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

时间:2022-07-11 00:16:21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

下面是PINCAI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关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想了解到更多的相关范文内容。请大家关注品才网

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

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1-200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3.4—2005.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0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系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本研究试图从幼儿生活和幼儿美术教育的关系入手,初步分析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脱离生活的客观现象,尊重幼儿生活,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生活和审美需要为基础,以生活教育理论和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策略,积极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如何关注生活、走向生活,从而真正促进幼儿人格的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自2006年12月开始,研究过程前后历时近四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课题形成和申报阶段:搜集经验素材和理论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理清思路,初步进行课题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和研究重点的分析,形成课题的总体框架,成立课题组,进行人员合理分工,申报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并进行现场开题。

2.开展实验操作阶段:邀请高等院校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家来园做专题讲座,各子课题组探讨专题计划、落实分工,各实验班按照研究计划和课题设计,展开实践操作,组织阶段论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取得关于主要研究子项目的实验成果,并开展中期成果汇报活动。

3.总结成果阶段:收集、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推出研究成果。上述各项研究工作基本完成,现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时代的需要教育要让幼儿学习生活、利用生活、适应生活。

当个体的生命降临于世,人就拥有了生活。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生活是笼统的,不分化的,幼儿在生活中吸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一切必需因素。没有生活就没有幼儿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良好的幼儿教育应是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价值,和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生活扩展、迁移和巩固经验。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近年来,随着《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落实与推进,注重幼儿生活、回归幼儿生活更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生活教育思想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1、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这是教育的内容,强调选择生活。2、教育要利用生活这是教育的途径,强调通过生活;3、教育为了生活这是教育的目标,强调适应生活。显然,在《纲要》中幼儿的生活被重重地凸现出来。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内容,利用幼儿的生活进行学习,为了幼儿的生活而学习(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只有适应生活才能发展),这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2、现状的反思幼儿园美术教育背离幼儿生活、缺乏生活体验的现象客观存在。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源自生活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由于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儿童生活本来和艺术就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离不开幼儿生活,应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之中,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然而,湖北宜昌兴山幼儿园张梅老师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究》的实践研究中提出了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绘画采用固定模式,给自由表现设置障碍;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不能读懂幼儿的画,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当我们静下心来,客观地反思、分析,我们感到现实中幼儿园美术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误区。如: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多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美术活动“术”多“美”少;过分强调活动目标;美术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儿童生活,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固定单一,缺乏自由创造;美术教育评价偏重结果,忽略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缺乏人文素养,儿童身心被割裂……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这种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僵化的实体统一世界,而是充满灵性的、情感性的、生动鲜活的人文世界;不是由抽象符号所构建的封闭世界,而是开放的、主体间共同拥有的世界。但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该如何走向生活、回归于生活之中?其中有哪些适宜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的教育途径、公正的教育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鉴于以上思考,我们开展了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既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又着眼幼儿的未来生活,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热情、引导幼儿关爱生活等,强调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内涵界定

1.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内涵也是多种多样的。本研究对生活的鉴定:指学前儿童享用、占有、内化人类文化的主体性活动,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本能的自然流露,是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外在需求与内在需求的统一。

2.回归生活

回归: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回到(原来地方)。回归生活:在本课题中特指以生活作为本源,将美术教育回到幼儿的生活之中。

3.幼儿园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取向的学前幼儿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培养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4.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

回归生活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途径。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界定为: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特点,从幼儿的生活入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通过渗透式节日美术活动、互动式美术主题教育、体验式饮食活动、自主式美术区域游戏、亲子美术创意活动等各种途径、方法,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感受美、理解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用美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生活,用美育提升幼儿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幼儿一生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深入分析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脱离幼儿生活的现象及原因;

作为幼儿园基层工作者,我们在实践中确实发现,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术”多“美”少、程式化的简笔画教学、美术教育脱离幼儿生活实际等现象还比较普遍。既然不是个别现象,那么事情的存在总有一定的原因。我们设想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个别访谈、分析研究,追溯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让幼儿园美术教育真正回归幼儿生活之中。

2.探索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策略;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回归生活”不是一种时尚的教育口号,而是切实需要我们付诸实施的教育行为。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开展参观、调查、记录、创作等系列项目活动;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了“田野课程”等。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教育策略,才能让“回归生活”真正落实到教育行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通过研究,我们将力求探索一些可行的教育策略。

3.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世界,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1)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世界

在孩子的眼里,生活是美好的,更是丰富多彩的。尽管孩子对生活的认识还很稚嫩、肤浅,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特有的方式关注周围世界、感知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

(2)审美情趣

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产生移情作用。我们将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开展审美表达和艺术欣赏活动等,使美的感受性得以升华,并由美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演化为自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表现,从而更富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3)创造能力

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潜能。美术是幼儿创造的自然表达。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许多条条框框被打破,表现常与成人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有创造性。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创意空间,引领幼儿直接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融入生活,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材料、社会资源等,让幼儿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活动,并用心体会幼儿的美术作品,真正解读幼儿的心灵。

(4)人格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幼儿园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美术活动为幼儿真正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质就是人格化的过程。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包含了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领悟,以及把这一体验赋于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加以描绘,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我们的研究不仅着眼于幼儿的现实生活,更立足于未来生活,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美术教育观。

教师是课题开展的实施者和研究者。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美术教育观是课题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将更加系统地学习相关美术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美术欣赏水平、表现能力等艺术修养,提高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策划、反思、评价等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与幼儿、与课程共同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脱离幼儿生活的现象探析

2.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

(1)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研究

(2)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资源研究

(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互动式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研究、开放式户外写生中的美术教育研究、体验式饮食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研究、渗透式节日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研究、自主式游戏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研究、互助式亲子活动中的美术教育研究等)

(4)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研究(幼儿家庭美术教育与个性发展研究)

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师幼互动研究(生活中的“你”与“我”)

(三)研究重点

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回归幼儿生活的美术教育的内容、资源、途径、方法以及教育评价等。


【幼儿园美术结题 美育】相关文章: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06-18

美育的作文01-03

课题结题申请报告5篇07-10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范文03-29

美育心得体会02-19

教师美育教学心得04-27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05-02

学校美育自查报告04-17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06-01

美育心得体会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