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4-10-26 17:50:31 敏冰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精选8个)

  我国历史上的名人有很多,那你知道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自律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自律的名人故事 1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自律的名人故事 2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律的名人故事 3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自律的名人故事 4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自律的名人故事 5

  晏婴,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他才华横溢,严于律己,备受国君赏识。尽管身居高位,却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从不奢侈。他的住所简陋朴素,环境艰苦,即使齐国国君要为他新建住房,也被他坚决拒绝。齐景公无法说服他,便在他出使鲁国期间暗地里为他扩建了住房。晏婴回来后,却停车在城外,拒绝进城回家。景公无奈之下,只好恢复原状,晏婴才肯入住。

  晏婴平日里穿着朴素,乘坐的是瘦马破车,齐景公想要赐给他一匹良马和华丽的马车,晏婴却坚决拒绝了。他对齐景公说:“我过着简朴的生活,是希望能为人民树立榜样,防止奢侈浪费的风气蔓延。如果我们君臣都追求穿着华丽、骑着名马,追求奢华享乐,那老百姓也会效仿,导致道德风气败坏。一旦风气败坏,要纠正就很困难了。因此,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齐景公听后接受了晏婴的`建议。

  自律的名人故事 6

  柳传志以严格的自律和高度的时间观念在商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影响和感召他人。柳传志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守信原则,尤其在守时方面更是令人钦佩。据统计,在过去20多年的无数次会议中,柳传志迟到的'次数少于五次,展现出了他对时间的尊重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他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准备进行演讲,为了避免迟到,他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附近,然后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他从车里走出来,准时到达了会场。

  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参加交流活动。当时,温州遭遇暴雨袭击,柳传志所乘飞机被迫在上海降落。航空公司建议他第二天早晨再飞往温州,但柳传志担心会议延误,坚持当晚就要赶到。于是他要求安排“公务车”,连夜赶往温州。在第二天清晨六点左右,柳传志终于准时抵达。当他疲惫不堪却依然坚定地出现在会场时,温州的一位知名企业家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激动得热泪盈眶。

  自律的名人故事 7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徐溥少年时代性格沉稳,举止老成,平日里不苟言笑。有一天,他在私塾读书时,塾师发现他常常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看,以为是玩具,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经典语录。塾师对他的用心和认真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一个装黑豆,一个装黄豆。每当他心生善念、说出善言或做了善事,便往黄豆瓶中投一粒黄豆;相反,如果言行有过失,就投一粒黑豆。起初,黑豆多,黄豆少,他不断反省自己,激励自己;渐渐地,黄豆和黑豆的数量持平,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黄豆越来越多,黑豆渐渐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仍保持着这一习惯。

  在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下,他努力修炼自己,不断完善品德。最终,他成为了备受尊敬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展现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自律,不受外界影响,始终保持自我约束的力度,谨慎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持道德自觉。

  自律的名人故事 8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自律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名人的故事素材_名人故事素材07-06

名人雕塑的故事11-02

名人故事作文01-19

名人求职故事07-01

历史名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07-08

历史名人故事04-28

名人成功创业故事02-21

中外名人诚信的故事05-11

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