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16 16:55:31 职场文书 我要投稿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校共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

  在20xx年6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阳光幼儿园举行的《讲座》的学习,受益颇多,感受非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衔接、统一、及时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就自己学习后的感受谈几点体会:

  一、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也就是说,教孩子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有集体观念,等等。

  二、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要孩子自己做。在学习上,重点抓好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孩子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用的素质。作为家长不要性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逐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三、家长应多留一点时间给孩子。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交流、沟通情感。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嬉戏、读书,在嬉戏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节假日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等,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四、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对好的方面积极引导,对不好的方面加以纠正,从而发展其自己的兴趣爱好。

  五、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

  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家长应让孩子受点委屈、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事因,讲明道理,让孩子在勇敢地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更能勇敢地站起来,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从容地应对挫折,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斗志。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蹉而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家长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搭建家庭、学校沟通的平台,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总之,现在我已深深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她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中秋节假后上课的第一天,距开学已过去三周了,孩子自升入四年级后,在学习积极性方面比起三年级的她真是判若两人。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让我写一篇《育子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得以好转的外在原因。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感到无比惭愧。因为在教育孩子上,我自认为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从一年级起,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习惯上,我一贯只是言语告之,而不去严格督促,长此以往就导致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孩子从)一年级一直到三年级上学期,她书包里所有的书本基本上没有完好无损的,全被女儿亲手戕虐到一级到三级伤残不等。各科老师隔三差五的反馈给我说孩子的某个书本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了。很显然,事情已经到了一种很严重的地步了,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补救。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真是很伟大:这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急需帮助!从那以后,女儿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我除了告诉女儿如何做,还要示范给她看,看着她去改正,耐心的去教她。做好了就给予奖励,不论是精神上的口头表扬,还是物质上的'实际奖赏,说到就及时做到,只要许诺就一定落实,从不食言。孩子逐渐有了好转。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是很困难的,是需要时间的,也许三年级的下学期就是女儿转变的一个过渡期吧。孩子现在的表现虽然积极向上,但仍需要乘胜追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家校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总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和老师有着极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家校联合,耐心正确的教导孩子,就一定会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以上所谈,实在谈不上育子成功方面的心得,因为我和孩子她妈妈对于孩子近期的转变一直都很迷惑,也许这种疑虑正是源于孩子现在的老师的缘故吧。所以衷心地道一声:谢谢老师!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3

  大家好听完下午的演讲和培训有何收获。我只带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说敢做敢自我。它是公众教肓活动,公众话语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观点和理论。刘逸舟老师我们老乡。满口家乡话,普通话一般。但是他的演讲接地气,很扑实。大众能听明白,他的互动能力很强。每一句大白话 能够穿透每位家长内心深处。让人快速明白如何应用。这就是好的.演讲者。给人留下好多反思的问题。核心问题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话说完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咱们班里也搞一次培训。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鸣点。一起成长。变的更加完美。谢谢家长的点评!

  非常感谢德高忘重,为师良母老师认可我的观点以及所有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钱!都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后天训练变的含蓄,低调,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诉你,不发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外界的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爱心,有爆发力,情绪化。而还有一种人没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有,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不管咱们成人还是孩子都与这四种性格有关糸。性格从血液里带的,骨子里先天性的。无法改变。怎样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别人处的融洽和谐 交流。性格是一个工具。我希望咱们灵活应用起来。感兴趣的话家长看

  看性格大师乐嘉性格色彩学。能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清自己,了解别人。和孩子成长起来,有责任,更有担当。谢谢咱们团队。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人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4

  每个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宝贵和短暂,我作为家长有时回顾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记忆已经非常的糢糊了,但长大后很多的习惯和认知都是在那段时间学习来的。古话也常说“三岁看到老”。现在以身为人母,我也是尽可能的努力让孩子在这个宝贵并短暂的童年中多学习些良好生活的习惯,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丽,和多获取一些独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长交流下我的'育儿心得,如有不足也请各位家长见谅。

  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在平时的生活时间里,我们一般都会利用空闲的时间带孩子到处走走,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动物等。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尽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通过一些软件和自己的知识告诉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识库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很多。这样他就会更热爱和亲近大自然,会去保护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通过游玩让孩子在人群中,社会中尝试自主开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此举个小例子,有时候问路可以尝试鼓励让孩子去问,家长作为辅助在一旁协助。当他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后,一是要感谢别人,学会感恩。同时孩子也会懂得将来当自己有了能力后也应该张开双臂帮助别人。

