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3-01 18:17:28 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诗经》是分章的,它的一章就相当于我们散文中的一段,《蒹葭》是三章,每章八句。今天为大家介绍下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仅供参考!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赋,从诗中可以看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及下面的前一句都是用赋,铺陈直叙地描述出来。

  兴,由眼前的景物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海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诗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悲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伤感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像这首。两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韵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缓慢。《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像“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不过在这首诗中表现的不太明显。

  《诗经》中的叠字,又称重言,像诗中“苍苍”、“凄凄”、“采采”,使音节舒缓悠扬,具有音乐美。

  《诗经》中的叠句,像诗中的“溯回从之”“溯游从之”。

  《诗经》中的押韵,像“苍、霜”,“晞、跻、坻、涘、沚”。诗经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脚,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也有不是一韵到底,在一诗中换用两韵以上的。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修辞和表意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丰富的词语,细微的观察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诗经蒹葭赏析1

  这首诗选自《诗经.秦风》,一共三段,短小精悍。在结构上,三段基本保持一致,字数相同,每一段的每一个位置描写的景物一致,抒发的感情一致。只是在内容上,每一段都较前一段有所递进。本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展开叙述,叙述了诗人不顾艰难险阻去追寻心上人的历程。关于诗中的伊人所指,众说纷纭。旧说或以为讥讽秦襄公不用周礼,或以为招隐;今人有的说是怀人之作,也有人认为是追求意中人的恋歌。不管如何说法,伊人都是诗人心中美好事物的象征。她使诗人苦苦追求却又追求不到,就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朦胧美感,给整首诗带来了一种清冷超脱的意境。

  诗经蒹葭赏析2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冲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意境

  若要论述为什么带来的是这样一种意境,诗中的几个意象不能不提。

  一是芦苇。芦苇长在河边或低洼地带,总是依水而生。水,总让人想起温柔来。芦苇也袭得了水的这一特性,每当风吹起,她们便低下头,随着风摇曳身姿。深秋结霜的早晨,白茫茫的芦苇荡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犹如诗人心中伊人的形象,超尘脱俗的象征。所以,诗人看到芦苇,更加引得了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个意象便是白露。白露是24节气之一,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有清冷之意。白露附着在芦苇上,或结为霜,或化成水,或被蒸发,总是作为一种背景给诗人以时间上的概念和心理上的暗示,暗示诗人正处于这样一个清冷的空间里,内心里无比高尚纯洁,执着的追求着远方的伊人。

  第三个意象便是水了。广阔的水面,给人一种江天一色的辽阔感,再加上深秋的早晨,水面上肯定弥漫着一股白茫茫的雾气,跟岸边的芦苇丛相当益彰。因着距离和朦胧的水汽,刚开始,伊人仿佛在遥远的河对岸。随着太阳的逐渐上升和诗人不断的奔走,伊人的位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第二段中,诗人看到伊人“宛在水中坻”,而第三段诗人看到伊人“宛在水中沚”。这就是诗中的朦胧感,因为看不真切,所以伊人的位置总在变,令诗人有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度。

  哲思

  此外这首意境如此优美的诗也带给我们一些哲思。首先是诗人的执着和乐观。不管道路多么险阻,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冷清,诗人内心里对所追求的伊人始终有不离不弃的执着。

  诗的三段,可以看成诗三次追寻过程。基本上诗人都是采用同样的路数去寻找伊人,即先是逆流而上,再是顺流而下。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也不管最终找到了伊人没有,诗人始终耐心的,执着的在路上走着。诗人是乐观的。哲人曾告诫我们:“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千万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因为有时候追寻的意义往往就是追寻的过程本身。”诗人并没有因为追求不到而放弃,相反他内心的乐观使他不仅永远相信希望在前方,而且还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他通过观察芦苇上露水的多少来判断时间,他注视着白茫茫的水面,对理想忧愁而坚定。诗人每追寻一次,心理上感觉离伊人又近了一层,即使周围的环境再冷清,但是他的心是热的,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我相信,诗人不仅是追寻了三次,而是无数次,在无数次的逼近中达到临界值,这就是这首诗所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哲思。第二个哲思则是,可望而不可即是最美的状态。就像智慧女神雅典娜雕像断掉的臂膀一样,伊人在诗人心中也是存有遗憾的,因为他永远都得不到她。正是这种遗憾之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给整首诗提高了一层境界。不管是多么美丽的事物或是多么英勇的豪杰,最后都会像大江东去一样,永远的消逝。

  而那些存有遗憾的事物却总是勾起一代一代人的遐想,让人们在遗憾中回味无穷的乐趣。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相关文章: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03-01

蒹葭的艺术表现手法04-19

蒹葭教学设计05-27

《蒹葭》教学设计06-03

改写蒹葭的作文06-01

《蒹葭》教案设计09-05

《蒹葭》教案设计4篇09-05

傅雷家书艺术特色02-16

郭沫若历史剧艺术特色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