?)
年段老师存在一个小小的困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可以把目标2和3整合一下?另外,目标2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而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假如让你选择,你愿意当什么?学生选择当井底之蛙,岂不是要当一个见识浅薄的人,这里老师是否需要引导呢?
语文评课稿5
刘素琼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刘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是一堂扎实而深入的课,能让人见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首先,刘老师在指导学生对字、词、句的研读非常到位。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时,刘老师借用学生的问题“为什么用垂下来,而不用挂下来”让学生换词理解,加深体验,体会中华文字的精妙。并让学生联想哪些东西可以用“垂下来”。在理解“杂乱”时,让学生通过摆手做动作来很生动地记住了这个词。学生在从字到词到句的理解中读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让人感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处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见痕迹。
其次,刘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育。刘老师通过让学生从形和意的结合理解来记忆,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记忆、分析字形,通过书空来记忆笔画和笔顺,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求学生姿势和笔顺正确。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学会了写字,又能让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再次,刘老师重视学生对词语、句子、生活经验的积累。课始,就让学生来说跟雨有关的词语,并出示了三个相关成语让学生读。然后,又通过听雷声让学生知道雷声的生活原型从而很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在学习黑沉沉一句时,随机积累了ABB格式的'词语。指导越来越一句时,让学生说相同句式的句子,既学会了造句,又丰富了生活经验和语言储备。还有理解“垂下来”时趁机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垂下来”,也是促进理解又是积累语言。
总之,这是一堂扎实而有效的课,更有课前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虽然我是数学老师,同样也有很大的借鉴之处,特别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更值得我学习。
语文评课稿6
3月26日的教研组活动时,我们组教师一起观看了《邮票齿孔的故事》这节课。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在这节课上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动脑思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中,老师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利用生活实际,突破重难点。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教学环节,初步课文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中心问题,抓住文章的重点,利用学生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带齿或齿孔的东西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了科学发明并不遥不可及,只要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创造。
2、抓词句的训练。不管怎样的教学设计都应当为语文的教学服务,语文教学要重视词句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发展学生想象力。在扩展活动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值得商榷的地方:
1、朗读训练少。无论是学生的读还是教师的.示范朗读,在本节课上都很少,我觉得应该适当加强朗读指导。
2、教师不够面向全体,回答的孩子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应该更多的关注全体,给每个孩子机会。
总之,通过听这节课,我还是觉得收获很多,我也和学生一样,懂得了许多有关邮票的知识,授课老师的讲授对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语文评课稿7
听了政岩老师执教的《飞吧,你飞吧》这节语文课,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高效的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节课首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定位准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在监狱的痛苦生活,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和向往;3、学会九个生字,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是: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革命者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和向往。我认为政岩老师在课堂上能够以她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简练而精彩的语言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其次,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课堂的高效、扎实时时刻刻能从教学中体现出来。从师生简介导入---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学生完成自学检测单----汇报自学结果-----精读课文,体验细节----诵读情感升华,在精读课文过程中还进行了写法指导,使得整节课内容更加充实。
第三,注重读中感悟,学中指导。政岩老师课前精心备课,深挖教材,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政岩老师本节课十分注重各种形式的'读,如快速浏览、小组轮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齐读等,每一次读文,学生都有收获,都有不同的体验,课堂上老师能充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充分地给予了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平台。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能够突出重点,教师书写既有速度又美观,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本节课政岩老师能够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凸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前准备资料和课堂上独立完成自学检测单后小组汇报自学结果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处细节描写(捉小虫—放小虫),在这些环节中既体现了个体独立思考、自读自悟,又体现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总之,所有的这些设计都能够体现出教师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合作学习,独立思考,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所做出的良苦用心。
