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方仁工作文教学实录
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主要内容:敢于怀疑,勇于探索
师:古人说:“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对一些问题,我们要善
于质疑,敢于提出疑问。
我先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谁的诗句?
生:王安石。(学生齐声回答)
师:哪位同学来完整地背诵这首诗?
生:京口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是王安石当时身在瓜洲,想念南京写下的一首诗。历来大家对这个“绿”字都是赞不绝口。据说,王安石曾用过“到、过、人、满”,经过一番推敲,最后才选定用“绿”字。
然而,现在有人却说:用“绿”不稀奇,因为唐代的许多诗句都用到过“绿”字。如:
丘为:“东风何时止,已绿湖上山。”
李白:“东风已绿瀛洲草。”
常建:“主人山门绿。”
对这种不同看法,我们该怎么看,历来一致公认王安石的“绿”字用得好,这个人却说没什么稀奇,王安石是宋朝的,而唐朝的许多诗句都用过“绿”字。大家讨论一下。
(同学们讨论)
师:大家讨论下来,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的看法是、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是直接想到了“绿”字,而并没有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一改再改,最后才改用“绿”的,因为诗人写诗时往往都是—气呵成的,哪有时间去琢磨推敲其中一个字。
生:王安石改了这么多次,到底说明了什么?是说明他没有看过前人的诗句,还是有另外的想法?
师:对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大家非常熟悉,而对于李白、常建的诗句,大家可能还不太清楚。钱钟书编写过《宋诗选注》一书,这本书非常好,不只是引用诗句,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对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钱钟书是怎么说的呢?他是这样说的:
王安石反复修改,是忘记厂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力气,还是明知这些诗句而有心立意呢?诗跟唐人暗合,是最后想起而欣然沿用,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钱钟书这样的论述,既提出了疑问,也分析了王安石的思想。这就是“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对事物提出怀疑,要对问题提出看法,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
师:下面。我读两首诗:
塞上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遭遇。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华罗庚的诗: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请大家把这两首诗对照起来阅读,看看你们得出的结沦是什么。
生;华罗庚敢于对历史上有名的诗人的诗句提出疑问,他作为数学家,敢于向文学家挑战,敢于质疑,是勇气和信心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师:华罗庚敢于怀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华罗庚作为一名数学家,不仅数学好,也爱好文学,这种文理并重的思想对于我们重理轻文的学生也是有教育意义的。那么,华罗庚的怀疑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生:大胆质疑的人很多,小心求证的人很少,能通过考证得出正确答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像华罗庚这样的人,能找出合理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实属难能可贵。这也说明,敢于怀疑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事实论据小心求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生:我觉得,华罗庚这样的质疑并不是很有意义。卢纶在作诗时,诗中所写之事并不是他亲身经历的,只不过把“李广迫单于”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而适当的加工在文学上是允许的。
师:匝如刚才同学们所说,华罗庚对于历史上有定论的大诗人敢于质疑,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作为大数学家的华罗庚,他提出的疑问和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呢?对此,我们同样可以提出质疑,华罗庚说“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可是,卢纶在诗中并没有说他亲眼见到了雁。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卢纶完全可以通过高空的雁叫声感觉列“月黑雁飞高”,这就好比晚上听到狗叫,你不一定能看到狗,但通过拘叫卢你可推知外面有狗,
卢纶说“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意即在听到雁声的同时,想带领骑兵去追逐单于,可惜这时下起了大雪。可华罗庚却怀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看起来有—定道理,因为大雁要在比较温暖的地方生活,可是产纶诗中的“北方”是—个大的范围,也许“北方”此处只是偶而下起了大雪。
有人在《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卢纶所写的不—定是错的,华罗庚所怀疑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华罗庚提出疑问,这种精神是好的,但也可以讨论。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至少说明我们要提出疑问,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提出疑问,要有勇气,不要因为谁有名就不敢提;提出疑问后,还要作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充分的科学依据。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所讲的观点与现代人对石钟山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这说明了什么?
生:质疑是求索的前提,正因为有了苏轼的质疑,并且敢于去探索,最终得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结论。也正因为后人对苏轼敢于提出质疑,又加以探索,并进一步去了解科学现象。所以,我认为人类正是在质疑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师:(石钟山记)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写得很生动,我觉得苏轼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他的观点与他的行动之间有着矛盾:一个晚上,天漆黑,只凭到那里访问一下,带着儿子,乘着船,后来害怕就回来了,这样一种调查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苏轼自己也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其实,苏轼要表达的`观点是:对于某些事情,要探索,要实地调查。所以{石钟山记)给我们留下的启迪是;对于什么事物,都要不断去追求,去探索。
有的杂志说,石钟山的外形像古代的钟,所以叫石钟山,与{石钟山记}所说的有所不同,因为《石钟山记》说,石钟山中间是空的。到底谁对谁错呢?我觉得不管是谁对,关键在于调查的过程,在于这种反复探索的精神。
师:今天我讲了三个例子,说的都是对同一件事要敢于有不同的看法,敢于怀疑。其实,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论语》说:“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李政道说:“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采做不了第一流工作者。”还有如“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等,这些说的都是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道理。
说到此,我想起了纪昀(纪晓岚)的一篇笔记小品《河中石兽》,这篇笔记小品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管理河道的人最后说,这两个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
怎么会到上游去呢?因为石狮掉在水里,下面的沙泥不断地受到流水的侵蚀,逐渐地凹进去,凹到一半,石狮就往后(逆向)滚下去,再冲,再往后滚,这样日久天长,石狮就逆水滚到上游去了。
这个故事也说明,有些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积累实践经验来思考问题。
作业:根据我今天所讲的,请大家拟一个题目,写一篇作文。
【方仁工作文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舟过仁安》教学实录07-01
100 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实录文07-02
燕子一文教学实录06-29
低段群文阅读教学实录07-05
初一课文《散步》教学实录07-03
假如教学实录教学实录07-0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及评析04-2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教学实录07-04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教学实录06-29
白鹅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案例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