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专才与通才,HR该如何选择?
HR一般指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即人事,最广泛定义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和劳动关系等。多用于公司的人事部门。也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的职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专才与通才,HR该如何选择?欢迎阅览。
在和一群HR朋友聊天时,经常会出现关于人力资源发展道路上的专才和通才路线的争论,论点有如下:
专才派:
1.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人力资源的某一个领域实践和钻研的越深,就越能体现自己的不可替代价值。
2.现在的经济体中,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样样学,但是样样不精,很容易被更专业的人才所取代,自己的竞争力会下降。
3.自己在某个领域已经做了较长时间,而对其他领域的工作并不了解,虽然都在HR的范围内,但是跨领域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4.自己做某一个领域时间久了,就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越来越喜欢,对其他领域并不感兴趣,所以也不想去换。
通才派:
1.人的职业生涯很长,如果按40年来算(25岁-65岁),一个人持续积累的知识和实践是非常可观的,10年就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更何况你有40年。
2.人力资源管理本来就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各环节之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如果割裂来做,注定你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能上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3.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实力,这也注定了你的管理幅度会越来越大,如果只能管一块工作,你的职业生涯肯定会遇到看得见的天花板。
听了以上的论述,我也觉得各方都有道理,因此整理了一下专才派和通才派未来的发展路径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其实长远来看,我更倾向于走通才的路线,我的理由如下:
1.一般而言,人力资源从业者职业生涯的开始都是从某一个领域起步的,因此3-5年做深这个领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发展路径。但是3-5年后,会面临再次选择,是继续在这个领域做下去,还是换一个领域再来尝试?
2.我的建议是换一个领域再尝试3年,这个领域最好和之前的领域有相关性,比如做薪酬的,可以考虑绩效考核;做招聘的,可以考虑做培训,也可以考虑做员工关系。但是换一个领域,肯定有这个领域要学习的新知识,要有心理准备。
3.目前人力资源主管和人力资源经理的招聘广告均有如下表述:至少精通人力资源管理的1-2个领域。如此,便可以从专才的角色顺利变换成通才的角色,再在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上把其他几个领域的学习和理解,有机会也可以尝试实践一把。这是一次华丽转身的机会。
4.从人力资源经理到人力资源总监的过度,则是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最终还能修炼成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只要你喜欢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就能从一个狭窄的港湾,驶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蓝海,尽情遨游。
职场中专才与通才的优势
在科技的突飞猛进的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职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每个人在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时,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困惑,到底是专才吃香呢?还是通才呢?作为职场精英的你,应该在忙碌中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通才诚可贵
《世界经理人》明星经理人博主文荣认为:巨变的时代,离不开专才,更需要通才。他说,真正出类拔萃的专才,并不多见,也许万中无一,大多介于专与非专之间。要想在某个专项上超出同行很多,非常困难。如今职场竞争空前激烈,专业差距不容易拉开的时候,最有效的职场求生术,莫过于拓展自己的行业广度,变专才为通才。Long Wang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助理教授,他曾经跟他的博士导师——凯洛格商学院组织与管理教授Keith Murnighan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确实发现了用人单位对通才更加青睐的证据。他们的调查发现,招聘专员往往忽视那些更适合这个岗位的专才,而对那些普遍经验更丰富的通才更感兴趣。还有一项研究发现, 36%的明确招聘专才的广告也会要求应征者具备两种专项技能。此外,与小型组织相比,那些一向标榜专门人才、独特技能的大型机构更要求他们的专家具有多种技能。
专才价更高
遍及全球的云计算使人们能迅速获取各种知识,你必须拥有某种“精通”的技能,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并且持续地学习,扩大你精通的领域。你的职业发展有三专:专职、专注、专业。从事某一职位,只是专职;专注是一种态度,要全身心投入精力;专业的境界将决定你的职业之路能走多远。管理专家廖永鹏认为,职业化的道路有如掘井取水。掘井人多怀有强烈的动机和追求成就的愿望,如果急于求成,心浮气燥,浅尝辄止,每每半途而废,终究没能取到水。真正的“专才”能深入分析自身条件,一心一意守好深挖的那口“井”。90后的职场精英比他们的前辈们更重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重视工作带给他们的快乐,寻求工作的意义感。所谓充满激情的生产者,就是不仅仅为了金钱而工作,而是从中享受到快乐,并充满创造性地工作。他们的“专才”之路会比70后80后更纯粹更理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两种职业化道路都有利有弊,看似什么都会,样样都行“通才”很可能导致职场机会主义,他们追逐短期利益不断跳槽,过度多元化没有扎实的专业积累,到35岁之后中年危机突显,其专业短板最终可能被残酷的职场淘汰。而“专才”因其过度专业化,容易造成视野狭隘,大器难成之宿命。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定“专才”或“通才”之路,做职业发展的必要积累。五年后再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估和重新地位,调整自己,突破瓶颈,进行职业的有效性转型,方能赢得大未来。
专才与通才之外,还有全才
事实上,通才和专才,我们不能割裂开来看。就像HR的发展,无论一招鲜还是齐头并进,最终都要殊途同归,在全面的基础上纵深,或在特长的提前下不断延伸。
大多数的管理者,既是专才,也是通才。在大部分企业,你想成为管理者,首先个人能力要突出,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这时候一定是个专才。
企业有人才培养机制的,会实行轮岗,让你一专多能,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有些企业虽然没有类似的机制,但挡不住一些人的悟性,他会有意识地去了解,提高,当内部竞聘时,机会是不是更大一些?
在企业不得不裁员时,会最大限度地才掉高薪的专才和价值不大的通才,但那种集专才通才于一身的,往往会安全上岸。为了活下去,企业会尽可能地压缩编制,减少人工支出,在工作不饱满的情况下,能够在专才和通才间无缝转换的,无疑更符合当下企业的需求。
逆向思维看通才与专才的裁员
按我们的逻辑,到底是裁掉通才,还是专才,可能会收到企业发展阶段、老板需求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一时之间难以定夺。
我们不烦用逆向思维,当这些通才或专才被裁员,企业恢复元气后,通才与专才,哪个招聘难度更大,或者培养周期更长?
在某些行业,专才的重要程度无与伦比,招聘难度也更大。这类专才,不仅要投入更多的能力和精力对自己专业有更加高的要求,还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扩大对客户的影响力。而通才,只能是绿叶般的存在。
通才与专才各有各的优势,但在企业生死存亡之际,雪中送炭的专业远比锦上添花的通才要更有价值。
【专才与通才,HR该如何选择?】相关文章:
该如何选择职业生涯路线?12-14
工学包括哪些专业 该如何选择11-20
职业生涯路线该如何选择08-14
高考什么专业好就业 该如何选择12-26
艺考最容易过的三大专业 该如何选择11-27
演讲该如何控场10-14
寒衣节该如何养生08-07
HR如何进行薪酬谈判03-14
如何选择考研专业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