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小常识顺口溜

时间:2022-06-22 11:45:58 职场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小常识顺口溜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渐多,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秋季养生知识你知道多少?

秋季养生小常识顺口溜

  秋季养生顺口溜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秋季保健七口诀

  1.合理增减衣物

  立秋后,爱美的张小姐依旧穿着夏天的清凉装——凉拖、短裙,可是前几天,她请了病假休息。来上班时,办公室的小姐妹发现室温有26摄氏度,但一向时尚的 张小姐居然长衣长裤加身,这可让人看不懂了。大伙细问后得知,原来张小姐前两天凉过了头,患了寒冷性脂膜炎,即人们常说的“裙装病”。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 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因为中医认为,人体的阳脉从脚起,秋天护 住脚就等于护住了阳气;丹田在腹部,它是元气之根本,护住肚子就是护住了元气。阳气和元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力就强,就不容易得病。

  与张小姐的清凉装相比,立秋的第一场雨后,妈妈就给3岁的童童穿上薄毛衣,可孩子还是流涕不止。童童妈纳闷了,怕孩子受凉,特意给加了衣服,感冒怎么还是不请自来。

  天气刚一转凉,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活泼好动的他们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秋凉之际,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即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因为适当地冻一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和身体的抵抗力。身体弱者另当别论。

  2.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因此,秋季养生,要以养收为原则,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李副院长说,夏季人通常心血难安,睡眠不安稳或多梦、易醒,而 秋季由于阳气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调整。早睡能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3.先调脾胃后进补

  一立秋,林大妈就忙着开始为一家人进补,又是羊肉汤又是参汤,可是没想到,老伴的胃肠承受不住短时期内大批量补品的“狂轰乱炸”,开始与主人较起劲,林大妈不得不陪着老伴上医院。

  夏季人们普遍食欲不佳,脾胃虚弱,此时大量进食补品,会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肠胃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秋季进 补之前一定要先调理脾胃,侧重清热、利湿、健脾,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其次,调理脾胃还要因 人而异,脾虚及胃火旺盛者要区别对待。

  4.晨起一碗粥保养身体

  鹤发童颜的吴大爷82岁了,饭量不大,不爱运动,儿女们担心父亲久坐不动会影响肠胃蠕动从而便秘,可老人每天喝粥的习惯让儿女的担心变得多余,“我一 年四季离不开粥,喝来喝去,终于悟出了古人所讲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道理,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粥,对身体大有好处。”

  粥有适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气的功效,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早餐喝粥不但花钱少,关键能润燥滋阴,益于养生。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5.清润调养抗秋燥

  又到一年秋燥时。尽管每天都会喝够8大杯水,可白女士嘴皮照样干,鼻腔依旧燥,脸上还起皮。其实,这都是因为酷暑消耗完了人体的津液,而秋燥又进一步来袭。针对这种情况,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补足津液,在此特别提醒,一是补,二是防丢失。

  喝水是补津液,可是喝的水已经不少了,嘴唇还照样干,怎么办?李副院长提出如下建议:

  ●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并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少喝甜味饮料。

  ●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为什么排便与补津液有关呢?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

  ●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足。

  ●饮食调养应以清润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梨、香蕉等。

  ●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喝水喝茶固然能防燥,但仅靠这一点还不够,多喝点汤和粥,也是防燥的要点。

  但是如果喝了很多水,又喝了很多汤和粥,可是一到单位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这样喝多少水也没有用——嘴唇照样干。

  再比如你喝了一上午茶,可是中午又是大鱼大肉,又吃了不少甜食,喝了可乐,你上午喝的水全没用了。所以要多吃防燥的,躲着助燥的,再从全身及情绪方面把握自己,就一定不会再干燥了。

  6.轻松平缓去运动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为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如登山、散步、做操、慢跑等项目。

  7.生活规律除“秋愁”

  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但入秋之 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情绪也就低 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防止“秋愁”呢?李副院长说,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 奶、鸡蛋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消除抑郁情绪,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她给了我们一个金色的丰收季节,她虽是人们最易生病的“多事之秋”,但也是调养生机的最佳时节,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秋季养生小常识顺口溜】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小常识07-03

儿童秋季养生小常识07-03

秋季养生润肺的小常识06-25

7个秋季养生小常识06-25

关于秋季幼儿养生小常识06-25

秋季上班族养生小常识07-11

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呢06-26

养生的顺口溜06-26

立冬养生小常识07-05

小暑养生小常识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