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人故事

时间:2024-08-17 19:34:50 秀雯 其他 我要投稿

孔子名人故事(通用16个)

  孔子是我们儒家教派的一代圣人,他的许多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孔子名人故事,欢迎阅览!

孔子名人故事(通用16个)

  孔子名人故事 1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孔子名人故事 2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名人故事 3

  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地搜寻资料,扩大视野,增广见识。山东嘉祥武氏词中的“孔子见老子”画象(该石现存于洛宁汉碑馆)对这次历史性会晤有生动的描绘。

  当时孔子年仅34岁,却是鲁国上上下下都知道的博学多才的学者。鲁国有个贵族孟僖子,临终前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南宫适)托付给孔子教育,孔子也由此结交上了贵族。为了利用这一条件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一天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在洛邑当守藏史(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博物院院长)的老聃,是个博古通今的学者,他既通礼乐之原,又通道德伦常之理,这样有学问的人,应该是我们的老师,能在洛邑拜访他一次,是我生平之愿。”

  南宫适向鲁昭公报告了孔子的意愿。鲁昭公是个明君,对孔子的想法表示赞赏。鲁昭公送给孔子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个驾车的仆人,支持他远道求师之举。

  洛邑(今河南洛阳)离鲁国国都直线800里,绕道走有1000多里,驾车要走好多天才能到。洛邑是西周初年以来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有大量简册图籍、文书档案,是周王朝的文化荟萃之地。当时任国家守藏史的是老子。据《史记》记载:“老子,楚国苦县后乡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当时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他所经营的文物典籍,更是国家秘藏的文物珍宝。

  老子听到鲁国的孔丘不远千里前来求教的消息后,十分高兴 ,令僮仆赶快把街道打扫干净,又令仆人套上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据记载:老子约比孔子大30岁,60多岁的人在当时已属于年迈之人。从阅历、学识等方面来看,老子都应比孔子高。孔子在洛阳逗留了好几日,他观明堂、入厉穆庙,并饱览了周王室丰富的藏书档案。同时,他虚心向老子求教、学到不少东西。

  孙子返回鲁国,临行前,老子说:“我听说有钱的人在送行的时候,送人的礼物是钱财或宝物;有道德的人送人的时候,送的是金玉良言。我没有钱,那么就只好权当有道德的`人来送你几句话了。你学习古代的东西,固然很好,但不要拘泥于古代,不要生搬硬套古代的东西。通常会做生意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把最好的货拿出来兜售;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要一开始就流露他的才学,更不要随意议论别人,特别是别人的缺点;你要注意,做事不要做过了头,矫枉过正是结仇的根源。做人不能出现骄气,不要过于任性,更不要趾高气扬地摆阔气……”

  老子的这番话,使孔子受益匪浅。他一直牢记在心,后来他在对弟子们的谈话中,把老子比做天上的龙,龙能自由自在地乘风上天,使人们无法捉摸。老子的学问就和天上的龙一样玄妙高深。

  孔子名人故事 4

  早在西周时期,有关麒麟的各种说法,就已经传遍天下,与凤、龙、龟,并称为“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之外,麒麟、凤和龙都被认为是传说。龙和凤,后来被皇家所独占,成了禁口之物,人们也就不敢妄议了。而麒麟,民间则俗称为“四不像”,说它身体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脑袋像龙。实际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称,而羚牛却不是麒麟。

  有人说,麒麟是真实存在的灵兽,一般不为老百姓所见,如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它才会出现,所以,人们常将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征;而又有人认为,麒麟只是神话传说之物,只是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在古人眼里,麒麟还是长寿的象征,据说有2000年的寿命,与植物中的银杏树一般。

  那么,麒麟到底存在过没有?

  有人提出,从造字上来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见过龙、凤和麒麟,否则,造出这些字就没有依据,就是凭空想象。这个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类,想来造字的古人也没有见过,但还是造出了这些字。不过,从“麒麟”二字都以“鹿”为偏旁来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从鹿演化过来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麒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孔子见过麒麟。孔子是我们尊崇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谨行,从不说怪力乱神,不谈论虚妄不实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义,有所指摘;他所修订的《春秋》,向来以记载谨严著称。就是在这部书里,却记载了有关“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人们捕获了一头即将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后亲往察看,并将此事写进了《春秋》里,充分证明孔子是见到过麒麟的。因为,孔子绝对不会骗人,所以,人们就坚信历史上曾经有过麒麟;至今再也见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笔者以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见,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动物学家,他在记下“西狩获麟”之前,也没有见过麒麟。所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传说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见到这头麒麟后掩面大哭,涕泪沾襟,认为它作为“灵兽”,在早已“礼崩乐坏”、世事混乱的时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从此不再操刀捉笔,遂有“获麟绝笔”之说。

