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桥的民间故事(通用11则)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桥的民间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的民间故事 1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皎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
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
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
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
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像雪花一样白、像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
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
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怕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
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像流水一样。
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莱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
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瞟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
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桥的民间故事 2
丰隆村位于中都市的东南方,是个人稠物穰、风光奇异的地方,村的西北角至今还有一座用石碑搭建起来的小桥,名叫神仙桥。解放前,它是丰隆村通往中都市的必经之地。据说这座小桥始建于明代中叶,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用供奉在自己庙内的石碑搭建起来的。说起来,还颇有一段传闻呢!
神仙桥由于丰隆村背靠南泉河,因而地下水质十分优良,用现在喝过丰隆村水的外地人的话说,就是清爽甘甜。即使寒冬腊月,村里人也敢喝从井里刚打上来的水。因此,丰隆会造酒的人特别多。那时,著名的酒坊有两家,一是前街的史家,一是后街的刘家。刘家酿酒时间较长,大多销往济南等地;史家酿酒稍晚,主要销往中都市。甭看史家后起,由于使用的是村南古井里的水酿造的,因而入口很爽,咂之香味弥久不去。当时丰隆村西有一条排泄南泉河水用的泄洪沟,沟上原建有一座木桥,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颓坏不堪.好在泄洪沟已几年没用,所以人们去中都时,都要从沟底爬上爬下,十分吃力。史家酒坊主人老史有四十多岁,因为起步晚,没敢雇工。老史两口子负责酿酒,往中都市送酒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大儿子和大女儿身上。那时进城不像现在有许多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一双脚。史家有一辆独轮小车,俗称红车。纯木器制作,连车轱辘都是木头做的,推起来很费劲。史家兄妹往县城送酒只能靠这辆红车。每隔三五天,鸡刚叫过三遍,兄妹俩便一个在后推,一个在前拉,将酿好的酒送往中都市。兄妹俩最头疼的就是过那条沟,每次过都得折腾出一身臭汗。
有一次,兄妹俩又要过沟时,来了一位倒骑毛驴的`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问兄妹俩要不要帮忙?兄妹俩当然巴不能得。于是没用兄妹俩动手,那辆装有两大篓酒的红车便在白胡子老爷爷的推扶下轻飘飘地过了沟。兄妹俩既惊讶又感激,妹妹见白胡子老爷爷身上有个酒葫芦,便说:“老爷爷,俺给你盛点酒吧!俺家的酒可好喝了。”白胡子老爷爷一脸馋像地解下葫芦递过来。妹妹灌满酒刚递过去,他就情不自禁地咂着嘴喝开了。
从此,只要兄妹俩过沟,白胡子老爷爷准在那里帮忙。兄妹俩每次都给老爷爷灌满酒葫芦。
三个月后,老史去中都市结账,发现酒钱比往常少些,回来细诘儿女,方知兄妹俩遇到白胡子老爷爷的事。老史想,哪能这么巧?说不定这个白胡子是个老神仙!于是对兄妹俩说:“再遇见白胡子老爷爷时,就把车上的酒都给他,让他在沟上给咱建座桥。”
隔了没几天,兄妹俩又往中都送酒时,白胡子老爷爷又和他们不期而遇了。妹妹没等白胡子开口,便甜甜地说:“老爷爷,这次俺把车上的酒都给您,求您在沟上给俺建座桥行不行?”老爷爷抚着白胡子笑眯眯地问:“谁让你这样说的?”“俺爹呗!”妹妹笑嘻嘻地答道。“好!”白胡子老爷爷点点头,然后解下酒葫芦递给了妹妹。奇怪,以前往葫芦里灌酒,只几下就灌满了,这一次装了快一篓也不满。兄妹俩又继续装下去,两篓酒光了,酒葫芦也满了。白胡子老爷爷用手一指,那葫芦轻飘飘地就到了他手里。他一边咂嘴弄舌地喝着,一边对兄妹俩说:“回去告诉恁爹,下次再来时,桥就修好了。”
到了兄妹俩再次送酒,来到泄洪沟前时,一座造型俭朴,结实耐用的小石桥果然横亘在沟上。左右望望,白胡子老爷爷却不见了。