第四,政岩老师的课堂能充分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为本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的评价语言恰当及时,起到了激励作用。综观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来谈几点个人的看法。第一,由于这个故事离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比较久远,如果只是泛泛地说小萝卜头被关在监狱里渴望自由,我想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去体会他对自由的向往,如果能在课堂的某个阶段播放一小段展示监狱状况的视频或者那种黑白的老电影,让学生真实地看到牢房是什么样的,里面的条件有多么恶劣,会不会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内心的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第二,课文描写小虫美丽的那小段背诵在教学目标里是有的,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是不是会更好地夯实知识的基础,使整节课内容更加丰满。
入情入境地读;对个别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课堂语言再简练些
语文评课稿8
今天,仔细观看聆听了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焉李辉老师执教的《蟋蟀的住宅》优课,收获颇多,感悟深刻。下面浅谈一下我观课后的几点感悟。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方面是:
第一、课堂教学环节递进,思路清晰。
焉李辉老师精心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流程,从质疑题目——导入新课,理解词语——整体感知、创设情境——深入研读,包括三项层递式情境任务:活动一“选一选”、活动二“标一标”、活动三“夸一夸”,任务驱动——延伸阅读,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连接紧凑,体现出了认知事物由易到难的规律。
第二、重难点突出,教学形式灵活。
本节课焉老师紧紧围绕蟋蟀慎重的选择地址、住宅的.特点这两方面展开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采用朗读、默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采用师生共析、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内容学习,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第三、连环层递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态度。
焉老师通过创设三个连续的情境:活动一“选一选”、活动二“标一标”、活动三“夸一夸”,在“选一选”环节中,学生仔细研读5、6段文字,根据作者准确的表达,在四幅蟋蟀住宅平面图中选择正确的一幅,既理解了蟋蟀选址特点,又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准确的表达。在“标一标”环节中,焉老师板贴大家选中的平面图,请学生再次研读5、6段,找找蟋蟀住宅的结构和特点,学生热情高涨,既理解了蟋蟀住宅特点,又感受到作者生动的表达特点。在“夸一夸”环节中,学生更是对蟋蟀住宅特点背后藏着的优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情境活动创设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
总之,这堂课教师既是引领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是本堂课学习的主体,课堂收获很大!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是一堂师生互动较好,以生为本,生本高效,同时又突出语文主题学习的一堂课。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虽然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遗憾之处在所难免,如部分环节处理还不够灵活。结合本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再仔细研读教材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更得备学生,真正把备课深入下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动起来朗读,又能静下来思考、倾听、感悟。这样动静结合的课堂才是能够促进孩子扎实地学到知识的课堂。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语文评课稿9
《搭石》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六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爱”编排,捧读文本,我们会感受到一种乡间的清新与一份乡民纯朴的情感,《搭石》这篇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过搭石的一幕幕画面,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的情感。教者从课文的整体入手,采用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体验文本的价值,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切入课题。
课伊始,殷老师便用一幅美丽的搭石图,一曲优美的钢琴曲,配以教师美美的诗意语文,把孩子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几句简短的.话,搭石已在听课老师和学生心中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找寻画面,体验文本。
这一环节,殷老师让学生通过细细读文,想象画面,让生归纳出了五个画面,(摆、固、走、让、背过)通过这五个画面,让学生进入文本,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在这里教师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展开学习,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善于与孩子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选项择自己喜欢的的画面去学习、交流,体现了教学的选择度。
