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幼儿教育文章摘抄笔记

时间:2022-06-26 06:33:28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幼儿教育文章摘抄笔记

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幼儿教育文章摘抄笔记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5、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为了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基础。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

上次说了我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看法和我认为家长在上学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方面,这回主要说的是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我过去一直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在学习上是先被动再主动;先是跟家长、老师学,然后知道怎样学了才会自学;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家长、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必须懂得了原理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让孩子掌握技能的最好的方式是教他……后来我发现这些都是错误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任何不了解的事情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也不怕失败。其实1岁左右的孩子自学能力就已经很强了。没有任何家长会教孩子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运动才能发出“爸”、“妈”这两个音,我们只是在孩子面前不停地重复着这两个音,是孩子自己一遍一遍试着,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掌握了发音。你能说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吗?你能说他的学习能力不强吗?你能说孩子怕吃苦吗?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发育程度参差不齐,同样的环境有的孩子就是学得快,有的孩子就是学得慢,这不意味着学得慢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是有问题。爱因斯坦两岁才会说话,但在语言表达上既流利又清晰,不比别人差。所以家长要有信心和耐心。如果这时候你很焦虑,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其实一直到小学,甚至中学都会有这个问题。我女儿5岁多的时候,第一次背英语单词,3个单词半个小时没背下来。小升初的时候英语成绩也一般。但后来英语成绩一下子上来了,每次分班的时候英语都是在A1班。如果家长太焦虑了,会给孩子一个负面的心理暗示,反而没信心了。)

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特点是喜欢模仿,而不是正式的教学。所以这时候身教远远大于言教。尽量不要对他讲应该怎样做,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那样的话大多数你会感到是对牛弹琴。想让他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让他模仿你,有时效果会更好。如果家长表现得做这个很有意思,孩子们也会主动凑过来。千万不要用教大孩子的方式教学龄前的孩子。

在孩子10岁之前,家长往往是孩子眼里的“明星”,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要指望孩子只模仿、学习你身上好的习惯,能自觉抵制不好的习惯。事实上往往相反,因为大多数“不好”的行为、习惯是比较安逸的、享受的。所以在孩子上学之前家长应该逐渐创造出学习的环境,比如家长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读书的时间……。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想让孩子上学后,回家能安心地学习,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就要做到有时间看看书,学习学习,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

我过去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把学习和生活分开。事实上,像克服困难的'勇气,抓紧时间的习惯等等都是想通的。不可能有一个孩子在生活上一点条理都没有而学习上却能井井有条。所以说不要忽视孩子在生活中的“坏毛病”,这些都会带到学习中。另外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在生活中解决。比如当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有意将游戏时间一点点延长。比如我和孩子玩拼图,先是十几块,然后是几十块,上百块。

最后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他一天就养成好的习惯,能力一天就锻炼出来了。需要一个过程,中间还会有反复。(比如关注一件事情的时间,也许是第一天10分钟,第二天12分钟,第三天却只有8分钟了。)但只要趋势是好的就行。但同时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引导孩子纠正,坏习惯持续的时间越短,越容易纠正。如果这时候放纵,上学以后再纠正的话,代价会很大。

下回我们聊聊如何利用好课外班来锻炼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和家长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

1、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尤其是不可只讲这一个片面。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和弱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依靠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和弱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长处和优点。忘记这个目标,孩子就会感到一无是处,失去前进的信心,结果是缺点和错误也难以得到克服。

2、实际生活是十分复杂的。有些缺点和错误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内涵。有时长处和优点,可能暂时未能找到正确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要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细心地加以体察。

3、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孩子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生气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生的道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不如意事常八九”。一点帮助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人才的成长更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人生又应当是快乐的,不能以吃苦为目的。片面地强调苦读、苦学、苦干,不容易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重要的是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收获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奋斗本身就是其乐无穷。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各种艰难困苦就都不在话下了,就都会成为“玉汝于成”的条件。能够笑迎困难,笑迎挑战,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自然能够勇往直前地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4、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似乎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但是绝不是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胜”的目标,更不是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给家长的脸上增光。因此,赏识也应当恰如其分,有多少说多少。更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顺其自然,让这些“才”长得好,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够发挥的一份作用,他在社会上就会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的浩浩荡荡的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幼儿教育文章摘抄笔记】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文章摘抄心得06-23

幼儿教育好文章摘抄07-02

幼儿教育文章随笔06-27

毕业伤感文章摘抄大全06-24

关于婚姻的文章摘抄大全11-09

关于优美文章摘抄精华06-22

伤感文章摘抄静看流年06-24

伤感优美文章摘抄600字06-29

励志文章摘抄:倍增你的学习力06-21

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文章摘抄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