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生
气功养生是传统气功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内功的范畴。它是在我国独特的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态,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从而做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最后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自然地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一般而言,按其练功方法,可分为内功和外功两大类,其中内功又分为静功和动功。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在练功的基本要求上大体是一致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调息、调身、调心
调息又叫吐纳,即调整呼吸,练功时要求呼吸深长、缓慢、均匀,此又称气息或练气。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逐渐把呼吸练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调息不仅有助于思想入静,身体放松,而且可以起到调和气血、按摩内脏的作用。常用的调息方法包括自然呼吸法、顺腹式呼吸法和逆腹式呼吸法等。
调身又叫身法,即调整形体,使自己的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调身的关键是身体要自然放松,舒适得宜,以使体内气息循经运行畅通无阻,而不可呆板紧张、僵硬拘泥。练功的姿势,主要有坐、卧、站、走四类。
调心又叫心法,即意识训练,指在形神松静的基础上,意守丹田的方法,进一步把心安定下来,排除杂念,通过意念的导引达到“入静”状态。气功的姿势和呼吸锻炼都是在意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意识的训练是气功锻炼最重要的环节。调心对于调身和调息起着指导作用。它的常用方法有二:一是凝神,包括丹田意守法、命门意守法、穴位意守法等;二是存想,包括放松法、默念法、随意法、听息法、假想法等。
(2)强调身心统一,松静自然
为了达到“入静”的状态,要求意念和气息必须密切配合,呼吸放松,舌抵上腭,用意念诱导气的运行。身体也要放松,姿势自然而正确,方可达到身心统一、达到清静虚空的境界。
所谓松静自然,是指在气功锻炼中必须强调身体的松弛和情绪的安静。要尽量避免紧张和消除紧张,不造作,不凑合,不懈怠,保持心无邪思,意无杂念。在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下练功,则可以达到神气合一、形神合一、协调整体的目的。
(3)要循序渐进
练习气功在短期内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要领和方法是可能的,但要练得很好则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在练习过程中一般容易有两种偏向,一是急于求成,练得过多过猛;一是松懈散漫,放任自流。因此,练功者必须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多下苦功,克服松懈情绪;同时,也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想法,欲速则不达,必须要循序渐进。人体内部的变化是逐渐产生的,不可操之过急。只要持之以恒,则可达到目的。
清代的柳华阳在《慧命经》中说:“成佛成祖,是本性灵光”。如果久练功还练不出性光,见不着性光,就是“顽空”,就说明练功不得法,或者说功力尚浅。
人体的性光分为内光和外光,实质上也就是内气和外气,不过是内外气的凝聚状况,是内外气的高层次。在道书中,许作者都描述了性光的状况,其中有一句话概括得比较全面:“金机飞电,虚室生白,圆圆陀陀”。
“金机飞电”形容人的眉间,也就是印堂穴突然像闪电似的射出一道金光,这状况标明性光已开始产生;“虚室生白”,则形容行功中,周身浑融,体内化为一虚空之境,内气在体内呈白蒙蒙的光幕;“圆圆陀陀”,则形容性光经过不断地锻炼,炼成金黄色的光团,如露如电,非雾非烟,辉煌闪烁,悬于眼。
邱陵先生把性光分为慧光和蟾光,并认为中、下乘功夫所见的性光多属慧光,上乘功所见的性光属于蟾光。他还描述了慧光和蟾光的形象:初见慧光,只是淡白一小点而恍惚游移不定,一用意识,即行散开,不知所止;
或静极光现,色如眉月,由个渐,又自大化小。复归于无;或光圈带虚,圈边亮围内黑;或光圈不明也不圆。对这些种慧光,均可认为精气不足的表现。
经过久久锻炼,慧光或现红光,或现白光;发红光的叫做“血玄关”,发白光的叫“正玄关”,而以光如月华之圆明,像个大月亮般悬在眼前不动者、才是纯正的慧光,这是精气充足的表现。
至于蟾光,则是金黄之光。如在慧光白光内发现金光,这就炼出了金丹之苗。蟾光金黄而圆明,即是舍利子已炼成。所以说。养足之慧光可以成为蟾光。古人说:“精不足,不能生慧光;
舍利子不足,不能生蟾光。慧光如月亮,蟾光如金光”。这可视为性光变化的总纲。传说中的金蟾乃稀有的三足动物,蟾光者借蟾名三足之意,喻精气神三宝合一,炼成金丹也。