三、以点带面,加强对词语的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始终注重对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指导,特别是指导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和“相背而行”这五个词语,所采用的方法语文味儿十足。比如老师问:“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怎么办?”学生马上说:“人们就要‘脱鞋绾裤’。”老师顺势就进入学习词语的环节,先让学生解释一下“绾”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想象了人们在小溪上走路的情景,还组成了几个句式整齐的,像诗歌一样的句子:“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学生对“脱鞋绾裤”的意思和走过小溪的艰辛就有了了解。一次次的引说练读,学生已经牢固地掌握了这个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学“协调有序”这个词语时,就让学生自己说说是什么意思,然后用一句“让我们进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吧。”让孩子们进入了当时的人们行走的情境中,“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跟上去)”理解了人们行走的协调有序。
学习“人影绰绰”、“清波漾漾”这两个词语时,不仅让学生看图理解,而且还指导读,通过一看,一想,一读,美丽的画卷便跃然于学生的脑海之间。最后在教“相背而行”“伏”字时,老师又是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来理解,很形象,老师无需过多的解释,学生便在这种形象直观的表演中理解了词意。老师就是这样有层次,有梯度,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在愉快的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积累,感悟运用了新知,扎实有效地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能力得以提高。
四、以读带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
殷老师的课从始至终贯穿着“美”,一是画面美,二是心灵美。“美”是《搭石》这篇文章的灵魂。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美,那就是一遍遍地读。理解字词是为了更好地读,而读是为了更好的感悟。新课标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这一点殷老师在课堂中把握得很好。朗朗的读书声贯穿了整个课堂。尤其是课文的第三小节,读的形式很灵活。如: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编成小诗品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等,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加深了对美的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真正读出了情感,品出了味道,对蕴含的内在美“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厚实的功底,朴实无华的教学特色,殷老师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地统一起来,“简约而不简单”,通过一堂《搭石》,巧妙地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美,让人受益无穷。
语文评课稿10
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现谈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这节课乘着课改的强劲东风,顺应课改的需求,设计了较有价值的导学案,特别是学生的展示人小志气大,展示环节一环扣一环,滴水不漏,让人惊叹,长此以往,我校的课改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具体来说:
一、学案设计:目标小而实,学生一看就心中有数,导学思考紧紧围绕目标,使学习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达标测试抓住学习目标和导学思考进行针对性的测查,真正把学习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导学过程:步骤清晰,设计合理,学生能在学习小组中自主学习,并能通过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学生学得认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展示自然流畅,教师引导科学得法。
三、课堂实效:纵观整个课堂和最后的达标测验,课堂效果很是明显,85%的孩子达成目标。
除此之外,王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关注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整个课堂没有一次完整的读文展示,语文课堂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实属遗憾。建议合理设计学案,语文课堂切实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书的韵味,还语文课堂本色。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课堂细节,例如:学生展示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站姿要求、习惯养成等,切实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评课稿11
今天在滕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的课堂上,在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中让听课者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母爱。下面谈谈本人的感受:
一、整体感知课文,找到学习线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而成功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课始,滕老师引入歌颂母爱的古诗《游子吟》,让学生深情诵读,然后很自然地切入课题。接着滕老师以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引出了统领学习的主要线索,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
二、立足文字,但不拘泥于文字
滕老师的课堂对话不离文字,不架空文字,始终落实在重点句重点词上,但不拘泥于文字,引领和启迪学生进入文字背后的感知“形”、体悟“行”、读出“情”。
阅读,是读者同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而每篇文章都或多或少有它自己的特点。《慈母情深》一文最大的特点是句式的反复,如:三个“我的母亲”,四个“立刻”。滕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些重点句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重点句的聚焦、放大,进行反复品读,走进“我”的内心,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感悟慈母情深。让我们一起看看滕老师是如何处理这个重点句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简短的一段话,却尽显母亲的辛劳。滕老师先让学生朗读,自己体会,然后变换成小诗的形式再读。此时,教师一个追问:“这是我的母亲吗?这真的是我的母亲吗?我吃惊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哪些状态?哪些行为让我们感到吃惊?”滕老师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恰到好处的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拓展了学生心灵的空间。学生结合上下文,结合当时母亲当时工作的`状况,想象出母亲当时的样子。这样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设身处地地去读,从而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三、延伸文本,找到情感的共鸣
