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评议高考作文真题
【题目回放】
以听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意解读】
1.听话的所指包括两个方面:一作动词,是听+话,即用耳朵听别人的话语:他耳背,听话有困难;二作形容词,是指听从、顺从长辈、领导的意思、意志:这孩子很听话。
2.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只要文章能表现听话的任意一个方面的意思,即可视作基本切题。
3.切题的深浅及立意的高下,关键是看对听话内蕴的思考或解读。只平平地叙述听话的人与事或笼统议论听话的是与非,属基本切题;能呈现对听话的思辨,即为非常切题。
4.评卷时,从写的是不是听话入手,再看有无对听话的价值意义的思考。完全偏离题意的情况主要指通篇所写都不属于听话的范畴,或者抛开命题自说自话。
【阅卷感受】
此次作文,大部分同学对题意的理解基本正确,但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不少同学写记叙文,即写要听父母的话,缺少对听话的深度理解;写议论文,也是立论平平,鲜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分析。很少能看到下面这样的精彩文字:
1.永远听父母话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从不听父母话的孩子,在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时就已经没有出息了。
2.我们不能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好孩子与坏孩子,正如春风春日有时好,春风春日有时坏。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听话与不听话要看具体环境,该听话时,不要故意装出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示与众不同,那样只会徒增狂妄与冥固的坏性情;同样,该不听话时,就要敢于挺身而出,你的坚持是最美丽的风景。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所选材料一定要品质不俗。下面这个材料是沈奇斌同学为论证听话,也要懂得灵活变通时所用的反面材料,体现出他的阅读积累和语文素养,值得大家学习: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次去公园游赏,见一朵花很美丽,便想留给自己的孙子。因有其他事,便随手点了一位士兵看守鲜花。岂料女皇随后便忘了此事,而那位听话的士兵却一直驻守在花旁,这一待就是五十年,即便花已成灰
总之,要想写出大气文章就得有大情怀、大境界!
【佳作阅读】
(1)思考前三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2)第4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1、
听话
一日,因急需一条牛仔裤作为活动的统一制服,我匆匆地走进了一家牛仔店。
店主的年纪比母亲略轻,女儿在电脑前看电影,不一会儿就离了她母亲特意摆得远远的椅子,凑到显示屏前去。在我试穿的过程中,店主不一会儿就要叮嘱女儿:坐到椅子上去,眼睛要看坏的,听话!如此三番五次,可那显示屏就像磁铁,小女孩每每就被吸了过去。
等到离开的时候,我看见小姑娘揉了揉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人生的回忆就像是树上累累的果实,它们积蓄、成长,然后在你不经意的瞬间掉落下来,砸你个满怀。
听话!父母、长辈,总要适时提醒你注意天气变化、嘱咐你多穿点衣服,或是提醒你要注意安全。你偶尔听得烦了,稍一皱眉想反对,他们把眉头皱得比你更紧,抢先说了句:听话!你漫不经心,他们就更加无微不至。
直到如今,当我需要睁眼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眼镜的时候,当我想凭着年轻的身体少穿一件却最终得了感冒,呼吸不畅、头昏脑胀的时候,当我终于一不小心与人相撞,跌伤了腿,大声呼痛的时候,我想起了什么?
当我面对考试题目,下笔停滞,绞尽脑汁而不得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母亲站在院子前,挥着手里的书大声呼喊在院子里疯玩的我的场景,更想起了什么?
张爱玲曾写过一段话:当我走到那个路口,我垂垂老矣的母亲叮嘱我:听话!不要走这条路!可我最终还是走上了那条路。那条路真的很难走,像母亲说的那样,而我迷路过,跌倒过,甚至受伤过。当我坐在路口喘息着休息时,我看见一个女孩,像我当年一样年轻,一样站在那个路口,我忍不住开口对她说:不要走那条路,听话!
每一声听话都是长者对年轻一代的谆谆教诲,每一次劝导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真心关照,可若是这听话总是被辜负,它又将隐含多上忧虑和沉痛?
