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考试主观题不能太主观
主观题比重加大是近年来语文考试的一个趋势,这无疑是好的。主观题可以防止死记硬背、胡蒙乱猜,更好地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然而,很多主观题虽然出得很主观随意,却规定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答案的字词与“标准答案”不完全相符,就不能得分。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和恐惧,他们必须诚惶诚恐地去迎合出题人千奇百怪的个人癖好,而将语文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弃之一旁。这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事实上,主观题更须出得客观公正,不能随意专断。本期两位老师对当前的语文主观题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我们期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共同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先看一道语文考题。
在北京某区的一次模拟考试中,试卷第五部分是散文阅读,所用材料是周涛的《伊犁秋天的札记》。其中有一道主观题,题目是这样设置的:“作者通过‘树’的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提供的答案是:①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苍凉冷寂中不屈的高贵人格)的赞美;②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是从奔放热烈又坚韧沉默的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对照标准答案,对于第一点,大多数同学都答得还可以;对于第二点,则几乎全军覆没,整所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得分,拿给高三语文老师做,也同样没有人做出理想的答案来。
何以如此?稍加研究不难发现,问题出在试题上。试题要求回答的是“作者通过‘树’的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什么是感情?《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映,如动感情/感情流露;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如联络感情/他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显然,感情是一种情感态度,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它并不表现为思想观点,一旦表现为思想观点,它就属于理性认识了。而答案②“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是从奔放热烈又坚韧沉默的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恰恰表现为一种思想观点,当属理性认识无疑。从语言形式上看,它是一个陈述句,表明了一个明确的观点;从思想内容上看,它阐明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命的理念,表达的是一种深邃的思想,绝非“感情”问题。用感性认识的范畴设问,却要在理性认识的领域里作答,正常思维的人是无法做出理想的答案的。
不遵循思维规律,随意设置问题和规定答案,使得优者不优,劣者不劣。这样的考试考的不是知识,不是能力,而是运气,看你能不能猜出命题者的心思,能不能碰上命题者的思路。这样的考试像不像民间决断疑难的抽签和抓阄?祸福攸关,惴惴不安,认定那一签,那一阄,毅然决然地伸手过去,一切听凭命运裁决!像不像买体育彩券?一注在手,能不能中奖,持票人心中无数,一切全在冥冥之中!
事实上,在各种语文试卷和练习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随意地设定答案而让学生甚至老师无从把握的试题。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要求分析回答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前两联写法上的特点,提供的答案是:写景绘声绘形,极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暗山猿叫、大江急流、风吹草木、月照孤舟的景色。如果学生回答绘声绘色,该不该给分呢?猿啼叶鸣、月明山暗,这不是绘声绘色吗?甚至答成有动有静、动静配合呢?江流月照,一动一静,互相映衬,能说这不是写法上的特点吗?但是,答案是绘声绘形,不是其他。没有碰上标准答案,只能说你运气不好,不要怨天尤人。
语文老师埋怨学生轻视语文,我也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学生不重视语文。但是,我理解和同情学生。你教的这一科,讲的考不到,考的讲不到,认真对待未必能有好成绩,不那么认真对待未必成绩就很差,考试凭运气,学生为什么要在你这里白白地浪费时间呢?他们知道什么对他们重要,什么对他们不那么重要,他们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语文考试或然多于必然,他们不重视语文是他们精明的表现,而不是糊涂所在。如同抓阄,凭手气就是了,谁见过抓阄的人在上场之前反复操练了呢?
高考试卷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要有利于中学教学。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但是,如果把语文考试变成了抓阄和抽签的游戏,我还能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吗?
随心所欲地设置考题和规定答案,得分没来由,势必破坏考试的公信度。据说,王蒙做初中生的语文试卷,只得了50多分,还不及自己的孙子。这样的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是命题人,考题我设置,答案我确定,你要证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你就得根据我的意图作答。答不出来,那是你的水平问题,人人都能答得出,还用得着考试吗?言之凿凿,有点像小品《卖拐》里的情形。赵大叔用莫明其妙的考题考范公,范公答不出,他想不到考题本身有问题,想不到那是别人的圈套,只觉得自己脑袋有问题。我们的命题人当然不存在坑蒙拐骗的动机,但是当他们随意地设置考题和规定答案,让社会以此来评判人才优劣、决定人们命运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在不自觉地制造一种社会骗局。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分数的高低完全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这样的考试不能叫考试,只能叫游戏。这样的考试绝对考不出真才实学的人,只能考出几个幸运儿和一批倒霉鬼。如此考试,不如抽签,不如抓阄。抽签、抓阄和考试都是凭运气,但抽签抓阄比考试方便得多。考试不过是要排个名次,定个座次,抽签抓阄一样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何必非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呢?然而一旦神圣的考试堕落为抽签抓阄,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指望呢?
语文试题究竟怎样设置,有待研究,但是有一点应该确定,那就是不能随心所欲地设置考题和规定答案。考试当为中学语文教学指路,让教有所依,学有所循。
【语文考试主观题不能太主观】相关文章:
主观题解题历史教学反思07-03
主观题解题方略历史教学反思07-03
主观面试技巧07-13
雅思备考的误区口语考试太流利也是错07-04
陈太丘与友期语文教学实录07-01
语文考试总结07-05
辨音语文考试07-02
语文考试心得06-05
语文考试的反思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