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滕老师补充了作品《母亲》中的语段,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从而理解一元五毛钱对一个家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就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课堂的最后,滕老师又出示了梁晓声发表第一篇小说后感想的一段资料,更加深了学生对母亲的崇敬,明白梁晓声的成就与他母亲的支持离不开。
这样的资料补充正好补充了学生生活体验的空白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体悟人物的情感。
四、读写结合,抒写心声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吐为快,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又深入理解了文本。课快要结尾的时候,滕老师让学生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氛围中,写出梁晓声对母亲说的话,这既是一次写话训练,又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刻感悟了作者的真情。
总之,滕老师这节课充分挖掘了教材,用好了教材,并且注重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延与拓展。她的课堂思路清晰,重视了学生主观情感的体会与感悟,把朗读的功夫扎扎实实地下在阅读的过程中,课堂中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和谐,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像滕老师这样做起来。
语文评课稿12
李老师的课干脆利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巧妙突破难点处。
教师在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时,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而是通过填空的形式来了解课文大意: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刚到维也纳时因()而失望,离开时仍()而遗憾,后来看到()而惊奇,最后被()所震撼,明白了()的故事。这样就给学生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觉得归纳课文内容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这一设计特别巧妙。
二、课堂练习恰到好处。
李老师在教学中出示了:当冷风袭来时,我会说(),当冷雨淋来时,我会说(),我会对那些不敢在风雨中开放的花儿说(),我会对城里那些温室里的花儿说()。通过学生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后面的:被压在石头下的小草(),这就是勇气。等等这些,让学生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的习作也是一种启示。这样的设计让人难忘。
语文评课稿13
听了马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一、教学环节
(一)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马老师课堂的教学环节,还能清晰的记得是四个大版块:导课;读好课文;识字;巩固总结。
(二)每个环节落实、适合低段教学
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片段:
片段一:读课题
知道孩子读课题时,先范读,再齐读紧接着问:“谁能读出是什么样的船?”“小小的什么?”无形中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
片段二:对识字的处理。
先学,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逐个讲解识字方法,运用加一加,猜字谜,拼音拼读,根据字形遍儿歌记忆。“一横下面一间房,两个小人里面藏”“人字进门就是闪”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记得牢。
片段三:自由读
让全体孩子起立,看着黑板自由读,读完以后坐下。这样的方式有效有趣,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让孩子消除了课堂久坐的疲劳。
二、组织教学能力高超
从马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月时间里,她的组织教学是扎扎实实地在抓,她的课堂上没有“1、2、3请坐端”这些我们经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语,她的每次组织都是很自然很贴切,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细节里,例如:会听的孩子最会学习……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例如坐姿,回答问题:说话、回答问题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听得见;会听的孩子比会说的孩子要厉害的多。
四、建议:
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在一些环节处理上速度太慢。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评课稿8
张华玲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
(一)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二)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听音乐,背唱《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有关太空的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评课稿14
20xx年4月17日下午‘在刘家营小学领导组织下听了付银银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节课。付老师本课重点安排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自学,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在角色朗读对话和解读文本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互助理解感悟。以下是我结合这次课堂教学谈的几点初浅体会:
(一)课文情境教学法:
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图示法:低年级形象思维活跃,适当运用简笔画板书能激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导入新课时,付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讲到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时,又贴出鱼、牛、燕子的图,使学生在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情境中。
2、生动演示法:CAI教学过程中的形、声、色的运用与结合,能有效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情感,把课文语文文字描绘的内容再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由读课文,接着通过不断深入地提出问题并接着教学图片和手势,让学生理解“爬呀爬、摇、游来游去”,这样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学中,利用幻灯进行生字教学。如:采用幻灯出示同偏旁的生字,让学生观察发现,促使学生兴趣高涨,教学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着。