  在童年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仅让孩子吸收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会得爱,让这个短暂得童年变得更有意义,为未来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5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考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心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而且实现全面发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励,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心。

  在所有这些教育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连素质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多彩的.课后服务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课后服务在不同程度上都给孩子们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层次进行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点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6

  得益于路老师的推荐,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认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去认识好“父亲”这个忙人,

  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7

  通过阅读吕校长的《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与杨东平教授关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关于现代教育的一些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落实全面发展新理念,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补漏提升活动和个性兴趣活动。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培养了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与举止,若稍有偏差,应立即进行矫正。其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有计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让他独立完成,以培养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感谢学校为每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8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儿子锁睦晨今年6岁,目前就读于东关小学学前四班。学习上他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他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唱歌和跳街舞。进了学前班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们感觉他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唐老师、语言课的郭老师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小孩

  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掌握好小孩品德发展的共性。平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言行是否一致,并共同制定良好的教育计划,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于孩子犯错,家长不必太过激动,可采取摆事实,明道理的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欣赏激励法等。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9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科技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我们班的刘奕君同学吃饭很少吃菜,经常感冒,耽误课,并且她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她爸爸也这样不吃菜,在与她爸爸沟通后,让孩子家长做出榜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后来,孩子有了很大改变。

  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必须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共同发力。家长和老师也要多多沟通,与老师一起查找针对小孩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了解孩子情绪是否稳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得到改进。平时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们班的`苗宇航同学学习拖拉,在家里不讲卫生。在与家长沟通后,让他给妹妹做榜样,有一个哥哥的样子,慢慢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能自己叠被子了,学习有了进步。他的父母也不老是看手机了,能跟他谈谈学习,说说心里话。

  班里还有一个男孩,家庭离异,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疼爱,经常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行动,与班里的其他孩子不合群,老打架,不完成作业,老师与家长沟通后,他的妈妈回来看他了,孩子也变得开朗了,与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0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1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2

  家校之间有个娃。家校共育幸福未来工程是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的重点工作。多年来,学校一直探索前行,改变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范式,优化了教育生态。其结果就是学生有了更好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徐西强老师善于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引导父母做榜样,而是引导孩子做榜样,三是注重孩子的情感管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为老师,我们要传道授业,要传送人性之美。我曾经读过一篇《中国青年报》的通讯,写的是河南一位姓张的女班主任。张老师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讯中讲了她和一位贫困学生的交往一件小事。

  那个学生来自太行山区,家境贫寒。张老师发现他有两个奇怪举动,一是从来不与其他学生一起吃饭,二是洗脸总是到水管接水,洗完后也不擦。天渐渐变冷了,有一天,张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条崭新的毛巾,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学生激动地哭了,说:“张老师,因为家里穷,我从来没有条毛巾来擦脸,您是第一个发现我不擦脸的老师!我吃不起食堂的饭,只好在吃饭时间忍饿出去。”张老师听了,也很感动,之后就对他多了一份关心。这位同学后来在高考中因意外事件落榜,回到了老家。张老师依然牵挂着他,盼着他来信,可是,左盼右盼,竟然一封信也没收到,“怎么会事?出什么事了吗?”张老师想。半年过去了,张老师突然收到了来自太行山内的一个大大的邮包,拆开后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信,信中说:“老师,我毕业后,每周给您写两封信,但我没有勇气发给您,因为我没有考入大学,给您丢脸了。现在我鼓起勇气把所有的信寄给您。您的恩情,我无法报答,我记得你爱养花,窗台上总摆着几盆花,我惟一的愿望是化成露珠,凝在您的花上!”没有读完,张老师的泪珠便流了下来,如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3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的穿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明,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假如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开,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害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好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4

