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时间:2024-08-27 11:38:19 文圣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长们,为何你们总是头疼于孩子的不自觉却无可奈何?归根结底是孩子没有从小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小编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一位“牛”妈的八点教子秘诀,为开学做好准备,有个全新的开始吧!

怎样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孩子自控能力的五个方法

  1、让孩子从小学习一门外语。

  学习外语能提高自制力?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困惑:难道知道 “狗”在英语里叫“dog”就能帮孩子抵制棉花糖的诱惑了?是的,很有可能。

  研究表明,学习多种语言能够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制力,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在语言上占优势。原因是:学多种语言是很有挑战性的,双语的孩子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必须抑制另一种语言的干扰。

  而“自控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抑制现时诱惑的干扰,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将来要实现的目标上。双语的孩子,开口说话的时候就是在练习他的自控能力了,因此他们比单语的孩子有更多训练的机会,显示出更强的自制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双语者在两种语言间切换的时候,他们的前额皮质, 基底神经结, 和前扣带皮质会很活跃,而这部分的脑组织在执行需要自控能力的任务时也很活跃。

  换句话说,双语者平时更频繁使用与自控能力相关的这部分脑组织。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维度解释为什么说两种语言可能提高自控能力。

  2、我们还可以丰富孩子经历,培养孩子兴趣。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选出一项让孩子坚持下去。因为孩子的经验不足,感兴趣的东西有限,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新事物,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感兴趣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3、积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很重要,让孩子学会固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事情,比如几点收拾好书包,几点完成作业等等。您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规定时间,如果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便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完成,就会处罚。

  当孩子完成了,便引导孩子挑战自己,昨天是一个小时完成作业,今天就挑战五十分钟,奖励更多。这样逐渐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会越来越强。当然奖励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奖励,而是为了自己。

  4、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克制情绪,谨慎发脾气。

  当父母不可避免要对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也要谨慎,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贬低自己的孩子,用冷言冷语挖苦孩子。而在发完脾气之后,要冷静下来,把道理讲给孩子听,认真疏通,共同找准问题的结症,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恢复相亲相爱。

  5、适当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个独立、对自己负责的人通常都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给孩子多点信任感,鼓励他多试着学习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宠物这些事项,尊重孩子在这些事项作出的决定。

  如何高效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1. 相信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信任感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有教育家指出,人的潜能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呈现一个潜能递减规律。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因为成长是不会反方向进行的。在小学阶段,自我管理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在小学一年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进行时间管理的训练开始,父母要慢慢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2. 教给方法,鼓励进步——给孩子成就感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班里或亲戚、邻居家优秀孩子那样,学习好,爱劳动,有礼貌,孝顺贴心,不用父母操心,自己就能搞定一切。这样的孩子是怎样练就的呢?很多家长只看到了人家孩子的优秀,没看到人家父母的循循善诱。首先家长要有耐心,允许孩子慢慢来。其次要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鼓励孩子在自我管理能力上不断进步。当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家长还要帮助孩子设立大目标,让孩子在小目标上不断获得成就感。

  3. 做好自己,共同成长——给孩子价值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牺牲自己的爱好、兴趣、社交等,以孩子为中心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生活,为孩子的学习扫除所有障碍,全包孩子的吃穿出行等需求,这就像前面所说的“直升机父母”“铲雪车、割草机父母”。其实,这种感动父母自己的深爱并不是孩子所需求的,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负累,成为捆绑孩子自主发展的绳索。

  要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放手和教给方法外,家长也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做一个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优秀的人,在无声胜有声的行动中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用影响力感染孩子,这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1、常组织。训练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常常检查家居物品是否卫生及完整,并限制物品数量,够用即可。建议小朋友只有一个放置玩具的架、一个鞋架及一格饰物格等。让小朋友自己筛选哪些玩具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从小学会取舍。

  2、常整顿。做个富有责任感的小朋友,晓得将物品分类,令物品有“名”及“家”,用完放回原处。每件物品都贴上卷标,让小朋友自行将物品放回原处。譬如书本放在架子的最上层并贴上卷标,玩具放在胶盒内,并让小朋友在30秒内找到对象。

  3、常清洁。每天清洁身体及衣服,保持健康的习惯。为了让小朋友知道自己面部、手部是否清洁,衣服、鞋袜是否整齐,父母可特别将镜子挂在适合小朋友的高度上,帮助他进行自我检查。此外,父母可鼓励小朋友分担家务,吃完东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

  4、常规范。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乐意与人沟通,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怎样寻求帮助。父母可让小朋友在房门外,挂上图画及文字,告知父母“我在做什么”?增强彼此沟通,同时让小朋友感到被尊重。还可以在家中放置小盆栽,让小朋友学习照顾,营造一个和谐环境。

  5、常自律。做个自尊感强的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生活。当孩子在收拾或清洁上负责任,就会得到一个印花,取得若干数量后,孩子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另外,父母亦可与孩子一起调校闹钟,让孩子学习自己起床。小朋友可每天观看工作清单,学习“今天的事今天做”。

【怎样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管理的综合管理能力03-29

怎样提升企业管理能力08-15

怎样提高演讲与口才11-03

怎样提高沟通能力03-22

怎样提高说话技巧02-23

怎样提高面试智商12-17

管理能力自我评价12-03

管理能力自我评价05-14

施工企业管理能力提高再分析的论文12-12

怎样提高演讲与口才6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