  至于那头被孔子亲自察看、并被他记载于《春秋》里的“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只能存疑了。

  孔子名人故事 5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名人故事 6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nv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孔子名人故事 7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孔子名人故事 8

  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帮他埋葬,并叮嘱道:“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

  孔子曾做过鲁国大司寇,并一度代摄相事,虽赋闲多年,却一直保持着当时上层士大夫的一些生活习俗,出必坐车,但终因用度匮乏,车已多年无盖,已经没有条件和往常一样遵行周礼,给死去的看门狗罩上一个旧车盖,体体面面地埋葬。但依然尽力而为,让子贡在把狗的尸体放进坑去时,盖块席子,以免狗的头直接陷到土里。怜狗之情,溢于言表。

  这事并见于《孔子家语》和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前者载《曲孔·子夏问》,后者载《檀弓下》,二者均是专记周礼丧礼典型仪节和典型故事的名篇,可见孔子葬狗在儒家礼仪中具有示范意义。

  但到孔子之时,早已礼崩乐坏,上层统治者多是人心不古,“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周礼已无人记得,更无人践行了,只有孔子牢记着这一漫溢着浓浓人情的古朴礼仪,并真心实意地加以落实。“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限于物质条件,不能严格按周礼葬狗以车盖,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代之以席,不仅见礼,更见真情。派自己弟子中最为干练的子贡操办,尤显对此事此礼的重视。孔子葬狗,不仅在当时,即便在今天,也能给人许多启示。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近乎庄重地安埋一条死去的看家狗,而不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食其肉寝其皮,或胡乱弃之荒野,任野兽撕食?王充认为这是孔子忆念狗的看家之劳,“为报功”也(《论衡·祭意》)。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孔子一生力倡仁政,其所思所行,无不以“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此葬狗,正是出于践行“仁”的自觉和本能。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并及于物,他身体力行,处处示范,尊重生命,仁爱万物。还在他任鲁国司寇的时候,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后,听管理员汇报此事,先问伤人没有,接着就问伤马没有,爱人及物,不假思索(李泽厚《论语今读》)。

  孔子反对人间暴政,推而及之,也反对虐待家畜,提倡与动物亲和,即便对专供驱使的马牛,也要真诚善待,让其由衷感到人很爱它,感到和人一道工作是一种快乐。《韩诗外传》引先秦古书,说孔子曾讲过一个一家三代御马的故事,十分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孔子这种思想和情感。有个叫颜无父的马车御手,特别爱马,马拉着车,知道御手爱它,感到很轻松,所以也喜爱拉车,一边奔跑,一边在心里说:今天跑得真快乐呀!到颜沦这一代,就差了一点,硬赶着马跑。马一边拉车,一边叮嘱自己:跑快点吧,这人在赶我呵!再到颜夷手里,就差得很了,恐吓威逼着马奔跑。马很怕御手,很怕拉车,感到车子特别重,不断恐惧地警吓自己:快跑快跑,不然这人要杀你!孔子赞美第一种做法,说:“美哉颜无父之御也!”像这样“与马和欢”,才是“役马”的正法。好个“与马和欢”,这是多么动人的人与自然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的'境界呀!

  世间生灵,各有其生命存在方式,各有其情感诉求所需,千差万别。要与生物和谐共处,就得尊重不同物种各自的生存规律和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孔子深谙此理,倡行仁政,博爱诸物,却不强加于人,也不强加于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也不妄加不欲之物。爱一物,必先了解该物生存特点,从而投其所好,为之提供和创造理想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所以庄子在阐释什么是天下极乐之境时,便借用了孔子所讲鲁人养鸟的故事。孔子讲,鲁君爱鸟,把一只海鸟迎进供奉祖宗神位的太庙,像尊奉祖宗一样敬养起来,“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千方百计要让海鸟生活得优越快乐。谁知海鸟竟被折腾得“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君把他所认为的“至乐”全部供给了海鸟,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海鸟未得“至乐”,却得“至悲”。为什么会如此?孔子指出:“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全然违背了鸟的生存方式,自然酿成悲剧。正确的爱鸟途径,应是尊重并遵循鸟自身的生活,即“以鸟养养鸟”,放鸟回归大自然,“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庄子·至乐》)。这在今天尚须大力普及的生态和谐观,2500年前,孔子已讲得何等生动而深刻!