老史和村里的乡亲们白天来到桥上,看到桥是用石碑建的。下到桥底朝上看,看到张果老几个字,方才明白,张果老喝了人家的酒,自觉理亏,于是用自己庙里的石碑搭建了这座桥。
桥的民间故事 3
俗话说“隔河千里”,这话一点也不假,二三十丈宽的严陵江隔断了两岸人的往来,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条能载一二十人的渡船。船老大方家世代船工,传至方灵已是五代,现在的掌舵人方灵五十开外,头发已显花白,岁月的沧桑也已爬上额头。方灵自幼跟随父辈船渡及至长大成人亲自操渡,深感生活的艰辛、村民来往的不便,常常叹息:不知猴年马月能有大善人在此江上架一桥,从此“天堑变通途”。
一夜,方灵做一怪梦,梦中天上的太白金星告知,明日渡船将有沉船之厄。方灵吓的可是不轻,损坏渡船事小,伤及船上无辜性命那可如何是好?只见船老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求神仙帮忙破解此劫难。仙人说:“原本天机不可泄露,只应你家祖辈世代善良普渡众生,造福乡民,感动了上苍,天庭特命我下凡指点:明日无任早晚,一定要等到手拿讨饭棍的大肚皮来方可开船,可保你等无忧。那大肚皮腹中之子二十年后乃国之栋梁,大贤大德之人,望你善待妇人,切记,切记!”言毕,太白金星化作一团烟雾不知去向。方灵一觉醒来早已满头大汗,回味梦中场景乃旧历历在目,奇哉怪哉?睡意顿消,坐等天明。
次日一早,船老大匆匆吃罢早饭便去码头渡船待客。太阳升起,行人陆陆续续已坐满了船舱,大伙催促船工尽早开渡,但方灵牢记梦中仙人所言,就一直推脱说还需等一个重要客人来。直到日上三竿,众人嘈杂吵嚷起来,往日里渡船这时光早已有了一个来回,不知今日里船倌长吃出了什么药。就在大伙纷纷指责方灵之时,船工眼尖见一个柱着竹竿衣着褴褛的农妇,挺着个大肚皮跌跌撞撞向渡口赶来。方灵喜出望外,“来了,终于来啦。”众人随着船工的叫声向渡口望去,见是一女讨饭客,不由得哄堂大笑,“莫非船倌长犯了花痴,连讨饭的女人也想要。”方灵装着耳背不予理会,见孕妇到了面前,忙客气地接过竹竿,手扶孕妇走上跳板,一面吩咐道:“小心,当心脚下滑。”孕妇本来就是个讨饭的.有些自卑,见船倌长对自己如此客气,心里充满了感激。
终于等到要等到人,方灵从船头抽回跳板,一声“开船了。”,一篙撑去,渡船缓缓离岸,船工放下长竹篙改由双手划桨,船头犁开水镜直向江心冲去。
六月天,说变就变。刚才还烈日当空,刹那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风掀起巨浪,渡船颠簸摇曳犹如断线风筝,一船人吓的面无人色,一片鬼哭狼嚎。船倌长虽有仙人有言在先,但梦中之言不知灵与不灵心中也没个数,见渡船如此危情也有些慌了手脚。孕妇吓的面如土色,嚎啕大哭道:“苍天无眼呀!我与夫君赵氏相濡以沫,恩爱情深,没想到天妒鸳鸯,丈夫暴病舍我而去,我本欲追随夫君于地下,然身有赵氏骨肉,如今生活无依,罔顾脸面,忍辱偷生,乞求百家饭,期望能育儿成人,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今日又遭灭顶之灾,叫我如何面对夫君?”说来也怪,孕妇话音刚落,瞬间云开雾散,狂风骤停,水面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方灵借机奋起神威用力划桨,渡船终于平安到了对面,大伙都松了一口气。
渡船停靠停当,放下跳板,此时的一船人似乎还在云里雾里,船倌长招呼惊魂未定的乡亲动身下船,并对大伙说:“今日此劫全仗贵妇化解,大家就让恩人先下吧。”说完,手扶孕妇毕恭毕敬送至码头。船上之人下了船都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想想今日之事确实有些蹊跷,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对于船工的神神叨叨表情未置可否。再说方灵留孕妇慢行一步,见众人走远,“扑通”一声跪倒在讨饭婆面前,口喊:“今日大恩船工无以为报,请受小人一拜。”孕妇大惊失色,忙扔下竹竿,双手搀起船工,说:“折煞小妇人了,一个要饭的何德何能受此大礼?实在迷茫,还望指点一二。”船倌长说:“夫人莫要自贱,古人云‘母以子贵’,您腹中孩子将来必高中状元,出将入相乃国家之栋梁,您好生抚养,等着将来享福吧!”孕妇听的是一头雾水,“船倌长别取笑了,一个讨饭的哪有这么大的奢望,将来孩子大了能扔下讨饭棍有口饭吃就阿弥陀佛了。”方灵见孕妇不信,“我们今日在此打赌如何?!”“我两手空空,赌什么?求船倌长不要拿我穷开心了。”船工不依不弃,“小的不敢为难夫人,只是将来好事成真,您有什么话说?”孕妇见船工说的跟真的似的,不禁苦笑了一下说:“借你吉言,我儿如若状元得中,高官得做,我家就在此渡口造一大桥方便两岸村民,至于你船倌长,我儿给你养老送终!”方灵见孕妇如此说,十分高兴,于是说:“夫人此话当真?二十年后可别忘了今日之誓。”孕妇说了半天话,肚皮也有些咕咕,一心想早点摆脱这爱纠缠的船工,“小妇人决不食言,如若二十年后我儿还是拿着个讨饭棍,不知船工到时有何话说?”“我当在您面前自杀谢罪!”船工说的斩钉截铁。孕妇半信半疑告别船工匆匆而去。
原来这孕妇也不是一般的讨饭客,知书达理,与丈夫相亲相爱,只因丈夫早逝,公婆认为是克制夫君之相,被公婆赶出家门,可怜娘家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得沦落乞丐寄住他乡有钱人家的柴房。怀胎十月,瓜熟蒂落,果然是一大胖小子,取名赵乞儿。左邻右舍垂怜母子,每每米汤粥、包萝糊救济。及至长大成人,乞儿听母亲教诲,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发奋读书,及至大比之年,皇榜发放,状元高中。皇帝赏其横逸之才,封杭州、越州、严州三府巡抚。赵乞儿少年得志,不觉心花怒放,思绪万千。乞儿想起母亲这些年独自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长大,忍不住潸然泪下,发誓此生一定不逆母意,不让母亲受半点委屈,共享荣华。
