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
导语: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欢迎借鉴!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1、为儿童的学习探索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
最初,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为主。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显著。其后,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反思,李吉林体会到,情境教学探索的前几个阶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的要素。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之后,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随着教学研究实验的深入,李吉林发现,不只是语文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内部,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这样势必阻碍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李吉林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顺其自然地推广开来,从一个班发展向一个年级,从一个学科发展向各个学科,从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构建了一个多元的情境教育网络。
1990年,李吉林明确提出了情境教育的设想,情境教学由语文单科发展为整体的情境教育,越来越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到了教学研究和实验的队伍中来。同时,课堂教学的有益经验,使得情境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校外的各种活动中。在课外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情境教育得到了更加有活力的发展。
情境课程是情境教学实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1996年,李吉林在汲取各家课程论精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阐述了情境课程的理念,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主体作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的联动作用、野外情境课程的源泉作用,以及过渡情境课程的衔接作用等情境课程的四个领域,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她的愿望是通过课程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便于更多的教师操作,进而使更多学生受益。实践表明,情境课程具有整合、熏陶、启智、激励四大作用,从而使情境教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更使得李吉林对情境课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充满了信心。
2、让情感与认知结合
李吉林在情境教学的探索中,突破了主知主义的束缚,让情感与认知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结合。李吉林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呈现教材画面的,要让儿童感受其美,就要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李吉林将图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运用暗示导向、情感驱动、角色效应、心理场整合等原理。其一,运用暗示导向。在情境教育中,把跨度宽阔的教育、教学空间,用各种暗示手段联动起来,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渲染学校亲切、愉快、智慧及蓬勃向上的氛围,可以使儿童的无意识倾向处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还可以使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让儿童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其二,情感驱动。实践证明,儿童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将经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随着情境教育的实施,儿童的情感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延续、反复、发展,让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在其间受到了很好的陶冶,并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中。其三,角色效应。情境教育创设的情境,总是蕴含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和活动需要所设计的角色,让儿童扮演或担当角色,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将渲染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由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成为积极参与的主动角色。其四,心理场整合。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能够使儿童的生活空间成为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正诱发力的推动下,儿童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更为浓烈。置身其中的教师也即时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在心理场中得到整合、推进,促使儿童的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
汲取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养分。最初,李吉林从外语的情景很自然地联系到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领悟到诗人是在情境中才能萌发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写出动人的诗篇,而小学生作文同样也需要情感。她大胆设想,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改革作文教学远离儿童生活的现状,进而以意境说来丰富乃至改写作文论。她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情动而辞发。其后,她又进一步从意境说中得到启示,认定意境说讲究的真、美、情、思正是儿童教育所需要的,并陆续概括出情境教学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以及围绕情、思、美开始构建情境教学的操作要义。
3、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
情境教学的原则为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并具有五项操作要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情境教学包含的四大特点、六个途径、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连同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等构建了属于情景教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经历一个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并由此而形成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了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创设一种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童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学科素养连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为儿童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促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一、 在情境体验中唤醒学生习作冲动
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体验不能持续。营造一定的体验情境可以弥补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因为学习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营造情境,诱发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掀掉习作“神秘的面纱”,使得学生跳出“庐山”看“庐山”,感到作文并不难写,不再像以前一样久久地徘徊在作文的大门外,而是勇敢地去叩响这扇门。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案例: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考试题目就是用5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何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余外,我还实践过“产品推介会”“有趣的找规律”“听声音想象故事”等体验习作,其结果令人满意。其实,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的灵感。
二、在活动体验中迸发写作激情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最重要的途径。美国在课程标准中提出,除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鼓励去积极思考,他们会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之外,“还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主体性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游戏活动
如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教授就用他独特游戏体验教学方式开创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方晴空—— “快乐作文教学法”。笔者也曾经模仿过李教授的一堂游戏作文课《两分钟有多久》,采取了游戏化的方式。游戏分三个步骤:一、用两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一刻不停地写一片段。二、每个同学做一个有创意的动作,时间持续定格两分钟。三、给大家两分钟自由活动时间,随便玩。通过这三次同时间线性长度的对比,学生产生这样的共识:不同的感知状态下,即便是同样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三次游戏的过程中,把每次的游戏都切分成几个小块,先让他们先参与体验,产生真切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感受,“情动而辞发”后,再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激情,当即写下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
这样的活动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也触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为真切表达做了极好的铺垫。我还曾上过的“制作魔书”“瓶里吹气球”“开小差体验活动”“铁锤锤蛋锤不破”等等,都使我和学生品尝到了体验习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习作的层面上受益匪浅。
模拟活动
模拟活动是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他人的生活体验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再现,扮演各种角色,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他人之体验,为写作积累生动的素材和情感体验。
笔者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盲人”,利用星期天在家做个实验,拿开危险物品,蒙上双眼,来体验一下当盲人的感觉,再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
星期一到了,一进教室,一大叠作文便摆在我前面,随手翻阅,喜不自禁:《“失明”一小时》、《黑暗中度过的两小时》、《如果我是盲人》、《好好珍惜自己的眼睛》、《失去光明的我》……一个个精彩的作文题目引人入胜,而其中的内容,更是让人爱不释手。现摘录一段:
第三次,我的筷子似乎伸进了肉碗里,我胡乱夹了块肉便往嘴里塞。忽然听到爷爷开怀大笑起来,爸爸妈妈也跟着莫名其妙地笑起来,真不知道笑什么,妈妈还说了句“有好戏看了”。我不管他们,一个劲儿地大嚼起来,呀!原来是块大肥肉,连忙吐出来,因为,我最不爱吃肥肉了。全家人笑得更开心了,我却苦着一张脸,继续我的体验生活。吃完饭后,我拉开布一看,哇,不得了,餐桌边上都是饭菜,连衣服都在“吃饭”“喝汤”了。我又迫不及待地拿起报纸一看,呀,一个个字母好象在跳芭蕾舞了。
还可以举行“师生模仿大赛”;进行角色模拟,模拟某种情境中的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警察与市民、主管与员工、交警与司机、售货员与顾客、谈判双方等,获得角色体验,学习换位思考。
情感活动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里基础。写作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笔者曾模仿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亲情测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最纯洁、最干净的纸上写下五个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最牵挂的人,然后一个一个地划去。每划去一位,王老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当你把他们划去的时候,你好像把什么都划去了”。此时,学生心中那根情弦被拨动了,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情感喷涌而出。课堂上学生们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有的边说边哭泣,有的握着笔,颤抖着,久久不肯下笔。看着学生迟迟不肯下笔;看着他们轻轻的划去亲人,活动结束又赶紧用橡皮擦掉;看着孩子们用心写出的字字句句…我也感动得欲潸然泪下了,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珍惜。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失去亲人留下的是痛苦、孤独、害怕、寂寞,更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明白了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拥有的爱,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以情牵情,以情动情,以情燃情,让学生的真情像飞瀑倾泻在笔端。此课可谓是颇具匠心之设计啊!
