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因果论
因果论的观点渗透、弥漫着荣格作为一个学者所接触的科学环境。万物皆有起因,这意味着,在精神治疗中,医生要从病人的过去生活里找出他目前的异疑难病症的起因。弗洛伊德坚持在引起成年人神经官能病症方面,优先考虑童年创伤性经历,这种做法为因果论观点提供了范例。荣格继承并发展了心理学的因果理论,在进一步将因果论引申到集体无意识中间去,以寻找心理现象的原因。
心理目的论
除了心理因果论之外,荣格还辨别出另一科学动向论的效力性,荣格称这种动向论为目的论或者终极论。
当目的论被运用于心理学时,它实际上意味着,人目前的行为是由他的未来所决定的。在理解人的行为时,我们对于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目标都应该加以考虑。从其为目标的意义上来看,荣格关于心灵发展的众多观点都是目的论的观点——例如,个体化、一体化以及自性圆满——人格正是朝着它们的方向发展的。
虽然,意图性并非一定总在意识之中显现自身,但是,意图性的确存在于行为之中。甚至,就连种种睡梦也起着展望未来的作用:睡梦是发展的未来设计的种种意象,宛如它们常常是记忆意象一样。
荣格感到,在心理学中,有必要采取两种态势,一种是因果论的态势,一种是目的论的态势。荣格写到“一方面,它(心灵)展现出一幅过去发生的一切的遗存及踪迹的图画,另一方面,在同一幅图画之中,就心灵创造其自身的未来而言,将要发生的一切的轮廓亦被勾画出来。对于不少科学家来说,目的论过去不是,现在依然不是可以被接受的观点。
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荣格并不受人们舆论的影响。无论一种观点是多么鲜为人知,他总是乐意去对这种观点进行思索,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之中。荣格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如果一种观点有助于他理解其病人,对于他治疗的病人有益,他就会应用这种观点。荣格指出,因果论和目的论毕竟是科学家人为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在于整理观察得来的种种现象。在自然界里,人们是找不到这些思维模式的踪影的。
荣格还指出医生与病人一道工作采取目的论态势的另一实用价值:既然从因果论的观点上看,病人是自己昔日生活的囚徒,那么,纯粹的因果论态势容易在病人的内心里唤起屈从及绝望的伤感。创伤业已形成了,抹去造成的创伤是困难的,有时则是不可能的。目的论的态势则能够赋予病人希望,为病人提供朝着其方向努力的目标。
心理同步性原理
在自己生命的晚期,荣格提出了一种原理,这种原理既不是因果论的原理,也不是目的论的原理,荣格把这种原理称为同步性原理。这种原理适用于解释那些同时发生的,但相互之间不是对方的起因的事情。例如,一种思想与一种客观事物相符合对应。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巧合事件。一个人正在想着另一个人,那个人就会出现,或者会收到那个人的来信。要么就是,一个人梦见一位朋友或亲属得病或是逝世,后来听到那位朋友或亲属得病或者逝世的事件恰恰发生在做梦的同一时刻。
荣格指出,有关心灵感应、超常视力以及其它种种类型的超自然现象的大量文献是需要在心理学中援引应用同步性原理的证据。荣格相信,许多这样的情况在发生之时是那么神秘莫测的经历,是不能用机遇的巧合来解释的;相反,这些经历暗示出,在宇宙之间,除了由因果关系论描述的秩序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秩序。荣格把同步性原理运用于原型的概念,并且证明,当原型在外部世界中以物质的形态表现出来时,原型还能在内部以心灵的形态表现自身。原型并不是引起两种事件发生的原因,而毋宁是,一种事件的发生平行于另一种事件的发生。
荣格评论
心理学家们,尤其是那些与病人在一起工作的心理学家们很容易成为社会批评家。其原因是,在那些需要并寻求心理治疗的人们的生活中间,社会的谬误被清晰地揭示出来,被放大、被扩展。荣格,正如我们以前所注意到的一样,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充满激情的批评家。
有些时刻,荣格也有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一旦他的情绪低沉,他就会以辛辣的嘲讽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不过,荣格的情绪也并不总是这么低沉,他曾与大量的病人一起工作,他竭尽全力从深渊的底部将他们的生命救起,他使他们懂得,个体尽管有着内心的恶魔以及其向着世界的投射,但是,他依然能够获得坚韧刚毅的精神和正确无误的判断力。荣格写道,“精神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井非要把病人推向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幸福极境,而是要帮助他获得稳定性,以及在苦难面前的哲学意义上的坚韧。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相关文章:
心理学大师荣格名言09-26
心理学家荣格的故事06-28
心理学家荣格的名人故事06-28
存在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07-03
荣格奖金制度07-03
2015荣格奖金制度07-03
荣格2015年奖金制度07-03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07-01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02-07
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