  当然,生物之间,有自然和谐的一面,也有生存竞争的一面,它们之间残酷地却是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个血淋淋的食物

  孔子名人故事 9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孔子名人故事 10

  孔子65岁的时候,他的弟子冉有统率鲁国的军队在郎地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钦佩冉有的才能,询问他说:“您的军事才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呢?还是天生就具备的呢?”冉有回答说:“是从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冉有极力称赞孔子的贤能,季康子动心了,决定把孔子从卫国召回鲁国。这时候,卫国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太叔,请孔子出谋划策,孔子说自己不懂军事。孔子对卫国彻底失望,决定马上离开卫国,孔文子却坚决挽留。刚好,季康子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卫国迎接孔子,孔子趁机离去。周游列国14年后,孔子终于回到久别的鲁国。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处理政事首先要选拔优秀的臣子。”季康子也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诉他说:“要任用正直的人,罢免奸邪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些,奸邪的人在感染下也会逐渐变为正直的人。”季康子经常担心自己的财产被人盗窃,孔子对他说:“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一心为国家出力的话,就是鼓励人去干盗窃的事,也没人愿意去。”鲁国最终也没有重用孔子,对此,孔子早已料到,从此以后也就断了出来做官的念头。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周王室已经衰落下去,古代的礼仪制度遭到破坏,古代留传下来的典籍也残缺不全。孔子探究夏、商、西周3个朝代的礼仪制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编订了《尚书》和《礼记》。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以配乐演奏的《诗》有3000多篇,但是内容重复过多,质量上也很不统一,孔子删除了其中重复的部分,选取其中符合礼仪的305首,编订为《风》、《雅》、《颂》3个部分。孔子刻苦整理典籍,完成了《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非常喜欢研读《周易》,他读《周易》极其刻苦勤奋,以至于多次弄断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他为《周易》撰写了精练的解读,这就是《象辞》、《系辞》、《卦传》、《文言》等,合称《易传》。孔子说·:“假如我还能够多活几年的话,我对《周易》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全面了。”

  孔子用《诗经》、《书经》、《礼记》、《乐经》等典籍作为教材教育弟子,跟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3000多人,其中能够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的就有72人,后人称他们为“孔门七十二贤”。至于在很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但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注重从学问、言行、忠恕、信义4个方面教导弟子。他为弟子订立了4条禁律,分别是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斋戒、战争、疾病这几件事情应该特别谨慎地处理。他很少谈到利益,即使偶尔谈到,也是和命运、道德相关。他不用死板的方法教育弟子,而是采取诱导启发的方法,让弟子触类旁通。

  孔子一直格守礼仪,为弟子们做出表率。在乡里,他谦恭得像不善言谈的人,在祭祀和议论国政的时候,却又能言善辩;对待官员和百姓都一样的.谦虚恭故肉如果变质或是不按照规矩切割的话,他就不吃;座位摆放不正,他就不坐;和有丧事的人一同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吃饱。孔子说过:“三人在一起走,里面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当他听到别人唱歌很好时,就请求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也学着唱起来。他从来不去谈论怪异、暴力、鬼神等虚幻的事情。

  子贡评论孔子说:“我们都了解老师在典籍研究方面的显著成就,但是他关于天道和人的命运的深刻见解我们就理解不了。”颜渊也感慨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就越得它高超,越是钻研它,越觉得它深厚。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但还是远远赶不上老师啊!”

  孔子认为君子最担忧的就是去世以后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他根据鲁国的历史写下了《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鲁国的历史。当初孔子担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别人商量后再拟定文辞,但是撰写《春秋》时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写成后,就连擅长文字的子夏也无法增删一句话。孔子也把《春秋》作为教材教诲弟子,他说:“后人会因为《春秋》而了解我,也会因为《春秋》而怪罪我。”

  子路在战乱中被杀,孔子很伤心,得了重病,子贡来看望他。孔子对他说:“天下混乱很久了,可又没有哪位国君能够奉行我的主张。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享受别人的祭祀,按照礼仪,夏朝人死了棺材放在东面的台阶;周朝人死了,棺材放在西面的台阶;殷朝人死了,则把棺材放在堂屋的两根柱子之间。我原本就是殷朝人,可见我不久于人世了。”7天后,孔子去世,享年73岁。鲁哀公亲自为他作了一篇悼词说:“老天爷真是不仁慈啊,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你扔下我一个人走了啊,我是多么孤独悲伤。”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的洒水岸边,弟子们为他服丧3年,子贡一直服丧6年。鲁国人世世代代都要到孔子墓前祭奠,儒生们也经常来这里讲习礼仪,举办各种活动。