三、在生活体验中抒发真切感悟
叶圣陶有言:“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生活也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要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体验、思考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继而使学生自由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宗白华在《流云小诗·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的踪迹在此,在生活里。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是搞好体验式作文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面。
留心生活中的一片落叶,一抹夕阳,一段小巷,一扇窗,一个不经意的微笑等等,都有可能会激活学生某种积于心底的情绪,唤起写作的欲望。
笔者让本班的学生准备一个“生活小镜头”记录本,它成了同学们最忠实的伙伴,快乐时和它分享,烦恼时向它倾诉,痛苦时由它安慰,愁闷时排遣孤独。写出的体验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一次小小的打击也会万分颓丧,让他们觉得“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失意后片片落叶也会带来忧伤,让他们产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感慨;就是他人的一个微笑也心跳不止,一个幼小的生命的消亡也会心碎神伤;面对辽阔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顿生渺小之感;静听时钟滴答心跳的律动感叹生命有限……总之,体验生活,是一种生活激情的冶炼。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下河捉鱼的生活体验,也不会写出见鱼心切、失鱼懊恼、得鱼心喜、吃鱼有味的完整的情感变化。有了生活的积累,写作时,脑海里就闪现生活情景,其间的人物情景也会招之即来,奔入眼底,注入笔端,达到文思泉涌的写作佳境。
四、在成功体验中享受习作乐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确实,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若能使学生的成功感得到充分的满足,那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一大推动力。
1、在激励性评语中体验乐趣
作文批改中,有时教师的一条小小的激励性评语,都能激起学生一生对写作成功的追求。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努力挖掘他们习作中的优点,对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以及立意、布局的优点加以赞赏,尤其对于后进生更应沙里淘金,劣中寻优,用批语予以褒扬,哪怕是几个字,如:“妙!”“好极了!”“有意思!”等等,学生都有可能从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为再写作增加动力燃料。
2、在高分鼓舞中体验乐趣
传统的习作评价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评分尺度太紧,弹性太小,致使有些学生成了分数“特困户”。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低分状态,那就会严重挫伤其习作的积极性。反之,实行高分政策,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所以笔者在给学生的评分中,就贯彻了这样的原则:有进步可以得高分;基本符合要求可以得满分;优秀的文章得分一定超出100分;在某方面(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思维情感、写作态度等)有突出表现的,可以加上特别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从分数中获得巨大的成功感,从而觉得习作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课,也曾给学生的习作打出了120分、140分、150分的高分。
3、在赞赏性讲评中体验乐趣
作文讲评则是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讲评中注意对学生的赏识,那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有些学生就因为老师在作文讲评中,表扬了他的文章而强烈地爱上了作文。尤其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讲评中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的进步、作文中的亮点。著名作家丁玲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曾说,自从小学老师在作文讲评中大大表扬了她的文章后,便激发了她对文学的热情,选定了文学作为她终身的事业。记得一次习作讲评课,我把后进生作文中的好句,好段摘了满满一黑板让大家一起品读、欣赏,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满园”,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
4、在多种展示中体验乐趣
教师应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此,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在成功中享受习作带来的乐趣,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可以出黑板报,选择学生习作中较好的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定时更换。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习作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了板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会更认真地去写了。可以评选“写作星”、“写作进步星”。可以设立作文成果袋,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小作家”、“写作能手”等,让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成果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成立班级出版社,出版班刊,让每一位学生的习作都能在班刊上发表,我班的班刊取名为“我心飞翔”。还可以帮助学生到杂志、报纸上去投稿、发表。
体验无处不再,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让学生在体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喜则笑,悲则哭,怒则骂,喜笑怒骂皆成文,让学生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中自由放飞。从上述作文教学故事或片段中,我们不难领略体验式作文的魅力。虽然,体验式作文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成为习作教学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期待着体验式习作教学为作文教改园地吹去一缕清新的风。
【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相关文章:
情境作文的教学法07-15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02-05
刷子李教学设计02-08
《刷子李》教学设计06-23
吉林雾凇作文03-31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04-14
刷子李教学设计15篇04-03
《刷子李》教学设计15篇04-07
《刷子李》教学设计(15篇)04-28
刷子李教学设计(15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