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的加法运算,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要用加法来计算。
2、学习5的加法,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法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加号和等号,学会5的加法运算。
活动难点:
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这个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小老鼠5只;灯台一组;数学大卡片1-5,“+”“=”;课件一组;
学具:数学练习册、数字小卡片每人一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儿歌《我的小小手》,复习巩固5的分解合成。
2、以游戏《老鼠上灯台》的形式来学习5的加法。
⑴教师出示灯台,然后请配班老师拿手偶老鼠,师幼一起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教师问:现在有几只老鼠跑到灯台上去偷油吃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1。
⑵教师再与幼儿边说儿歌边出示4只老鼠,问:又来了几只老鼠?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4。
⑶教师问:现在灯台上一共有几只老鼠呢?教师引导幼儿点数一共有几只老鼠。教师:1只老鼠和4、只老鼠合起来就是5只老鼠,这个过程我们用加法算式1+4=5来表示。
⑷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算式1+4=5。引导幼儿认识“+”和“=”。
(5)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变换老鼠的数量,学习5的其他算式。
3、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师幼通过课件展示,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区别,然后得出规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4、引导幼儿做练习册上的“外形探秘”习题。教师讲解后,请幼儿点数后,说出题目的做法,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题目。
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数字卡片和符号摆出5的加法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田鼠太太的项链》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7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目标
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运用减法算式题表示粮食递减的过程。
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换购物品,从而体验到换购物品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列算式
1、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项链》。
2、分段讲述故事,解决问题:
(1)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
师: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田鼠太太就开始为过冬准备粮食了。现在,先来数数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点提问:
①你是怎么数出来的?(两个两个数、目测接数等等。)
②那谁能用一道加法算式来告诉田鼠太太一共有几袋稻子?(6+1=7)
③谁能根据这道加法题编出另一道加法题?(1+6=7)
小结:原来一道加法算式,当等号前的两个数字互相交换位置,两个数的和不变。
师: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点提问:
①谁能用一道加法算式来告诉田鼠太太一共有几根玉米吗?(2+5=7)
②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根据玉米的大小不一样,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③用加法交换律来列另一道算式。(5+2=7)
师:花生仁有几瓶?
重点提问:
①你们来列一道式题告诉田鼠太太它的仓库里现在有几瓶花生仁了?(4+3=7)
②用加法交换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题。(3+4=7)
(2)讲述故事中间部分,尝试用减法来解决问题:
第一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谁能帮田鼠宝宝算一算还剩多少粮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还剩几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还剩几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还剩几瓶?(7-3=4)
小结:原来,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还剩多少,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第二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你们能帮田鼠妈妈算一算吗?
第三次交换:
重点提问:
①你们说田鼠太太会不会再用粮食去换新鞋子呢?
②怎样列算式? (4-4=0、2-2=0)
(3)讲述故事结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着北风,天气冷极了,田鼠宝宝饿得直哭,田鼠太太没办法,只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寻找吃的.东西,她又累又饿,什么东西都找不到,晕倒在雪地里。
3、想想说说:
重点提问:我们怎样改编一下故事,既能让田鼠太太变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饿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讨论改编故事:
重点提问:根据我改编的故事,你们怎样列算式来表示呢?
