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历史手抄报

时间:2022-06-09 06:08:10 手抄报 我要投稿

初中的历史手抄报

  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那么,历史手抄报怎样做?

初中的历史手抄报

  谈历史知识

  历史像一条满满的海滩,古人是海滩的缔造者,而我们是一个个悠闲地过客,我们在历史的海滩上散步,又想拾起点什么。

  于是我们知道了秦前的战乱纷飞、群雄争霸;汉朝的文景之治、丝绸之路;盛唐的公主出嫁,歌舞升平;宋末的骨肉分离,词人思瘦;还有大元并不属于我们的莫斯科,我们的祖宗通过郑和下西洋将恩泽遍洒蓝色星球,我们还看到了史上最贵的一把火怎样烧掉天朝上国的尊严,烧毁半个中国的骄傲,烧痛我们后辈人的心,月光下破碎的斑驳是那些琉璃的泪吗?

  我们就在这条海滩上一步一步的前行,拾起古人留给我们的记忆,岳飞、秦桧同样应该被记住,就像石头钻石同样硌脚。

  人累了,天黑了,海滩却同样在那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海滩有更多下陷的足迹。

  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大自然来作词,人类来谱曲,农民和领袖同样唱得出转音,只不过秦始皇转的大一点,陈胜转的小一点,五线谱写满了前辈们足够的功底,让他们一直从离骚唱到东方红,有花美的霓裳羽衣曲,也有悲凉的骊山怀古,还有黄河大合唱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词都是历史的赐予,每一个音符都是感人的触摸,在音乐的灵魂里我读出了历史的发展壮大,80后华人的历史不止只唱到R&B,中国人的历史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不敢说明天也不敢信明天,但愿明天的歌谣可以让更多的人传唱。

  历史不是谁写给谁看得而是谁来书写的,古人写下了万里长城,近现代人写下了万里长征,我们应该写下更多可以万年来辉煌,历史是伟大的。

  晋文公历史

  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晋国国君。齐桓公之后,中原没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晋文公(前636年~前628年执政)时才重举“尊王攘夷”之旗帜。文公早年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任用狐偃、赵衰等贤良,整顿内政,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国,国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时,周室发生内乱,襄王蒙难出奔于郑。赵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晋之资也。”文公乃于公元前635年独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复位,于是晋之声名大噪。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领齐、宋、秦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与楚军交战。

  由于楚国立国至此,从未有败战记录,甚至齐桓公也不敢与楚人开战,因此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晋国必败无疑。

  而晋文公为了回报昔日流亡时楚成王的接济之恩,坚持先退让三舍(约45公里)才接战。敌前退兵形同不战而逃,为此晋文公承受极大压力,甚至晋军内传出他梦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脑髓,所以才吓得想放弃决战之传闻。但这场战役最后晋国赢了。晋国的山戎大军打破了楚国荆蛮大军的不败神话。

  晋文公归途中大会诸侯于践上(今河南郑州北),天子遣人封其为“伯”(霸)。后来,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周襄王亦被召与会。晋文公因战胜楚国而称霸于诸侯。文公死后,晋国之霸业犹维持百年之久。

  三皇五帝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

  三皇五帝的说法,应该是后人对远古时期帝王,三皇五帝朝代的概括,而非全指,是华夏文明对祖先的尊崇与缅怀。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上古文献大多失传,三皇五帝属于通常所说的神话传说范畴,但从传说的广泛性上和《史记》等描叙,三皇五帝的真实性应该是确切存在的。三皇五帝的所指有不同的说法,不可苟全,应该是不同人士的不同分类而已,并没有确切的所指。

  三皇是中国文明早期的三个帝王,中国文明早期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其他如也曾被列入三皇之列的女娲氏,应该是上述六个朝代中的分支,普遍的看法三皇应该是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三人,其中伏羲氏女娲氏和神农氏,由于在远古文明中的重大意义和影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他们同时又是一个朝代的开始,分别代表中国远古文明的早中晚期。三皇时代的时间跨度较大,每个时代在开朝的三皇之后,又有许多帝王。例如神农氏的开朝帝王和最后一个帝王都是炎帝。

  五帝是黄帝时代的五个帝王。轩辕黄帝取代神农氏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黄帝王朝。五帝一说,指的是轩辕时期的五个帝王。由于黄帝是轩辕氏开朝之君,又在中华民族中具有伟大的地位,其成就远在其他四帝之上,包括在五帝之列更为合理。根据《史记》等史书记载,轩辕氏时期的帝王远不止五位,传说无可非议,所以五帝之说也各有不同,只是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而已。

  古史系统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到战国时期早有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

  “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初中的历史手抄报】相关文章:

关于历史的手抄报初中07-02

初中历史手抄报06-09

关于初中历史的手抄报07-02

历史科学手抄报06-09

历史名城手抄报06-09

历史遗产手抄报07-03

简单的历史手抄报06-10

有关唐朝历史的手抄报08-11

数学历史的手抄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