  每个家庭都是一块“试验田”,每个神奇的小生命都是优良的种子。孩子的点滴成长需要家长细心的浇灌、正确的指引。走进孩子的心灵,排遣内心的孤寂,耐心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在全国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日里,有几天,孩子满面愁容地对我说:“妈妈,我想我的`同学们,我多么想去学校上学。”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一时间我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其实,这何止是一个孩子孤寂的心灵诉说?我紧紧地将孩子拥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他的双肩,待他稍微冷静之时,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心情,全国的小朋友都和你一样乖乖地呆在家里,我们这也是为阻击疫情做着自己应有的努力,如果每个健康的人都熬不过这段寂寞的岁月,不能在家平安生活,那些正在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并肩作战的白衣战士不就前功尽弃了吗?这样,无情肆虐的新冠病毒不是更加猖狂,不可战胜了吗?如果你想念老师同学,可以给他们打电话,或视频聊天啊……”孩子眼里噙满泪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个月的寒假之后,本该是孩子重返学校,奔跑在美丽宽广的操场;或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的时光,可突然间,让孩子超长时间呆在家,让他们既不适应又有些恐慌,然而不适应的岂止是孩子!

  因此,在那段危机四伏、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我深深地铭记落校长讲座里的疫情之下中国家长重塑十大教育观念: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思辨教育、医学常识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死亡教育、合作教育、善良教育、亲情教育、新财商教育、全球教育。努力给孩子上好当务之急的五门课:科学知识课、风险意识课、亲子体验课、命运共同课、爱的教育课。

  除此之外,我常常陪孩子下棋、听新闻、听音乐、读书、练书法、做运动。让孩子寂寞的心灵得到安慰,过得充实;让孩子居家的生活与学校生活一样有节奏。

  教育无小事,我竭尽全力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让孩子在父母浓浓爱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生活,让孩子感受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

  守护亲情、守望幸福。待到绿遍山原,山花烂漫时,我们一切静好!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5

  学校组织观看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播放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有幸聆听专家讲座、接受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是感慨万千!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单靠学校教育不会成功,还需要家校通力协作。学校的专业性可以更好的教育培养孩子,同时也可以给家长切合的指导。通过此次家庭教育公开课,我获得了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感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以及想法。学校和家庭要建立相对统一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家长需要密切配合,整体做到步调一致。但每个家庭针对自己孩子的独特性格,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是别人成功的案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就一定可行,适合的才是的。

  学校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作为家庭应该是学校的一个延伸,老师把知识交给了孩子,如何运用知识,培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确实有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老师一个班级40名左右的学生,老师会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整体的引导教育孩子,但是没有办法如同父母一样一对一的了解指导。同时爱的陪伴也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只有陪伴后才会更了解,了解后才可能会找到最适合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不过分的干预孩子的生活,但是却需要做到了解自己的孩子,适时的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初期学习的时候很多是会去模仿,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以身作则有时候比威逼利诱管用很多。学校的老师不仅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同时能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的同家长沟通。我们作为家长,也如同刚入学的学生一样,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听取意见,听取老师们专业的意见,才能更好的引导教育孩子,并且适应新时代带来的变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他们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只能教会他们知识与道德,他们需要自己学会判断和成长,最终成就适合自己独特的人生。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6

  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并能健康成长。虽然我觉得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处。

  谈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许多其他家长的文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及时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对不好的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

  家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他。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关注成绩。要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应让孩子经历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原因,讲明道理,让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能勇敢的`站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斗志。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来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已深深的体会到做家长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7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学习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学习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8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19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的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爱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时为他的“五个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深有所感。

  一、爱心是所有教育艺术的源泉。杨老师对学生是深深爱着的,要不然他不会对班里两位同学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彻。杨老师对学生的爱,换回来的也是学生对他深深的信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就有了基础。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是爱心。

  二、别出心裁有方法。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开学制作一份档案,还是写好一封书信,都是杨老师在工作中精心设计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包容、感恩,引导家长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颗爱孩子的心。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学生、多学习理论,需要作为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养,继续寻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篇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需要的,是当前教育重视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

  现在的小孩因为生活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环境相对复杂,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延续到学校中。学校老师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各项习惯和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就须得密切联系家长,只有老师和家长充分的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有骨干教师的一句话就讲到,与其让孩子改掉坏习惯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坚持。我们都知道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得21天,在这期间,不仅仅需要学校老师的督促,也需要家长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沟通消除偏差,正确看待孩子。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是老师关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的一个体现,并不是老师对孩子有什么偏见。如果我们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时,要淡化成绩观,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

  搞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03-31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08-20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11-07

家校携手共育心得体会12-04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范文03-22

家校合作共育心得体会11-15

家校共育的心得体会范文03-25

2022家校共育心得体会12-24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热】01-13

家长家校共育心得体会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