2、幼儿尝试操作练习列减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语言表达列式的过程。
三、延伸活动
其实这样一些物品连续减两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还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列式。(列连减的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ppt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画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笔、神秘袋一个。
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小朋友,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是谁来了……播放ppt课件(幼儿边看边说:是数字宝宝3、5、9…7),噢有这么多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成一队吧。
2、集体活动:继续观看ppt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是怎样排的队?(幼儿:有水娃娃、红水娃娃、绿水娃娃,它们是两个两个排的队)
(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
像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双数,没有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
教师小结:a、像1、3、5、7、9两个两个地数,数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像2、4、6、8、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数叫双数。
b、10以内有5个单数,有5个双数。
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
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妈妈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艳,还叫贝贝)师:老师告诉你们,数字宝宝也有两个名字,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
(6)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3、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从身体上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等……)
(2)练习卡操作活动
(3)集体游戏: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在家里的东西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并记录下来,明天来幼儿园交给老师。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
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
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利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有趣的图案这一做法,既可以加深幼儿对形状的认识,又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当然,如果该活动仅仅让幼儿学会用橡皮筋来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便成了单纯的智力游戏。因此,该活动还有一个要求,即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造型作品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帮助幼儿掌握有关数学概念。
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或表现某些物体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及其数量。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块钉板,颜色不同的橡皮筋若干。
2.在数学角里放置钉板、彩色橡皮筋,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并让幼儿相互观摩、讨论。
3.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过程:
一、复习巩固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二、用橡皮筋造型
1.鼓励每个幼儿自由造型,或几个幼儿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体的图形。
2.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难的幼儿,帮助他们回忆、分析物体的主要特征,指导他们运用点、线、面互相重叠的表现方法来进行造型。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造型物体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各种颜色橡皮筋的使用数量,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三、描述作品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作品中使用了几种颜色的橡皮筋,数数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有多少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了热带鱼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对描述得好的幼儿,教师予以表扬,以增强幼儿讲述的信心和兴趣。
3.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将幼儿作品摆放在数学角展览,激发幼儿继续创造的欲望。
2.在数学角活动中,教师可用命题方式鼓励幼儿进行造型活动,例如要求幼儿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或用1~2种颜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看谁拉得好,并用竞赛形式让幼儿讲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状及其数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目的:
能用回形针摆放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学习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钉板,若干枚彩色回形针,少许木珠。
2.幼儿已用橡皮筋、木珠等材料进行过拼搭活动,有一定的拼搭经验。
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准备了许多颜色鲜艳的回形针,你们能用它拼出有趣的图案来吗?
二、操作联想
1.引导幼儿用1枚回形针通过改变其原状,使之变成另一种物体的形状,如钩子、衣架、拐杖等,启发幼儿互相讨论。
2.教师表扬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介绍自己创造的物体图案,如“我把1枚黄色的回形针变成了数字3”,“我把1枚绿色的回形针变成了一棵小草”,以引发全班幼儿的兴趣。
3.你们只用1枚回形针就变出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那么几枚、几十枚回形针放在一起,不是能变出更加有趣的东西了吗?现在请你们用许多彩色回形针来拼搭。
三、创造拼搭
1.每个幼儿自由拼搭,也可以自由结伴,将几块钉板联结起来共同拼搭较为复杂的图案。
2.教师重点指导结伴拼搭的幼儿,启发他们选用颜色鲜艳的回形针,使画面更加美丽。
3.提醒幼儿在拼搭时,注意自己使用了几种颜色的回形针,每种颜色的回形针各有几枚,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四、描述作品
1.请幼儿展示作品,要求幼儿讲出自己用了几种颜色的回形针拼成了什么,其中什么颜色的'回形针用得最多,什么颜色的用得最少。如“我用6种颜色的回形针拼出了一只小兔,其中黄色回形针用得最多,绿色回形针用得最少”。
2.让幼儿互相观摩作品,并自由讲述作品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
活动延伸:
在以后的数学角活动中,可以放置钉板和彩色回形针,让幼儿自由操作练习,还可以用竞赛形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拼出某一物体,看谁拼得又快又好,以增强幼儿的拼搭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2、知道4能够分成1和3、2和2、3和1。
3、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理解了3的分解组成
物质准备:
活动课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儿记录表
活动重点:
能够发现小姑娘的不同之处并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组。
活动难点:
在分类时能够分出数量不等的两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请幼儿观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点。
2、请幼儿观察4位小姑娘并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其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理解4的分解组成
1、请幼儿观察4位教师并按照共同点将4位教师分在两个家中。
预想策略:教师准备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两组房子,请幼儿对教师进行分组。
2、教师将幼儿的不同分法记录在纸上。
3、幼儿操作材料,对4位小姑娘进行分类并记录分解方法。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和几。
5、教师请幼儿观察数字排列的顺序并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
6、请幼儿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导幼儿发现1和3、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游戏
1、教师请4位听课教师参与活动,请幼儿对4位教师按照共同点进行分组,并说一说4分成了几和几。
