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岛推敲阅读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贾岛推敲的阅读答案
贾岛推敲的阅读答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幻灯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指导读准字音。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二、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讲故事。 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1)各自练讲。(2)分小组练讲。(3)各组推派代表讲。(4)评选“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看图取意: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5.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6.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二、作业: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推敲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贾岛推敲的阅读答案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杖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杖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杖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阅读题: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缩写:__
②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改为被字句:___
2.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______;B._____;C.____.
3.短文已用分好段。请归纳段意。
第一段: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
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参考答案:
1.①敲门声惊醒了小鸟。②贾岛被两个差人带到韩愈面前。
2.①认真 严肃 锲而不舍
②A.敲门表现贾岛有礼貌
B.敲字更衬托月夜的宁静
C.读起来响亮
3.第一段:写贾岛因家庭贫困早年当了和尚。
第二段:讲推敲的由来。
第三段:点明推敲的引申义。
4.僧敲月下门好,夜深人静,以敲字衬托,更显静谧。
5.略
【贾岛推敲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贾岛推敲阅读答案07-06
推敲阅读答案07-03
珊瑚岛阅读答案07-04
贾志敏《推敲》教学实录07-01
贾志敏《推敲》教学实录范文06-26
贾志敏《推敲》优秀课堂实录07-02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推敲》练习06-21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练习《推敲》范例06-21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7-04
《匆匆》阅读答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