  孔子名人故事 11

  战国时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经常到其他国家游学。

  那次,孔子到晋国游学。途中,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于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户人家借伞,可是,这户人家生活贫困,如果是雨天,要么不外出,要么摘莲叶或芋叶挡雨,根本用不起雨伞,更别说有雨傘可以借给别人了。子路一脸无奈,只好无功而返。

  子贡听说子路借不到伞,便自告奋勇地再次去借伞。他来到另外一户人家,见房舍整齐,牛羊成群,鸡鸭绕户,心中暗暗自喜,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语言又不通,只是一个劲儿赶他走,子贡根本没有机会与他交流,只好失望而归。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子路突然说:“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们到他家去借伞吧。”孔子一听,连忙摇摇头说:“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说:“先生,我们连续去了两家,都借不到伞。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胡子,微微一笑,说:“我们还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说完,孔子带领子路他们,继续向下一户人家走去……

  事后,子路请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子夏是个护财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师来借伞,就会勉强借给我,但他内心会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别人就会说他吝啬,说他不尊敬师长。我不去借伞,既可以让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子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与人交往时,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勉强他人做其不愿意做的事,也要维护别人的声誉,这正是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之一。

  孔子名人故事 12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

  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

  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

  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

  初次会话之后,老子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子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子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

  孔子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1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

  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

  孔子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

  听到孔子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

  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

  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么了,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

  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

  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

  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名人故事 13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名人故事 14

  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孔子名人故事 15

  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时鲁国人。其父是鲁国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3岁死了父亲,随母来到曲阜住下。据说,他从小聪明好学,尤喜爱礼节,无事时,他就摆上大盆小盘,学着大人祭夭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读书很用功。很多诗书都能熟记,他精通“六艺”(指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因此,未到30岁,名声大振。所谓“三十而立”就源于此吧。

  由于孔子名声渐渐大起来,有些人前来拜他做老师,他就索性办了个书院,收学生教书。

  后来,经到孔子这里学礼的南官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在孔于35岁那年,件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兰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这样,孔子就到了齐国,去求见齐景公,他向齐景公谈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很赞成他的看法,还想用他。但国相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不能治国,结果齐景公没用孔子。孔子只好再回到鲁国,仍教书。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了中都(今山东汉上县)宰,即地方小官。第二年,做了鲁国的司空,又从司空升做司寇。这时候,齐景公和晏婴都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想重振齐桓公当年的霸业。这二人商议后,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的夹谷地方开会。那时,诸侯开大会,需有个大巨当助手,称做“相礼”。于是,鲁定公决定让孔子担任相礼。

  于是,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都跟孔于说了,孔子听后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要小心从事,要有兵马防备。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鲁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派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去夹谷开会。

  在夹谷会议上,因孔子做相礼,鲁国没有吃亏。齐国没有占到伶国的便宜。会后,齐国认为孔于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想了个计策。挑选了80名歌女派人送到鲁国。

  鲁定公很高兴,接受了这斑乐女以后,天天吃喝玩乐,不理国事。孔子见此很着急,多次想劝说定公,但定公总躲着他。这使孔子很失望。他与自己的学生谈了心事,他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此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有机会实行他的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其原因是,当时大国争霸,小国面临被并吞的.危险,整个天下都在发生变革。而孔子宣扬的是恢复周礼制度,当然不会有人接受。

  一次,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而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便出兵车半路将孔子截住。孔一子被围困好儿天,连饭也吃不上。后来,楚国得知,派兵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在列国碰了许多汀子,奔波了七八年,年纪也大了。最后还是回到各国,把全部精力放到著书和教学上面。相传,他教过的学生约3000人,名人72人。

  孔子周游列国,没能实现他的政治主张,但他广泛地了解了各国的文化,这为他的著述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和他的弟子整理了很多古代文化典籍,如(诗经)、《尚书》、《春秋)等。这些古籍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丰富了内容。

  孔子死后,他的门徒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名人故事 16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还在弹,师襄子说:“可以继续了。”孔子说:“曲子虽然已经能走下来,但还没能把握其中韵致规律和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韵致已经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说:“可是我还没能得其心志。”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志趣已得,现在可以学别的了。”孔子说:“此曲志趣虽然已得,但我还没能完全进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为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他说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颀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系苍生,王者气度,胸怀天下,除了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正是《文王操》呵。”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孔子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孔子哲学家名人故事12-13

孔子的传说故事01-03

孔子名人座右铭70句11-10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02-22

孔子名人座右铭说说汇总70句精选09-10

孔子名人座右铭句子大全60句09-19

孔子名人座右铭说说大全50句09-01

历史名人的故事素材_名人故事素材07-06

孔子教育的小故事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