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论文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析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我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并且这种民族精神始终都是激励我国整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民族精神的有效渗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一个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有力支柱。因此,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灌输和渗透,使高校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感。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提出了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
1、正确认识“民族性”。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前,要理清“民族性”这一问题。我们常说的民族性融合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两种情感,这种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拥有的共同情感,其虽然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这种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积淀必须得到全体民族的统一认可。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民族精神最初源于乡土精神,是将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积累进行的有效放大。
2、历史教育的前提是认知民族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是历史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想正确的认识历史,就要首先了解民族精神。历史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本质,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书籍和书籍之外的历史知识,提高高校学生对有意破坏民族精神、隔断历史教育行为的正确认识和甄别。
3、民族精神的培养基于对历史教育的认可。对历史教育的认可是培养高校学生历史精神的基础和保障,如果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教育,那么,民族精神的有效落实和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只有加深高校学生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其才能够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认同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内涵,理性的看待和解决历史问题。
(二)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根源
对民族精神提升的前提是人民对这种精神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认知感,形成这种高度的认同感首要因素就是全民的共同记忆,然而这种共同记忆则是通过对历史教育的学习实现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华夏文明是整个人类历史唯一没被终端的持续文明。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以政治实体形式得到了延续,而且还被各个时期的有志之士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予以记录,这不但是人类历史的一份瑰宝,同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依据和起点,更是我们后人进行历史教育的依据和标榜。
(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
历史教育能够对民族精神进行科学、合理的反应,通过在历史教育中灌输和渗透民族精神,能够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淀的文化和荣辱事件,从而加强高校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局面的渴望。为了整个民族的进步,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的认识,并逐渐树立起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除此之外,历史教育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前途和进程。因此,高校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在历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情感,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贯穿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当中,促进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历史教育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最宝贵的中华民族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历史教育应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形式。通过学习历史,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明,让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激励着学生学习和感悟。
(二)突出优秀传统美德教育
优秀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基因。我们民族历来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以美德懿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把道德修养作为最崇高的事业。从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辉煌往往就是从学校开始的。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为本,帮助他们培育民族精神和健康人格,树立美好的道德观。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更好地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
(三)通过历史教材内容,落实民族精神教育
课堂教学中,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史实时,充分运用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让学生感受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淳厚民风,崇高气节,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感人魅力。学生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广泛渗透于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中,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始终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正是这种把群体道德视为道德核心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特有的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优良传统、美好品德总是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三、结语
高校的历史教育要依托民族精神的支撑,并把民族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历史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来让全体高校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了高校历史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共同提高,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的融?R贯通。
参考文献:
[1]王玉欣.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J].科技风,2016,23:175.
【浅析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浅析的论文07-03
浅析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论文07-02
浅析关于我国服装本科教育的思考的论文07-02
浅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策略论文07-03
新课程教材浅析的论文07-02
机械加工工艺浅析论文07-04
针对毕业论文的浅析07-10
浅析加强诚信教育,优化职业发展环境的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