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论文
导语: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出来的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论文一
一、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为学生健康成长排忧解难
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为学生健康成长排忧解难是自己的职责。要想更好地为学生排忧解难,首先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处理好学生日常心理问题,解除学生心理疑难,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某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得不到家庭温暖的他,令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头疼,平时打架、骂人、恶作剧样样都做,只有作业不做,闹得邻里怕他,家长恨他,老师恼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通过细致观察,通过一次次家访的了解,决定采取如下“五步曲”教育挽救他:第一步是同他交知心朋友,千方百计接近他。当这个常遭白眼,备受歧视的心已变得坚硬而冷漠的孩子一次又一次从小事中感到教师是在用真情待他时,他睁大眼睛说:“老师,我真能改好吗?能考出好成绩吗?”这位老师因势利导热情地鼓励他,还跟他勾起了小拇指;第二步是用放大镜在他身上找闪光点,当他一个星期没迟到,当他背会了一小段课文,当他哪怕是做完整一次家庭作业,这位老师都在班上表扬他;第三步是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大肆宣扬他做过的点滴好事,让全班同学都喜欢他,关心他,用集体的友爱温暖他;第四步是在学习上帮助他,让他上课时不至于“开小差”、“坐飞机”;第五步是当他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既指出危险,晓之以理,又耐心细致,动之以情,帮助他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两年如一日对他,浓浓的关切与爱,彻底溶化了他心中的坚冰,毕业考试时,居然想不到他竟以班级总分前三的成绩跨入了初中的大门。毕业后他给他的老师寄来了一张贺卡,上写着:“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摘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这让这位老师感动了好久,也更加坚定了他在班主任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还有一位同学是班级的班长,成绩自然是没话说,但却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特别是女同学,对他是怨声连连,老师就告诉他,一枝独秀不算春,草的伟大就在于它总是一簇一簇、一片一片的,个人永远是集体的一分子,领头羊走不好怎能带领羊群找到肥沃的草地,班干部不以身作则,班级又怎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老师了解到他父母刚去广州做生意后,就更加从生活上,学习上的每一件小事关心他:书包脏了,为他洗干净;下雨了给他送去雨伞;生病了,带他去上医院;假日里,一起去拥抱大自然。老师让他觉得生活不再寂寞,渐渐地,他又开始关心班级中的每件事、每位同学了,又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称职的班长了。可见,教师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暖化他们冷漠的心,教育者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净化心灵
近年来某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净化心灵。一是突出主题活动。某校依据学生年段特点,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月重大节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月一个教育主题。如三月份的三八妇女节,某校开展“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为母亲送上一份礼物,从今天开始培养自觉做力所能及家务事的好习惯。活动期间,既有宣传教育,又有行为成果展示,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得到具体体现。二是活跃大课间活动。学生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释放自己心理的最佳时间。某校一方面让学生集体参与文明礼仪健身操、广播操、武术操,跳兔子舞,唱文明之歌等活动,另一面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自己选取“跳绳、转呼拉圈、打羽毛球书法、绘画、器乐、球类”等等,让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伙地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用健康有益的爱好,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三是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某校在敬老院、歧阳茶厂、歧阳养鸡场等地建立了三个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到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到歧阳茶厂,和那里的叔叔阿姨们同吃、同劳动,让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充分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生子女们,亲身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从而让他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帮助老爷爷、老奶奶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找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作出最大的努力。
论文二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⑴乐于学习、工作;⑵情绪乐观、稳定;⑶人际关系和谐、融洽;⑷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⑸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⑹智力正常;⑺人格完整;⑻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⑴家庭教育的误区.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⑵学校教育的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⑶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成年人不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书刊和影视作品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心理健康做起.教师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雕塑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开展工作,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最佳的影响.情感丰富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小学生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播放:23129次 评论:7787人
3、注意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项重要的使命,必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点.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总之,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论文06-2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27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06-2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例06-28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06-28
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28
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论文06-27
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论文06-2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