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教师家访工作制度12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1
一、目的
为了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二、家访原则
1. 尊重与平等: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尊重家长和学生,以平等、友善的.态度进行交流。
2. 真诚与客观: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缺点。
3. 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确保家访取得实效。
三、家访内容
1. 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及家庭背景。
2. 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表现及取得的进步,同时听取家长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意见与建议。
3. 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
4. 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和规章制度,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四、家访方式
1. 预约家访:教师应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家访顺利进行。
2. 电话家访: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家的家长,教师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家访。
3. 网络家访: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微信、QQ等,与家长进行在线交流,实现远程家访。
五、家访要求
1. 教师应认真制定家访计划,合理安排家访时间和地点。
2. 家访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
3. 教师应如实记录家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和相关部门。
4. 家访结束后,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六、家访纪律
1.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礼品,不得向家长索要财物。
2. 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得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3. 对于在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教师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寻求学校支持和协助。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规定。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2
一、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学习及生活情况,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二、家访目的
1. 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及个性特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促进家校合作。
3. 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
三、家访原则
1. 尊重原则: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避免在不适宜的时间进行家访。
2. 平等原则:以平等的姿态与家长交流,共同商讨学生的教育问题。
3. 真诚原则:真诚地与家长沟通,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与期望。
4. 保密原则: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家庭和个人信息。
四、家访内容
1.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等。
2. 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探讨改进措施。
3. 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及校规校纪,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
4. 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五、家访方式
1. 预约式家访: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双方都有充分的准备。
2. 随机式家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家访。
3. 集体式家访:针对某些共性问题或特殊群体,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家访。
六、家访要求
1. 教师应认真准备家访内容,明确家访目的和重点。
2. 家访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礼貌、耐心和真诚的态度,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家访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记录,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和处理。
4. 学校应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走访学生家庭
二、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征求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等。
三、家访原则
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四、家访要求
1、每学期第五周开始制定家访计划并实施家访。
2、普通班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必须达到全班学生总数的2/3,小班制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3、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4、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5、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6、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7、班主任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8、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硬性指标,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9、做好家访记录,每周五交年组长检查登记,并做好访后分析。
五、家访注意事项
1、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2、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3、注意交流方式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
4、尊重家长,抱着热诚欢迎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意见,切忌与家长“斗气”。
5、牢记安全第一,注意家访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
六、考核
1、每学期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记录,上报德育处,学校将对家访记录进行检查考评。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师德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学期考核、评先、评优。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4
一、总则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二、家访目标
1.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等。
2. 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 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及教育教学成果。
4. 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访原则
1. 自愿与尊重:尊重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尊重家庭隐私,不强制要求家访。
2. 平等与真诚:以平等的态度与家长沟通,真诚地表达关心与期望。
3. 高效与实用:合理安排家访时间,确保家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保密与安全:严格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确保家访过程的安全。
四、家访流程
1. 确定家访对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确定家访对象。
2. 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目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
3. 预约家长:提前与家长联系,预约家访时间,确保家长能够配合。
4. 实施家访:按照计划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5. 记录反馈:家访结束后,及时记录家访情况,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要求
1. 教师需提前了解家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
2. 家访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礼貌、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 教师需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在校表现,避免片面或夸大其词。
4. 教师需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困惑。
5. 教师需对家访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六、家访评估与改进
1. 学校将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家访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对于家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学校将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需积极参与家访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共同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和补充。
2. 教师在家访工作中应遵守本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家访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5