但练功能到发现蟾光的,实是世间少有。每个人身上都有人种光,不过因身体素质不一样,光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且亮度也不一样。功夫深的人甚至可以发出七彩的光圈。
看光法必须以积聚内气的功法为基础,首先是要锻炼自身的内气,内气虚弱人体光也微弱,因此难以看到。所以要多练静功,打坐入定,也对以辅助练一些动功。
(一)看内光法看内光法应以筑基为主。一旦内气充盈,并且大小周天已通,看光就比较容易了。闭眼法练习者闭目静坐,看着眼皮里,集中意念想象——形的光的影像出现于眼皮内,或出现于瞑想的空间,一开始都看不到光,坚持做下去,慢慢就会似有非有地感到光。
这时一定要坚定信心,不要动摇怀疑,光就会逐渐明显,一旦真的感觉看到了鲜明的——的影像,此法就成功了。如果采取此法不能成功,可集中意念凝视眼皮里的一点,在练功中慢慢的,仔细地搜索,感到确有一点光时,把此一光点往横方向移动,使之成为——的影像。
用此法看到光后,应反复练习使其稳定下来。如果做到一闭眼就能够看到清楚的光线,才算此步训练成功。——形的影像能看清楚又容易显出后,应继续训练能看到圆形的光,也就是把——形光线慢慢扩大,使之成为光团。
开眼法此法是在闭眼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练习的,要在开眼的情况下来看内光的影像,使光的影像浮在空间。开始练习开眼法时,须准备一张带颜色的图画纸,颜色随人的喜好而定,一般稍深一点为好。
把图画纸贴在墙壁上或放在桌子上都可以。练习的时间和地点,要选择黄昏或者有点黑暗的房间。准备好了以后,就面对图画纸,距离50公分到一公尺,静坐下来,在睁开眼睛的情况下,按照闭眼法的要领,使光的影像显现出来。开始时先现出单纯的——的影像。
这种练习要反复、耐心地进行。当练习到能够维持这种光的轮廓约十秒钟,才开始练习看圆形的光。但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使眼睛的负担过大,不要一下子就做长时间的练习。练习一次之后,要静养休息几分钟,让眼睛恢复疲劳。
然后再反复练习下去。每次练习约15至20分钟。让光的影像出现在空间的训练,应避免在白天做,最好在晚上练习,起码要在黄昏以后练习,因为初学者能够显现出来的影像往往光辉不太充足,在白天有阳光就会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练习者可把眼光移到空间,现出鲜明的——形等单纯影像。如此做了几次后,再进一步集中意念来加强其光辉,同时使其维持更长的时间。看内光损耗身体能量太大,因此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训练,能够练习到在图画纸或空间显出内光就足够了。
所谓“慧而不用”,就是为了让练功者珍惜自己的身体能量。身患疾病的人特别是高血压者均不宜从事这种训练,希望读者注意。
(二)看外光法看手指光看光时应处于松静的气功态,然后伸开五指,指尖伸向暗处,半闭上眼睛,从明处顺着手指往暗处看,初时可见到朦朦胧胧的五根黄色光柱,久练则愈来愈明显,以后睁开眼睛也能看到。
如果初时看不清楚光,可将两手搓热再看,或者把手放在温水中加热、一般人只要坚定信心,勤于练习都能看到外光,并且随着功夫加深,外光会越来越明显。能够看清自己手指的光以后,就可以练习看全身的光了。
1.看自己全身光准备一面能够映出全身的镜子,并在身后的墙壁上,贴上自己最容易看出后光的颜色纸。开始练习时,最好脱去上半身衣服,只穿着内裤,带着朦胧的感觉来看映在镜子里面的全身像。
在开始练习时,只看内层后光。内层后光大概由身体表面离开约有12~13公分的距离。初时可能只看到类似透明的水一样流动的光气,慢慢可能会看到灰蒙蒙的光影,如果能看到银白色的亮光后,看光就成功了,这时就可穿衣服来练习看后光。如果穿上衣服也能看到后光就可以练习看他人的后光。
2.看他人的后光可以随便选择一个对象来看他的后光。最先使用看手指后光的方法,看对方从手发出来的后光,然后再看对方全身的后光。
此时先观察对方头部的后光,看得清楚后,才从上而下看对方全身的后光。要注意看光的环境,最好不要在明亮的光线下,而且要请对方站在没有任何物品的墙壁前方。
3.看各层的光看各层后光比单看内层后光困难。已经清楚地看得到内层后光的人,就先仔细观察后光外侧朦胧感觉的扩大部分,如来看清楚了,还得要观察外层后光的变化。
外层后光部分是流动性的,富有变化,要看清其形状很不容易,需要持久地练习。能够看出内、外层后光,才能看得到后光中各种衍生后光和异常后光。
4.看光的颜色这是观察后光的练习中最高级的一种。练习看后光的颜色时,背景要有白色或黑色的单色。其要领是,在看时应该有意识地想着后光的颜色,例如在好像看到蓝色或红色的感觉下观察。
看外光的作用:
一是可以能通过看光的颜色、形状、部位来判断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用看光功能判断对方身体状况,主要从颜色上区别。健康的人、身体强壮的人,身上的光是银白色的。
如果看到的光是灰色的,就说明对方有病;颜色越灰暗,病情越重。如果对方头上出现了黑光,就说明他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光的部位也很重要。对方如果某一部位出现灰暗色的光,那就说明他的那个部位有病。
例如,胃有毛病的人就会在胃的前面看到光的缺损这种异常情况。肩膀僵硬的人,就会在肩膀之上看到有朦胧黑暗光晕的存在。看光者就可以采取各种手法替他排病气。
