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 随笔作文
义工
很多学校创办了家长学校,无外乎让家长到学校了解学生的成绩,成绩好的家长风光一把,成绩差的家长跟着挨点批。
最近了解到江苏一个学校让家长到学校当义工,颇为清新。
每个家长在孩子就读期间到学校当一次义工,零距离地了解孩子一天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感受自我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的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很少真正地关心学生在校生活、与人交流、合作探究等问题。通过义工值勤、收发、听课、查寝、引领学生课外活动、查看小卖部和食堂,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齐抓共管,真正让学校工作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关爱学生,就要时时处处。家长义工的举措开启了一扇窗。
帮助别人,自己受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许诺
我带过一个班,中招考前紧锣密鼓,我对学生说再拼一段,中招考前我领大家爬山放松放松。我没有食言,学生感到了信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守信。你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是戏言,然而学生却铭记在心的。许诺了不兑现,学生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教育就失灵了。
教师不要轻为学生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变着法儿地给学生兑现。比如我国古代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教师树立威信的起点。
蝉在地下的漫长等待,是为枝头一夏的绝响。
穿过每一场虚幻的梦之门,走向真实。让师生的心因一个共同的约定靠得最近,携手走得更远。
时尚
和师生谈时尚,似乎不大合辙。奇装怪发,穿金戴饰,学校是不提倡的。但时尚不仅如此。
一次我讲解方程,学生问我,F1方程赛车的方程是啥呀?我愕然。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猛,网络洞开天地,总让人觉得时尚在流行,什么超女、水木年华、NBA、街舞、什么囧、山寨、灌水、炫等,你若一无所知,学生不把你当作出土文物才怪。
易中天教授在谈古论史时,不也有很多如诸葛亮唱卡拉OK、周瑜是帅哥、关羽是爱神等这样一些搞笑语言么?
教师要接受点时尚文化,走近青年,让他们有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把一些嘻哈之语适时派上用场,定会为课堂增色。
一次上课,学生睡懒觉,我说了一句不要“懒洋洋”,小心被“灰太狼”吃掉了!学生们都看过这个动画,一阵笑声,瞌睡下跑了,又来了精神。
我常把一些重大时事新闻和娱乐新闻在课堂上流露出来,学生会喜欢老师佐料样的跑题。
泥塑
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筐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有了直接感受后,开始画苹果。
如何寻找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仍会有众多的困惑。
一位农村的美术教师,面对农村孩子买不起颜料、画纸,无法上课,于是改辅导绘画为教孩子学泥塑。他先走访陶瓷厂、玻璃瓦厂、砖厂、瓦盆厂了解相关知识,然后像农夫一样拉来泥土配制成软硬适度的泥块,教孩子们捏出千姿百态的造型,令人赞叹。
其实因地取材,搞校本课程开发即可挖掘教育资源。把民俗文化、种植养殖、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环保等搬到课堂,便成了学习的源头活水。
泥塑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真实地做活课堂,让今天的课堂成为明天的生活。
啃书
传统的教学离不开课本,课本成了唯一的教学内容。
教师先是自己把课本啃一遍(备课),接下来是带着学生啃一遍(上课),再下来是要求学生自己啃一遍(复习考试)。最后又帮助学生啃一遍(试卷评析)。
课本是范例,版本多样化,一本书不能通天下。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的传统早该更新了。多媒体应用,教学软件开发正在呼唤教育的超越。
那些抄五十遍的重复练习,那些口吐白沫的大侃,那些满身白尘的形象都该拾掇起来了。
现代化教育终将带给教师一个蓬勃的春天。
我们拥抱这个春天,该如何敞开胸怀?
【教育随笔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小班教育随笔]小班随笔05-24
教育的随笔04-03
教育随笔07-02
教育的随笔05-07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05-14
幼儿小朋友教育随笔_幼儿教育随笔04-09
赏识教育随笔05-21
大班教育随笔07-09
教育笔记随笔04-07
阅读教育随笔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