一个月后,新状元走马上任,第一站荣归故里回严州老家省亲。你想想,新官上任加上又是头名状元,那场面是何等的威风!前面鸣锣开道,萧笙齐奏,乞儿端坐八抬大轿之中,严州知府乘一顶四人轿紧随其后,这一幕早有邻舍报于赵母得知。赵母得知儿子状元高中,想想自己半生的酸甜苦辣,马上就要跳出苦海,不禁喜极而泣。高兴之余猛然间记起二十年前渡口的一幕,不觉心头一紧,当时与船工的打赌原本有些出于玩笑的成分,现在看来以后真的要兑现的,虽是一句戏言,但做人要讲信誉,何况儿子现在真的如愿中了状元,做了高官,面对老船工有何理由推脱诺言?老船工难交代,此事又该如何与孩子谈呢?真是急死人了!鼓乐声越来越近,赵母心头越来越急,突然一阵眩晕,赵母仰头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早有邻居报于状元郎,乞儿原想苦尽甘来母子团圆是何等的幸福,儿子不敢多想,一把抱起母亲,大呼:“母亲这是怎么啦?您劳累半生眼看苦日子已熬到头,千万不要有什么差错,否则儿子要这官有何用?”母亲缓缓醒来,开口道:“今日儿子争气状元得中,做母亲的本该高兴才是,但一想起你尚在腹中之时母亲的一个承诺,故让母亲好生为难。”儿子忙问其故,母亲一五一十将当年过渡之事与儿子一一道来。儿子听后啧啧称奇,一个摆渡的人如何能知过去将来?于是宽慰母亲说:“我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这关乎民生的事是当官的应该做的,做母亲的想在了儿子前面,孩儿自幼经常渡船,此江风高浪急不安全,两岸百姓来往不方便,严州知府何在?”“下官在此。”严州知府马上应到。“着你府一年之内将此桥修通。我本人捐三年的俸禄补贴造桥之用。”巡抚吩咐道,“是。”严州知府在巡抚面前巴不得有所表示,见顶头上司吩咐哪有不应之理,何况修桥即能巴结上司又能取悦百姓,何乐而不为呢?儿子见母亲面露喜色,心里宽慰了不少,说;“母亲还有什么心思但说无妨,孩儿一定想方设法给母亲办到。”母亲见儿子如此通情达理,索性大着胆子说:“尚有一事,母亲当年答应老船工,如你状元高中,高官得做,将要养他一辈子。”状元郎听了哈哈大笑:“这事更加好办了。家有一老是个宝,我们家本来人丁稀少,添了老人反而热闹。”说罢,马上叫衙役去寻找老船工去了。
好日子过的也快,不到一年大桥落成,开桥典礼那天,万里晴空,锣鼓喧天,彩旗遍桥,爆竹炸的是满天响,巡抚在铺满红地毯的新桥上亲自剪彩踏新桥,母亲搀扶老船工紧随其后。前来观看新桥的民众是人山人海遍布严陵江两岸,人们不光是看桥,更想看的是为民造福的状元郎。有些在早年曾经奚落过讨饭婆的势利人现在简直是无地自容,感叹“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古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奉劝那些势利的人,人家得势时毋须溜须拍马,人家落难时不要落井下石。
桥的民间故事 4
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老头儿,家里养着一只猫。这只猫通身光秃秃的没有几根毛,难看死了,它不会捉老鼠,懒得连叫也不高兴叫,一日到夜闷声不响地伏在老皮匠脚边打瞌睡。
邻居们看着不顺眼,都劝老皮匠:”趁早丢了它吧,养只癞皮猫有啥用场呀!”但老皮匠听了,总是摇摇头:”我家里冷冷清清的,养只猫也好作个伴哩。”
一天,有个采宝客经过这里,恰巧一只靴后眼走掉了,便拐进老皮匠的修鞋铺子,叫他修理一下。采宝客等在旁边,东看看西看看,一眼看见子老皮匠脚边的癞皮猫。他盯着猫看了半天,就问老皮匠:”老伯伯,这只猫是你养吗?”老皮匠点点头。采宝客又问:”给你三百两银子,把它卖给我吧!”
老皮匠只当他寻开心,就说:”你买这样的猫去做什么?”采宝客说:”买去做什么你不用管,只要答应给我,就一手交银一手取货。”老皮匠听了摇摇头:”没有说过有三百两银子买只猫的.!我不卖,我不卖!”
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劝老皮匠说:”老皮匠呀,你辛辛苦苦活了大半辈子,连三两银子也没积下过,这下有了三百两银子,往后的日子就穷不着啦,快把这癞皮猫卖给他吧。”
老皮匠并没有动心,他慢吞吞地说:”我大半辈子也穷过来了,只要苦挣苦做过日子,能有碗饭吃就好,决不指望这只小猫发横财!”
人们都笑老皮匠是个呆子。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正在纷纷谈论,刚好羊坝头的恶习霸瘌痢头阿五经过这里。瘌痢头阿五听说有这样便宜的事,急忙挤进人群,向采宝客拱拱手,说:”客人请了!你要这瘌皮猫不难,只要把猫的用场讲出来,这件事包在我五爷身上!”
人们一见来了瘌痢头阿五,就纷纷避开了。采宝客看这人在地方上是有势面的,料想有他出场,这只猫不怕买不到手,就说:”五爷,你仔细看看这只猫,虽说只有几根黄毛,却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这是一只金丝猫呢!五爷不知道,钱塘江旁边的六和塔顶上,有十二只玉老鼠,半夜里会出来在塔顶上玩耍。那玉老鼠乃是无价之宝,只有这金丝猫才能捉得到它。”
瘌痢头阿五听得心痒痒的,肚皮里早已另打了算盘,嘴巴上却道:”好呀,好呀!”
采宝客一摸身上,偏巧带的银子不够,就向瘌痢头阿五说:”五爷,和你一言为定,我马上拿银子去,夜晚再来抱猫。”说着,穿起刚钉好的靴子,急急忙忙地走了。
瘌痢头阿五见采宝客走远了,回过头来对老皮匠说:”老头儿,把猫借给五爷用一用,等捉到玉老鼠再来还你。”老皮匠慌忙护住猫,答道:”开头我是舍不得这只猫,如今倒舍不得那十二只玉老鼠。宝贝是大家的,应当让它留在塔顶上,你凭什么要把它捉去!”
