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小议高考作文的评分导向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7月2日《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这篇作文从及格变优秀,终审评价提升了17分。如果没有何教授的复查发现,“反复读了3遍”,这篇优秀作文就会从此被埋没,更不用说“17分”对考生意味着什么。待细读了附录的该考生的《怀想天空》,感到何教授给的54分,一点也不为过;真切、质朴,不能不说是其最大的亮点,不能不说是久违和难得的文风。
因为是“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咋就相差不远,而何教授给出的分数相差如此悬殊呢?尽管3位评判作文老师打的分数只有细小差别,但他们评判作文的价值取向或许基本上趋于一致:这样平实的作文只配给基本分及以下。3位老师的作文评分标准已经形成可怕的思维定势,评判技术“炉火纯青”。
既然评卷老师不看好真情实感的作文,不喜欢朴实无华的作文,而且那些无端张扬、肆意铺陈、把玩深沉、华彩炫目的作文可以得高分,甚至满分,这就难怪考生们要舍弃本色和纯净,以脱离现实、辞藻华丽等虚张声势的作文来迎合评判老师的“胃口”。这也难怪当今许多语文教师不是为学生夯实写作基础,而是教导学生如何投机取巧应付考试。
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写,最终目的取悦评卷老师,高考作文的评分导向无疑起着“指挥棒”作用。近些年来,由于高考作文取消文体限制,由于高考满分作文展示的推波助澜,所谓的“文化散文体”便在高考中一路走红,令不少学生为之倾倒和模仿,纷纷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引经据典、堆砌华美辞藻便成为学生们写作的最爱。
于是,华而不实的浮躁的文风,在作文教学中、在学生习作里泛滥成灾。学生们不再关心生活,认真体验,而是钻进文章中寻找写作素材;不是为了表情达意发表见解,而是一味追求“语言的生动”和“文句有意蕴”;不是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挖掘,而是不惜虚构和拼凑内容。作文对日常生活都熟视无睹,躲避和远离现实,学生又如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高考作文的评分导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不仅是教导学生如何写作,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做人!
【高考作文:小议高考作文的评分导向】相关文章:
广东高考作文07-01
2016高考作文07-02
高考作文漫画07-01
高考作文散文06-24
英语高考作文07-11
高考作文精选:奶奶06-22
高考作文:民工06-22
高考作文精选:老爹06-22
高考作文:积淀06-22
高考作文素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