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工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时间:2022-07-03 00:26:14 技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技工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问题探讨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就必须抓住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但要求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受时间限制,这更要求历史教师要特别讲究组织课堂研讨的艺术,充分利用45分钟时间。

对技工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关键词问题探讨研究性学习历史课堂教学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研究性学习既是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从具体方式来看,问题探讨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中,通常都是以一个课题(专题),即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发学生进行探索并解决问题。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为止,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思维得以激活,知识得以正迁移,创新意识得以发展,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得以体现,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就必须抓住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以教材知识点为基点,以开放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教师除了以讲座、案例介绍、参观访问等方式激发兴趣,让学生了解研究的一般步骤外,更要在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中提供材料,形成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或提供他人的研究经历、经验让学生加以观察模仿。只有在教师的引导、指点、帮助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题思路才能不断拓宽,逐步发展,并由教师的帮扶引导走向独立探究。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所蕴涵的思维价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能使学生通过问题掌握基础知识,又要能使学生开拓思维、培养探究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

  一是以教材为依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知识,进而掌握“双基”。即应该从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中预设的、即兴的问题或“火花”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题习惯。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一节《秦朝的统治》前,给学生布置3道预习题:①为什么秦王赢政能够统一中国?②为了巩固统一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③强大的秦朝为什么很快地就灭亡了?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掌握“双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又节省了疏通课文的时间,有利于课堂45分钟时间的有效利用。

  二是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一个阶段之后,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的研究方法、途径,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存的基础时,再提出有适当的开放性、综合性的问题,指导他们将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拓展性研究。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和进行研究的能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件事:①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②对答案不定框框,告诉学生的是“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激励学生不固守已有概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教师要掌握丰富有效的“启发”和“引导”的知识,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遇阻时,及时地给予点拨。仍以《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这章为例,结束后,布置两道题:Ⅰ你从秦朝的兴衰中悟出了什么道理?Ⅱ楚汉之争中为什么刘胜项败?说说你对刘邦的印象。用一堂课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以问题探究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而不要学生去寻求为这些问题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以及多种可能的解释。从教育心理学“需要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心理上一旦形成了“自我实现需要”,就会为实现自己需要的满足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必欲求之而后快。这时,他的思维火种就会熊熊燃烧,就会想方设法置疑释疑,为自己的成功披荆斩棘,使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数是他们感兴趣的,是经过自己思考后所发现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易、大小,教师都应给予赞扬、给予承认,并向全体同学公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问题提出之后,便是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进行课堂交流,互相研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备择答案,揭示关键词,相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备择答案,并积极鼓励学生推断出多种新的答案;也可以提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针对基本概念,提出多种印证基本概念的问题。通过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思维,寻找最佳路径,最终印证基本概念。这最佳路径由于是经过学生自己大脑思维后从多种路径中选出来的,甚至是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提炼出来的,因而,不仅记得牢,而且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就会内化为习惯,获得了自主学习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研究性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引而不发,导而不牵、强而不迫,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办法。

  课堂教学活动受时间限制,教师要特别讲究组织课堂研讨的艺术,充分利用45分钟时间。一要灵活处理、适当调整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有思维价值、学生现有水平能够解决的问题组织讨论,合理、高效的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二要创设研讨氛围,引导全员参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踊跃发言,让正确的答案在平等、民主的师生、生生互动之中,通过研讨辩论显现出来,培养学生甄辩正误的能力。三要适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问题的讨论中,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方式和讨论方式,让学生把研究性学习的学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四要在研讨活动中适时评价,及时鼓励创新、发现。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以及知识的运用,切实地把对学生的评价由重结果转到重过程上来。及时赞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创见性看法,包括求异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有这样,才能把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它的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赵锐,胡炳仙.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探索,2003;(4):20~22

  2.霍一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课程·教材·教法,2000;(11):8~10

  3.杨四耕.研究性学习的后现代特征与教学论意义.教育科学,2002;(2):26~30

  4.张光华.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2;(2):37~41

  5.李东斌,董晓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教育探索,2003;(2):31~33

  6.王静,和学新.历史学科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学科教育,2003;(3):14~17

【对技工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07-03

论文: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07-01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效率的思考论文07-04

高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思考论文07-03

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弊思考的论文07-03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翻译专业教学结合的思考论文07-03

多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思考论文07-03

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思考07-04

对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思考07-04

关于多媒体教学地理教学的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