瘌痢头阿五一听歪了嘴巴,把袖子一捋,三拳两脚将老皮匠打昏在地上。他从老皮匠身边抱起猫,一声吆喝,扬长而去。
天黑下来后,瘌痢头阿五喝得醉醺醺的,独个人抱着猫,一摇一摆地往钱塘江边走去。他爬上小山,来到六和塔脚下,等到半夜三更月亮当空的时候,抬起头来一看,哈!果然有十二只晶莹光亮的玉老鼠,正绕着塔顶,跳来跳去地玩耍呢。瘌痢头阿五急忙从怀里放出猫来。
说也真怪,这只猫平时只会眯起眼睛打瞌睡,这时却忽地精神抖擞起来:昂头竖耳朵,躬身翘尾巴,瞪起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那模样就像是一只刚出山的小老虎。它朝着塔顶”咪呜,咪呜”叫了两声,就一纵身蹿上塔顶去了。
玉老鼠一见金丝猫,一只只都吓得从塔顶掉下来,跌得粉碎粉碎。
瘌痢头阿五赶过去,不见了玉老鼠,还以为逃了,一个箭步往外窜出去。因为他喝醉了酒,头脑不清醒,再加上用力大,脚一滑,”咕碌咕碌”地滚下山坡,”扑通”一声响,跌进钱塘江里去了。
再说,采宝客回家取了银子,先拐到市上买了一张大网和一大捆丝绵,再到老皮匠鞋铺里来抱猫。一看,老皮匠昏倒在地上,那只金丝猫早不见了。他心里一捉摸:不对,一定是瘌痢头阿五先下了手!就急急忙忙追到钱塘江边来。
原来,采宝客在瘌痢头阿五面前卖了个关子:只讲出金丝猫的用场,却不教捉玉老鼠的方法。捉玉老鼠的时候,要先在塔下张开大网,铺上厚厚的丝绵,然后才放出猫来。这样,玉老鼠就不会逃掉,也不会摔碎了。
当采宝客赶到六和塔跟前,玉老鼠已经跌碎,瘌痢头阿五也死在江里了。他一见这情形,又是顿脚,又是叹气;但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好自认晦气,背起大网走了。
从此以后,六和塔上就没有这十二只玉老鼠啦。
老皮匠修鞋铺子旁边的那座桥,因为当年出过这件事情,就被叫成了”猫儿桥”。
桥的民间故事 5
昆山城里有个马鞍山,一条小河绕山流过,河上有条小环龙桥,勿晓得哪年造的。明朝以后,当地人都叫它相离桥,原来这条桥名还含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哩!
小青见白娘娘和许仙夫妻俩生活过得开心,你恩我爱,不由得也想嫁个男人,竟也想嫁给许仙,平日里对许仙眉来眼去,直引得许仙有点按捺不住。一次,小青大着胆子,约许仙秘密私会。忽然白娘娘破门进房,责备小青:“青妹,不能这样。”
白娘娘倒不是争风吃醋,她知道小青根基还浅,身上毒素还没脱尽,若有人跟她接近,就会中毒,重则性命不保。可是,小青并不理会白娘娘的苦心,竟别着气出门而去,决意寻访一个如意郎君。
小青架起云头,向东海方向而行。一歇歇,来到马鞍山上空,只见百里平原,一峰独秀,山青水碧,风景宜人。在山前林荫道上走来一个少年,后边跟着两个书童。这位公子就是当朝宰相顾鼎臣的小儿子顾德。今天风和日丽,顾德饭后功课完毕,带了书童外出踏青。在云头上的小青见顾德仪表不凡,比许仙不知胜过多少倍。心想:若能和这个美少年相配,也不枉我下山一遭。
不料一脱脚,惊叫“啊哟不好!”从云头上摔了下来,一个翻身,轻轻地落在这条环龙桥上。她眼看顾德已经迈步登山,不便紧紧追赶。就心生一计,念动咒语,作起法来。刹那间阴云四合,风雨就来,直弄得游人四处乱奔躲避,顾德急忙跑到对过祠堂里躲雨。小青身上也被淋得雨水漉漉,两眼盯着祠门,好一会没见顾德出来,就收起法术,立刻风停雨止,阳光一片。
顾德本想登紫云岩饱览春色,突然遇雨,游兴顿消,返身回府。刚步出隔山的林荫道,小青忽又作起法来,召来了一阵蒙蒙春雨,让顾德快步来到了石桥。这时小青突然发出了惨切的哭声:“苦哇……”
顾德抬头一看,猛然发现桥顶坐着一个年轻姑娘啼哭挡路,便停下脚步问:“小姑娘,你为何在雨里头悲伤哭泣?”
小青掩袖回答:“奴家今日出门,谁知天下起雨来,这路上泥粘土烂,可怜我脚小伶仃,实难步行回家,苦哇!”顾德一听,非常同情,便问道:“小姑娘,你家住在哪里?有多少路程?”
小青一呆,总不能回答:“家住峨眉山,现在苏州城”吧!,就随手朝北一指,撒了一个谎说:“就在那边的小镇上。”
顾德朝北面一看说:“小姑娘莫非住在陆家桥,离这儿倒有十多里路,脚下路滑,确实难走!”
小青听了,又哭了起来,悄悄收起法术,让天色有雨转阴,渐渐暗了下来。
这时,顾德关心地问:“小姑娘,天色近晚,不知在昆山城里有没亲眷朋友可投?”
小青摇摇头说:“奴家此地举目无亲。”
顾德细细看了小青一眼,顿时暗吃一惊,只见她生得像天仙般美丽,像一支带雨开放的海棠,实在标致。二十岁的顾德第一次看到这样漂亮的美人,怎不如痴如醉的发了呆!
