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孩子粗心是怎么回事
说起孩子粗心,只要是学龄孩子的父母,都是很熟悉的。如果孩子只是在生活中粗心,而忘带一些东西或忘做什么事情,好像大家还都可以忍受。可当孩子在考试中“粗心”,你就能听到父母说“如果不是你粗心的话,能考100分的!”。
粗心,是指不谨慎或不细心,由此而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但孩子在考试中出现错误或遗漏,不能简单归结于孩子的粗心。因为孩子很可能是真的不会,也可能是当时想不起来了,还可能是当时紧张而出现思维惯性,甚至是孩子手、眼、脑配合出现感统失调问题,导致想3写2,或孩子在视觉方面有缺陷,看东西混淆而导致理解错和写错。
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错误,父母喜欢把认真、细心挂在嘴边,要求孩子减少错误,但具体如何做到,则没有了下文。等下次孩子再犯,一连串精准“预言”就脱口而出了。这种只要结果而不说具体方法的做法,在孩子没有经过训练之前,他们很难知道如何去做。所以,当发现孩子经常“粗心”,家长一定先要问自己一个“为什么”。
对于孩子粗心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粗心没看见,导致考试、写作业时丢题;或孩子感觉有些难,想最后做,结果就给忘了;或学习时受环境干扰。比如,有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和心不在焉;甚至是孩子平时在生活中丢三落四,做事不专注已养成习惯。父母只有针对粗心的各种成因,应制定不同的策略,才能解决孩子粗心。
另外,家长和老师需要清楚的是,有一种是看似粗心但又不是粗心的情形,既孩子还不能恰当进行注意分配。比如,让低年级孩子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很可能是哪样都做不好。因为孩子对听讲和写字,都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所以,对学龄孩子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训练时,如果某个技能不能达到自动化,最好别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技能。例如,对一年级孩子进行听写,最好是字词而不要是句子。
孩子想学习成绩好,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于新入学的孩子,老师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想检验孩子是否掌握所学内容,就要通过做题目来验证。所以,老师也会花许多时间教孩子如何做题目,读题、解题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三个环节。如果孩子在任何一个环节有所欠缺,其学习方法就不足,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低年级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目前很死板和强调唯一答案的教育中。如果孩子读题时抓不住题眼,那做题时也找不到窍门。比如,这样的语文阅读题: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此题的关键词是“文中”和“反义词”。一些孩子只注意了“反义词”,结果自己辛苦想出的答案和题目要求不符。
对于读题和解题,小学老师都会教学生一些方法,以训练孩子熟练掌握。比如,读题时稍稍放慢速度,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或答卷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答完一题则在序号上打勾,暂时做不出的则打问号,先跳过做其它。再比如,听写句子时,老师会念三遍,第一遍只听不写,专心听完整的句子内容,熟悉句意;第二遍听快速记住内容并写下来;第三遍则检查自己写的是否正确。但一些学生担心自己记不住,会边听边写,结果造成只写出前半句,写不出后半句的局面。
对许多孩子来说,他们在写作业或考试中,最经常犯的错误是看错题目或理解错,导致答错题。比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会出现“至少”、“最多”这类关键词,低年级孩子很容易漏看,或不理解其意思。这自然导致题意变化,答错就可以理解了。而想改变这样的“粗心”,除了学会检查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阅读和理解能力。
解决“粗心”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学会检查。对于错误而言,最严谨的科学家也会经常出现,避免错误和自我纠正错误,靠的就是反复检查和校对,这样才能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所以,孩子出现粗心是检查方法不得力或根本不会,是需要帮助的表现,任何指责、责骂、训斥、打孩子,或罚写几次和让孩子承担后果,都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对于检查,既是学习技巧和方法,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孩子“粗心”往往是孩子根本没有检查习惯或检查方法不对,导致看似粗心而答错题。所以,看到孩子“粗心”,成人首先要想到提供帮助,因为孩子很可能真不会检查。比如,孩子会常出现加字或少字情况,最好的方法是指读自己写的句子,点一个字念一个字,这样很容易发现问题。但孩子可能会像小和尚一样,有口无心,结果没有发现错误。
一般情况下,小学老师在教检查方法时,会先要求孩子看有没有序号漏勾的,这样自己就知道有没有;或看有没有问号,判断有没有题目没做。但关键是,一些孩子平时就没有根据老师训练的认真操作,为了敷衍老师,会先在试卷上打好勾再答题,这样起不到检查的作用。当记号检查完,然后才是按照题目顺序,一道题、一道题进行内容检查了。
在对孩子进行检查训练的初期,老师需要带着孩子一起做。比如,要求孩子按照顺序,先检查第一题,避免他们一会看看上面,一会看看下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检查了哪里,没有检查哪里。这样,孩子很快能发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如果孩子在自我检查中,一直不能发现问题,就别让孩子再检查而增加压力,应该立即指出问题所在。
在教孩子学习方法时,重要的是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方法。如果能通过巧妙引导,让孩子自己“发现”和总结学习方法,这样他们因对自己的“发现”的方法有感觉,并会在下一次有意识地应用。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协助孩子学会尽量选择更有效的方法。比如,问孩子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或能不能找到三种不同方法来进行检查?
所以,单纯怪罪于孩子粗心,是很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不仅是学习间接经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用更好地方法把握学习的规律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读题、答题和检查,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习成,缺一不可。只有平日里,老师和家长坚持不懈、共同培养,才能避免所谓的粗心发生。
要知道,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它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是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指导者方法决定的,有时可能是一学期,有时可能是一年。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能因为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沮丧、埋怨、动怒。否则,孩子受负面情绪影响,也可能将刚有的一点进步丢了。
也许有朋友会问了,既然学习方法很重要,且老师也反复进过,那孩子为什么不按照老师说的做?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