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莆田的春节除夕风俗
春节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传统节日,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下面是关于莆田的春节除夕风俗的内容,欢迎阅读!
莆田春节除夕的习俗
一、扫巡
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二、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丰衣足食。
三、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四、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 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如做豆腐。80年代后,在小康之家,时令佳肴逐渐取代传统的年糕、食品。
五、辞岁
“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与“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
除夕俗称:“做岁”,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一般备10碗,鱼不切尾,螃蟹要10脚全。饮宴结束,大放鞭炮,长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一般通宵不睡,俗称“守岁”。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辈往往给年迈的长辈奉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与“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与“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与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 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与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与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整齐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可以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 “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加入“米祭”与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与,然后细心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莆田春节风俗
五岁日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这独一无二的习俗与抗倭有关。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头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车鼓
车鼓表演是莆田市喜庆节日常见的民俗文艺表演形式之一,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车鼓的产生也与抗倭有关,戚继光曾数度率领戚家军入莆抗击倭寇,一次作战时,由于兵力分散,戚继光便邀请民间勇士以车载鼓参战,鼓舞士气,倭寇果然吓得弃械而逃。从此,莆田人便爱上了具有战鼓之风的车鼓,并在民间喜庆节日时表演。
莆田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
初一这天,人们吃面、拜年、游春。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第一口不喝面汤,俗称“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蜜饯、寿面飨客,告辞时主任要馈赠红桔一双,表示福吉。是日,人们到城镇或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倭寇攻陷兴化府城,莆人被杀者众多,人们纷纷出外避难,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收复兴化府城。避难的人们这时才于次年二月初二日返家收殓遭难的'亲属,串门都是吊丧的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此后又改为正月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初三为祭井、开张、回娘家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不打水,初三早晨才祭井神开井门汲水。此习俗已被自来水供水所破。有经营生意者,初三放鞭炮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营业。新嫁女在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初四莆仙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的那一天,莆田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百姓连夜逃难,没有在家过“除夕”,翌年二月初一才回家园,于初四夜补过“除夕”,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晚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一至初五,不扫地(寓意怕扫走财神,此俗已破),不打骂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损坏日常用品(尤其碗罐陶瓷之类)。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春节里,除了拜年、探亲访友、出游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如在上世纪黄石镇西洪村,连续开展“春节篮球比赛”;黄石镇江东村开展的梅妃故里迎春书画展等,为春节注入新的民风民俗,延伸了春节风俗内涵。所以,能弘扬和提升传统节日,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爱国爱家爱乡的感情,必须大力传承和发扬。
【莆田的春节除夕风俗】相关文章:
除夕传统风俗12-02
除夕的传统风俗12-13
除夕夜的风俗10-10
家乡的风俗除夕作文05-18
除夕的风俗有哪些09-01
关于莆田的春节的作文4篇09-02
除夕风俗作文12篇12-24
除夕节的风俗习惯11-30
除夕传统风俗2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