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端午节故事:解读端午节

时间:2022-06-25 07:02:09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端午节故事:解读端午节

  内容提要: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中国端午节故事:解读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的由来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解释,流传最广泛的当属纪念诗人屈原。起初,端午是太阳的节日,代表人类对龙的图腾崇拜,及对大自然的恐惧。因此,人们选择在中午庆祝端午节,是为了驱邪。而艾草在古代的图腾中代表剑。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投江殉国,提升了端午节的人文精神,由此,人们又将端午节视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虽众说纷纭,其所在时节,即五月初五确为仲夏之日。《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在中国民间习俗中,端午节,主要是指土地中的各种生物对人的作用最大的时期,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对人有危害作用的病菌和蠹虫一类的生物存在。所以,端午节期间,是对付各种病菌蠹虫从大地中冒出来肆虐人们的时期。因此,端午节是中国人养生的一段重要时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端午节

  端午节

  出于祭祀中的动物崇拜,最初的粽子只有牛角形状。但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发展了几千年,因着人们的不同喜好和理解,粽子的外形也渐渐衍生出诸多变化。对于这一系统性理论,说得最玄乎的要数《齐民要术》了――“盖取阴阳尚相x未分散之时像也。”看来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然,普罗大众、饮食男女对此似乎并不以为意,重要的只是美观与结实。于是,如今流传四方的菱形、角锥形、枕头形、圆柱形、四方形等等,都是历代劳动人民自由创作的智慧结晶。

  粽叶有干制也有鲜材,新鲜叶片的碧绿色泽虽然引人入胜,但上锅蒸熟后也不复青翠年华了。关键倒不在颜色,能借得些草木清香便算好处。至于品种取材,更多则是与地域有关。北方以芦苇叶为主,华东、华南、长江流域,则更多见的是箬竹叶。再往南去,两广及福建、海南一带又有用冬叶――即耙叮以及芭蕉叶、荷叶,无一例外的都是平展、宽阔、质地厚实的大叶片。这当中不得不提到江南的“一叶粽”,外形虽小,但也棱角分明有模有样,手法纯熟者甚至连捆缚的丝线也不用,头尾一折便可保平安无虞,可谓是浑然天成的民间工艺。

  真正完成从“角黍”到”粽子“的转化过程,大约是在明清时代。这一阶段的粽子内容有了本质性的变化――糯米取代了原本的黍米,并一直沿袭至今。至于辅料的丰富多彩,则一直都在辗转翻新之中。甜者如枣泥、豆沙、莲蓉、蜜饯、果仁,譬如宋代就有苏东坡的“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样的创意搭配;咸者如禽兽肉,板栗,火腿,蛋黄,菌菇,甚至椒盐、豆腐、酸菜,可谓无奇不有。如今食材丰富,舶来品众多,粽子的内容扩充更是不在话下。

【中国端午节故事:解读端午节】相关文章:

端午节故事与传说解读06-23

南京端午节习俗解读06-23

端午节的故事06-22

端午节故事07-01

端午节的故事06-19

端午节的故事06-23

端午节故事01-16

中国端午节的来历06-20

中国端午节作文07-01

中国的传统端午节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