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构建人才地图

时间:2022-07-13 11:22:46 人力资源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HR如何构建人才地图

人才争夺战需要人才地图

麦肯锡曾于1997年进行了一次人才争夺战调查,提出了“人才争夺战”的概念,这在当时引起了大家对即将出现的企业高管短缺问题的关注!这是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不见硝烟的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都意识到:所有的战争都没有人才战争更为根本与关键。对人才的争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以及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时间过去了已经有十多年了,人才争夺战压根就没有停息过,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对于正在快速扩展以及开始国际化进程的中国企业尤为激烈!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正面临“两多一缺”的现状:即资本多、机会多、人才缺。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要支撑全球化的发展模式,需要构建一个三级企业人才梯队:第一级是5万名能够领导百亿人民币收入的中国大型企业或胜任全球500强企业高管职务的顶尖企业管理人才;第二级是500余万名能够胜任大型企业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第三级是1,500余万名能胜任大型企业的一线业务和基层管理的人才。但中国目前的人才储备情况与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使得中国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形势更为严峻。

于是,在人才供给和储备“青黄不接”的局面下,“拔苗助长”式的人才速成方式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一个总监的成熟期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在中国,甚至5年都不到,就被委以高管重任。客观现实决定管理人才必须速成,这样才能赶上市场快速发展的班车,核心人才“被上岗”,这也致使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良莠不齐。

HP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大卫帕卡德曾深刻的讲到:“没有哪家公司能在收入增长持续超出能找到足够合适的人员来实现这种增长所需的能力的情况下,仍然能成为卓越公司。”这句名言哲理很拗口,但含义浅显易懂如果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快于人才的补给速度,那么结果很简单,是不能建立起一个卓越的公司。

“人才补足率”滞后于业务的增长速度,组织能力就不能得以提升和有所保障,整个组织无法驾驭“高速的增长”,此时此刻只能享受“增长的痛苦”!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储备的不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人才不足已经导致了企业不得不放慢成长的速度。

如果在战争中缺乏清晰精准的地图,我们可以想象最后的惨败结局!在人才争夺战中,我们迫切需要一张张清晰精准的“人才地图”,这既是在人才争夺战中获胜的基本保证,也是制胜的关键策略!很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企业缺乏清晰的“人才地图”,而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概率颇低!

从人力资源管理升级到人才管理

人才争夺战是一场“持久战”,绝不能做到速战速决!很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们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希望人才能像“豆芽”一样在三天内快速长成。当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时,CEO们便不支持了,开始大敲“退堂鼓”!人才争夺战需要具备“猎人”式的制胜策略,更需要“农夫”般的耐心耕耘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持续努力,不容松懈!

企业高管层目前遇到的人才短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们自己。在过去几年中,所有的中国企业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在宣称人才的重要意义,高管们似乎对此极为关注,但是掌握具体方法,并建立起人才发展体系的最佳实践并不多!对于短期业绩的偏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的管理层们往往是以被动反应的方式对待人才,“短期化思维”分散了管理者对于人才继任储备、领导力培训开发、培训体系构建等长期问题的注意力,比如只有当新产品销量猛增时才去招募更多的销售和营销人员,人才储备成为“救火式”的应急工作。

由于对人才这种无形资产的投资被视为费用而不是资本,管理人员可能会通过削减用于人员开发上的可支配支出来提高短期收益。虽然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高,但是周期比较长,再加上人才培养本身具有天然的滞后性,更加导致这一趋势陷入恶性循环:人才短缺阻碍企业发展,带来更大业绩压力,而更大的业绩压力又进一步促使企业高管将注意力放到短期业绩上。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并坚定信奉哈佛商学院教授卡普兰平衡计分卡(BSC)的理念和方法:平衡短期和长期、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当企业确实把人才作为战略重点时,它们经常陷入另一个误区:即狭隘地关注人力资源系统和流程,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里原地踏步;而忽视大多数障碍所在之处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未真正升级为现代的人才管理体系。

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这一概念2000年左右在美国被提出来,并迅速在企业应用并发展。在中国,很多一线企业如联想、万科、国航、李宁,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步入人才管理阶段。并且,人才管理已经在中国呈现大规模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一个真正的卓越的公司首先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公司(Product Company),同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公司(Service Company),而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公司(Talent Company)。

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并非迥异或者割裂,大部分公司建立了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后必然进入人才管理阶段,人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按其自身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两者也有根本的差别:人力资源管理更关注于流程和岗位,而人才管理更强调人员和能力。人才管理阶段要求企业的HR要更懂得战略、更具前瞻性和预见能力,并且逐渐由事务工作转向战略思考工作,从服务于企业战略转变成为构建企业战略。因此,人才管理已经不仅仅传递组织整体发展战略,同时也是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那么,何谓人才管理体系呢?即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出发,通过人才标准界定、人才测评、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手段,对人才进行系统的甄别、评价和培养,从而使人才不断涌现,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图:一体化人才管理体系

研究证明:人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明确任职标准、评估现有人才、弥补人才差距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如上图所示。

人才管理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三大问题:

1、确定人才要求:

哪些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

在企业里,满足什么样标准的员工可以被称为“人才”?

2、评估现有人才:

企业目前的人才现状(数量、素质、潜力)怎样?

3、弥补人才差距:

企业的人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有怎样的差距?

如何提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弥补这一差距?

人才管理体系建设能够起到两大关键作用:首先,从组织层面看,能够使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使人才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员工层面看,能够使人才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

对于许多组织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运用人才,也就是说要做到人尽其才。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能够让员工适应不同的岗位,保证关键岗位的人才供给至关重要。同时,组织应该避免因放错人而面临巨大风险,而且员工在错误的岗位上也会非常挣扎。同时,对于个体而言,是否决定留下来还取决于公司提供给他们的机会。他们需要知道是否存在调任到其他部门的可能,以及这样的调动是否可行。如果他们渴望得到更高的职位,组织可以提供的路线中有哪些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总之,企业通过人才管理体系可以找到解决以下问题的钥匙: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如何匹配?员工能力如何持续提升以适应其职业发展?员工能力如何经过团队学习、知识显化等耦合为组织能力?如何保证连续的人才供应?


【HR如何构建人才地图】相关文章:

如何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地图(上)07-09

HR招揽人才秘籍07-11

腾讯地图如何看街景?07-10

HR眼中的“3Q”人才07-09

HR招聘营销人才的“冰山理论”10-19

HR如何激励员工07-11

人力资源hr如何应对大城市人才流失与回流的问题?07-10

营销人才如何面试?07-11

如何构建电商品牌?07-10

大龄女HR是如何单身的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