一、总则
1.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家校共育,提升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2.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学习环境和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家访对象与目的
1. 家访对象包括全体在校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学生。
2. 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家访时间与形式
1. 家访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以及学生出现特殊问题时进行。具体家访时间由教师和家长协商确定。
2. 家访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面对面家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家访形式,确保家访效果。
四、家访内容与要求
1. 家访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明确家访目的和重点。
2. 家访时,教师应保持礼貌、诚恳的态度,与家长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交流。
3. 家访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同时要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建议。
4. 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记录,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了解学生的.后续表现。
五、家访管理与考核
1. 学校应建立家访工作档案,记录每位教师的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2. 学校应定期组织家访经验交流会,分享家访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家访工作水平。
3. 对于在家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家访工作。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的,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教师,教师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认真履行家访工作职责。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6
为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认真履行我校的班主任岗位职责,进一步增强班主任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有效方式,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每位班主任s老师都应重视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要达到班级人数一半以上。
二、家访必须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区别对待、及时家访。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对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商量,及时解决。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尊重家长,重视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所提意见要全面调查、了解、分析。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好的意见或建议应及时反映给学校,以利于学校工作的提高。家长因不了解学校具体情况而提出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加以耐心、诚恳的解释,让家长给予理解和谅解。
四、家访可通过家长到校、电话、手机短信、信件、网络等形式进行,征得家长同意后,方可上门家访。
五、班主任如在上班时间家访,不能以家访为由耽误课或串课,不能和学校安排的活动相冲突。
六、各年级每学期对本级部班主任老师的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对不能完成家访任务的班主任要给予批评。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7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成立家访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要与青年教师结对一起家访,同时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家访学生在家访条件允许的区域内。)
2.起始年级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要全面家访,达到全班总数的100%;入学后一学年中至少要家访学生50%。
3.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应在开学前一月内,对班中50%的学生家访一次。
4.科任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实地家访,每学期至少实地家访6人次。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
1.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2.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4.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5.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6.有离异或者特殊家庭的孩子尽量实地家访。
四、家访的内容:
1.宣传育人理念。
2.突出安全教育。
3.加强心理辅导。
4.进行学习指导。
5.开展家庭调研。
6.促进家校沟通。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或者以告状为目的的'家访,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应如实做好记载,并撰写总结报告。
六、家访工作的奖惩办法:
1.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凡按要求完成走访学生家庭任务者,体现在每月班级量化考核中。
3.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家访任务的教师,在当月班级量化考核中扣分,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竞聘考核之中。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8
一、总则
1. 为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学习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家访工作制度。
2.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全体教师应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二、家访原则
1. 尊重原则:教师应尊重家长和学生,以平等、友善的态度进行家访,不得有任何歧视或偏见。
2. 真诚原则:教师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
3. 保密原则:教师应严格保守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家庭秘密,不得随意泄露。
4. 实效原则:家访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根据家访目的制定具体的家访计划和内容。
三、家访方式
1. 定期家访: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应对所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
2. 不定期家访:针对有特殊需求或问题的学生,教师应随时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3. 集体家访:学校可组织教师集体进行家访,增强家访的声势和影响力,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
四、家访内容
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2. 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等,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4. 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政策、教学改革等,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五、家访要求
1. 教师应提前做好家访准备,明确家访目的和内容,合理安排家访时间。
2. 家访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礼貌用语,尊重家长和学生,不得有任何不礼貌或冒犯的行为。
3. 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记录,分析家访情况,制定后续工作计划。
4. 学校应对家访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如有未尽事宜,可参照学校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9
一、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二、家访目的
1.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校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2.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4. 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学校工作的改进。
三、家访原则
1. 平等尊重: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尊重其意愿和选择。
2. 真诚沟通: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形式主义。
3. 保密原则: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学生的相关信息。
4. 及时反馈: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为学校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四、家访形式
1. 预约家访:教师提前与家长预约时间,进行家访。
2. 随机家访:教师根据工作需要,随机选择学生进行家访。
3. 电话、网络家访:对于无法面对面家访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家访。
五、家访内容
1.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
2. 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等。
3. 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
4. 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六、家访要求
1. 教师应认真准备家访内容,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家访计划。