小青心中有数,趁机说:“不知公子离府可远?若肯见怜奴家,行个方便,前往府上暂住一宿,改日定和父母登门道谢。”
顾德巴不得小青跟他回去呢,听小青这么一说,就说:“可以,可以!只是委屈了姑娘。”顾德就叫书童到附近半山桥的程家轿行里速速雇来一顶轻幔小轿,将小青抬进了柴王弄,从宰相后门进去,瞒过了母亲兄嫂,隐藏在自己的书房里。
小青和顾德,一个一见钟情,一个一见倾心,当夜就配成了露水夫妻。
从此,顾德迷恋着小青,时光一长,顾德很快消瘦下去,竟一病在床,饭菜不进。顾鼎臣正巧休假在家,老夫妻俩大觉蹊跷,儿子好端端在书房用功勤读,怎么会一下得此重病?眼看儿子骨瘦如柴,整日昏迷,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昆山城里的名医高手都请遍,一切珍贵药材都用过,儿子的病不但没有减轻一份,反而日日见重。
顾鼎臣吩咐家人,四处寻访名医,总算在嘉定城里请来了一位八十八岁的著名郎中王聋膨。他行医六十多年,绰号叫“一帖药”。不管谁生了重病,经他把脉开方,便可药到病除。
王聋膨一看顾德的面色,却不去搭脉,而是抓住顾德的腿,看了看脚底心,问顾鼎臣:“相爷,公子结婚多少时候了?”
顾鼎臣感到莫名其妙,摇摇头说:“我儿尚未结婚。”
“可公子的病,老朽只识得一半,他是元神伤颓,阴虚肾亏,若说未婚,引得此病,比有艳遇。公子已病入膏肓,恐非药力所能挽救。公子还有一半毛病,老朽可不懂了,像是雾邪瘴疠攻心,实难说出病因,还望另请高手。”
王一帖拱拱手,摇摇头,药方没开就告辞走了。
顾鼎臣夫妇眼看儿子无救,不由得老泪纵横,悲伤不已。但是,顾鼎臣毕竟是个有学历的人,从王一帖的话中引起了疑点,莫非儿子在背地里干了寻花问柳的事?便传问了两个书童,两个书童只好讲出真情。
“啊哟哟,这还了得,儿子一定被妖精迷住了!”老夫妇俩这才明白,急得直跺脚。最后不得不贴出招告:凡是既会降妖捉怪,又会行医治病的神道高僧,或具备这两种本领的军民人等,若能治好公子病者,赏黄金百两。
且说那小青,只要没有旁人在时,她便坐近床边,看着那快要断气的顾德,心中悔恨莫及,她才真正领悟到白娘娘的`责备是有道理的。可是,小青又进退两难,眼看顾公子害在她的手里,自己又没有本领到昆仑山去盗仙草。想想还有什么面孔去求白娘娘?到此地步,小青怎不泪珠直淌。
正在小青为难当儿,救星来了。原来白娘娘已经算到小青在昆山顾相府里和顾德的一段奇遇。姐妹间义重天高,情深似海,小青已悔悟知错,白娘娘焉有不助之理,她从宝箱里取出一个纸包,里面保存着用剩的一瓣仙草,交给许仙说:“昆山顾相府里的公子被毒气侵袭,命在旦夕,有劳相公前去搭救,只须将仙草放在一个空药罐里送往顾相府,先让他饮服这煎好的仙草汤,公子便可痊愈,然后将空罐放在病床下,相公只需连喊三声‘妖精入罐’,再用这张包仙草的白纸封住罐口,随你抛在哪条河里,就万事大吉了。”
许仙赶到顾相府,照着白娘娘的话行事。顾公子服了仙草汤,脸色一下转为红润,病好得真快。小青隐在一旁,看到许仙,晓得白娘娘来找她回去了,趁许仙在装模作样喊捉妖精的当儿,闪身变成一条三寸长的小青蛇,游进了空药罐里。许仙拿着贴住封口的药罐,分文不受,告辞了顾鼎臣而去,走到后街河,将药罐抛下了河。药罐落水,小青破纸而出,游到那条无名小环龙桥边,一跃而上,又变成了初到昆山时的模样,立在桥头。
对着顾相府凝视,深情地遥祝一声:“顾公子,你多多保重!”然后架起云头,抢在乘船的许仙前头,先回到苏州,又愧又谢地见了白娘娘。
小青在这条小环龙桥上和顾德相遇,凑合成一段奇缘,又在这条桥上离别了顾德,后人在流传着则故事时,就把这条小环龙桥起名为“相离桥”。这座桥至今还是完好无损呢。
桥的民间故事 6
早先,杭州鼓楼附近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桥,桥边有个专治烂疮脓泡的外科朗中。他宽额角,粗眉毛,高鼻梁,阔嘴巴,黑脸上长满络腮胡须;两腿生烂疮,一脚高一脚低的,是个跷拐儿,他在桥边撑一柄大布伞,摆一只破药箱,白天坐在大伞下行医,夜晚就躺在药箱上困觉。
起先,人们看他这副外相,都不信他真能治病。后来,有一个烂脚烂了三年的人,到处治不好,想碰碰运气看,就到大伞下面来找他医治。不料他给了一张狗皮膏药,三天工夫就把那人的烂脚治好了。消息传开去,到大伞下面来求医的人便渐渐多起来。这朗中就用这一种狗皮膏药,治好许多人的陈疮烂毒。这一来,他的名气很快就轰动了杭州城。大家还送他一个外号,叫他”赛华佗”.
赛华佗出了名,杭州好些挂牌的”高手名医”和药铺老板的生意便清淡了。他们气不过,就聚拢来商量,大家凑一千两银子送给知府,要求把赛华佗赶出杭州去。
知府受了贿赂,便差衙役去把赛华佗抓来。
知府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混蛋!见了本府怎不跪下!”
赛华佗冷泠地回答说:”我是个跷拐儿,膝盖骨硬啦,从来不跪的。”
知府又一拍惊堂木:”你叫啥名字?从哪里来的?”
赛华佗说:”我没有取过名字,不过 杭州百姓送我一个外号,叫我赛华佗。从哪里来,我倒记不灵清啦。”
知府眼睛一转,就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赛华佗!亏你自己说得出口!你既有赛华佗的本事,为啥不先把自己的烂脚治治好呀?”