甚至排出的病气能够看得见,不仅颜色灰暗,而且有稠的感觉。
二是通过着光的颜色,能够判断对方的功能功力。一般健康人的光是银白色的。练功夫的人是接近红色的光或橙色的;
功夫逐渐加深,就会出现淡黄色、金黄色的光;再练下去就会出现绿光、蓝光;最后出现的是紫光。所谓紫气东来就是指的这种紫光。紫光的层次相当高,也有人达到紫光的层次后身上发出的光是五颜六色的。
三是通过看光可以了解人的气质、性格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功夫极高的人还可以通过看光看到人的发展和前景,预测到未来。只不过这种高人极少,因此这种功能很容易被人们指责为迷信。
我有一个老年拳友张大爷,他好锻炼,虽然他坚持不懈地从事太极拳运动十几年,但是他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健身效果。现在,他因膝关节增生和腰腿痛,已经不能练全套的太极拳套路了。经我与之交谈才得知,原来,他呀每天只是打几遍太极拳套路,而从未锻炼过压腿、踢腿等基本功。由此我想起了“打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这句武林中着名的谚语。其实,据我调查了解,在群众性的太极拳健身活动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我撰此拙文,谈一下坚持练太极拳基本功,对提高太极拳套路演练技能和健身效果的重要性。以唤起拳友们对此现象的重视,有利于拳友们的健康长寿。
一、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现在,在一些人眼里,把太极拳看成了健身操,而忽视了它的武术本性。太极拳的学练也应与其它拳派一样,从基本功做起才是正轨。太极拳的基本功概括地讲,主要有压肩、转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前俯腰、侧俯腰、涮腰;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正踢腿、侧踢腿、斜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竖叉(陈氏太极拳中有“跌叉”);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冲拳、贯拳、抄拳;正蹬、侧踹、弹踢、二起脚、摆莲脚;顶肘、盘肘、挑肘等。
只有夯实坚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耸的大楼。同理,基本功是提高太极拳技能的基础。基本功,可以扩展肩、胯、脊椎等各大关节的旋转范围,长期坚持习练,能防治中老年易患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和膝关节增生等外在筋骨之病。同时,根据中医心主血、肺主气、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的理论,通过基本功外在筋骨活血练气的作用,能条件反射地改善和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我就是每天早晨坚持不懈地习练基本功,我做正压腿时,脚尖可挨着下颌;做侧压腿时,脚尖可挨着太阳穴,踢脚可过头顶。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手脚灵活如孩童,脏腑气盛如青年。基本功减缓了我外在筋骨皮衰老退化的进程,基本功增强了我内在精气神的功能,基本功使我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保持了老而不衰的状态,所以说,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若是反之,只打太极拳套路,而不练基本功。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开始硬化,肌肉开始萎缩,骨关节面的的软骨开始硬化,大脑中枢神经的传导和反应开始下降。这样,人体就出现了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韧带失去弹性,肌肉失掉了力量,神经反应迟钝等衰老症状。这样,人体就不具备太极拳的武术专业素质了,太极拳拳式手、眼、身法、步的动作也就做不到位了,太极拳套路也就演练不了。所谓“打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其中的“空”是指这样习武不能获得抗衰养老的功效,看起来你虽然天天比划拳脚,可是你与常人一样老态龙钟,笨手笨脚,这就是“空”的真意。
二、基本功是拳式动作的基石