可是,这份情感终不会被辜负。
我将注重保护眼睛不让近视程度加深,我已学会自己查看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我骑车时会更加小心,我会在父母出门前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听话,不止于长辈,而更将发于子女、小辈,终其轮回,使其圆融。
听话,它其实是个温暖的字眼。
2、
听话
蓦然发现,原来母女一场,不过是一个听话的过程。
想起来,竟不禁笑了。犹清晰记得小时候有个绰号:女大王。我总是很调皮,每每会将收拾好的玩具全数倒在地上,离开时也不理会,也屡次差点将屋顶掀开,引来母亲一顿喝斥。
一次,母亲朋友带着年岁比我小的女儿来到家中,印象里妹妹很害羞,不怎么开口说话,只是把玩着手里的娃娃,自得其乐。只一眼,我也被那娃娃吸引了,粉嫩嫩的连衣裙,金灿灿的长发,灵巧活动的四肢于是,我将她从妹妹的手里抢了过来,开始为她打扮。突然一阵抽泣声传入耳朵,妹妹竟然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只愣愣地站在原地。听到哭声,母亲和她朋友快步走出来,看了一眼,便心下了然。母亲走向我,说:听妈妈的话,把娃娃给妹妹。我那时只觉委屈,一个娃娃而已,偏不给。母亲声音略有提高:听话!还给妹妹!我虽不情愿,只得听话,恋恋不舍地将其塞回妹妹手中。
不知不觉间,我早已养成了听话的习惯,不曾想过母亲也有听我话的一天。
前些日子,陪母亲参加一场婚礼,待我准备就绪时,却见母亲眉头紧锁,看着瘫在床上的衣服,不知该穿哪件,我不免有些焦急,婚礼该迟到了。看着母亲那眼神,分明是在说,你说哪件好?我走上前,指着一条格子连衣裙说:就这个吧,快点。母亲嘴角荡漾开一丝笑意,便匆匆将其换上。走出电梯,却听见她嘀咕着:挺近的,要不要开车,还是步行?我有些许不耐烦,说道:开车吧,快赶不上了!母亲开口道:好吧,听你的!
我不觉一愣,听我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都听我的了呢?抬眼间,却发现母亲的眉宇间似乎已有了浅浅的沟壑,即便不笑,眼角的皱纹也开始渐渐显露出来了,我怎么没有发觉,原来母亲也在日渐衰老。
我缓缓收回视线,蓦然发现了一件事。母女一场,不过是在你年幼的时候听她的话,长大后对换角色,一场听话的过程罢了。
3、
听话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听话!大人总是这么说。那么,我们究竟要样听话,听什么话?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要求我们要听话,听历史的教训,听他人的劝告。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展望历史的舞台,让我们用心聆听。
他也曾火烧博望坡初战告捷,他也曾舌战群儒大败曹操,却因不听刘备的生前劝告动用了一个不听话的马谡而痛失街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心高气傲,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曾多么聪慧的帮助诸葛亮退去司马懿,却因为自视甚高,不听诸葛亮的话,不听王平的劝告,落得个挥泪被斩的下场。历史的教训要听,智者的训导要听。只有善于听话的人才能得到历史的认可。
站在时代的门槛上,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听话二字哪?
雄霸欧洲大陆的一代枭雄拿破仑在第六次与反法同盟作战时,身边几乎已无大将,只好动用一个叫格鲁希的将军,而正是这位听话将军使拿破仑痛失良机,兵败滑铁卢。当时英军威灵顿将军率军从北来袭,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从另一方向来,拿破仑击败布吕歇尔,为防止其与威灵顿会和而让格鲁希前去追击。拿破仑则与威灵顿展开作战,不久,双方都精疲力竭,尸横遍野,只待哪方援军先到哪方便可取胜。听话将军已知战事紧急,去固守命令追击布吕歇尔,即使部将极力劝告,他只沉思了一秒就果断下令继续追击,执行命令。就这样,威灵顿等来了布吕歇尔,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听话将军改变了这个世界。有这样的听话将军,拿破仑何愁不败?我们需要听话,但不能盲目地听话,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只有灵活地听话才是真正的听话。
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只有听话,正确地听历史的话,才能对未来有准确的把握,不至于迷失了自己。
一回首间,我才忽然发现,因为听话,我一生的种种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因为听话,我已将自己套入了所有的模式和桎梏,陷入了听话的囚牢。对于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把握,迷失自我于听话之中。让我做我自己吧,让我这一生做一次我自己吧!我会灵活地听话,听历史的教训,听老师的指导,听家长的训导,但我会灵活地听话,把握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迷失自己。
听话,是一门学问,我已懂得。看得到遥远的过去,故也看得到遥远的未来。