这时,知府只觉得背脊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动,痒得难熬,急忙伸手到衣裳里去摸,却摸不到什么。只见赛华佗冲着他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世上各行各业顾得了别人顾不了自己的该有多少!盖屋的为啥住茅草房?养蚕的为啥穿破衣裳?种谷的为啥饿肚肠?管盗贼的官府又为啥要在暗地里贪赃?这些你怎么不问一问、管一管呀?”
知符被赛华佗问住了,回不出话来,就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大叫:”掌嘴!把他关进死囚牢里去!”知府退了堂,觉得背脊上那地方痒得更厉害了,脱去衣裳叫人看看,原来起了个小硬块。这小硬块越抓越痒,越抓越大,过了半个时辰,就变成一颗疔疮,疼得他滚在床上大喊大叫。师爷得知了,进来对知府说:”老爷,我听说那赛华佗倒真是个治疔疮的好手哩!叫他来给你治一治吧,等治好疔疮于办他的罪也不迟呀。”
知府疼不过,只得差人到牢监里去把赛华佗叫来。赛华佗看过知府背脊上的`疔疮,就给他贴上一张狗皮膏药。
哪知过了一夜,知府背脊上的疔疮不但不见好,反而越肿越大,烂得流脓流血,隔着三重大门都闻到臭味。知府恨死了,天不亮就差人到牢监里去把赛华佗抓来,大吼道:”我背脊上的疔疮疼得更厉害啦,一定是你在膏药里放了毒!”
赛华佗说:”不要忙,不要忙,让我仔细看看疔疮再说。”说着,便揭起膏药,细细看了一回,皱皱眉头说:”这疔疮口子小,里面大,从里面烂出来,叫做‘穿心烂’,是无药可救的。因为你平常做事太狠毒,不讲良心,所以得了这个毛病,和我 的膏药毫不相干!”
听赛华佗这么一说,知府又是气又是急,大叫大喊:”砍他的头!砍他的头!”过了一会,他上气不接下气,翻翻白眼,就呜呼哀哉了。
师爷照着知府临死吩咐的话,给赛华佗安上个”妖道惑众”的罪名,押赴刑场问斩。
赛华佗被押上刑场的时候,走过他撑大伞摆药箱的小石桥。周围的老百姓见他受了冤枉,都围拢来说长道短,一下子把道路都塞住了。赛华佗朝大家说:”乡亲们啊,官府老爷硬要送我归天去,我不走也得走啦!”说着,一纵身跳下桥去,”扑通”一声,河面上水花四溅,漩涡儿咕噜噜转;忽地冒起一股青烟来。赛华佗站在空中朝人们点头招手,随着青烟一直飘上天去了。
人们都说,赛华佗是个神仙。大家忘不了他,四时八节总有人要到这座小石桥去盼望他再回来给大家治病。时间一久,这座小石桥就被叫成”望仙桥”。
桥的民间故事 7
从前,宁波老江桥桥头有一座三圣堂。三圣堂里有三尊菩萨:坐在中间的是县官老爷,左边是南洋客人,右边是皮鞋匠。传说这桥与三圣堂有关。
过去,三江口上没有桥,来往行人全靠一只大木船摆渡过江,摆一渡要蛮多辰光,来往人多,交关勿方便,碰到刮风落雨涨大潮,弄勿好还要翻船。渡口旁边有一间草棚棚,主人是个皮鞋匠,其手艺蛮好,工钿还比别人便宜,客人等摆渡,常常在草棚前歇歇脚。
一日,来了一个南洋客商,右手提着一只小箱子,要想摆渡,渡船还没回过来,就到皮鞋摊去补皮鞋。皮鞋刚刚补好,渡船靠岸了,其急急忙忙穿好皮鞋,抢上几步,轧上了渡船。
天暗下来,皮鞋匠收拾鞋摊,发现鞋摊旁边放着一只小巧的手提箱,其忖:“十有八九是日里来补鞋的那个客人错落的。”就提起箱子,随手打开一看,呆煞了,原来里面都是金银珠宝,锃亮锃亮。其忖:介多宝贝失落在这里,那个客商要急煞,没办法送回,还是等其自己来取吧。
第二日,皮鞋匠跟平常日脚一样,摆出皮鞋摊,一边做生活,一边留心过往客人,一直等到夜,仍没看见这位客商回转来。就这样等了一日又一日,过了一月又一月,一等等了三年多。
一日,这位客商果然来了,只见其走到鞋匠摊前面,对鞋匠说;“老师傅,侬手艺真好!我这双鞋,是侬给我补的,穿了三年,还没有破呢!”皮鞋师傅一看,赶快放下手里生活,指指客人脚上穿的旧皮鞋,笑了笑,说:“客官侬好糊涂。算起来已经有三年另一个月了。”南洋客人说:“哎,一眼勿错。”
“侬那次补鞋辰光,有啥东西错落过?”
“有的`。我有一只小皮箱,好象是在这里等渡船辰光错落的。”
“箱子里厢有啥东西?”
“金银珠宝。”
鞋匠一听马上从屋里拿出小箱子交给客人,南洋客人呆煞了,心忖:世上还真有介好心的人。连忙打开箱子一看,金银珠宝一样都勿少,交关感激,就拿出一串珠宝说:“侬真是个少有的好人。这眼东西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后勿要再辛辛苦苦补鞋了,去开一爿皮鞋店吧。”鞋匠推开客人的手说:“客官侬勿要弄错。如果我要这些东西,就勿会在这里等侬三年了。”客人一定要送,皮鞋师傅无论如何勿肯收。就这样你送我推,一来一去,喉咙越来越响,围拢来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辰光,正巧县官老爷路过这里,看见介多人围在一起看热闹,也轧了进来,一问,是这样一桩事体,就对这两人说:“你们两人勿要推了。我有个主意,你们看好勿好。这里江面宽,水势急,行人摆渡交关勿方便,你们两个推来推去,都勿要这笔钱,我看就在这里造一座桥吧,银两不够,我也来凑个数。”听了老爷的主意,看热闹的人都拍手叫好。南洋客人看见这个场面,干脆把整箱珠宝都捐出来了。
就这样,在三江口附近的奉化江上造起了一座大木桥叫老江桥,把城里和江东的路接通,行人再也勿用摆渡了。后来为了纪念这三个人的功德,在桥头造了一座三圣堂。
桥的民间故事 8
杭州上城有座”安乐桥”同一条河上还有并排三座”豆腐桥”.这四座桥都是南宋年间造成下的,到如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
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手下有个将军叫王佐。他用苦肉计说降了陆文龙,把金兀术打得大败。从此他缺了一只胳臂,不能再打仗了,岳飞便保举他做安乐王,皇帝还答应他在杭州城内造一座王府养老。
安乐王的王府造在河边。动工的时候,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满在河埠上。河上没有桥,原来的一只摆渡船,又被运砖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没法来往,心里很生气,便编出歌儿来唱:
”安乐王,安乐王,
为你安乐大家忙!”
