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民族声乐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阴阳哲学思维是产生于先秦时期的一种哲学思维观,它的本质是以阴阳两种本原解释万物的生化。阴阳哲学思维是我国传统哲学思维中的核心内涵,其独思维特征浸润着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国民族声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深受着阴阳哲学思维的影响。在民族声乐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的声乐理论、审美情趣、创作与表演等各方面都深深的打下了阴阳哲学思维的烙印。
一、民族声乐中的“阴”、“阳”特质
“阴”“阳”是指由道所生化出的两种本原之气,“阴”“阳”分别体现了道的其中一方面的特性,“阴”象征着阴柔,“阳”代表着刚强,阴与阳互相对立而又共生,相互交融产生万物。民族声乐在声乐表演主体、声乐作品以及作典家风格等方面凸显着强烈的阴阳哲学思维特质。首先,从民族声乐表演主体来讲,男性与女性两种不同的表演主体就存体现着阴阳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男性声乐表演主体以刚强宏大、自强不息、激昂壮烈为主要特征,代表着“阳”的一面,而女性声乐表演主体以甜美圆润、柔顺细腻、婉转平和为主要特征,是“阴”性的集中体现。其次,民族声乐作品中也蕴含着强烈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民族声乐作品类型风格虽然复杂多样、汗牛充栋,但是在总体上却可以大体分为“阳”性与“阴”性两种不同的类型。“阳”性特征的声乐作品总体的风格取向积极进取、博大健锐,与“阳”性的声乐表演主体匹配,则更加突出整体的刚强恢弘的特性,而“阴”性特征的声乐舒缓平和、温润轻盈,与细腻柔和的“阴”性表演主体配和更加相得益彰。再次,民族声乐作品作曲家的个人魅力、个性风范等也体现着强烈的阴阳哲学特质。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个人魅力,或是狂放,或是内敛,或是潇洒,或是含蓄,这些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风范同样也体现着“阴”与“阳”两种特质的不同。“阳”性特质的作曲家风格洒脱,性格昂扬向上,富于雄强之美,而“阴”性特质的作曲家风格更加含蓄,于沉静内敛之中迸发出声乐的张力,这两种不同特质的作曲家犹如水与火的两极,各具特色,他们的人格风范与其作品的风格魅力相得益彰,共同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多样之美。
二、民族声乐审美中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民族声乐中的“阴”、“阳”特性表象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而以这种审美特征为标准,建构在其上的审美与审美观显然也具备着明显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1.“阳”性的刚强之美。“阳”性的刚强之美体现着崇高、壮美等审美范畴的本质。“阳”性特质的声乐作品、声音表演体现出一种雄伟壮阔之美,它可以赋予声乐欣赏者以直观形象的刚强雄健的审美感受,使欣赏者沉浸于博大宏伟、昂扬向上的审美体验之中,促使欣赏者摒弃消极情绪,培养自刚不息的精神品质。
2.“阴”性的阴柔之美。“阴”特质的民族声乐平和舒缓,赋予声乐欣赏者以细致优雅温柔细腻的审美感受,使审美主体平复思绪,放松心灵,获得身心愉悦之美。
三、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中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
1.保持阴阳交融的中正和谐。阴阳哲学思维观要求以阴阳两种本原的互相关系思考万事万物的生化发展,阴阳哲学思维将阴与阳之间的共生和谐看作最佳境界。这种阴阳共生和谐的思想同样也影响着民族声乐的审美活动,在传统审美观点看来,民族声乐审美的最高标准便是阴与阳两种特质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中和的境界。中和之境是民族声乐审美的最高标准,而这种追求达至中和之境的思想则成为传统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的核心思想。在民族声乐的创作与表演活动中,声乐的创作与表演主体必须注重调和声乐作品中的阴阳两种不同的特性特质,使阴与阳,刚强与柔弱,热烈与含蓄,激昂与沉稳等互相对立的因素得到和谐统一,使排斥的各种因素得到合理的安排调整,在保持各部分特色的基础上,使整体性的声乐基调得到突出与强化,从而增强声乐作品以及声乐表演的感染力,使声乐审美主体得到最佳的审美感受。
2.突出“阴”、“阳”对立的个性之美。阴阳中和思想是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的核心思想,但不是说所有的民族声乐都要以阴阳中和作为最高目标。在某些情境下,声乐的创作或者表演主体为了提高民族声乐的表现力,或者力图使声乐的创作或者表现有所创新,往往在声乐创作与表演中突出“阴”性或者“阳”性的独特性质,力求使其中一种性质得到张扬,更有甚者,极力强调声乐中“阴”与“阳”之间的对立,以期使审美主体得到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动机同样也体现着阴阳哲学思维特征。通过突出“阴”、“阳”之间的对立,民族声乐作品的多样化得到体现,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提高。
【浅析民族声乐的阴阳哲学思维特征】相关文章:
多样化民族声乐教学07-03
哲学思维与领导力提升06-20
《中国哲学史》浅析对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文07-03
探究创新思维与设计哲学论文07-04
民族器乐有哪些音乐特征07-04
浅析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06-28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03-08
浅析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07-03
浅析白羊座的人生哲学观07-02
浅析大数据视角下的电影内容特征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