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范例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教案设计范例,欢迎阅读。
篇一:教案设计范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19个新词
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如下语法现象
①时间表示法
②离合词
③时间句位置
3、通过本课学习能利用表示时间的句式对话
二、教学要点
1、名词:晚饭
2、语法:离合词(起床)
三、教学方法
运用实物展示法令学生掌握时间词与时间表示法,综合运用对比、启发、演绎等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语法,提高对话与交际水平
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15分钟)
①用指定词语造句
②听写上节生词
(三)学习新课(70-80分钟)
①学习生词
板书(1)例:1.现在2.早饭3.起床4.睡觉5.中午
②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师领读,学生跟读
板书(2)例:晚饭—吃晚饭—晚上吃晚饭
③讲解重点语法:离合词“起床”
板书(3)例:离合词结构形式:动词+宾语,即动词+名词
/ 起床
特征:可离可合 — 跳舞
\ 唱歌
板书(4)例: 离例:起了床
跳完舞
打一场球
合例:唱歌、吃饭
④学习课文: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扮演—替换练习
(四)本课小结(3-5分钟)
参见板书(1)、(2)、(3)、(4),进一步巩固识记所学词汇与语法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每个生词抄写5遍
2、背诵课文
篇二:教案设计范例
一、概述
《走进“纸”世界》是一堂关于纸的世界的主题课,本主题源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下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把“造纸术”定为主题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造纸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且代表着秦汉科技发展水平。而教材对造纸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之后,难以对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影响等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二是纸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在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地球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从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的角度回顾纸的发展,学生体会到的.不仅是造纸术的过去,还可以从中反思现代人对待纸和自然资源的态度等。
本节课重在借助计算机网络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多角度地探究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在探究中认识体会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归纳出古人发明纸的原因;
(2)阐述说明蔡伦的贡献及蔡侯纸的优点;
(3)学生能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
(4)分析归纳出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5)通过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及说出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从而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
(2)通过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3)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史料阅读,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能认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清楚中国古代中国的文明已成为历史,要再创辉煌,就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学初一的学生 ·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理解造纸术的影响有一定难度 ·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
·学生具有半学期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的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
·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丰富意义建构材料的策略:利用主题资源网站,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历史资源 ·自主探究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五、资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专题网站——《走进“纸”世界》
·网络教室
七、总结与评价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网上的讨论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与总评,并且对课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探究情况作评价和反馈。
【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林海》教案设计07-14
《窗》教案设计03-08
《老王》教案设计03-29
《秋天》教案设计03-29
《背影》教案设计04-14
《童趣》教案设计09-12
《春晓》的教案设计10-17
有关教案设计01-16
平移教案设计02-01
背影教案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