王佐从军中回到杭州,得知了这件事情。他想:我一个人要那么大的王府做啥!不如拿这些材料在河上搭座桥,好让大家方便些。于是,他就吩咐工匠,先挑扎实的青砖石板,在河上搭一座大桥,剩下的材料,随便造两间房子做王府。
百姓听说不造王府先造桥,大家都来帮忙。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月工夫,便在河上造起一座宽阔平整的.大桥。
河上有了桥,往来很方便,老百姓一高兴,又编出新歌儿来唱: ”安乐王,好心肠,造座大桥通四方。”
你唱我唱,一传两传,安乐桥越来越出名。消息刮进宰相秦桧的耳朵里。秦桧心里很妒忌,他说:”造一座桥也扬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阔,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斗富有,看看你强还是我强!”
秦桧动动嘴,下面 的官员便跑断了腿:增捐加税,抓夫派工,强迫老百姓不分昼夜地造桥。过了整整三个月,在安乐桥同一条河上,并排造起了三座桥,果然是一座比一座阔,一座比一座高。秦桧很得意,亲自给这三座桥取了名字,叫做”斗富一桥”、”斗富二桥”和”斗富三桥”.
桥是给人走的,一条河上有一座桥就够了。要造那么多做什么!老百姓恨死了秦桧,都赌气不走他那三座斗富桥。
因为杭州人讲话的声音”斗富”与”豆腐”差不多,老百姓取笑秦桧,就把那三座桥叫做”豆腐桥”.一直叫到现在。
桥的民间故事 9
张士诚聚合盐民起义后,打算攻打盐城。盐城巡抚探得后,十分惊慌,水陆两路都作了防备。登瀛桥在城西,是进坜城的水上大门,巡抚加派重兵日夜盘查过往船只。
这时,张士诚请来施耐庵,商量计策。施耐庵对大将卞元亨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张士诚、卞元亨都连连点头称妙。到了第三天,卞元亨按施耐庵的计谋,率领了一百多条船从卞仓出发,顺着串场河往登瀛桥行进。船舱面上,一麻袋、一麻袋的,堆得老高,扎得不紧的袋口把大盐撒泼了出来。到了登瀛桥下,守官兵不让船只靠岸,要一条条船拢岸搜查。第一条船上,打开包来,是白花花的大盐,放了过桥洞;第二条,打开包单,官兵都看得发呆了,原来是白花花的'银元,还有丁丁当当的响声。他们喜出望外,争先恐后地跑上船去抢银元,把几个麻袋都背上了岸。消息传开,城里的官兵都跑来了,争着夺钱袋,抓银元,刀枪掼了一地没人问。起先,东扭做一团、西扭成一堆,你拖我夺,又叫又骂;后来,竟动了拳头,有的被打得鼻青眼肿,有的被扑通、扑通推下了水。
就在这乱糟糟、闹哄哄的时候,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百十条船都悄悄地靠了岸。只听得半空中一声爆竹天地响,船上千把人呐喊着跳上岸,司法部快拾起散在地上的刀枪,没头没脑地朝那些抢钱的官兵砍去、搠去,没有几个人能逃出性命盐城巡抚知道了,连忙调来卫兵去抵抗那些船民。卞元亨看来势汹汹,手一招,千把人登上船,掉头就往卞仓方向跑。巡抚带着卫兵登上大船跟在后面追。看看快要追上,卞元亨便叫船民把早准备好的麻包一袋袋往河中心掼。巡抚的船被河里的麻袋搁浅了,进退不得,很快被卞元亨团团包围了起来。等见盐城巡抚做了落水鬼,卞元亨又率领船只回到登瀛桥,乘势夺下了盐城。
盐城周围,至今还流传着这个施耐庵设计水战登瀛桥的故事哩!
桥的民间故事 10
很早以前的这天傍晚,一秀才屡试不第,丢魂失魄、跌跌撞撞地来到一桥上,两眼发呆,直视桥下湍急的流水,准备……。“请问这位大哥,你在这桥上……”走过来一女子问;
“我,我,我……”秀才继续盯住桥下思量;
“大哥,你……”女子看出秀才的意图乡劝慰说;
“你莫管我!你莫管我!你莫管我……你也管不了我……”秀才唉声叹气摇摇头哀愁地说;
“你为何这般模样?”女子看到秀才十分落魄靠近说;
“姑娘,我已经到了这无路可走的地步了,也不怕你见笑。我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名落孙山啊!只好了结此生。”秀才垂头丧气又向桥边沿挪动了几步,眼看就要……。
“慢!家中可有妻儿双老?”女子急忙问;
“上无老,下无小。寒舍小妻也因我贫穷潦倒另嫁别人了!……”秀才心灰意冷感到以后路途渺茫说;
“这位大哥,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你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就必然会眼前暗淡,走向绝境。你想过没有,日落日出自然连,春暖秋凉夏热炎,生活有苦也有甜,此时失意彼欢乐,彼时欢乐此愁潜,冰雪造就梅香艳,寒窗方能人世前,他日荣登龙虎榜,桥头且看奴红颜。”
“你情愿与我结为连理?”秀才此时眼睛由黯淡变为发亮说;
“对!”女子干脆利落且坚定地说;
“就以天地为证……”秀才心情激动说;
“现在不是时候!”女子摆手说;
“啥时?”秀才从桥边沿返回靠近女子问;
“中举后!”