4、
听话
中国人似乎向来异常听话,甚至在压迫之下也并无怨言,所以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指出中国人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也许,我们真的有这种弊病,这种弊病真的来自于鲁迅所说的国粹。但现在,已全然另一番模样。
从原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想象,到后来对洋车、洋房、西餐以及出国留学的追捧,到现在甚至有大学自招考英语而不考国文的设想,中国人似乎又实在是敢于推翻传统的,毫无顺从、听话之意。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另一种听话而已。窃以为听话虽有软弱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心理认同。过去说中国人有奴性,是因为他们从心底里认同专制的模式,而后由于西方思想的涌进,才逐渐有所改变。如果说早年的崇洋媚外是民族自卑感在作祟,那么如今考外语而不考汉语恐怕已是对西方文化从骨子里认同了。人总需接受一种价值观,现在我们已不再听古圣先贤的教导,或许正遂了鲁迅反国粹之愿,但却又成了洋人的跟屁虫,这恐怕是鲁迅也始料未及的。
或言近年传统文化日趋升温,一直有国学热,亦非专顺从西方。但所谓国学热不过是加强了对国学的西学式研究,并未将其精髓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梁任公(启超)论治国学之大道云:德性的学问,要靠躬行自省来研究。现在的学者显然大多没有做到,更不必说民众。大多数年轻人对国学除了觉得陈腐、过时,其实没有太多浸染,还是更乐意接受西方的价值伦理。
若是我言某人不爱国,他必要艴然而怒,反过来我亦会如此。可知人多是承认爱国之必要的,惟其不知爱国当是包含深刻的文化认同方才真切。一国之文化虽多有变迁,但亦不可离开长久的渊源积淀,如今国人却与之渐行渐远,西方重视外物的功利主义的精神成了人们的信条,许多青年人的理想不过是希望考一好大学,讨一好老婆,找一好工作,有一好收入而已,其患在迷途于外,不知关怀本心。其实,听话本身并无过错,但要学会选择听什么。这种选择乃是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之体现,蕴含着高度的自主,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应当常常自加鞫审:我到底需要什么?到底该听从什么?否则还是难免要做奴隶的。
【习作升格】
听话
听话,如今似乎成了没有主见的代名词,但是,谁又能什么话都不听就直达成功呢?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中国孩子时常喜欢说:我会好好听话,做个乖宝宝。而美国孩子却说:我不是小孩子了,我要独立。
可能很多人认为美国孩子更成熟。没错,我不可否认,但是独立当真就意味着不听话?聪明人往往从自身经历中找出结论,然而圣人常常从他人经历中领悟道理。难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得撞得头破血流吗?在尧在位时,他重用舜,后人也并未因此觉得他无能;刘备器重孔明以登帝位,众人也觉得他贤明,不是吗?
当然,如果对方是淤泥,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对方是泥沙,你是泥沙中发出光芒的金子;对方是燕雀,你是展翅高飞的鸿鹄;对方是鱼虾,你是见尾不见首的游龙,那么你大可不必听话,相反地,你还有足够的本钱来轻视他的无知与傲慢。
因此,听还得把握不同的时机,并不是不听,也并非什么都听。
话是我们听的对象,那么什么样的话值得我们听呢?
是像商纣王听信妲己那样吗,是像董卓听信貂蝉那样吗?当然都不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清醒的头脑,无欲无求,就自然能判断是非。
有些话做起来很难,甚至不忍心去做,怎么办呢?
刘墉带女儿上电视,主持人问,如果刘墉在地震中被压倒了,女儿想救自己,但房屋很快就要塌了,怎么办?刘墉回答:我会让女儿跑。当主持人询问女儿时,她说,他会逃跑,一边跑一边哭着喊,她爱父亲。
女儿的回答同时也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些话我们得听,因为那是对方的祈求。
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字面意思。
父亲给孩子项链,对他说这项链不值钱,但是这并非说明项链能随便送人,他是无价的,是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父亲真正的意图只是不希望孩子为了保留项链而受一丁点的伤害。
听话听话,听要把握时机,而话也得理解透彻,不然怎么听呢?
【评议高考作文真题】相关文章:
Google面试真题07-12
小升初面试真题06-22
TOEFL考试真题07-02
中国哲学考研真题06-27
TOEFL考试的真题练习07-02
小升初考试数学真题07-03
初级口译的考试真题07-03
mba写作真题范文精选07-02
证券《投资分析》真题06-26
西班牙DELE考试真题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