(二)激发悬念多思法:
教师起主导作用,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激发创造欲,培养创造性思维。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倡导课堂上的人文关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是师生平等地交流。
1、审题设疑。齐读课题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说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等等,为下文作了铺垫,教学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
2、情节设疑。利用课文片断,启发想象,如“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引导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想象,联系实际。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3、结语设疑。按课文内容延伸设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小壁虎尾巴断了,还会长出来呢?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既紧扣课文重点,突出难点——壁虎尾巴可以再生,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以读为本,渗透思想教育,训练语感:
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两者互为促进、补充。因此,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采取不同方法,以读促思,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和“小鱼,把尾巴借给我。”让学生比较读,说说哪句好,为什么?学生反复读后,纷纷选择第一句,觉得这句多了“姐姐”、“您”、“行吗”等文明礼貌用语,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于是,借读训练学生语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问学生“这个词应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诵读后,觉得这个词应读得慢一点,因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从而说明壁虎尾巴强以帮助爬行。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范读、齐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及表演读,层层深入,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从中领会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付老师还教给学生自学的办法。针对本课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情节多有反复,图、文结构大体相同的'特点,老师导学第三自然段,师生总结出五个问题学习法,指导学生按5步小组自学第四自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运用填空的方法,完全独立自己去学第五自然段。课程改革理念让我们教师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彻底地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泛泛讲解,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教师的引导也不可忽视。在学生理解肤浅处,思维矛盾处,理解偏差处应给予恰当地点拨引导。吴老师在引导这点上做得很到位。
付老师在课堂中教给学生质疑、释疑的方法。教学中设计“读——问——读——议”的学习方法,借此进行问题思维训练,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求解的释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一项核心任务。这节课学生
的学习方式包含了两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相辅相成,新课程要求恰当处理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一概排斥接受性学习。但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掌握和接受,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单调的记忆,遏制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接受性学习,更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吴老师的课堂中能看到她试着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建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实”,是新课标下的真实课堂,真正做到了在新理念新课标下“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落到了实处,既注重了双基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特别是很好地做到了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评课稿15
一、丰富的积累是厚重的底色。
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在背诵什么,连贯、流畅。细细一听,不由一惊:竟然全是对子,有些古文我都不知其意。再听,更惊:每个孩子站起来都会说一句,且不与前同。难道他们有书?询问身边一个学生,原来并非有书,而只是老师打印给他们的一些叫《声律启蒙》的材料。回想他们班在四年级时就学《三国》,不由感叹:如此下去,孩子们的语文功底如何了得!再观老师,气定神闲地站于前,在偶尔的打顿处轻轻扶一把,看得出,要求学生背的,老师也了然于胸,一直知道她有国学的底子,但就似只闻其声,未见其人一般,如今,见了真章,顿生佩服之心。课尚未开始,好感却已生。
而课结束的那一刻,我再次被震撼——看那作业:“(选一题。可合作。)
1、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背诵。(一首☆)
2、收集辛弃疾的其它词,自学并准备为大家讲解。(一首☆☆)
3、给这首词配上好听的曲子,或吟或唱。(一曲☆☆☆)
4、模仿25课“文包诗”的形式,改写这一课。(☆☆☆☆)
5、次韵《清平乐村居》。(☆☆☆☆☆)
这样的作业,没有丰厚的积淀是全然完成不了的,而朱老师的学生们,却喜滋滋地看着,旁边那位男生,在悄声说:“我要次韵一首。”
惊叹!丰富的积累是厚重的底色,有了它,语文味就自然而然从师生的骨子里渗出来了。难怪,先声夺人。处处夺人。
二、诗化的语言是灵动的音符。
课堂里始终回旋着似有若无的音乐,这伴奏烘托的主旋律是什么?是师生诗一般的语言。听,舒缓处——
师听完学生理解词句后的朗读,轻言细语:“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眼前有一幅幅的画面在展开。来,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看看,你的眼前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
当学生很自然地把画面一一取名说出,老师微笑着,言语诚挚:“真想知道,展现在你眼眸的,到底是如何的画面呀。愿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给大家听吗?”