2. 教师应在家访过程中保持耐心、细致的态度,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
3. 教师应注意家访时间和频率的合理安排,避免给家长带来不便。
4. 教师应认真记录家访情况,及时整理反馈意见,为学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七、家访考核与监督
1. 学校应定期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2. 学校应建立家访工作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3. 对于家访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应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改进。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和修订。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10
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同步合力,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我校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师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请家长来校座谈;
3、电子(电话、校信通、网络)等联系。
二、家访对象
1、教师家访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父母进城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家访。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内容包括:
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
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
③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实施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民生政策与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对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对学生教育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要求
1、一年级班主任和新接手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内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其他班主任对二分之一学生进行家访,一年内完成全员家访。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家访。
2、教师家访做到“十一要”、“七必访”、“五回避”。
(1)十一要:要有计划准备,目的明确;要有交流、沟通策略方法;要学生在场(一般情况下);要实事求,坦诚公正;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要态度诚挚,言辞恳切;要听取意见,共商良策;要文明礼貌,尊重家长;要全面家访,全面了解;要有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要树立教师形象,注意家访安全。
(2)七必访:贫困生家庭必访;学困生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缺损型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必访;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家庭必访;父母进城务工或不在家的学生家庭必访;残疾学生(有生理、心智障碍学生)家庭必访。
(3)五回避:回避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回避告状式家访;回避指责家长;回避利用家访办私事;回避收受家长馈赠和邀请吃饭。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必须有计划目标,目的明确。交流、沟通讲究策略、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阐明自己和学校的看法、意见,共商学生教育良策。
4、教师家访必须做好家访记录,能拍照的要拍照。
五、奖惩考核
1、期末年终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簿记录,报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评、通报和存档迎检;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期末年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3、学校对家访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推广家访经验。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11
为了密切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间的相互联系,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教学信息快速传递以达到教师与家长积极互动的目的'。实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学校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战略,现结合我校及我校学生家庭实际,制定家访制度。
一、参加家访人员:
全体教职工均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义务和责任,其中以学校各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
二、家访对象:
全体学生(含流失生)
三、家访原因:
a.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b.反映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
c了解学生在家情况;
d.动员流失生反校;
e.帮扶贫困生;
f.控制欲辍生流失;
g.学生在校意外情况;
h.其他临时原因,需要家访。
四、家访要求:
1、凡进行家访的老师态度要端正,务求实效性,要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进行家访活动。绝不搞为了完成家访任务而进行的家访活动。
2、上课时间进行家访,事先进行家访人员要与学校校长、书记或教导主任请示,说明家访对象及进行家访原因。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离校进行家访,家访回校后要向请示领导作口头汇报,对应急问题要做及时办理。
3、进行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家长要签字或盖章。
4、家访记录要在进行家访人员手中保留(学校随时抽查)期末统一交到教导处存档。
5、任何教师或领导不得以家访为借口出校办理其他事情,经查出视为旷工,并按学校出勤有关条例严肃处理。
6、进行家访活动人员数量的要求:
(1)课任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家访,每学期在30%。
(2)学校领导每学期进行家访,10-20人次。
(3)班主任进行家访,每学期在40%。
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和调查研究,是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矫治学生行为偏差,帮助学生学生完成学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进行家访活动的人员,认真按本制度开展此项活动。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篇12
一、总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原则,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促进家校合作,特制定本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二、家访目的
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2.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
3. 加强家校联系,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三、家访原则
1. 尊重原则:尊重家长和学生,以平等、友善的态度进行家访。
2. 真实原则:如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不夸大、不缩小。
3. 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4. 保密原则: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泄露相关信息。
四、家访形式与时间
1. 形式:可采取实地家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多种形式。实地家访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2. 时间:原则上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实地家访,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电话、网络家访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五、家访内容与要求
1. 家访前准备: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准备好家访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相关事宜。
2. 家访内容:
(1)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
(2)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
(3)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情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
(5)宣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 家访要求:
(1)教师应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家长交流,避免产生矛盾或冲突。
(2)教师应如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不夸大、不缩小,不带有主观色彩。
(3)教师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应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泄露相关信息,确保家访的保密性。
六、家访记录与反馈
1. 家访记录:教师应认真记录家访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情况,形成家访记录表。
2. 反馈与跟进:教师应根据家访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落实。同时,教师应及时将家访情况和教育措施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
2. 本制度如有不足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教师家访记录家访内容07-02
教师的家访记录07-02
教师家访计划07-03
教师家访心得08-03
教师家访制度03-07
教师家访记录04-03
家访教师心得05-07
教师的家访心得09-06
教师家访心得09-14
教师家访感悟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