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
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教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2、感受中秋之夜月儿的美丽、神奇
3、想象古时候儿童对月宫的憧憬和向往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中华文化:古诗“古朗月行”
2、月饼各种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聊一聊有关月亮的传说
2、完整地吟诵古诗,并用浅显的语言描绘诗的大意
3、请幼儿阅读《古朗月行》,仔细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
——画面上有什么(夜空、兔子小孩月亮树房子)
——夜空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幼儿用诗句中的词语说一说
——玉兔和孩子在做什么
4、念一念古诗,尝一尝月饼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成功之处
1、本活动我注重了“理解思考”,“认知联想”,“情感态度”的目标达成,并在理解中学会了诵读,在故事情节中开启了想象,在品尝月饼中领会了亲情。把知、情、意、行的教育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得到了发展。
2、开展了学习经验的延伸活动: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月饼;角色游戏“月饼店”;回家与家长收集、讲述“月亮的神话”故事,加强了幼儿对古诗诵读的理解,起到了家园互动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
1、介绍诗人李白的过程稍微长了一点,导致幼儿的注意有所分散
2、幼儿想象月宫情景时有些雷同,启发想象的方法少了一些。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有一定节奏。
2、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
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2、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
2、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3、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4、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5、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6、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7、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8、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翠绿的竹子、粉红的桃花。春天,游水的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经变得暖和了。岸边的蒿草铺了一地,芦苇已抽出短短的芽,这时节正是河豚鱼长得最肥的`时候。
9、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10、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认读)
2、诗的作者师谁呢?(李白)师板书
3、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4、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5、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6、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7、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8、生看图,师讲诗意:老朋友辞别了黄鹤楼,在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他乘坐的孤舟在碧蓝的天边不见了踪影,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9、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指名背诵。
2、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5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外古诗词诵读》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属于课外自读古诗词。
二、学情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读古诗词的一些经验,可以自己简单的读一读古诗词,但是可能还在没有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诵读古诗词。
2、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备课的时候,感觉这节课要读的这四首古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写作的方法多样,可读的角度较多,我就有点纠结,要从哪些角度带领你们读呢?不好选择,只好来寻求你们的帮助,你们来和我说说,你们平日里是从哪些角度来读古诗词的?
(二)自由批注
师:我们上学期在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了批注阅读的方法,本单元在名著阅读中也提出了批注的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以往阅读古诗词的经验,从四首古诗中自选一首,自选角度做一个批注。
生:批注
(三)发言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做的批注。
2、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
(四)呈现老师批注
1、怎样理解“诗中有画”?
2、第二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怎么传达出来的`?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五)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读古诗
(六)我们一起来有情感的朗读四首古诗词
(七)学生任选一首诗一个角度,动笔写一写赏析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赏析;
2、教师进行相关语言表述的指导。
(八)作业:积累背诵四首古诗词,并继续完成其它三首诗的赏析。
【古诗诵读幼儿园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古诗心得体会优秀01-28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08-03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03-11
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说课稿02-19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06-25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10-01
古诗教学设计06-24
[荐]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06-26
《古诗》教学反思02-07