“地点在?”秀才接着问;
“此桥上!”
“一言为定!”秀才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女子毫不含糊地回答;
一年后,秀才金榜题名,身着蟒袍足蹬靴,八抬大轿当中坐,头戴翎顶好显赫。前呼后拥威风凛凛来到桥上,却不见那女子。便不停地大声呼唤:“阿——女——。阿——女——!阿——女——!……”
“我来了!”女子欢快地来到桥上。
“我中举了!咱两……”秀才说着高兴地手舞足蹈地向女子走去。
“不可能!我不是凡夫俗子,我是这水中一仙女。那日我看到你要跳水自尽,我岂能见死不救。便以夫妻相许,唤起你的自信,重新点亮你心中那盏将要熄灭的灯。对不起我走了。”阿女说完转身即逝。
秀才为纪念这位有恩的.女子把此桥进行了一番修葺,使其牢固不朽。后人称此桥为举人桥。这正是:秀才走上桥,懊丧把头摇,仙女轻点拨,中举乐淘淘。
桥的民间故事 11
清朝乾隆年间,过年逛庙会是安阴县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在安阴,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六打花灯,安阴桥上遛百病。”正月十六的庙会是过年的重要一部分。可这一年,安阴县的老百姓恐怕逛不成庙会了,原来,安阴庙会旁的安阴桥塌了。桥塌后,老百姓都盼着能早日修好大桥,能红红火火地逛个实在的庙会。
安阴县的许县令刚上任不久,就碰上了这件烫手的事情,这下他可睡不着觉了。要想修好这座桥,没有万两的银子可办不成事情啊!而如今,县财政紧缺,哪里能拿出一万两的银子来为百姓修桥啊?想叫那些富人捐助,可他们却舍不得出血,怎么办呢?可还没容他想出个好办法,县丞就来报,说是桥北有个叫“灵来”寺庙,在那寺庙求神拜佛十分灵验,许多人都爱到那寺庙去祈拜,可是现在桥塌了,大家就坐小船过河,谁料河中风浪大,大家都抢着过河,结果人多船小,不少人被掀翻在水中,送了性命。
许县令一听,大为恼火,他早就听说过了这个灵来寺庙的主持灵山和尚善装神弄鬼,许多人来求神拜佛,一时间善男信女无数。据说其人还十分花心,不少漂亮的良家女子都被其蒙骗,成了他的玩物。突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就和县丞坐了一条小船来到了灵来寺庙,他找到了灵山和尚对他说:“本官今日前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你看,现在桥塌了,大家想到你这里上香就不大方便,我想借你来为大家筹得一笔款项,一半用来修桥,一半嘛,给你重修寺庙。”那和尚一听,大喜,忙问道:“大人想怎么办?”许县令凑近灵山和尚的耳边,悄悄地耳语了一阵,那和尚先是一愣,随即面色潮红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有您的保证,我配合就是了。”
第二天,灵来寺庙就发出告示,说是为了能让安阴县的老百姓幸福安康,也为了能早日筹得资金修筑大桥,灵来寺庙的主持灵山和尚将在腊月初三五在安阴北桥头举行圣火焚身,为大家祈福。此消息一出,整个安阴县都轰动了,大家纷纷来到安阴桥北,而许县令就派人到灵来寺庙收钱,帮助和尚作法事。
果然,到了腊月初三那天,安阴桥北是人山人海,许多善男信女,富绅财主更是虔诚在佛像面前投入大把大把的银子。转眼,焚身作法事的时间快到了,许县令叫人把募捐来的银子抬到了灵山和尚前,对灵山和尚说:“大师,现在我们募捐到了银子已经接近一万两了,你也该去焚身作法了!”灵山和尚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不由得心花怒放:“大人,您承诺的给我一半银子,让我还俗回家娶老婆的事情不会是假的吗?”许县令微微一笑:“哪里有假,不信,你可以跟我去看看那条帮你逃生的隧道吧?”原来,许县令早就叫人挖了一条隧道,这隧道是从灵山和尚焚身作法事的地方一直挖到寺庙后的一片竹林里的`。只要大火一起,灵山和尚就可以趁着烟雾直窜下隧道,来到竹林,一走了之。
那灵山和尚跟着许县令他们从隧道来到了竹林,在竹林处早有一辆小马车在等着他呢,于是,灵山和尚赶紧叫了一个跟在他身边的家人带了许县令给他的五千两银子在竹林处等他。随后,他来到了桥北准备焚身作法。
焚身时辰一到,那些善男信女富绅财主生意人都高呼佛号,大家更是把银子投入到募捐箱内,然后大家看到大火熊熊而起,而端坐在柴火上的灵山和尚转眼就被烟雾笼罩住了。看着冲天的大火,站在许县令旁边的县丞担心地问道:“大人,您说,您给了那和尚五千两银子,我们剩下的就只有五千两了,这修桥还是缺一大半呢?”许县令还是微微一笑:“你说,我能让这花心、贪心的和尚带走这五千两银子吗?我已经派人封了竹林处的出口了,现在,这和尚只能真的被火化了,谁叫他这么贪心和花心呢?”
【桥的民间故事】相关文章:
美丽的民间故事07-09
西湖民间故事07-03
黄河的民间故事07-03
民间故事传说07-03
中华民间故事07-03
民间故事成语07-03
汉族的民间故事07-03
印度的民间故事07-03
有关于民间故事07-04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