经过短时间的自由准备,学生伴着古色古香的.筝曲描述起来:“青青的嫩草地毯似的铺在荷塘边,曲曲折折的河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婷婷的,似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挤挤挨挨地排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婀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
听,跳跃间——
当学生一个个描述完自己“看到”的画面,老师动情地感叹:“景美,人更美呀。这是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也是——”老师身子微微倾向一排学生,他们很默契地开起了火车:“也是和和美美的村居生活。”“也是其乐融融的村居生活。”“也是世外桃源般的村居生活。”……
再听,昂扬时——
结束前,老师适时出示资料,适时改变背景乐,只稍一点拨,学生和听课老师顿觉豁然开朗,老师走回黑板前,指着板书,语气激昂了些:“学到这里,对这个‘醉’字有新的理解了吗?”全心醉在课堂的学生,很轻易地概括起来:“这两个白发翁媪醉了,因为喝了点酒而醉,因为两个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而醉,也因为望着家附近的儿子们,享受着天伦之乐而醉;词人呢,看到这里清新自然的景色醉了,看到这家人幸福的样子醉了,当然,他被贬,心情不好,可能也喝酒了,醉了;我看了这幅画面也醉了。”
师,此刻也陶醉了:“是呀,这让许多人醉了的‘村居’,走过800多年的风风雨雨,清清新新地向我们走来,深印在心。来,一起把它背出来——”“愿这没有硝烟的、安宁祥和的村居生活,如一支舒缓的圣曲,在地球的每个村落回响,回响永远。”
是呀,没有硝烟的和平之曲,在孩子们心间回响,而语文味亦如最动听的乐章,弥漫于课堂的角角落落。
三、自由的想象是锦上的添花。
整堂课,在朱老师精心设计、巧妙构造的情境中进行:从揭示词题,试想画面,到疏通文本,感知画面,再到品评意象,生成画面。这想象恰似一颗种子,悄然播种,逐渐破土,随之萌芽。本来是学生不熟知的事物,变成了想象中的一幅幅图画: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二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那遥远就顿时亲近起来,学生在自己的心里勾画,“笔”到之处,语言也相应生成:“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空气非常清新,那又低又小的屋檐还残留着露水,散发出一阵阵清香。虽然茅屋又矮又小,但周围的景色却很美。小溪边上的小草也醒了,他们伸了个懒腰,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伴着小溪发出的‘哗哗’声,轻轻摇晃着,多美啊!”“池中的荷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花瓣儿红里透着白,这一切吸引了小儿子,他伸手摘了个莲蓬,趴在溪边剥了起来,小脚翘了起来,微微笑着,小嘴也动着,好像在数着‘一、二、三、四、五,一个给大哥吃,一个给二哥吃……’瞧那小孩子多可爱啊!”(生的发言)[
这语言,从心出发,带着灵感,带着情感。于是,我要说,此时此刻,语文味就插上双翼,飞进了学生的心田。又插上双翼,从学生的心田飞出。
四、适度的提升是朴素的回归。
突然想起外甥女来了。去年此时,姐姐向我告急,说外甥女学了这首词后,竟然说不要读书,要去过农家生活了。当时我们笑言,老师的课上得太好了,以至于孩子都有些“走火入魔”了。走进朱江月老师的课堂前,我心里曾存了一个念想:这首词到底有什么魔力,定要弄个明白。待得课中,学生由意生出象时,我明白了,魔力就在此地,这一幅幅图画怎不令人陶醉?但朱老师没有在此收尾,她有意地多了一举:拓展背景,丰韵画面。课件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一直在课堂低低萦回的古筝曲没有了,只有一个学生在读着资料。待得读完,朱老师缓缓开口:“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得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刚刚还沉醉在美丽村居的学生,看着资料,一个个设身处地想起了辛弃疾的心理,当一个学生说:“他可能会想:如果让所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那该多好啊!”此时音乐再次响起,但风格悄变,闻者顿觉豁然开朗,老师顺应接过:“是呀,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闲,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真正目的……”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知道《清平乐村居》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作者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者的许多无言之说都寄托其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完整地看待,不能仅仅只用了一种情感——陶醉。
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的收尾既是一个高潮,又是一个抑制: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提升,语言更精炼优美。而思想也在这里清醒,得到一种看待事物正确而朴素的价值观。于是,很好地保护了语文味,使它不无限张扬,如秋一般,丰富中暗含了冷凝,呈现出收敛的美意。
【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优秀08-25
语文评课稿[精选]07-12
语文评课稿【精选】08-16
[精选]语文评课稿10-09
(经典)语文评课稿12-14
语文评课稿【经典】12-16
语文评课稿12-24
经典语文评课稿01-07
语文评课稿12-19
语文课评课稿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