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食节的来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 篇1
1、寒食节的来历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2、寒食节的习俗
2.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2.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2.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
2.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3、寒食节的特点
3.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3.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3、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 篇2
寒食节是什么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意义
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
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之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
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
寒食的活动
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地域广,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吃寒食面的习俗
于每年寒食节和清明节只差一两天(有时甚至会重叠),“清明节死还是寒食节死”这句话就作为表示“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什么意义”的意思流传了下来。
寒食节期间正处在初春之时,寒冷的气息逐渐退去,万物复苏,野地里也开始遍生艾蒿。作为寒食节不可缺少的一道节日食物,艾蒿常常被做成年糕或漂亮的糯米团,甚至在祭祀的时候也常常会见到它的身影。
在寒食节的当天也有不生火只吃寒食的习惯。在寒食节的前一天提前准备好凉拌的豆芽等凉菜以及冷饭,或者是准备好一种叫做“寒食面”的荞麦面条作为这一天的食物。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吃寒食的习惯也渐渐不像以前那样被严格遵守了。
【寒食节的来历介绍】相关文章: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介绍01-06
寒食节的来历01-30
寒食节的来历简介12-24
寒食节的来历及故事09-25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11-22
清明、寒食节的来历11-20
有关寒食节的来历01-15
寒食节的来历简介01-25
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11-17
寒食节的来历和故事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