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31 11:17:17 生活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专门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等外来入侵。不过中性粒细胞进行战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生来说,看血液化验单不仅仅看白细胞有没有低于正常值,还要关注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医生主要看三个数据: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而白细胞计数就是常说的血象,后两者则是白细胞的分类。众所周知,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专门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等外来入侵。不过,其实在这些卫兵里,有一队“精兵强将”更需要关注,那就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进行战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人体免疫系统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生来说,看血液化验单不仅仅看白细胞有没有低于正常值,还要关注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专家说,如果白细胞数量高于1万,炎症比较厉害,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打吊瓶,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说明抵抗力比较低,退烧药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高的话一般白细胞也高,常见为感染,一般感冒都会导致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感冒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说明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细菌感染。当然,这是基本判断方法,具体情况还需医生确定。

  知道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那么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解释。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等;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

  4、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5、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等血液病。

  6、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7、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危害

  中性粒细胞偏低会导致骨髓发育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造白细胞组织增生、部分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伤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瓦尔登斯特伦病、多发性骨髓瘤、费尔提综合征、贫血(缺铁、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放射线(如:定位治疗)、粒细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等;免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中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了吧。如体检中发现中粒细胞百分比偏低,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早治疗哦。中性粒细胞偏高和中性粒细胞偏低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那么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才正常呢?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值:

  参考值:0.40~0.75(40%~75%);(1.80~6.30)×109/L。

  中性粒细胞的监测意义

  1、增多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增高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跑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成令忠,1993)。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粗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职场的注意事项03-01

化妆的注意事项07-07

面试的注意事项04-23

关于离职的原因05-18

职场礼仪注意事项02-23

清明祭祀注意事项10-19

新人职场注意事项11-19

职场新人的注意事项11-28

面试中的注意事项01-23

职场礼仪的注意事项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