对常人来讲,你让他做个“二起脚”(陈氏太极拳拳式),他肯定做不成。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基本功的锤炼,才能塑造出一个崭新强健的体魄。从柔韧、耐力、速度、力量、反应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些专业身体素质是确保拳式动作准确无误的基石。通过柔韧素质的训练,使我们的筋抻长了,骨关节拔开了,做“下势”这类动作时就容易了。通过力量素质的训练,使经脉畅通,气血涌动,做“掩手肱捶”这类动作时就显得发劲刚健勇猛。通过对平衡素质的训练,使脑中枢神经的调控能力得以加强,做“蹬脚”这类单腿独立的动作时,就会表现出稳健的拳式姿态。通过反应素质的训练,使人体脑“神”凝聚,“精气”实足,从而使拳式“内外合一”,做“摆莲脚”这类动作时,就显得手、眼、身法、步的动作配合协调紧凑,展现出灵敏矫健的拳姿风彩。通过耐力素质的训练,使人体的元气充盈,精力充沛,做“揽雀尾”这类动作复杂的组合动作时,就会呼吸平稳,面不改色,使拳式动作平稳准确,不失章法,给人以心有余力的潇洒之感。通过速度素质的训练,使拳式动作的手法轻灵而迅急,身法快捷而平稳,步法矫健而稳固,做“二起脚”这类动作时,就会给人以“手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的机敏刚健之感。从而体现出太极拳所具有的“刚性”的一面。总之,基本功是太极拳式动作的基石。
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人体筋要逐渐地拉长,人体的关节要逐渐地拓展,年龄大的初习武者更应把握好渐进原则,这是一种慢功夫,只有这样磨炼出的筋骨,才能坚韧强壮而无损伤。没有一年以上的基本功训练时间,人体的武术专业素质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反之,若速成快练,一旦筋骨负荷超量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伤害,就得停止训练一段时间,从而素质退化,前功尽弃。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在。
三、基本功是太极拳的根基
有些人认为,我也不想正经学武术,只是想健身而已,因此,他们轻视基本功,而重视太极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极拳套路动作比划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其实不然,若是“打拳不练功”,习练“健身太极拳”者,会因筋骨僵硬,经脉不畅,而有碍于气血的运行和充盛,从而削弱了太极拳的健康实效。习练“武术太极拳”者,会因筋骨脆弱,缺乏坚韧性,而有碍于内劲的产生和蓄发质量。
每天,在打太极拳套路以前,必须先练基本功。这是因为,平时在不做体育锻炼时,多余的气血都储存在内脏之中,我们通过做基本功,打开血脉的关口,把内脏之中备用的气血调动出来。使内脏振奋起来,以进入精、气、神高速运转的习武状态。使筋骨兴奋起来,以进入踢、打、摔、拿拳式动作的工作状态。这样,气血在人体经络中的分布就均衡了。我有段时间工作忙,习武时间不够用,每天习武时就舍去了基本功,结果出现了晕眩不适的病症,后来,我找出了病因,及时地纠正了错误做法。“人体气血如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我们只有把人体的四肢百骸都活动开,气血能运到梢节末端细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的动作过程中,领悟到太极拳拳论所说的“用意(意气相随)不用力(拙力)”的真谛。由于做了基本功,使肌肉有力,韧带有弹性,关节更加灵活,全身骨架更加稳固。所以,在闪、展、腾、挪复杂的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软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的保护作用。
初学基本功者,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体功能的改变,所以,会出现酸、麻、胀的筋骨锻炼反应,此时,不要因为害怕身体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缩不练了,千万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初学者的脉络细小,气血运行不畅,丹田元气储备不足,所以,练功以后身体显得特别疲倦,这是正常的练功以后的生理反应。随着习练时间的延续,我们的身体经过基本功的千锤百炼,就会逐渐由“铁”(软)变成“钢”(坚),就会使我们的筋骨和脏腑发生质的改变。到那时,在练功的过程中,非但没有了酸、麻、胀的疲倦之感,而出现真气旺盛,脑神清爽,内气鼓荡汹涌而顺畅的美妙拳境。
要提醒古稀之年的拳友们注意,为了确保在基本功锻炼中身体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伤,稳健为重,应删掉难度大的动作,如“涮腰”。或降低动作难度,如在做“前俯腰”时,腰只要弯过水平线就行了,不要像年轻时,把脸贴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涌向头部,而诱发脑血管意外的病症。
【如何养生 】相关文章:
白露养生,白露如何养生06-29
小暑如何养生07-02
寒露季节如何养生06-30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06-30
霜降节气如何养生?06-30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06-30
大寒节气如何养生07-11
2017立春如何养生07-10
冬至应该如何养生04-13
冬至起居如何养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