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02 18:01:1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

  引导语: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

  在经济思想史上,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把阐发和应用劳动价值论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基础。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和意图阐发了劳动价值论。

  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论题就是强调以人的能力、聪明和实用主义来增加财富或财产,把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看成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再他看来,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作用是按照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财富的来源,他这种思想,是在批判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按照土地肥力或财富存储来确定财富来源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斯密把财富创造的主要途径归为生产劳动。斯密借助劳动价值论向人们说明,他们的经济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而不是由国家资源禀赋的命运或对黄金白银的控制来确定的。在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讨论中,斯密把商品价值表述为可以在市场上支配的劳动,并假定商品可以顺利卖出,可以按照现行工资雇佣劳动,支配的劳动不仅随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量而变化,而且随着工资的变动而变动。斯密试图把商品的价格解释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的总额,即人们获得的工资、利润和租金的总额。

  李嘉图的研究生涯源于对《国富论》的研读和批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但他认为是生产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然而,李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李嘉图认为,在一个给定的经济时期,劳动可以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分配,并为产出和以工资、租金、利润要求价值的权利确定约束。当某种收入范畴提高,在所分配的劳动不变时,必使其他两种收入降低。

  马克思把价值看成表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生产者和占有着之间的社会关心的特殊范畴。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意图不是价格形成的动态学,而是确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本质是什么,价格如何反映存在于这种经济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论,而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是一种价格形成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分两个层次,在表面层次上,我们看到的是商品流通,这个领域是以自由和自愿选择为特征的领域。马克思理论的第二个层次的分析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剩余价值即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没有流通领域。马克思从社会财富的元素-商品开始进行分析,把价值定义为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的抽象劳动。他认为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以劳动力商品为基础,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

  现在国内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都是在本质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把劳动价值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经济关系的本质概括。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来源于劳动者的活劳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现象的观点,都是集中地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核心观点。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价值决定为特征,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的劳动。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种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把劳动看成唯一标准。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抽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自然的,自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运行的,这个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有些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运用到社会中主要是分析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为实际定价确定的一个标准。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简单商品交换中,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分析是以物物交换的简单的商品生产为背景的。但是马克思只是以物物交换为分析和逻辑的起点,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抽象分析的传统是一样的。

  有学者认为物化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不过这种观点只是资本创造价值的翻版。已经不在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内涵。

  也有学者致力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说明供给上面的问题,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可以说明需求方面的问题。从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运作的分析层面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真正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到底是一种批判的理论,它批判的价值所在应该是发展,一旦批判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

  西班牙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曾经指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东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用这种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态度,严重地妨碍了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内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人们往往满足于用一些《资本论》摘要来重复马克思的教导,而这些摘要越来越和现实脱节。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能力把马克思在前一个世纪完成的著作适用于20世纪后半页。”

  理论是在人们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之所以要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 之所以要创立理论, 其直接目的固然是为了正确地揭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对象的特点、本质和运动规律, 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最主要内容, 是深入而详尽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的。然而, 自马克思经济思想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 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几乎毫无例外地仅仅从经济关系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的视角切入, 整理、概括、总结、提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成果, 被局限于经济关系方面, 被局限于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表述, 被局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不合理性、历史局限性、暂时性和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不可避免性的阐明。这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并不相适合, 表现出一系列错位。说实在的, 在我国, 绝大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确实赞成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他们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但迄今为止, 摆在他们面前那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总体上错位, 致使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难以发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有的指导作用, 从而使他们陷入一种困惑状态之中。于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求助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机械搬运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政策。当然, 近些年来,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照搬照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迄今为止经济理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错位, 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方面的思想, 并不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全部, 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毕生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最主要贡献,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详尽、深入地解剖。但是, 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 同时也是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生产的统一。马克思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 不仅在研究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而且在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也取得了极为巨大的成就。前者表现为深入而周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不合理性、固有矛盾和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等等。后者则表现为撇开任何历史规定形式的人类一般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一般原理、一般趋向、一般规律,等等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数量上决不少于从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成就。马克思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就, 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研究成就两大部分。

  从宏观经济来讲,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各自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自有的特点、呈现的趋势、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保护、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思想; 关于上述各种资源储备的必要性、来源、数量规定性的思想; 关于市场、市场各种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的思想;关于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社会补偿产品、社会必要产品和社会剩余产品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众多比例关系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对外贸易的必然性、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因素、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多种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职能、体制、手段的思想, 等等。在微观经济方面,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质量上、数量上、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优化、高效率结合及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思想; 关于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及它们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关于企业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及其转换的必然性和必要条件的思想; 关于协作、分工及各自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思想; 关于企业管理的职能、必要性、方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利润率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利润、提高利润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思想, 等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的空间很大,值得国内经济学者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规律07-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言(精选120)09-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03-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题答案09-20

西方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如何?07-12

经济学书籍推荐07-10

经济学实习报告07-22

恋爱经济学论文07-0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20条原理汇总04-27

劳动经济学,物流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就业前景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