四、延伸
请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多种方法的分类并能说出4分成了几和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
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B:
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
游戏:你问我答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
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明白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本事,发展幼儿的交往本事。
2、准备工作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3、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些趣味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忙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那里还有许多趣味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此刻教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教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日是几月几日你们怎样明白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能够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日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教师听。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我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我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我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教案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为了实现第二个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发现然后进行讲述,所以这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教师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
2.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1
目的:
1.按数取出相应的“硬币”。
2.练习“硬币”的换算。
准备:
1.“1分”、“2分”、“5分”硬币的拓片若干;摆硬币拓片的图板若干(如图一、图二)。
2.事先认识过硬币。
过程:
1.将“2分”、“5分”换算为“1分”的练习。幼儿取一图板(如图一),首先辨认左格内的硬币拓片,说出它们的面值。然后取“1分”币拓片在右格内摆放,其面值总数要与左格内的硬币拓片面值相等。如左格内画有两个“2分”币,则在右格内摆出4个“1分”币拓片,并说出4个‘1分’和两个‘2分’一样多”。
2.将若干个“1分”换算为“2分”、“5分”的练习。幼儿取一图板(如图二),先点数左格内的.“1分”币拓片,并说出面值总数,然后分别用“2分”、“5分”或“1分”币的拓片组合起来表示这个面值总数。如左格内有8个“1分”币,则在右格内摆出1个“1分”、1个“2分”、1个“5分”币的拓片,并说出“一个‘1分’、一个‘2分’和一个‘5分’合起来是8分,和8个‘1分’一样多”。
指导要点:
帮助幼儿理解换算的意义。
大班数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穿珠、雪花片、炮弹积木若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你知道一分钟是多久吗?那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感受一下一分钟是多久吧?
2、好,一分钟到了,原来秒针从这里开始,走一圈又回到这里,就是一分钟。
二、体验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师:那么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时间,去后面的桌上选择一样你喜欢的玩具玩。教师观察。
2、好,一分钟到了,请你拿着你的玩具回座位。提问:一分钟里你玩到了吗?你玩了什么?(幼儿交流)
3、根据幼儿的交流提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有的人玩的很好,插了许多雪花片,穿了许多珠珠,有的人只玩了一点点,还有的人却没玩到呢?
4、小结幼儿回答:原来有些小朋友他一开始就想好了,而且认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机会,你刚才玩的是什么,请你再去玩一玩。
6、请幼儿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么样?怎么会这样子的呢?
7、小结:其实,短短的一分钟里,只要你想好了,认真的去做了,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了解时间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时间。
1、师:你知道吗?还有许多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很多很多了不起的事。出示刘翔跨栏图片,问: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师介绍:这是一位世界冠军,叫刘翔,他参加跑步比赛,在短短的几秒钟里,刘翔只比人家快了一点点,终于夺得了金牌,为祖国争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扬。
2、还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了不起的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吧!
图一:消防队员在救火;
图二:医生在抢救病人;
图三:营救困在屋顶上的老人。
3、总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四、结束部分。
接下来老师给你宝贵的一分钟,请你跟着音乐一起唱唱跳跳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3
一、设计意图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想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感知数的相对性。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三、活动重点
了解数的简单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
四、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五、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2、动物房子图片一套。
3、三种颜色的瓶盖各10个。
4、彩票箱1个。
六、活动过程
1、导入
⑴师:有一座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着谁?
⑵教师出示有小动物的房子图片(房子里有狗、猫、兔子、猴子、狐狸),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左右邻居是谁?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有邻居,它们的邻居叫相邻数,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2、请幼儿为数字排序,知道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⑴分别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各三个,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⑵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2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2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按要求排列。
⑶引导幼儿归纳:2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2少1的数1,排在2的前面,一个是比2多1的`数3,排在2的后面。所以,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多一和少一的两个数。
⑷组织幼儿讨论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⑸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3、游戏
⑴找朋友
幼儿身上别好1——10的数字卡片并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⑵摸彩票
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4、老师指导幼儿完成课本P14—P15的练习。
七、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八、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整个活动过程课堂气氛好,幼儿学习兴趣浓。通过观察幼儿操作实物及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幼儿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两名反应慢的幼儿没能跟上,此时我发现了本次教学的缺失点:在教学重点环节时语速应放慢,要让每位幼儿听清楚,给幼儿留足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延伸中,我走进两名反应
大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超市购物大班数学教案11-25
大班数学教案超市购物11-04
大班超市购物数学教案01-01
大班《分析图形特征》数学教案02-11
大班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特征07-05
分析图形特征大班数学教案01-06
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店购物11-25
超市购物大班数学教案6篇11-25
超市购物大班数学教案(6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